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本科院校在C语言双语教学上的探索和思考
2016-03-16张坤,李成
张 坤,李 成
(黄山学院 信息工程学院,安徽 黄山245041)
地方本科院校在C语言双语教学上的探索和思考
张坤,李成
(黄山学院 信息工程学院,安徽 黄山245041)
随着中外交流的深入,软件外包和国外IT企业的入驻,国内计算机市场对从业人员的国际化水平要求越来越高。文章结合黄山学院实际情况,通过对C语言双语教学的研究与实验,探索其在地方本科院校实施的可行性及有效方案,以期对其他兄弟院校在计算机人才国际化方面起到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作用。
国际化;双语;C语言程序设计;翻转课堂;逆向思维
1 背景研究
英语也是国际最通用的交流用语,大学生对英语,尤其是专业英语的掌握能力也是国际化教学的重要体现。从专业的角度看,现今的网络通信技术与计算机技术都是建立在英语的基础之上的,大部分的国际会议发言与论文都明确要求要使用英语,而随着软件外包的迅猛发展以及国外大型IT公司的进驻,计算机行业对从业者英语水平能力的要求也愈加明显。
多年来,全国各大院校在C语言双语教学方面投入了不少的精力,也收到了不错的效果,然而在很多的地方性院校中,往往由于C语言是基础课程,为了不影响学生最终成绩,其双语教学的实验最终只是流于形式,这样换汤不换药的教学方式并不能使教学效果有真正的提升,反而会影响学生对课程的理解[1],本研究主要是针对目前地方性院校C语言双语教学的特点进行分析,通过实践找到适合地方院校C语言双语教学的方法,以更好的提升学生对课程的兴趣与理解程度,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国际化的水平。
2 计算机双语教学现状分析
目前各院校采取双语教学的方式无外乎在3方面进行变革,或采用国外先进教材,或直接使用英文PPT,或者在授课时使用英文教学。对于很多地方性院校来说,还处在采用外文教材,PPT与教学大部分使用中文的教学状态下,课本往往与PPT不相关联,如此的教学显然效果并不如人意,也失去了双语教学的本意。
对于地方性院校计算机双语教学来说,主要有如下的难点有待克服。
1.地方院校师资力量不足[2]。虽然近年来大批的海外归国人员进入高等教学领域,但对于地方性院校来说毕竟是少数,总体的师资水平与能力还不足以支撑真正的双语教学,很多教师的阅读书写能力较好,但是口语听力却相对比较薄弱,最终在实施上大打折扣。
2.学生语言能力不足。如果实施全英文的教学,对地方院校学生水平能力来说显然是不可能的,就算勉强做到了,最终的效果也不会太好,所以说需要在这类学校进行双语教学的改革,不能一味的追逐英语的教学也不能一味的讲求理论的培养,一定要寻找到符合学生能力水平的度,这也是本文研究的重点。
3.双语环境缺失。国内语言环境是汉语为主,很少有使用英语沟通交流的环境。对于使用双语教学的学校,除了在课堂中使用英语教学外,学生在其他环境中很难再次用到,无法达到稳固的教学效果。
4.评价体系有待改善。目前地方性院校的大多数双语教学课程的最终评价还是以考试成绩为主,然而双语教学尤其是计算机双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在于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对专业外文知识的搜索学习能力,并不能很简单的以成绩来定优劣。
3 双语教学与C语言程序设计
现代计算机是以英语作为基础发展而来的,不懂专业英语,在学习过程中的查询搜索、编程学习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困难,计算机的双语教学有着天然的必要性。
C语言往往是大一新生所面对的第一门专业启蒙课程也是最重要的一门专业课程,其本身就是由英语为基础建立的计算机语言,学生的学习过程需要大量的应用英文表达式进行编程,而C语言的编程环境本身也对使用者的专业英语能力有较高的要求,此外C语言的许多著作、经典案例、相关文档论文都源自国外,没有足够的英语能力,也无法了解其精髓。
优秀的C语言双语教学可以在专业学习初期就帮学生打好英语能力基础,可以让学生接触更多有相当质量的外文资料,对学生后续专业学习能力和学习态度的塑造上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4 地方本科院校C语言双语教学的建设方案
4.1师资培养
目前地方本科院校中,教师开始呈年轻化的趋势,教师英语语言能力上较以前有很大的进步,不少学校也开始招入有海外留学工作经验的教师。总体来看,院校教师主要在英语口语表达能力上略有欠缺,因此双语教学的开展可以以海归教师或口语能力较强的教师为先导进行教学实验,定期开展教学公开课,与课程小组教师进行教学方式方法上的讨论,锻炼培养教学团队的外文表达能力和双语教学能力[3]。
4.2教材与教学内容的选择
目前各院校基本还是以C89经典课程版本作为教学依据,教材也都选择流传多年的经典课本,双语教学往往会使用诸如《Thinking in C》《C Programming Language》等国际经典教程,然而C语言自发布以来已经出现了多个版本,目前在社会应用较多的已经是99版和11版,而这些经典教材通常都是针对较早的89版C语言,因此会给学生的自主学习带来不少的疑惑和困难。
教材多版本的情况给教学上带来了不少的困难,因此放弃经典外文教材的使用,而采取自编教材的方式费时费力而且不见得能够保留经典教材的精髓,团队最终选择使用经典教材+自编内容补充的方式进行教学,在使用《C Programming Language》作为教材的基础上,增加了动态数组,C语言多进程设计等新版本的功能,让学生在学习经典教材的基础之上,也能够了解与掌握C语言的进化与变革[4]。
4.3教学方法的安排
C语言要进行双语教学必然需要对现有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进行一定的变革,而如何找到最适合地方本科院校的教学方式是本课题的重点。
4.3.1语言的使用
地方本科院校学生外语能力水平较低,刚进大学的新生虽然英文能力较弱,但胜在刚结束高考,学习的劲头较足,好奇心与好胜心较强烈,因此在课程实际教学的时候要循序渐进,在引起学生兴趣的基础上,逐步加大英语在授课过程中的比重。课程的重点专业词汇要求学生记忆,并不定时考核学生的专业英语水平。在教学重点内容时放慢脚步,多增加课堂提问交流的内容,鼓励学生用英语进行提问与回答,提高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逐步完善双语的授课环境。课后要多与学生沟通,定期采集学生反馈,有针对性的调整英语所占比例以便开展符合学生能力水平的教学工作[5]。
4.3.2自学与翻转课堂的使用
C语言课程本身安排较为紧凑,教学内容较重,即便是全中文的教学,往往也会出现课时短缺的情况,因此如何合理的安排教学内容成为其双语教学的一大难点。
介于课程的特殊性,课题组对C语言的教学内容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探讨,在教学内容中选择了一部分难度较轻,长度适中,比较符合学生自学能力的内容,通过翻转课堂的教学方式,进行了学习视频录制和学习过程方法等文档资料的整理工作,建立系统的网络教学环境,要求学生在合适的时间进行自学与补充,并通过随堂测试、点名抽查、沟通讨论等不同方式对学生的自学能力与实际情况进行考察与补充。
4.3.3应用型教学方式的使用
双语教学的使用并不仅仅在于英语的使用,还有对国外先进教学思想的引进。C语言的传统教学往往使用理论+小案例的形式开展,教学与实验的内容往往有较大的背离。粗放的教学方式,教出来的学生对课程内容理解不深,动手能力较差。
回顾近几年教学的经验并对国外经典教学视频进行研究后,课题组决定以实际的管理系统为设计主题,带领学生以项目小组成员的形式进行设计开发,随着项目的进行,逐步带出教学重点,以实例的应用及可见的效果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教学中使用头脑风暴的方式,鼓励学生在课堂中阐述自己的设计思想与设计理念,增加学生的课堂参与程度,从而提高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力,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4.3.4逆向思维在教学中的运用
学习计算机语言的重点在于学习语言的设计思想,因此才有《Thinking in c》《Thinking in Java》之类的经典巨作,然而国内的语言教学往往更注重在语法语义这一类形式上的教学,而忽略计算机语言设计的本原,因此在教学中可以鼓励学生逆向的从设计语言的角度来看各知识点存在的本质原因,从而了解C语言设计的初衷与目的,更有利与学生C语言课程的学习。
4.4考核方式方法的改进
为了响应国家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就地方本科院校来说,教学目前的重点在于如何在保证学生理解程度的条件下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因此课程的考核就不能简简单单的取决于最终成绩,而应该是综合的考量,对于双语教学来说,考核的内容也不仅仅是课程本身,还应当包括有对专业英语的掌握能力和其他综合性的工作项目能力[6]。
因此在考核中使用“PSF”考核方式,从学生课程参与程度(P),过程评价(S)和最终考核成绩(F)3个方面分别对学生做出评价,评价内容包括:
1.学生对专业英语的掌握能力;
2.学生对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能力及掌握程度;
3.学生课程与实验过程中表现出的动手应用能力;
4.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沟通表达能力和学习态度等。
[1]高德辉,曹建秋.谈计算机专业的双语教学[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2003,3(1):89-90.
[2]陈晓霞.我国地方高校实施双语教学的探索[J].琼州学院学报,2010,17(1):144-146.
[3]任建华,王鹤,丛喜宾.高校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双语教学[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08,27:199-201.
[4]冯萍.《C语言程序设计》双语教学的探索与思考[J].长春大学学报,2009,19(8):80-81.
[5]张云.计算机专业实施双语教学及教学资源库的构建——以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为例[J].科教导刊,2012,11:51-52.
[6]徐昊.C语言程序设计双语教学探究[J].教育探索,2013,14:167-168.
责任编辑:胡德明
An Exploration into the Bilingual Teaching of C Programming Language in Local Universities
Zhang Kun,Li Cheng
(School of Information Engineering,Huangshan University,Huangshan 245000,China)
Along with the deepening of communication between China and foreign countries,the development of software outsourcing and the entry of foreign IT enterprises,the demand of the domestic market for programmers’degree of internalization has been higher and higher.According to the real situation of Huangshan University,this paper tries to discuss the possibility of bilingual education in C programming language for local universities through research and experiment,hoping to provide references in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talents for other universities.
internationalization;bilingual;Cprogramminglanguage;flippedclassroom;reversed thinking
G642
A
1672-447X(2016)03-0116-003
2015-10-08
黄山学院校级质量工程项目(2013SYJX01)
张坤(1983-),安徽黄山人,黄山学院信息工程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云计算,网络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