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文学理论、理论与后理论
2016-03-16钟蓓蓓
钟蓓蓓
(江苏师范大学 江苏 徐州:221116)
浅析文学理论、理论与后理论
钟蓓蓓
(江苏师范大学江苏徐州:221116)
摘要从文学理论、理论到后理论,三种不同的文学形态,代表着不同时代的特色。三种文学形态自身也是相互联系、相互区别的。论文主要从文学理论、理论、后理论三个方面来简述文学理论的发展变化。
关键词文学理论;理论;后理论
在20世纪文学理论的发展过程中,有文学理论、理论和后理论三种不同的形态;文学理论是在现代人文学科构架中形成的,他强调文学研究的语言学模式和审美特征,因而是现代学科分化和专业化的产物;理论则是在人类科学语境中诞生的,它越出了文学研究的范围,强调某种“理论的政治”,形成了大理论;后理论则呈现出更为复杂的情境,经过前两个阶段的发展,理论一方面更具反思性,一方面更具多元性。
1文学理论
韦勒克和沃伦在《文学理论》这本书中具体地列举了“文学理论”、“文学批评”、“文学史”三个概念,将文学理论定义为是关于理论和文学标准的研究。文学理论究竟应该如何界定,尚没有统一的概念。一般情况下,文学理论有三方面的突出特点。首先,文学理论是以文学艺术为研究对象的。其次,文学理论与其他科目之间有明显的界限——这主要体现在文学理论本身就是在现代人文学科的构架中形成,是现代学科分化和专业化的产物。最后,文学理论有一套相对独立的研究方法和话语系统。文学理论强调研究文学的语言学模式,这与理论的“语言学转向”密不可分。文学理论研究的多是文学作品的审美价值与特征,一般不包含政治问题,保持自身的“纯洁性”。
随着时代的发展,文学理论自身遇到了严重的问题。文学理论自身的学科定位人文学科本身就存在一定的问题。文学理论是在现代人文学科的架构中形成的,人文学科本身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与竞争。人文学科想要在各种压力下生存下去,保持自己不同于自然学科和与社会学科的特点,就不得不寻求自身的改变,就要不断地扩大自己的研究领域、研究范围。这就造成了一方面谈文学理论,另一方面又要设法消除文学理论一贯坚持的学科界限,寻求跨学科、跨界限、跨专业的发展的局面。人文学科自身的问题相应地造成了文学理论自身学科界限的变化。
2理论
近代学术史的一个重大收获是知识的学科化、专业化。而去中心、去边界、去体系、去类别、去差异是“大理论”的价值追求、意义目标和学术风尚。文学理论自身面对众多问题,相应的用文学理论的方法来研究文化现象的文化研究异军突起。文化研究取消了文学理论的严格的学科界限,到其他的学科中寻找资源。理论同样取消了学业分工和学业的界限,崇尚事物的模糊性、零散性与或然性。理论是无范围、无定型、跨学科的。在卡勒看来,文化研究就是理论的代名词。
“理论是松散的、包罗万象的术语,通常用来指受结构主义特别是后结构主义的影响而产生的论述人文学科的学术话语。在其演变过程中,出现的主要人物有罗兰·巴特、拉康、阿尔都塞、德里达、福柯等。”用伊格尔顿的话来说,从文学理论到理论,有两点值得关注。其一,“最成问题的也许是这样一种假设,即文学体现了普遍的价值观。这一思想的危机是与大学本身的社会构成方面的变化密切相关的”。其二,“1970年代(或至少在前半期),是社会希望、政治斗争和理论高峰的十年。这种关联状况绝非偶然:每当日常社会实践和思想实践有所松动,遇到麻烦,迫切需要重新思考时,大理论便会异军突起……理论出现的契机就是某种实践开始弯回到自身仔细审视其可能性的条件之时。”
伊格尔顿在《文学理论导论》中分析了理论取代文学理论的几点原因:传统的知识分类的方法已经失效,而文学理论则是这一分工或分类的产物。去掉文学而变成理论两字,标志着一种新的整合已经悄然发生;学科上的不确定性取代了原本学科的分工或分类的确定性,预示了文学理论作为一个分支或者一部分的人文学科的危机。古老的人文学科所安排的种种研究路径和方法已经不再有效。人文学科的危机也就是普遍价值的坍塌,就是精英主义文化观和虚假平等主义的衰落。
3文学理论与理论
在姚文放先生的《从理论回归文学理论——以乔纳森·卡勒的后理论转向为例》中,我们得知乔纳森·卡勒对于“文学理论”与“理论”的关系的认识。文学理论与理论二者密切相关。文学理论与理论之间既有差异也有联系,二者不是截然对立的,是相互联系的。
首先,理论源于文学理论,文化研究即理论起初就是用文学理论的方法来研究文化的问题。因为理论本身就是复杂的、综合的,具有学科间性,所以相对于文学理论,理论的出现扩大了文学理论的研究范围,增加了文学理论的活力。文学理论更具有丰富性、深刻性和复杂性。我们可以从精神分析学、心理学、社会学等角度来分析《红楼梦》,而不再是仅仅围绕文本内容来分析人物形象以及语言结构特色等,这就增加了《红楼梦》的内涵,使其更有生命活力。
文学理论强调文学性,理论虽然不是以文学性为中心,比如女权主义、新马克思主义、新历史主义等,但是正如“特洛伊木马计”,这些问题中也包裹着对文学性的研究。理论中并不是完全摒弃了文学性,只是文学性在理论中占据的地位不如在文学理论中占据的地位高。
文学理论与理论之间的差异也是显而易见的。首先,在文学理论所表征的时代,知识状况建立在对于不同领域的分割、划界、区分之上。而在“理论”所表征的时代,知识状况却建立在对这些间隔、区别、差异的消除之上了。相应的,这也就造就了二者不同的研究对象。
文学理论的研究对象不再是文学了。文学理论由“向内转”到“向外转”,由研究文学作品自身的问题——比如结构、韵律、语言的分析等——到研究社会、历史、政治等外部问题。理论的研究内容不限于文学,研究的对象既包括学术性最强的问题也包括学术性最淡的生活现象。相比于文学理论,理论的实践性更强,更加地贴近生活。参照中国古代文论的“知”与“行”的概念,文学理论强调的是“知”而理论强调的是“行”。所以依据卡勒的思想,卡勒讲过一句话:“理论与文学理论的区别之一在于,“理论”更像是一种活动,一种参与或不参与的活动。”
其次,文学理论自身的话语和方法也变得不确定了。一些其他学科的术语也出现在理论之中。文学理论和理论,一个是“鉴赏性解释”,文学理论以文学作品为中心,比如韦勒克和沃伦的《文学理论》中所强调的,文学理论是可以包括文学批评理论和文学史理论的更高层面上的理论研究。而文学批评理论与文学史理论都是以文学作品为中心,鉴赏文学作品的价值。理论则是“表征性解释”,不用具体从审美价值角度来鉴赏文学作品,只是遵从表面的一种理解。此外,文学理论是“细读”,而理论则是“粗读”。文学理论是“诠释”,理论则是“过度诠释”。然而这种过度诠释也应该有一个限度,注意不能通过非常规的方法和视角阐述文本中隐含的,或者读者所引申出来的意义。
4理论的弊端
理论从不同学科的角度扩大了文学理论的研究范围,使得文学理论的研究不至于陷入固步自封的状态。但是,理论就像是一只什么都可以往里面装的筐,它的内容十分广泛,有文化学、历史学、心理学、社会学、语言学、符号学、现象学、阐释学、生态学等。这种广泛的研究内容带来的结果却不是那么尽如人意,自己的本真在这种借鉴中反而被吞噬了。做文学理论的人,不读文学作品了。理论出现的显著标志是,现在的一些有关于理论的讨论,比如失语症问题、现代性问题等,都不是为了解决文学作品及创作的问题,更多的是理论自身生发出来的问题,是自身复制、繁殖的后果。是从理论到理论,而不是从文学作品到理论。除此之外,虽然文学作品依旧出现在理论中,但是是以例证的身份出现的,先是列出理论,紧接着才是文学作品中某些方面的例证,文学作品的存在依附于理论。
理论的问世与后现代主义有着密切的联系。后现代主义思潮的泛滥,是对之前的文化理论的一种打击。结构主义,接受主义,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等,关注的不再是生活,更多的关注的是“性”的话题,相应地带来了文化理论研究的下坡路。理论的自治性和深刻性比理论对经验的有效性更为重要。批评理论越是丰富与文学经验的关系就越是疏离,批评正在日益脱离作品而变成自足、自洽乃至自闭的活动。
文化理论的活力根植于社会生活,如果脱离社会生活完全地政治化,文化理论距离衰败就不远了。文化理论必须重视人类的基本问题,如道德、价值、真理、死亡等。这些主题是人类生活中重要的部分,是文化理论应关注的部分。后现代主义的显著特点是摧毁大于重建,激情大于理智。
乔纳森·卡勒指出,在理论中缺失的是文学和文学性,文学、美学、批评等也是一个整体中重要的一部分。理论的研究关注的只是这个整体中的社会生活、政治、种族、性别等,然而文学这部分却是更为真实、更为本质的部分,是理论研究不应该缺少的重要的部分。
5后理论
90年代以来,理论终结的幽灵一直在学界徘徊着。杰姆逊最早发出了理论终结的讣告。十多年后,伊格尔顿发表了轰动一时的《理论之后》。理论的热潮慢慢褪去,没有代表人物出现,继拉康、阿尔都塞、德里达等人去世后,再没有优秀的理论得以提出。尼采宣布上帝死了,罗兰·巴特宣布作者死了,德里达宣布读者死了,难道随着这些“讣告”理论也死了?伊格尔顿认为:“理论,在几乎解构了其他一切之后,似乎现在终于也做到了把自己给解构了。”
“如果有读者看到本书的书名,以为‘理论’现已告结束了,我们可以就此松一口气,重返理论之前的纯真岁月了,那么这些读者可能要失望,我们不可能重回一个只消我们说一句‘约翰济慈的作品令人愉快’或者‘约翰弥尔顿流露出坚毅的神情’便足够的时代。”
何为后理论?后理论是理论之后出现的一些动向和苗头,是“理论热”退潮之后一种未完成的新格局。后理论中充斥着对理论中缺失的文学理论的呼唤,是一种回顾。后理论在很大程度上是前“理论”的一种延续。理论之所以称之为后理论,是因为自身不前进,没有新的理论出现。前辈的理论太过崇高,让之后的人难以企及。此外,反理论的浪潮一浪高过一浪。
在西方,从未缺乏对理论的质疑,伊格尔顿的《理论之后》正是对这种现象的回应。看到《理论之后》的标题,人们必然会问:“伊格尔顿是否对理论丧失了信心?回答既是肯定的,又是否定的。《理论之后》是作为理论的实践者和捍卫者的伊格尔顿和作为理论的良知与谴责的伊格尔顿之间的对话。”《理论之后》不仅是一部令人气恼的著作,也是一部雄心勃勃,令人深思的著作。
理论之后并不是对理论的一种否定,只是在考虑理论的发展问题,是对文化理论的深刻反思,思考文化理论进入困境的原因。虽然伊格尔顿的《理论之后》中提到的理论不成熟,但是对于我们来说这是一种提醒,提醒我们反思文化理论的现状,它的出路,以及应该如何发展。
后理论想要纠正理论出现的问题,然而却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后理论的琐碎性让其关注比较琐碎细微的事情,他的行动就流于世俗、繁琐和卑微。后理论中有着对理论中缺失的文学理论的一种呼唤。我们走到了理论之后,经历了重重历练,吸收了种种思想的结果,不会再那么幼稚与天真了。
文学理论、理论、紧接着是后理论的转向。理论与后理论二者也是密切相关的。二者有联系也有区别。理论是一种大写的单数的概念,后理论则是一种小写的复数的概念。理论偏向于总体性、全局性、表现为宏大叙事,后理论则侧重分支性、局部性,是一种琐碎叙事。理论是对大的社会生活的关心,而后理论则是对一些小的社会生活的关心。理论被称为“知”、大理论或者说理论被称为“行”。理论注重行动,但是相比于理论,后理论更重视行动、实践,更讲究实用性、应用性。后理论的鲜明特征是自反省、包容性与怀旧性。
我们永远不能在“理论之后”,也就是说没有理论,就没有反省的人生。黄金时代已过,现在处于低谷,但是并不意味着即将面临死亡。写作的目的,是反思为何会由高峰到达低谷,反思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从而找到出路,这才是终极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周宪.文学理论、理论与后理论[J].文学评论,2008,(5).
[2]戴维·洛奇,王晓群.向这一切说再见—评伊格尔顿的《理论之后》[J].国外理论动态,2006,(11).
[3]Lawrence Cahoone,ed., From Modernism to Postmodernism :An Anthology.
[4]乔纳森·卡勒.文学理论[M].李平,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
[5]高小康.理论过剩与经验匮乏[J].文艺研究,2005,(11).
(责任编辑:游涛)
Discussion on Literature Theory, Theory to Postmodernism
Zhong Beibei
(Jiangsu Normal University, Xuzhou 221116, Jiangsu)
Abstract:Different literature forms-literature theory, theory and postmodernism, each of them reflects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of times. This paper demonstrates the development of literature theory from these three aspects which are correlated yet different.
Key words:literature theory; theory; postmodernism
收稿日期:2016-04-18
作者简介:钟蓓蓓(1991~),女,在读研究生.E-mail:1051518801@qq.com
中图分类号:I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3524(2016)02-004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