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在职业院校汽修专业的开展
2016-03-16陈明乐
陈明乐
阳江技师学院
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在职业院校汽修专业的开展
陈明乐
阳江技师学院
在人们生活质量日渐提高的今天,迎来了汽车行业的蓬勃发展,汽车成为人们出行必备的交通工具,人均拥有汽车的数量也是逐年增加,这就造成各类型汽车的售后、维修、以及4S店服务的专业型人才出现了严重短缺。“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作为近年来的新型教学方式,在当前的新背景下,即将面临新的挑战。汽修专业教学的内容也要与社会同步发展、顺应市场需求,以此为社会培养出更多、更优的实用型人才。基于此,笔者将自己所在职业院校从事多年的教学实践,以及“理实”一体化教学的丰富经验进行阐述,分析当前职业院校教学现状以及在教学实践中存在的一些弊端,通过构建汽修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坚持“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基本原则,教师通过教学目标的设定,以及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从而使我国汽修专业的教学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使教学质量迈向一个更高的层次。
“理实”一体化;职业教学;汽修专业;教学管理
1 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重要性
“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是将教学中的理论知识与学生在学习过程的模拟实践或动手操作相结合的一个教学过程,该教学模式打破了传统教学中各种条件的制约,根据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将各项教育资源进行整合,以此培养出更多的综合性专业人才为教学目标的教学方式。此种教学模式的应用解决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脱节的问题,增强了教学的实践性与互动性。在教学实践中,不仅要时刻关注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更要注重对学生实践操作技能的培养,为学生建立正确的人身价值观,“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旨在彰显实践技能在职业教育中的优先性,通常会把实践作为职业教育的逻辑起点,强化实践技能在职业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有利于启发学生的思维和挖掘学生的潜能。因此,“实理”一体化教学模式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先实践后理论,有针对性的进行理论学习;(2)在实践中学理论,在情境中建构理论知识;(3)实践中包含有默会知识,默会知识只能在实践中获得;(4)理论要通过实践来检验,工作实践过程涵盖了理论知识。
2 当前职业院校汽修专业的教学现状
2.1 教学理念陈旧
由于受普通教育的影响,职业院校汽修专业的发展还是注重于学科知识的系统性、理论性、完整性,具体表现为:注重把能力知识化,以为记住了某些知识就等于有了这方面的能力,而忽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新意识;注重单一技能为目标,以为技能就是能力,而忽略了解决问题的分析方法,思维方式,设计理念等等;注重知识基础的教育,而忽略了基础知识是被能力的需要带动起来的;注重老师权威化的传授知识,而忽略了感情的投入,熟不知学生情绪存在差异,学习需要要有动力和愿望的。因此,学生即学不好专业理论知识,又学不好实际操作,更难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
2.2 教学方法陈旧
目前,对于很多职业学校仍然采用传统教学方法,理论课就是在教室讲的,或者在多媒体上讲的,汽修专业知识本身是一个具体的、形象的、操作的,老师相当多的时间用于板书和多媒体演示,学生的技能水平不可能得到提高,比如《发动机原理》一课,老师在讲台上光讲,很少有学生对发动机有一个清楚的认识,技能何谈提高。而且实训课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中,老师也把它看作是学生单纯的操作课,只为拆而拆,忽略了学生技能的规范性,忽略了理论知识点应用到实训课中,学生往往一拆而忘,与此同时学生只为学会技能水平,而忽略了分析问题,解决间题的能力,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培养也比较薄弱,再则有很多学校把汽车各个组成部分分解变成模块化,而又一统一起来,这样涉及到知识面很广,学生很难消化技能,再则缺少汽车整体性技能概念。
2.3 理论与实践相脱离
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学生在课堂上缺乏学习动力,课下更是将所学理论知识抛之脑后。课堂上,教师对实践教学部分不重视,对当堂课涉及到的操作部分往往搁置到该章节知识全部讲解之后,造成了理论知识的学习与实践操作相隔时间比较长,在进行实践操作时,学生对所学的理论知识印象不深,导致实践操作无法正确进行,为使实践操作能够顺利进行,完成教学任务,教师就要重新进行理论知识的回顾、讲解,造成教学资源的浪费,教学效果也达不到理想状态。
3 职业院校汽修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构建
3.1 “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构建的基本原则
3.1.1 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有机结合
“理实一体化”课程是在原来课程的基础上增加了实践教学的比重,并将理论与实践教学有机的结合起来,从而使职业院校的学生专业能力更强。“理实一体化”教学的交替原则是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交替进行。只有将理论与实践交替进行,才能使形象和抽象学习交替展开,学生才更容易记住知识、掌握技能。交替的次序可以是先理论后实践,也可是先实践后理论。先理论就是要求教师先讲授知识,学生通过实践来检验、消化吸收理论知识。先实践后理论,就是学生先进行实践操作,就会对老师将要讲解的内容有一个更深层次的理解。
3.1.2 学生需要主动参与课程教学活动
目前,职业院校教学改革明显滞后,绝大多数还在实行传统的教学方式,即由老师讲课,学生听课,这种方式适合学习能力强、抽象思维好的学生,但职业院校的学生普遍基础不好,学习兴趣不高,对老师讲解内容一知半解或完全不明白的占一个班的 70%以上。因此职业院校的教学效果一直不能达到学校预期目标,学生步入社会后也会出现各种问题。 然而“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可以通过一个的任务、项目去引导学生学习,用实践验证理论,用理论知识来指导实践。通过“做中学”、“讲练结合”等方式让学生从原来的被动听课,到现在主动融入课堂,参与教学,教学效果能得到明显的提升。
3.1.3 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
职业院校培养的是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它包括知识、技能、方法、经验等方面内容。进入新世纪,随着经济技术和社会的发展,传统工作的分工方式正在被综合工作任务取代,对于劳动者的综合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职业学校为了培养出符合现代化生产需要的综合性人才,就必须将知识与能力同等看重。“理实一体化”课程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的结合起来,通过“做中学”和行动导向的一体化学习,不但能够学习到专业知识和技能,而且能通过生产实践锻炼学生的综合职业素质,为进入社会做好准备。
3.2 “理实”一体化教学目标的设定
汽修专业的教学目标、教学大纲及实习课题的制定,要考虑学生就业后在汽车4S店、汽车修理厂、汽车制造厂等就业单位需要什么样的技术及规范。专业课教师也要明确这一点,在教学实习过程中,从备课到指导学生实习训练,一切都要从实际出发,学生就业后的工作中需要什么样的技术,就要教会学生什么样的技术。以此为出发点,汽修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学目标的确定应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以市场定技能,根据教学大纲结合市场需要制定教学实习课题。教学实习课题的选定要紧密结合市场需求,这样实习过程才能尽可能地贴近实际情况。
第二,注重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训练,提高学生运用知识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教给学生必要的理论知识后,应将重点放在加强学生实习训练上,切实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水平,让学生达到“手熟”的目的。
第三,提高学生利用专业基础知识吸收、消化新技术的能力。汽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作为汽车专业技术员,学生在以后实际工作岗位上,需要不断解决新问题。这就需要一定的汽车基础理论知识,而理论知识可以通过老师的讲解获得,也可以在实习训练过程中积累。
[1]张国强,王中海.浅谈理实一体化教学方法在汽修课程中的应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5,04:295-296.
[2]陈金友.基于“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教学改革探究——以汽修类专业为例[J].经营管理者,2015,29:461.
[3]孙永明.汽车修理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学的探索与思考[J].学周刊,2014,23:49.
[4]赖霞.中职汽修专业课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探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4,20:150.
[5]包林.对我校汽修专业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的感受[J].科技资讯,2014,25: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