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新媒体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2016-03-16张婉莹
张婉莹
中国人民银行克什克腾旗支行
利用新媒体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张婉莹
中国人民银行克什克腾旗支行
新媒体是继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之后发展起来的媒体形态,包括网络媒体、手机媒体、数字电视等,其自身具备信息扩散速度快、传播范围广、形式丰富、互动性强等独特优势。随着信息科技的发展,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迅速发展和广泛普及,带来了传播方式和舆论格局的深刻了变革。
新媒体 思想政治工作 研究
一、利用新媒体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
(一)覆盖面广
由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末,中国网民规模已达到6.88亿,其中新增网民规模达3951万人,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0.3%。据工信部公布的《2016年5月通信业主要指标完成情况》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5月底,我国移动电话用户已经超过12.97亿户,移动互联网用户达10.28亿户。现代社会中几乎每个人都无法摆脱新媒体对其思想的影响,新媒体使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了全民性。
(一)实效性强
传统媒体往往会受采访、印刷、销售等环节的限制,而基于数字技术的新媒体接受和发布信息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可以在第一时间将新闻事件传播出去。特别是手机这种新媒体,携带方便,通过人群之间的信息发送、电话联系、社交软件实时分享等方式,事件可以即时得到传播。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载体,其较强的时效性无疑也增强了思想政治工作的时效性,人们可以在第一时间感受到新闻事件带来的冲击、震撼,更容易在思想上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其次,作为政府喉舌的新媒体,第一时间发布信息,可以提高人们对政府的信任,有利于工作的展开。
(二)内容丰富
通过新媒体传播的信息内容十分丰富,比如,各网站上有关新闻的相关信息链接都是非常丰富的,事件背景信息、相关话题报道、各种专家评论甚至网友意见还有图片及音像信息,这都是传统媒体无法给予的。大量的信息为人们学习、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资料,也开拓了人们的眼界,改变了人们的思想,大大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
(三)双向互动
互联网、手机等新兴媒体,使信息传播者和受众之间的互动更广泛、更快捷、更深入。受众可以通过电子论坛、网上调查、新闻跟贴等方式适时发表观点看法,传播者则可以根据受众的反馈,适时调整自己的传播行为,从而实现双方的随时交流。受众还可以主动参与到信息的提供和传播中来,实现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对任何人”进行大众传播。思想政治工作的传统模式大都是单向的,新媒体的互动性极大地鼓励思想政治教育客体广泛地参与活动,使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传播效果达到更佳。
(五)隐性教育方式
利用新媒体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主要是通过传播大量的、正面的、积极的信息来进行的。在丰富的信息中,有相当一部分起着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其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它们的作用,超越了专题学习会、座谈会等单一的宣讲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相比较课堂灌输等显性途径,网络对人的思想政治教育表现为隐性。“润物细无声”,新媒体就是通过这种潜移默化的方式改变着人们的思想状态。
二、如何有效利用新媒体开展思想政治工作
(一)拓宽新媒体进行思想政治工作的途径
一是开辟专门的思想政治教育专栏。可以有效地利用这一平台,进行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主旋律思想宣传,进行先进思想文化和科学民主精神的传播,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的教育。二是构筑思想沟通的新渠道。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人们的思想沟通更加便利,电子邮件、手机短信、论坛以及一些聊天工具都能非常有效地为思想政治工作服务。
(二)提高新媒体从业者及大众媒介素养
首先,新媒体从业者的媒介素养至关重要。新媒体在“新闻自由”的庇护下,出现了诸如有偿新闻、虚假报道等问题。这些问题需要通过提高新媒体从业者的素质来解决,传播者始终恪守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诚实、客观、公正地反映新闻事实,才能使新闻报道具有权威性、可信性,思想政治工作才能在良性环境中孕育,起到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其次,受众的媒介素养也关系着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做为受众群体,应当主动提高对媒体信息内容的正误、优劣的判断能力,理性看待、评论和传播信息。
(三)建立互动思维,充分利用好新媒体的互动性
新媒体环境下,人人都可能成为传播信息的渠道,成为意见表达的主体,信息传播呈现出全民化的局面。因此,在进行宣传思想工作的时候,不应该再采取大众传播时代那种单向的、线性的宣传方式,而是在利用新媒体平台的基础上,充分与自己的平台用户进行互动。这种互动充满着人文关怀,可以塑造良好的党媒亲民形象,促进党群关系良性发展。
(四)应树立用户思维,充分利用好新媒体的分众性
树立用户思维在宣传思想的同时就是要站在全体职工的角度思考问题,努力取得最佳宣传效果。例如,在进行相关政策宣传、解读时,应避免照本宣科、一味灌输,转而采用职工接受的宣传方式,如可以使用领导人漫画形象以增加亲民性,多使用图片进行说明以增加直观性,还可以适当使用网络语言、百姓语言以增加趣味性和大众性。这样做的目的在于,以用户思维传递党的声音,使党的声音能够真正“飞入寻常百姓家”。
(五)树立跨界思维,充分利用好新媒体的复合性
新媒体环境下,党的宣传思想工作很难再用单一的媒体、单一的传播方式来锁定所有的受众。对此,党在推进思想宣传工作的同时,就需要树立跨界思维,就必须学会“借智”。一方面,可以“借智”国外政党在应对新媒体挑战时的经验。作为执政党,在进行宣传思想工作时,也可考虑成立自己的“舆情智库”,通过对中国社会舆情状况的分析和评估,以更加主动的姿态应对新媒体时代的挑战。另一方面,还可以“借智”某一行业的成功经验,将其植入党的宣传思想工作。将互联网的交互能力、资源整合能力、信息传递能力植入宣传思想工作,与人才优势、采编优势、社会影响力紧密结合,形成全方位立体化的宣传思想工作体系,不断提升宣传思想工作效力,为各方面工作创造健康良好向上的舆论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