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文化软实力发展战略
2016-03-16骆郁廷
骆郁廷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文化软实力发展战略
骆郁廷
新中国成立初期,虽然没有提出过文化软实力概念,但却是我国文化软实力发展最快、影响最大的历史时期之一。新中国成立之际,把新文化放在与新经济、新政治同等重要的战略地位加以定位、谋划和建设,大力推行“除旧立新”的发展战略,着力荡涤和革除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旧文化,创建与新中国的经济、政治相适应的新文化,有力地提升了新中国成立初期新文化的凝聚力、吸引力和影响力,增强了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站在新时期的历史起点,总结和探索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文化软实力发展战略,对我们科学制定当今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发展战略、指导和促进当前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发展,不无裨益。
新中国成立初期文化软实力除旧立新发展战略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一个开天辟地的大事件,标志着中国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纪元。伴随着新中国的成立,中国的文化发展步入了一个新天地,建设与新中国经济、政治相适应的新文化成为国家发展的战略任务。当时虽然没有提出“文化软实力”的概念,但是从建设新国家特别是文化发展的战略需要出发,实行“除旧立新”的文化发展战略,一方面大力革除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旧文化,另一方面大力发展与新经济、新政治相适应的新文化,有力地提升了新中国的文化软实力。新中国成立初期,成为我国文化软实力提升最快和影响最大的重要历史时期。认真总结和探索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文化软实力发展战略,对于我们在新的历史时期凝练文化软实力发展的基本经验,把握文化软实力发展的时代要求,科学制定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发展战略,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
一、新中国文化软实力发展的战略定位
新中国的成立,不仅为新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经济、政治基础,而且从新文化与新经济、新政治密切关联、相互促进的战略高度,来确立和鼎定新中国文化发展的战略地位,谋划和推动新中国的文化发展。正是由于新中国对于新文化发展的战略定位,把新文化建设上升为推动国家发展全局的战略需要和战略任务,才有力地促进了新中国的文化发展,极大地增强了国家文化软实力。
(一)新文化与新经济、新政治具有同等重要的战略地位
新中国成立前夕,召开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颁布了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明确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的政治基础。毛泽东早在《新民主主义论》中,就对建立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的新中国的战略构想进行了全面深入的阐述,指出,中国共产党人长期奋斗的目的,“在于建设一个中华民族的新社会和新国家。在这个新社会和新国家中,不但有新政治、新经济,而且有新文化。这就是说,我们不但要把一个政治上受压迫、经济上受剥削的中国,变为一个政治上自由和经济上繁荣的中国,而且要把一个被旧文化统治因而愚昧落后的中国,变为一个被新文化统治因而文明先进的中国。一句话,我们要建立一个新中国。建立中华民族的新文化,这就是我们在文化领域中的目的”。*《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63页。在这里,毛泽东从建国纲领的战略高度,深刻阐明了新中国新文化发展的战略地位,建设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的中华民族的新国家,不仅要有不同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新的经济和政治,还要有不同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新文化,新文化同新经济、新政治一起,构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战略目标、战略任务和战略支柱。没有新中国的这种新文化,就不可能建立和发展新中国的新经济、新政治,甚至不可能建立和发展新中国。
毛泽东从经济、政治与文化之间的辩证关系的角度深刻阐明了文化的战略地位。“一定的文化(当作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而经济是基础,政治则是经济的集中的表现。”*《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63~664页。“文化是反映政治斗争和经济斗争的,但它同时又能指导政治斗争和经济斗争。文化是不可少的,任何社会没有文化就建设不起来。”*《毛泽东文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109~110页。观念形态的文化,既有丰富的思想内涵,又有生动的表现形式,它由一定社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反映一定社会的经济和政治,又对一定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具有巨大的能动作用,为一定社会经济政治的发展创造重要的文化条件,凝聚人们的共识和力量,形成国家文化软实力,有力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至于新文化,则是在观念形态上反映新政治和新经济的东西,是替新政治新经济服务的。”*《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95页。“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经济、文化,由于其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缘故,就都具有社会主义的因素,并且不是普通的因素,而是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704~705页。人民革命的胜利和人民政权的建立,为人民的文化教育和文学艺术开辟了发展的道路。
新中国的新文化,是新中国经济、政治的集中反映,是共产党领导的具有社会主义因素的新文化,又对新中国具有社会主义因素的新经济、新政治的建设和发展起着巨大的能动作用,直接服务和推动着新中国经济、政治的发展。1954年,中共中央在对中央文化部党组《关于目前文化艺术工作状况和今后改进意见的报告》的批示中强调:“在国家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的过渡时期,文化艺术工作的方针任务应是:积极发展为人民所需要的文学艺术创作,以社会主义精神教育广大人民,鼓舞群众努力参加国家经济建设工作,并逐步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要求。”*《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五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第30页。正是由于新文化致力于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以社会主义精神教育广大人民,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主义的思想,才有效增强了新中国的凝聚力和吸引力,形成了强大的文化软实力,有力推动了新中国经济、政治的发展乃至新中国的巩固和发展。
(二)新文化是新中国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新中国创建的过程中,虽然没有明确提出和使用过文化软实力概念,但已经具有了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思想,把共产党领导的新文化看作一种重要的“文化力量”,成为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力量和新中国国家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毛泽东明确指出:“新的政治力量,新的经济力量,新的文化力量,都是中国的革命力量,它们是反对旧政治旧经济旧文化的。”*《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95页。“革命文化,对于人民大众,是革命的有力武器。革命文化,在革命前,是革命的思想准备;在革命中,是革命总战线中的一条必要和重要的战线。”*《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708页。“在我们为中国人民解放的斗争中,有各种的战线,就中也可以说有文武两个战线,这就是文化战线和军事战线。我们要战胜敌人,首先要依靠手里拿枪的军队。但是仅仅有这种军队是不够的,我们还要有文化的军队,这是团结自己、战胜敌人必不可少的一支军队。‘五四’以来,这支文化军队就在中国形成,帮助了中国革命,使中国的封建文化和适应帝国主义侵略的买办文化的地盘逐渐缩小,其力量逐渐削弱。”*《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47页。新的文化力量同新的政治力量、经济力量一起,形成了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强大力量,共同推动着新中国的建立和发展。
1949年9月16日,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发表了《唯心历史观的破产》,在揭露和批判艾奇逊的唯心历史观的同时,阐明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新文化对于中国人民夺取全国胜利、建立和发展新中国产生的巨大精神力量和历史推动作用。“自从中国人学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以后,中国人在精神上就由被动转入主动。从这时起,近代世界历史上那种看不起中国人,看不起中国文化的时代应当完结了。伟大的胜利的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大革命,已经复兴了并正在复兴着伟大的中国人民的文化。这种中国人民的文化,就其精神方面来说,已经超过了整个资本主义的世界。”*《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516页。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新文化,是一种以科学理论为指导的新文化,不仅比中国旧的封建主义文化更加先进,也比艾奇逊自诩的西方资产阶级的“高度文化”不知“高出多少倍”,它一经为中国人民所掌握,并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就成为推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强大精神武器。“被中国人民学会了的科学的革命的新文化,第一仗打败了帝国主义的走狗北洋军阀,第二仗打败了帝国主义的又一名走狗蒋介石在二万五千里长征路上对于中国红军的拦阻,第三仗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及其走狗汪精卫,第四仗最后地结束了美国和一切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及其走狗蒋介石等一切反动派的统治。”*《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514~1515页。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新文化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的伟大精神力量,它不仅推动了新中国的建立,而且成为新中国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了新中国的巩固和发展。正如1954年4月文化部向中央汇报文化工作的报告所指出的,四年来,全国文化艺术工作的主要成绩体现在,“文化艺术工作配合各项社会改革、抗美援朝及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向人民进行了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的教育;新的人民的文化艺术在广大范围内代替了旧的帝国主义的、封建主义的、资产阶级的文化艺术”。*《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五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第22页。许多文艺工作者的思想在建设和发展新中国的社会实践中得到了锻炼,取得了进步,有力地服务、配合和推动了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社会改革、抗美援朝及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三)经济建设高潮必然导致文化建设高潮的兴起
新中国的建立,不仅为新文化的发展创造了重要的经济、政治条件,而且为新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社会需求和内在动力。1949年9月22日,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毛泽东庄严宣布:“随着经济建设高潮的到来,不可避免地将要出现一个文化建设的高潮。中国人被人认为不文明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我们将以一个具有高度文化的民族出现于世界。”*《毛泽东文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345页。毛泽东的远见卓识,深刻揭示了经济建设与文化建设、文化发展与文明进步之间的本质关系。这就是:经济建设既为文化建设创造了必要的物质条件和基础,又为文化建设创造了巨大的社会需求和内在动力,而文化建设则既可以为经济建设的发展创造必要的思想文化条件,又可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经济建设的蓬勃发展必然导致文化建设高潮的来临,而文化的繁荣发展必将有力地促进经济建设的深化;文化的繁荣发展必然减少和消除社会的愚昧落后,促进社会的文明进步,而社会的文明进步离不开社会的文化发展,离不开进步文化的“以文化人”及文化的物化。1954年4月,中共中央在对中央文化部党组《关于目前文化艺术工作状况和今后改进意见的报告》的批示中指出:“随着我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人民群众的文化要求已在不断增长,今后通过文学艺术形式向群众进行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教育的任务,将日益重要,必须认真地改进并加强对文化艺术事业的领导。文化工作的首要任务是积极地发展适合群众需要的新的文学艺术和电影的创作,同时对民间原有的各种艺术和文化娱乐形式应广泛地、正确地加以发掘、利用、改革和发展。”*《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五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第18页。新中国成立以后,随着经济建设高潮的到来,我国文化建设果然也兴起了新高潮,出现了文化大变革、大发展、大繁荣的局面,毛泽东的伟大预言逐渐变为了现实。
二、新中国文化软实力发展的战略决策
新中国成立以后,党中央和毛泽东团结和带领全党、全国人民,始终坚持和实行“除旧立新”的文化软实力发展战略,荡涤和革除反映旧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旧文化,大力发展与新中国经济、政治相适应的新文化,极大增强了新中国的新文化的创造力、凝聚力和影响力,提升了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
(一)实施“除旧立新”的文化软实力发展战略
新中国成立初期,根本任务就是建设“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和富强”的新中国,而要建设新中国,就要破旧立新、除旧布新,不仅要用新经济取代旧经济,用新政治取代旧政治,还要用新文化取代旧文化。当时,在文化建设上,一方面,面临着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旧文化对人们的精神束缚,对新经济、新政治发展的严重阻碍,不革除这种旧文化,就不可能消除人民的精神桎梏,解放人民的思想观念,凝聚人民的精神力量,为新中国政治经济的发展创造必要的思想文化前提;另一方面,迫切需要发展与新经济、新政治相适应的新文化,这种新文化,既由新的经济、政治发展需要所决定,又会反过来成为新的经济、政治发展的重要条件和强大动力。在这种情况下,提升新中国的文化软实力,“除旧立新”就成为当时历史条件下的重要战略选择。
为了建设适应新中国经济和政治发展要求的文化教育事业,《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文化教育为新民主主义的,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人民政府的文化教育工作,应以提高人民文化水平、培养国家建设人才、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主义的思想、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为主要任务”。这是对新中国文化发展确立的根本方针和发展战略。这里,“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主义的思想”是“除旧”,而“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是“立新”,“除旧”与“立新”相统一,不仅能消除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遗留下来的“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主义的思想”,促进新中国服务新经济新政治的、以“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为核心的新文化的发展,而且能提高人民的文化水平,培养国家建设人才,从而有效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提升新中国的综合实力。
毛泽东在谈到新中国的新文化发展时指出“不破不立,不塞不流,不止不行”。除旧是立新的前提。“这些旧东西是由两部分合成的,一部分是中国自己的半封建的政治经济文化,另一部分是帝国主义的政治经济文化,而以后者为盟主。所有这些,都是坏东西,都是应该彻底破坏的。中国社会的新旧斗争,就是人民大众(各革命阶级)的新势力和帝国主义及封建阶级的旧势力之间的斗争。”*《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95~696页。“帝国主义文化和半封建文化是非常亲热的两兄弟,它们结成文化上的反动同盟,反对中国的新文化。这类反动文化是替帝国主义和封建阶级服务的,是应该被打倒的东西。不把这种东西打倒,什么新文化都是建立不起来的。”*《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95~696页。旧文化是由旧中国的旧经济、旧政治所决定并且为旧经济、旧政治服务的,新文化是由新中国的新经济、新政治所决定并且为新经济、新政治服务的。只有革除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文化,才能消除旧经济、旧政治赖以存在的思想基础,为推翻旧经济、旧政治创造必要的文化条件,防止旧经济、旧政治的死灰复燃;只有发展新中国新经济、新政治需要的新文化,才能奠定新经济、新政治赖以产生的思想基础,为新中国的新政治、新经济建立和发展重要的文化条件,建立和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为我国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开辟道路。革除旧文化和发展新文化不仅是新中国新经济、新政治取代旧经济、旧政治的战略需要,也是新中国成立初期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革除旧文化和发展新文化,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只有革除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旧文化,才能为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新文化的发展创造前提,促进新文化的发展。而只有大力发展新文化,也才能使文化发展产生质的飞跃,真正用新文化代替旧文化,使旧文化从根本上得到清理和革除。坚持“除旧立新”,不断革除旧文化,发展新文化,指明了新中国文化发展的正确方向,有力地促进了新中国成立初期文化的发展,极大提升了国家的文化软实力。
(二)荡涤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旧文化
适应改造旧社会、建立新社会的需要,新中国成立初期,在坚持实施“除旧立新”的文化软实力发展战略的过程中,把革除旧文化放在文化发展的突出位置,采取一系列重要举措,有力地荡涤和革除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旧文化。
1.在思想方面,批判历史唯心主义及封建买办思想和资产阶级思想,推动知识分子思想上的改造和转变
革除旧文化,关键在于转变作为文化工作主体的知识分子的思想观念,消除旧社会对他们的思想影响。“许多文艺工作者生长在国民党统治的社会或封建社会,旧社会的影响有的受得多,有的受得少,有的根底浅,有的根底深,有着程度的不同。这些东西如果不加以指明,如果不使他们把这些东西来一个自觉的破坏,逐渐转变为无产阶级思想,那末就会成为这些同志在行动中完全同工农兵和党相结合的一个障碍,阻碍他们这个结合的过程的速度,阻碍他们自己的进步。”*《毛泽东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426页。因此,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文化工作者的思想建设,批判历史唯心主义及封建买办思想和资产阶级思想,使其“把资产阶级思想、小资产阶级思想加以破除,转变为无产阶级思想”。*《毛泽东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426页。主要开展了两方面的工作:
一方面,开展了对封建买办思想和资产阶级思想的批判。新中国成立初期思想文化领域的斗争,主要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批判历史唯心主义及封建买办思想和资产阶级思想。这种批判,主要是通过对电影《武训传》的批判等加以展开和深化的。1950年底,以清末山东人武训“行乞兴学”为主题的电影《武训传》公映,受到不少报刊评论的赞誉。从1951年4月开始,报刊上出现了对《武训传》的批评文章。这些讨论引起了中共中央和毛泽东的注意。5月20日,《人民日报》发表经毛泽东改写的社论《应当重视电影〈武训传〉的讨论》,严厉批评武训和对武训的赞扬。毛泽东认为,这个电影提出的问题带有根本的性质。他指出:武训“处在清朝末年中国人民反对外国侵略者和反对国内的反动封建统治者的伟大斗争的时代,根本不去触动封建经济基础及其上层建筑的一根毫毛,反而狂热地宣传封建文化”。“这种丑恶的行为,难道是我们所应当歌颂的吗?”“对于武训和电影《武训传》的歌颂竟至如此之多,说明了我国文化界的思想混乱达到了何等的程度!”继澄清和消除《武训传》的错误思想及其影响后,又通过批判文化学术研究中的唯心主义思想,批判了主观唯心主义的实用主义哲学观点、庸俗进化论和改良主义的社会学观点、历史唯心主义观点、民族自卑和民族虚无主义观点、亲美崇美思想以及唯心论和形而上学的方法论等等,形成了学习唯物史观、批判资产阶级唯心论的热潮。1955年3月1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宣传唯物主义思想批判资产阶级唯心主义思想的指示》,进一步把学习与批判引向深入。这些学习和批判对消除资产阶级唯心论在文化学术领域的影响,逐步确立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思想的主导地位,推动学术和文化事业的进步,具有重要和深远的意义。但在批判过程中一定程度上存在着把学术问题、思想问题和政治问题相混淆的现象,产生了一些消极作用。
另一方面,开展了以批评与自我批评为主的知识分子的自我教育和思想改造活动。为了帮助知识分子提高政治觉悟,1950年6月23日,毛泽东在政协一届二次会议上,向各界特别是知识界人士提出以批评与自我批评方法进行自我教育和自我改造的建议。随后,政府广泛组织知识分子学习马克思主义基础知识和中国共产党的方针政策,还组织他们参加抗美援朝、土地改革和镇压反革命运动,让他们在实践中接受教育。《毛泽东选集》第一卷出版后,全国掀起了学习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的热潮,推动了知识分子的自我教育和自我改造。
1951年9月初,北京大学校长马寅初等12位著名教授,发起北大教员政治学习运动。9月29日,周恩来应邀在北京、天津高等学校教师学习会上作报告,他联系自己在革命运动中的亲身经历,畅谈知识分子改造问题,强调指出,知识分子在学习和工作中,首先要解决一个站在什么立场的问题。一百多年来,中国是受帝国主义侵略的半殖民地国家,在这样的具体环境中,大多数知识分子的思想由民族思想、爱国思想发展到争取民族解放和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这是一个好的起点。从这个立场前进到为大多数人民的最高利益着想的人民立场,再进一步到工人阶级立场。经过这么一个发展过程,就可以逐步地解决立场问题。“只要决心改造自己,不论你是怎么样从旧社会过来的,都可以改造好”。*《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二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年版,第441页。周恩来的报告使广大教师深受启发和鼓舞,京津地区高等学校知识分子思想改造的学习运动由此全面展开。
1951年11月30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在学校中进行思想改造和组织清理工作的指示》,要求立即有计划、有领导、有步骤地在大中小学教职员和高等专科学校以上的学生中开展学习运动,进行初步的思想改造。这次思想改造的学习运动从教育界开始,逐渐扩大到整个知识界,形成一个全国范围的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学习、反思,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知识分子尤其是受旧思想影响较深的知识分子,逐渐分清革命和反革命的界限,端正立场,确立为人民服务的观点,世界观有了初步转变。思想改造运动历时两年,至1952年秋基本结束。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虽然一度出现过一些简单、粗暴的做法,但主流是积极的、健康的,它壮大了知识分子中的积极力量,发展了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使知识分子获得了前进的方向和动力,并为新中国文化的发展做了思想上的准备,有力地推动了新中国的文化建设和文化软实力的提升。
2.在教育方面,从根本上改变旧教育的性质和秩序,改革旧的教育制度和内容
教育是文化的基础内容,改变旧文化必须改变旧教育。1949年1月,教育部召开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确定了逐步改革旧教育的方针、步骤,强调“应有计划有步骤地改革旧的教育制度、教育内容和教学法”*《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一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年版,第11页。,提出教育必须为国家建设服务、学校必须向工农开门的总方针。
新中国成立初期,首先废除了国民党统治时期的“党义”、“公民”、“童子军”以及明显有悖于新社会的课程内容,取缔了学校内的国民党、三青团等反动组织,废除训育制度,实行教导合一,取消了学校一些明显不合理的规章制度。同时,为了维护教育主权,对于教会学校予以接收和改造。1950年10月12日,政务院下令接收天主教会创办的辅仁大学,10月29日公布了《关于处理接受美国津贴的文化教育救济机关及宗教团体的方针的决定》,教育部拟定了具体实施方案和措施。从1951年开始,全国所有各级教会学校陆续由国家接办或改为私立学校,最后确定,接受外国津贴的20所高等学校中,燕京大学、金陵大学等11所改为公办学校,沪江大学、东吴大学等9所改为中国人自办的私立学校,政府予以补助。此外,还接收了接受外资津贴的544所中学和1133所小学。至此,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主权全部收回。*参见当代中国研究所:《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稿》第1卷,人民出版社、当代中国出版社2012年版,第246~247页。
为彻底改变在旧中国广大工农群众及其子女被剥夺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的状况,贯彻高校必须向工农开门的方针,1951年8月政务院通过改革学制的决定,确定工农干部学校、各种补习学校和训练班在学校系统中应有的地位,建立各种技术学校。
3.在文艺方面,批判和剔除封建的、买办的、资产阶级的文学艺术中的思想毒素,实行对旧的文学艺术的根本改造
针对当时文艺界的状况,一方面帮助从旧社会过来的文艺工作者进一步改造思想和提高觉悟,划清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思想与封建地主阶级、资产阶级思想的界限;另一方面,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防止革命的文艺工作者进城后沾染资产阶级思想和作风,生活上享乐怕苦,脱离政治、脱离群众,片面地追求西方的文艺思想和创作技巧,轻视民族的、民间的艺术传统。1951年11月26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在文学艺术界开展整风学习运动的指示》,要求各地仿照北京在文学艺术界开展整风学习运动,通过批评和自我批评,克服错误思想,使文艺工作向着健康和健全的方向发展。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文艺理论和毛泽东的文艺思想,批判封建的、买办的、资产阶级的旧的文艺思想,有效促进了广大知识分子的立场转变和思想进步,推动了新中国的文化建设和发展。
正确对待历史文化遗产,是新中国成立后面临的复杂而艰巨的重大课题之一。党和政府对历史文化遗产的方针政策,比较集中地体现在领导戏曲改革的过程中。1950年春,在肃清旧戏中含有的反动、封建、迷信、淫荡、荒诞等毒素的过程中,对一般旧戏原则上不予禁演,而与旧艺人共同切磋修改。提倡演新戏,也不用行政命令强制执行,而是采取自愿和引导。这样,既团结了旧艺人,又改革了旧戏。1951年4月,中国戏曲研究院成立时,毛泽东因势利导,写了“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题词。5月5日,周恩来签发了戏曲改革的指示,明确提出改戏、改人、改制的原则。*当代中国研究所:《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稿》第1卷,人民出版社、当代中国出版社2012年版,第260页。通过一系列循序渐进、切实有效的措施对私营剧团进行改造和改革,使旧剧打开了新局面,戏剧的内容、形式和戏曲工作者的精神面貌发生了根本变化,广大戏曲工作者深入生活,创作出一批内容健康向上、群众喜闻乐见的作品。
4.在社会风尚方面,推行移风易俗,消除“黄、赌、毒”现象和陈规陋习,优化文化环境、净化社会风气
新中国建立之初,为了扫除旧文化的残余及其影响,党在全国组织开展了以扫除黄赌毒为重点的移风易俗的社会改造。
首先,废除娼妓制度。娼妓制度是剥削制度的产物、阶级社会的瘤疾,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首都北京最先采取措施废除娼妓制度。1949年11月12日下午,北京市第二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通过《关于封闭妓院的决议》,聂荣臻市长当即宣布,根据大会决定,成立“封闭妓院总指挥部”并立即采取行动。自下午5时半开始,市公安局和民政局、妇联等单位动员干部和警力2400余人,分成27个行动小组包围全市224家妓院,一夜之间全部封闭。400多个老板、领家被收审法办。1300多名妓女获得解放,被送到教养院检查身体,医治性病,学习政治、文化和生产技能,并帮助她们成家和就业,使之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妇女。接着,上海、天津、哈尔滨、沈阳、大连、武汉、西安等地也取缔了当地所有妓院。*参见当代中国研究所:《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稿》第1卷,人民出版社、当代中国出版社2012年版,第115页。经过一年的整治,根除了娼妓制度,昔日的妓女获得了做人的尊严和人身自由,过上了正常人的生活。
其次,禁绝鸦片烟毒。新中国刚成立时,社会上的吸毒情况令人触目惊心。据统计,当时吸毒者约2000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4.4%。城乡烟馆林立,昆明有1100多家,贵阳有1000多家,重庆有3000多家。制毒、贩毒现象也相当严重。*参见当代中国研究所:《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稿》第1卷,人民出版社、当代中国出版社2012年版,第118页。消除吸毒、贩毒等严重影响社会安定的因素,在当时不仅是国家刻不容缓的急务,也是人民群众的迫切期望。1950年2月24日,政务院下达《关于严禁鸦片烟毒的通令》,各级政府一方面强制封闭烟馆,勒令制毒、贩毒者自首投案,追缴毒品,并动员群众揭发检举,对首犯、惯犯严加惩处;另一方面帮助一般吸毒者戒毒,对于贫困者给予“免费或减价医治”,在吸毒者集中的城市设立戒烟所等。*参见当代中国研究所:《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稿》第1卷,人民出版社、当代中国出版社2012年版,第119页。通过禁毒运动,新中国在短短的两年内就将延续百多年的吸毒贩毒彻底根除,在世界禁毒史上是一个奇迹。
(三)创建适应新中国经济政治发展的新文化
新中国的文化建设,必须在“除旧”的基础上“立新”,用反映新中国经济、政治的新文化,克服和代替反映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经济、政治的旧文化。
新中国的新文化,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就是新民主主义的文化,这种文化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这种新文化,是我党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建设和文化发展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具有中国特色、中国气派和中国风格的文化。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指出:“这种新民主主义的文化是民族的。它是反对帝国主义压迫,主张中华民族的尊严和独立的。它是我们这个民族的,带有我们民族的特性。……这种新民主主义的文化是科学的。它是反对一切封建思想和迷信思想,主张实事求是,主张客观真理,主张理论和实践一致的。……这种新民主主义的文化是大众的,因而即是民主的。它应为全民族中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工农劳苦民众服务,并逐渐成为他们的文化。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就是人民大众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就是新民主主义的文化,就是中华民族的新文化。”*《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706~709页。毛泽东所提出建设新中国“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新文化的思想,被作为新中国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和方针政策,在《共同纲领》中得到了确认和重申,并在实践中促进了新中国的文化建设与发展。
在教育方面,建立和发展了新的教育体制和教育制度,创立了新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共同纲领》指出,“有计划有步骤地改革旧的教育制度、教育内容”,“实行普及教育,加强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注重技术教育,加强劳动者的业余教育和在职干部教育,给青年知识分子和旧知识分子以革命的政治教育”。*《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一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年版,第11页。1949年11月1日,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成立。12月23—31日,教育部在北京召开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教育部部长马叙伦在开幕词中强调了新教育的社会主义性质,“由于我们的国家是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因此我们的教育也应该以工农为主体,应该特别着重于工农大众的文化教育、政治教育和技术教育”。*何东昌:《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教育文献》(1949—1975),海南出版社2003年版,第6~9页。高等教育是教育的龙头,高校教育改革和创新是全国教育改革和创新的缩影。这一时期,各高校根据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全国高等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先后在高校开设了社会发展简史、新民主主义论等课程。当时,“社会发展简史”主要以艾思奇的《历史唯物论—社会发展史》和斯大林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作为基本参考书,“新民主主义论”以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论》作为主要参考书,“政治经济学”使用的是苏联的教科书。为了指导各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教育部也曾拟定过某些课程的讲授提纲或教学要点,各地区和各高校也自行编制过教学大纲*阎治才:《我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历史发展和基本问题研究》,吉林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页。,但这些教学大纲或教学要点相对比较零星,还没有在全国形成相对统一的认识。这是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的起点。
新中国成立初期,教育事业获得了迅速发展。新中国成立前,文教、科技和卫生方面的知识分子只有200万人左右,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37%。而到1957年,全国仅教育系统拥有教师的数量就达233.54万人,远远超过了新中国成立前全国知识分子的规模。全国参加业余学校学习的职工共763.2万人,其中扫除文盲78.4万人。从1949年8月到1955年11月,由西方国家归来的高级知识分子多达1536人,其中从美国回来的就有1041人。*参见当代中国研究所:《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稿》第1卷,人民出版社、当代中国出版社2012年版,第250~255页。他们中间包括许多著名的科学家和作家,如李四光、华罗庚、钱学森、吴阶平、汪德昭、邓稼先、郭永怀、吴仲华等,成为重要科学领域的开拓者和重大科研项目的组织者,成为新中国科学文化发展的骨干力量。
在文学艺术方面,新中国成立初期,贯彻《共同纲领》“提倡文学艺术为人民服务,启发人民的政治觉悟,鼓励人民的劳动热情”*《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一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年版,第11页。的要求,“文化艺术工作配合各项社会改革、抗美援朝及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向人民进行了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的教育;新的人民的文化艺术在广大范围内代替了旧的帝国主义的、封建主义的、资产阶级的文化艺术”。*《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五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第22页。这一时期,中央加强党对文艺工作的领导,正确地选拔、使用和培养文艺人才,坚持文艺的正确方向和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真实地表现我国人民生活与斗争的丰富内容等。为了把已有的创作力量按照各个不同的专业组织起来,使作家、艺术家们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1953年初,对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联合会、作家协会及美术、音乐、戏剧、电影、舞蹈等协会进行了改组。各省市则建立包括各种文艺工作者的联合会,为文艺创作和群众文艺活动的健康发展提供了保障。
新中国成立后,恢复并初步整顿了旧有的各种文艺事业,建立并发展了新的适合群众需要的文艺机构和设施。“从1949年至1953年,艺术表演团体从1000个增加到2267个;文化馆从896个增加到2455个,还新建了4122个文化站;电影放映单位从646个增加到3883个,仅新建的电影放映队就有2439个。国家特别注意发展广大农村、工矿、边疆和少数民族地区文化艺术事业,逐步建立起全国性的文化网”*当代中国研究所:《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稿》第1卷,人民出版社、当代中国出版社2012年版,第259页。。广大文艺工作者积极响应党的号召,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生活,进行文学艺术创作,将国家日新月异的变化和人民群众改天换地的创举,生动地反映到文学艺术作品中,产生了大量脍炙人口的优秀文学艺术作品。一大批具有民族形式和风格,反映时代精神、革命斗争和新人物新思想,正确表现和塑造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热情讴歌人民革命事业胜利和人民生活新风貌的作品,受到广大人民的欢迎和赞赏。新中国第一部故事片《桥》,使工人阶级第一次以主人公姿态出现在银幕上,揭开了中国电影史崭新的一页。许多优秀的文学艺术作品不断涌现,如电影《白毛女》、《董存瑞》、《上甘岭》;文学作品《太阳照在桑干河上》、《暴风骤雨》、《谁是最可爱的人》;歌剧《白毛女》、《刘胡兰》;歌曲《歌唱祖国》、《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等。此外,还系统整理出版了古典文学名著和近现代著名作家的文集,翻译出版了一批世界名著,发掘、整理、创作了一些少数民族的优秀文艺作品。优秀文学艺术作品的涌现,既是经济建设高潮导致的文化建设高潮的体现,反过来,又成为推动新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极其重要的文化软实力。
在树立新的社会风尚方面,通过妇女解放运动、爱国卫生运动、建立新型人际关系等,优化了社会环境,蔚成了社会新风,发展了社会文明。
妇女解放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在中国历史上,大多数劳动妇女世世代代在政权、族权、神权和夫权的束缚下,处于社会的最底层,遭受残酷的剥削与压迫。《共同纲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废除束缚妇女的封建制度。妇女在政治的、经济的、文化教育的、社会的生活各方面,均有与男子平等的权利。”*《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一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年版,第3页。1950年5月1日,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这是新中国颁布的第一部法律,保障了人民尤其是妇女恋爱婚姻的自由。
改善生活环境、培养卫生习惯是新中国成立后革除陋习、树立新风的又一项重要工作。从1952年开始,一场全民性爱国卫生运动在全国范围内开展起来。从中央到地方、从军队到学校都先后建立了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宣传卫生科学知识,破除封建迷信,动员一切社会力量,人人动手,讲究卫生,改善环境,创造了中外公共卫生史上的奇迹。*参见当代中国研究所:《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稿》第1卷,人民出版社、当代中国出版社2012年版,第120页。
实行了宗教制度的民主改革,建立了“三自”爱国宗教,有效地维护了我国人民的宗教信仰自由。宗教信仰自由作为基本的宗教政策被写进了《共同纲领》,受到了法律的保障,宗教界开展了建立“三自”爱国宗教的根本改革。1950年5月,周恩来连续三次邀请部分中国基督教领袖座谈,强调“基督教最大的问题,是它同帝国主义的关系问题。中国基督教会要成为中国自己的基督教会,必须肃清其内部的帝国主义的影响与力量,依照三自(自治、自养、自传)的精神,提高民族自觉,恢复宗教团体的本来面目,使自己健全起来”*《周恩来统一战线文选》,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82页。。吴耀宗等基督教先进分子在周恩来的启发下经过反复修改,于9月22日发表了《中国基督教在新中国建设中努力的途径》的宣言,明确提出中国基督教的总任务是“彻底拥护共同纲领,在政府的领导下,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及官僚资本主义,为建设一个独立、民主、和平和富强的新中国而奋斗”。“三自”爱国宗教既摆脱了帝国主义国家对我国宗教的控制和影响,又维护了我国人民的宗教信仰自由,是宗教文化发展上的一大发明和进步,对树立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开明形象,增强新中国的感召力、吸引力和影响力,起到了积极作用。*当代中国研究所:《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稿》第1卷,人民出版社、当代中国出版社2012年版,第123页。
人民政权在全国的建立和旧中国剥削制度的彻底消灭,从根本上结束了劳动人民被欺压、被奴役的历史。新社会提倡只有从事职业的不同,没有尊卑贵贱之分。无论哪个社会阶层,无论从事什么职业,无论是男是女,人与人之间一律平等。那些在旧中国带有封建等级色彩的称呼,已被新型的称呼“同志”所取代。人际关系和社会风尚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相互平等、相互尊重的新型人际关系得以建立,诚实待人、勤奋工作的社会风尚得以兴起,新中国及其人民以崭新的形象屹立于世界东方。
三、新中国文化软实力发展的战略启示
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获得迅速发展,这种新文化对内有效地振奋了人民群众的精神,凝聚和激发了全国人民建设新中国、创造新生活的巨大力量;对外塑造了新中国的崭新形象,扩大了新中国及其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和吸引力,文化软实力获得了极大的提升。回望历史,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新中国成立初期,是我国文化软实力发展最快、影响最大的重要历史时期之一。新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极大发展,既是新中国的建立和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必然产物,又是对新中国文化发展做出正确战略决策的必然结果。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文化软实力发展的战略决策,对于当前推动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建设与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启示。
(一)文化软实力建设要立足战略全局
新中国成立初期,始终是从社会发展的全局把握政治、经济、文化的内在联系和相互影响,建设与新的经济基础和政治结构相适应的新文化,重视和凸显新文化在整个社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和作用。当时,面临的根本任务是要推翻旧社会,建立新社会。新中国的缔造者有一个重要的战略优势,就是可以在推翻旧社会基础上,全面设计、规划和构想新中国的发展蓝图,把新文化作为新中国国家大厦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放在同新经济、新政治同等重要的战略地位,共同谋划和推进新中国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使新文化同新经济、新政治一样,成为新中国国家大厦的战略支柱。新中国的经济、政治发展为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新中国的文化发展又能动地适应、服务和促进了经济、政治的发展。把新文化同新经济、新政治放在同等重要的战略地位,整体谋划,整体部署,整体推进,体现了全面构想和建设新中国的新经济、新政治、新文化“三位一体”的发展战略。实践证明,这一战略决策是十分正确的,有效地促进了新中国成立初期文化软实力的发展。进入改革开放的新的历史时期,邓小平提出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战略思想和指导方针,正是这一战略决策在新时期的运用和发展。今天,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的历史阶段,党的十八大提出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建设“五位一体”的总布局,把文化建设放在同经济、政治、社会、生态建设同等重要的战略地位,予以谋划和推进,这既是新中国成立初期“三位一体”和改革开放时期“两手抓”发展战略的继承,又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历史时期我国发展战略的创新。因此,我们一定要从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发展的总体布局和战略高度,研究和制定当前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发展战略,推动文化软实力的建设与发展。
(二)文化软实力建设要突出价值核心
文化软实力的核心是价值观念。一定的文化以一定的价值观念为核心,一定的价值观念以一定的文化为载体。一定的价值观念决定一定文化发展的性质、方向和水平,决定着文化软实力的强弱。新中国成立初期,贯彻《共同纲领》,把新中国的文化确定为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明确指出这种文化“就是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强调文化教育要以“提高人民文化水平、培养国家建设人才、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主义的思想、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为主要任务”。这一主要任务,实质上就是把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价值观建设作为新中国文化发展和文化软实力建设的核心。这一指导思想贯穿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文化建设的方方面面,如提倡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护公共财物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全体国民的公德;提倡用科学的历史观点,研究和解释历史、经济、政治、文化及国际事务;提倡文学艺术为人民服务,启发人民的政治觉悟;注重给青年知识分子和旧知识分子以革命的政治教育等。在新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建设中,始终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为核心,把建设新文化作为思想文化战线的根本任务,把握新文化同旧文化的本质区别,注重在破除和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主义的思想文化影响的过程中,建设和发展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新文化,从而有力促进了新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发展。因此,在文化软实力建设中,只有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和主导,才能把握我国文化发展的性质和方向,赋予文化创造力、感染力和生命力,从根本上提升我国的文化软实力。
(三)文化软实力建设要体现民族特色
新中国成立初期,强调建设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把维护民族独立、体现民族诉求、彰显民族特色作为新文化建设的首要任务。这种新民主主义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它是反对帝国主义压迫及其文化侵略与渗透,反对和克服殖民主义半殖民主义,维护中华民族尊严和独立的文化。新中国成立后,对教会学校的接收、改造和教育主权的维护,对宗教管理体制、制度的改革和帝国主义势力利用宗教传播进行破坏活动的揭露和取缔,对官僚资本主义和买办阶级的殖民主义半殖民主义的意识和附庸、奴化思想的批判,对抗美援朝时期民族个人主义和社会上一些人“亲美、崇美、恐美”思潮的批判,对美国侵略本质的揭露、批判及在全国广泛开展的爱国主义教育,对于肃清帝国主义文化侵略和渗透的影响,发展体现中华民族主权的新文化,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发扬爱国主义精神,凝聚全民族的力量,增强文化软实力和综合国力,建设和发展新中国,夺取抗美援朝的胜利,起到了重要作用。这种民族的新文化,不仅要体现和维护民族尊严,更要体现民族的诉求和特色。这种文化是根植于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立足于中华民族伟大实践、传承中华民族文化基因、反映中华民族价值追求、体现中华民族发展使命的文化,是具有和彰显中华民族根本特性的文化。中华民族5000年的发展史,创造了灿烂的华夏文明和绚丽的中华文化,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和灵魂,这一民族精神成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文化基因和丰厚滋养。中华民族的文化又是具有中国特色、中国气派和中国风格的文化。当然,建设和发展中华民族的新文化,并不排斥对别国优秀文化的借鉴和吸收,这种吸收是在剔除糟粕后,对别国文化精华的吸收,并且是为我所用,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的文化。今天,建设中国文化软实力,也要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文化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始终立足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大力培育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在批判地吸收世界文化优秀成果的同时,着力建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灵魂、具有中国气派、中国风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四)文化软实力建设要凸显人民主体
新中国成立初期建设和发展的新文化,是新民主主义的、以人民大众为主体的文化。坚持以人民大众为主体发展新文化,关系到文化发展的性质和方向,关系到文化的创造力、生命力和影响力,关系到文化能否真正上升和发展成为软实力。坚持以人民大众为主体发展新文化,就是要“为全民族中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工农劳苦民众服务”*《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708页。,发展代表人民群众、贴近人民群众、表现人民群众、服务人民群众、激励人民群众的文化,使这种新文化逐渐成为人民大众的文化,成为人民大众主导并认同、拥护和喜爱的文化,突出人民大众在新文化中的主体地位。这种文化是为占人口绝大多数的人民群众服务的文化,是由人民群众所主导并表现人民群众社会生活的文化,是由人民群众民主参与和共同创造的文化,是与过去表现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等少数人的生活并为少数人欣赏和服务的文化所完全不同的一种新文化。为了发展这种新文化,就要解决好文艺工作者的立场问题和文艺发展的方向问题,毛泽东曾指出:“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857页。“我们的文艺工作者一定要完成这个任务,一定要把立足点移过来,一定要在深入工农兵群众、深入实际斗争的过程中,在学习马克思主义和学习社会的过程中,逐渐地移过来,移到工农兵这方面来,移到无产阶级这方面来。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有真正为工农兵的文艺”*《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57页。。今天,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仍然要毫不动摇地坚持以人民群众为主体,解决好人民群众和文艺创作者的关系,大力发展新时代人民大众的文化。文艺工作者一定要坚持以人民群众为主体,自觉地融入人民群众的实践和生活,不断转变自己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加深同人民群众的感情,把握和坚持文艺发展的正确方向,以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艺术语言和艺术风格,积极创作表现和服务人民群众伟大实践和火热生活的优秀艺术作品,使文学艺术作品真正成为团结人民、教育人民、引导人民、激励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武器,进而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焕发出强大的软实力。
(五)文化软实力建设要坚持协同推进
新中国成立初期,文化软实力建设需要把荡涤和革除旧文化的“破”与创建和发展新文化的“立”结合起来,统筹兼顾,辩证施治,协同推进。当时,党和政府把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运用到新中国的文化建设和发展之中,把文化的破和立、塞和流、禁和止有机结合与辩证统一起来,注重除旧立新,推陈出新,革故鼎新,高擎反帝反封建文化的大旗,在批判和革除帝国主义与封建主义文化的过程中,有力地促进了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新民主主义文化的发展。这种新民主主义文化,既不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文化,也不完全是社会主义文化,而是由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思想占主导地位的文化,是一种向社会主义文化过渡的新文化。正是由于把批判和革除帝国主义与封建主义的文化同建立和发展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新民主主义文化有机结合起来,把建设新民主主义文化和发展社会主义文化有机结合起来,稳步地推进半殖民地半封建文化向新民主主义文化的转变,稳步地推进新民主主义文化向社会主义文化的转变,才使新中国的文化产生了质的变化和飞跃,呈现出崭新的面貌,形成了极大的文化软实力。不仅如此,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文化软实力建设,无论是对旧文化的革除,还是对新文化的发展,每一个方面文化任务的推进和完成,都需要社会方方面面的共同努力和协同推进。拿取缔娼妓制度和禁毒行动来看,正是由于政府精心策划、统一指挥、协同推进,组合运用法律、行政、经济、医疗、教育、舆论等多种手段,对娼妓现象和吸毒行为进行了集中的、彻底的整治,使百年不治的娼妓、吸毒等旧社会的痼疾几乎在一夜之间销声匿迹,创造了社会风尚文明进步的历史奇迹。因此,今天加强中国的文化软实力建设,也必须坚持推陈出新,辩证施治,整体谋划,协同推进,既要塑造好中国形象,传播好中国文化,又要加强文化评析,抵御文化渗透,提高文化鉴别能力;既要提高文化自主创新的能力,又要增强文化创新发展的合力,只有这样才能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有效提升我国的文化软实力。
Cultural Soft Power Strategy of Early PRC
Luo Yuting
(National Cultural Soft Power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Center,Wuhan University,Wuhan,China)
In the early decades of the founding of PRC,the concept of cultural soft power was not presented yet. However,the country’s cultural soft power developed quickly and had a large impact upon the society during this period. In 1949,the leader of the PRC put new culture on the same important position as new economy and new politics,carried out the strategy of getting rid of the old to make way for the new,so the old culture of semi-colonial and semi-feudal society was swept away and the new culture which adapted the new economy and new politics was established. It increased the country’s cohesion,attraction and influence greatly. Nowadays,it’s helpful for us to summarize the experience of the cultural soft power strategy of early PRC.
Early PRC;Cultural Soft Power;Get Rid of the Old to Make Way for the New;Development Strategy
骆郁廷,武汉大学国家文化软实力协同创新中心教授,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委员会主任,主要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软实力。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攻关项目招标课题“中国软实力建设与发展战略研究”(07JZD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