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音乐形象的塑造与音乐教学

2016-03-16

关键词:音乐作品创作音乐

周 铮



音乐形象的塑造与音乐教学

周铮

音乐作为一种情感表达艺术,不仅体现在音乐内容上,更重要的是体现在用各种技巧展现出来的惟妙惟肖的音乐形象上。准确把握音乐形象,是提高学生对音乐语言认知水平的重要途径。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必须使学生了解音乐形象塑造的基本规律,从而更好地欣赏音乐作品、创作音乐作品。

音乐形象;音乐作品;音乐教学

随着国家和社会的不断进步以及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学生的美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新课程标准强调“音乐教育以审美为核心,主要作用于人的情感世界。”音乐作为一种情感表达艺术,不仅体现在音乐内容上,更重要的是体现在用各种技巧展现出来的惟妙惟肖的音乐形象上。这些形象的塑造不仅是美妙的心理活动,还是音乐家们的最终目的。[1]如果学生缺乏最起码的感悟和欣赏音乐语言的能力,不能把握音乐形象,就谈不上情感共鸣、陶冶情操了。因此,让学生读懂音乐语言、把握音乐形象,是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

一、音乐形象在音乐教学中的重要性

当音乐能够真切地表现出某种特定的情绪场景或者过程,并且能使听者产生相关联想时,这种被表现的对象所产生的联想就叫作音乐形象。作为一种艺术形式,音乐包括音乐创作、音乐表演和音乐欣赏三部分。[2]音乐形象在音乐欣赏、音乐表演和音乐作品创作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准确把握音乐形象,是提高学生音乐语言认知水平的重要途径,是了解音乐主题及其深刻内涵的关键。

(一)音乐形象在音乐欣赏、音乐表演中的重要性

让学生学会欣赏音乐作品,不但是音乐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而且是让学生与作者产生共鸣、了解音乐创作规律,进而表演作品的重要基础。音乐家把自己内心感知的形象创作成相应的音乐形象,并详细地记写成乐谱,演奏家通过乐器将其中的音乐形象再现出来。音乐形象具有一定的模糊性和多意性,音乐形象中“形”“态”“质”“景”等所提供的含蓄、隐晦,避免了艺术表现上的“直”与“露”,能够给人以思索、回味的广阔空间。在欣赏过程中只有充分根据音乐形象规律展开想象空间,才能体验创造者想要表达的情感内涵[1],并且运用各种表达方式将自己理解的艺术形象再现出来,用感情去挖掘音乐形象的含义。因此,体会作品所传达的音乐形象,并展开丰富的想象,再现作品中的音乐形象,成为音乐欣赏、音乐表演的重要任务。音乐形象成了欣赏作品、表演作品时欣赏者、表演者与创作者之间沟通的桥梁,欣赏者、表演者对作品中音乐形象把握的程度,决定了其把握作品风格的准确度。

(二)音乐形象在音乐作品创造中的重要性

音乐素材是大家都在使用的,但创作出来的作品是不同的,根本区别就在于其通过音乐素材表现出来的内容、塑造出来的音乐形象不一样。用特有的音乐手段表现出来的音乐内容具体地体现在音乐形象上,音乐形象是音乐作品中的独特表现形式。音乐家在音乐形象中概括、凝练了思想内容,而不只是对现实的简单模拟。任何作品的艺术形象都是创作主体在经过深思熟虑后创造出的成果。[3]从音乐作品的创作角度来看,音乐形象对音乐作品创造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创作背景。创作背景包含时代背景和文化背景两个方面。比如肖邦曾说过,音乐是把思想用旋律的形式表现出来,是把感情再现在音响之中。创作者对文化的认知,对社会和生活的体验、思考和渴望,都是影响他们塑造音乐印象的重要因素。第二,作者风格。作曲家根据其不同的作曲风格,大致可分为古典派、民族派、印象派、现实派和浪漫派等。每个派系的音乐风格多样、特色各异。[3]比如贝多芬的热情澎湃,肖邦的多愁忧郁,李斯特的浪漫多情,等等。第三,编排结构。任何艺术作品都有其组成结构,比如现实主义音乐作品是由它所有的各组成部分与整体和谐——均衡协调的原则所支配的。音乐外表看来十分复杂,但却是一个有机整体,它不是各种因素的机械凑合,也不是各种成分的简单混合。不管是哪种音乐作品,在它的所有各部分中或者作为一个整体,都形成一个各种关系彼此协调的体系,尽管有各种对立,但仍形成一个牢固的统一体。作曲者如果不了解音乐形象塑造的规律,就很难创作出优秀的作品。

二、塑造音乐形象的基本条件

无论是欣赏、表演音乐作品中的音乐形象,还是作品创作中对音乐形象的塑造,都离不开对音乐形象塑造规律的了解。塑造音乐形象从根本上来说要具备以下条件:客观现实的存在,这个客观现实构成了作品要反映的内容;作为表达手段的音乐材料,塑造音乐形象,就是要合规律地运用音乐材料去表现作者内心所要反映的内容。

客观事实是不依赖于我们的意识而存在的,但对客观现实的选择取决于合乎规律的材料的范围及艺术家的意识。艺术家在创作音乐作品时会根据自己的主观意识对现实存在的各种客观事实进行筛选,按照预定的主题进行提炼。例如,贝多芬认为,音乐应该培养听众的崇高理想,因此英雄以及对英雄的崇拜、对命运的抗争以及思考就成为贝多芬要塑造的音乐形象。他在第三交响曲中,以四个乐章的形式分别表述了英雄的斗争、英雄的牺牲、英雄的精神气概和赢得胜利后的喜悦和狂欢。

客观事实升华形成的音乐形象存在于创作者的大脑中,要呈现出来就必须借助于一定的材料。建筑、雕塑艺术形象的塑造需要借助实实在在的物质实体,文学艺术形象的塑造需要借助于语言文字的描写,电影形象的塑造要借助于演员的表演。与建筑、雕塑、文学、电影等形象的塑造不同,音乐形象的塑造必须借助一定的音乐材料。音乐材料对于作曲家来说,是体现情感和思想的前提。艺术家改动了材料的原有形式,使形式服从于他的思想,使形式为他的目的服务。所运用的音乐材料的界限也就是表达方式的可能性的界限及音乐表达能力的界限。音乐材料作为音乐形象的基本表现材料,包括旋律、节奏、节拍、速度、力度、音区、音色、和声、调式与调性等。音乐材料有其独特特点。它的高度、节奏、表达手段、拍子、音色及力度都有固定不变性。比如,建筑在八度之上的旋律材料的全部范围,是根据一定的内部体系组织起来的,节奏的值是一个一个按算术式排列的,相互之间有严格的级次,力度和拍子有可测量出来的次序等。音乐材料也显示了它的规律性,它不仅表现在音乐表达的各个范畴本身(旋律、节奏、节拍、力度、音色等),还表现在各表达手段、各范畴之间的关系中。规律性的存在是有明确目的的创作结构的前提条件,构思作品及把构思变成创作都根据这些规律性。通过它们,创作者才有可能给他们的认识赋予现实音响——物质的、音乐语言的形式。

三、音乐形象的塑造在音乐教学中的运用

音乐形象作为音乐作品的核心,完美地体现了音乐美学的最高范畴,那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塑造音乐形象?

第一,教师要引导学生感受音乐形象的存在。形象思维是学生的心理想象,是对音乐形象的认知,是在学习过程中的心理变化和活动,需要学生经过复杂的心理过程才能形成。学生不仅需要学习作曲家的写作背景和表现目的,还要对作品的中心思想、曲式结构、表现手法进行分析,以求准确地把握和探究音乐形象。在感受音乐形象存在的过程中,教师应鼓励学生有不同的见解,按照自己的理解来感受和欣赏音乐形象。但教师要注意的是,教师作为教学的主导,应该尽力引导、启发学生对音乐形象获得相对统一的感知和认识。这可以有效避免学生在欣赏作品、表演作品时对作品中的音乐形象做过于怪异的理解,走上弯路。

第二,教会学生了解塑造音乐形象的条件,掌握音乐形象塑造的规律。教师在讲解过程中,首先需要强调在相同的音乐材料条件下,音乐的表现手段不同,会产生不同的音乐形象,比如速度的不同、力度的不同都会使音乐形象发生不同的变化。学生除了要了解作品的背景,还必须从音乐形象入手,最终了解作曲家的真实意图。例如,贝多芬在第三交响曲中,不同的乐章采用不同的音乐材料进行处理。第一乐章奏鸣曲,采用灿烂的快板、降E大调、3/4拍子;第二乐章葬礼进行曲,采用甚慢板、c小调、3/4拍子;第三乐章诙谐曲,采用活泼的快板、降E大调、3/4拍子;第四乐章终曲,采用甚快板、降E大调、2/4拍子。[4]贝多芬对音乐材料的处理和使用,服务于不同的音乐主题,塑造了不同的音乐形象,取得了震撼人心的效果。

第三,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重视对学生想象力的培养,还要鼓励学生学习更多的文化知识,充分发挥学生的艺术特长和才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使学生在广阔的想象力中感受、寻找音乐的魅力,并且体验乐曲情感的由来、音乐旋律等。

总之,伴随着国家与社会的不断进步,以及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和发展,国家对学生的素质教育、美育愈来愈重视。在这样的大形势下,教师作为音乐文化的传播者,更应该提高自身文化知识水平和能力,把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投入音乐教学,把握好学生的心态和知识切入点,更好地把各种音乐知识融入音乐教学中。

[1]周媛媛.论音乐形象在演奏与教学中的重要性[J]. 中国校外教育:下旬刊,2013(10):164.

[2]张力.“音乐形象”的感知与音乐教学[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5):110.

[3]鲍捷.略论钢琴演奏中的音乐形象及其塑造[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10(2):72-75.

[4]TO YOU音乐形象塑造[EB/OL].[2016-06-10].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1f84bf0100043t.html.

(责任编辑毕凌霄)

1006-2920(2016)05-0115-03

10.13892/j.cnki.cn41-1093/i.2016.05.024

周铮,河南财政金融学院(龙子湖校区)艺术学院助教(郑州450046)。

猜你喜欢

音乐作品创作音乐
赵季平音乐作品选集
赵季平音乐作品选集
《一墙之隔》创作谈
雷晓伟音乐作品选登
音乐
创作随笔
辨其体、感其韵、品其意——基于“曲式”的音乐作品阅读
创作心得
音乐
秋夜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