APP下载

水与宋代山水园林

2016-03-16尉迟芊树

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6年4期
关键词:水景山水园林

尉迟芊树

(东北农业大学,哈尔滨 150030)



水与宋代山水园林

尉迟芊树

(东北农业大学,哈尔滨150030)

摘要:宋代园林以其精湛的艺术成就和独特的风格而著称于世,水是园林艺术中最具魅力的要素,园林选址大都凭借水势,依山傍水而尽得自然之灵秀,同时注意水与园林中其它景观的巧妙融合,使景观成为富于变化之中的统一整体,以此体现宋人崇尚自然的审美观和尽得山水画之意境的人生情趣。

关键词:水;宋代;山水园林

水是人类与自然的生存纽带,更是园林艺术中最具魅力的组成部分。中国传统园林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追求亲近自然、融于自然的园林体验,逐渐形成了中国古典造园中的“水”文化。

宋代是中国史上一个集大成的时代,国学大师陈寅恪先生曾说“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1],表现在园林文化上,宋代在继承了前代园林艺术成就的基础上有了更深的发展,是中国园林的成熟期。此时的园林不仅是景物的堆砌,更要追求雅致,崇尚自然,讲求含蓄寄兴,是寄托园主的文化意蕴和人生取向的场所,正所谓“林泉之志,烟霞之侣……坐穷泉壑,猿声鸟啼,依约在耳,山光水色,滉漾夺目,斯岂不快人意,实获我心哉……。”[2]11特别是筑园过程中水的运用,更使两宋时期的私家园林呈现明显的中国山水画风格。笔者就两宋园林借水势而选址造园、与水相关的景观设计等方面,通过对造园过程中对水的理解和运用的论述,探讨水在宋代园林中的审美及文化意义。

一、 得自然之趣——水与宋代私家园林的布局

水是生态景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凭借水势造园就成为重要考虑。最基本的原则是以地形为依据、依山傍水而建园林,将自然的河流湖泊作为园景的一部分。如果园林原有的场地中有溪流、湖泊等,那么就因地制宜,将其直接规划设计为园林的水景。宋代这类借自然地形理水的山水园林颇多,如“水北胡氏二园……在邙山之麓,瀍水经其旁……凡登览徜徉,俯瞰而峭绝,天授地设,不待人力而巧者。”此园是借邙山和瀍水形成的地势而建的,纳自然山水于园林的山水园林,可谓“虽四时不同,而景物皆好”。宋廷南渡之后,建造于西湖及周围群山之中的诸多园林更是这类借自然山水建筑园林的典型[3],“前挹孤山,后据葛岭,两桥映带,一水横穿,各随地势以构筑焉……”[4]此为贾似道在临安借助孤山和葛岭之间的地势而修建的园林,贾似道凭借权势,将西湖周边的山水美景收入了自家园林。再如始建于南宋淳熙年间苏州的网师园,采用集中布局的设计方法,以四百余平方米的自然大湖为中心,碧波荡漾,令人心旷神怡。

也可以借自然水源,将自然河流和湖泊之水引进园林,或开凿较为开阔的人工湖泊,凿渠引园外自然之水入园,再配以竹、草、花、木、奇石等,增添生气和美感。例如北宋司马光的独乐园,“……引水北流,贯宇下……疏水为五派注沼中,状若虎爪。自北伏流出此,阶悬注庭下,状若象鼻。自是分而为二渠,绕庭四隅,会于西北而出,命之曰弄水轩。”苗帅园从东南引来伊水支津的活水,池中植莲花,“可浮十石舟,今创亭压其溪”[5]。“三面背水,极有野意”的北沈尚书园,园内的五个大池连通了太湖,园林内外水景交融,相映成趣。[6]再如内苑之一的德寿宫“凿大池,续竹筒数里,引西湖水注之”。北宋皇家园林艮岳,其水景的布置就更为完备而奇妙了,“瀑布下入雁池,池水清泚涟漪……水出石口,喷薄飞注,如兽面,名之曰由龙渊、濯龙峡、蟠秀、练光……上下设两关。出关,下平地,有大方沼,中有两洲……沼水西流,为凤池;东出为研池……北俯景龙江,长波远岸,弥十余里,其上流注山间……又支流为山庄,为回溪……。”景龙江从艮岳的西北角引入园中,贯穿整个园林,从园林的东南角流出,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水系。这种分散布局的理水方法,既起到了美化园景的作用,又使这座园林成为一个有机整体,富于变化的设计充满了自然之趣。

这些引进自然水流入园而形成的湖、涧、溪、瀑、泉、潭、渠等水景不仅构思巧妙,也为园林增加了生气与活力。水景再与花木、山石、建筑结合在一起,形成了动静相宜、刚柔相济的各种景观,创造了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氛围,符合宋人的审美情趣和对人生的意境追求。

二、享山水画之意境——与水相生的景观

水是造园的主要因素之一,水与园林中其他景物结合,与宋人所追求的山水画意境相通,使园林成为了一个艺术化的整体。宋人崇尚自然的审美趣味,也充分体现在了以水为核心的宋代园林的整体布局之中。

古人认为山体是“以水为血脉,以草木为毛发,以烟云为神采”“山得水而活,得草木而华,得烟云而秀媚。”水“以山为面,以亭榭为眉目,以渔钓为精神”,故而,“水得山而媚,得亭榭而明快,得渔钓而旷落……。”[2]64山、水、草木、烟云、亭榭等俱为园林的要素,是一个整体,加上自然之风云即可达到艺术效果。如艮岳中“又得紫石,滑净如削,面径数仞,因而为山……绝顶开深池……则驱水工登其顶,开闸注水而为瀑布,曰紫石壁,又名瀑布屏……。”瀑布与山石相配合,形成一幅自然的山水瀑布图,园林景观浑然一体而又富于变化。同为艮岳,“北岸万竹,苍翠蓊郁,仰不见天,有胜云庵……无杂花异木,四面皆竹也……。”至于“天外晴霞水底斑”“水底见微云”,白云、彩霞倒映湖面,流水淙淙,加之水边假山、翠竹、花草,徜徉其中,遐思无尽。再如位于东京城北部的皇家园林延福宫,“又流泉为湖,湖中作堤以接亭,堤中作梁以通湖,梁之上又为茅亭……嘉花名木,类聚区别,幽胜宛若生成。”水景与堤、亭、梁、花木等景观巧妙配合,虽“类聚区别”,但“幽胜宛若生成”,充满自然之情趣。南宋周密《癸辛杂识》描写的莲花庄:“四面皆水,荷花盛开时,锦云百倾……。”倪氏园:“盖四至傍水,易于成趣也。”跨越千年,两幅绝美的中国写意山水图犹如近在眼前。此书还记载了俞子清侍郎家的园子:“……乃于众峰之间,萦以曲涧,甃以五色小石,旁引清流,激石高下,使之有声,淙淙然下注大石潭。上荫巨竹、寿藤,苍寒茂密,不见天日,旁植名药奇草……潭旁横石作杠,下为石渠……然潭中多文龟、斑鱼,夜月下照,光景零乱,如穷山绝谷间也。”[6]假山与水景、草木的布置颇为精妙,山与水的协调,景物之间的相互映衬与融合,俨然一幅动静相宜的有声山水画卷,足以显现宋人于园林之中享山水之乐的情致。

水的运用,既充实了园林景观,又营造了天然的意境,使得园林充满了自然趣味,又带给人以无尽的暇思。宋人筑园尤爱以水景取胜,四朝名臣文彦博宰相修筑的东园:“本药圃地,薄东城,水渺弥甚,广泛舟游者,如在江湖间也。渊映、瀍水,二堂宛宛在水中……”再如前文所述司马光的独乐园中的“弄水轩”,文人们以这种诗意的情怀,抒发着对水的喜爱,如沈括便以“梦溪”为自家宅园之名。

宋代的园林大多以山水为主题,追求自然仙境式的格局,借助自然地势,做到依山傍水而尽得自然之灵秀。宋代园林通过对自然山水美景的理解,将理想境界和园林艺术结合在一起,水与其他园林景观达到了水乳交融的境界,正所谓“一勺一水以梦千寻海浪,一石一峰以梦万仞高山”,这些既能体现心境又能容纳自然的园林,给我们留下了众多赏心悦目的场所,也为后世园林的理水方法提供了诸多借鉴。

参考文献:

[1] 陈寅恪.宋史职官志考证(序)[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2] [宋]郭熙.林泉高致·山水训[M].北京:中华书局,2010.

[3] 董慧.两宋文人化园林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2013.

[4] [宋]周密.齐东野语·卷19[M].济南:齐鲁书社,2007:239.

[5] [宋]邵伯温.邵氏闻见录[M].北京:中华书局,1983.

[6] [宋]周密.癸辛杂识录[M].北京:中华书局,1988.

(责任编辑:高曼)

doi:10.3969/j.issn.1009-2080.2016.04.025

收稿日期:2016-04-05

作者简介:尉迟芊树(1995-),男,东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风景园林专业在读学生。

中图分类号:TU98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2080(2016)04-0091-02

猜你喜欢

水景山水园林
天音水景
天音水景
天音水景
天音水景
爱在一湖山水间
山水之间
清代园林初探
一处山水一首诗
古代园林里的“美人”
和千年园林的今世之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