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部门“塔西陀陷阱”应对策略
2016-03-16李昕昕吉林日报社吉林长春
□文/李昕昕(吉林日报社吉林·长春)
公共部门“塔西陀陷阱”应对策略
□文/李昕昕
(吉林日报社吉林·长春)
[提要]自媒体时代的来临,让每一个公民都可能成为记者,对其自身周围发生的事件进行主动记录、加工并传播,这一定程度上给公共部门的管理带来了更大的压力和考验。本文分析自媒体时代的信任危机——“塔西陀陷阱”产生原因,提出公共部门破解自媒体时代“塔西陀陷阱”的方法和措施,以期为公共部门的管理实践提供借鉴。
自媒体;公关部门;“塔西陀陷阱”;策略
收录日期:2016年8月17日
一、自媒体的传播特性
(一)媒体传播方式的发展。硅谷著名IT专栏作家丹·吉尔默在探讨媒体变迁过程时指出,媒体从旧媒体发展到新媒体,又从新媒体发展到了自媒体。丹·吉尔默所说的旧媒体,指的是报纸、杂志、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随着网络的出现,受众接受新闻的接口逐渐向计算机等新科技工具转移,然而此时新闻的传播方式还没有出现太大改变,仍然维持少数媒体向大多数受众传播新闻的模式,这个媒体模式就是新媒体;在新媒体的基础上,网络中点对点的传播方式,以及分享与链接的两大网络功能,造就了博客等工具,也产生了无数的“公众记者”,新闻的撰写不再遵循“5W1H”的规范,而是以原汁原味的故事的形式直接呈现在受众面前。更为关键的是,受众不再是被动、单向地接受媒体“喂”来的新闻,而是主动地成为新闻传播者,新闻传播迈向多数媒体向多数受众传播的模式,这就是自媒体。
(二)自媒体的传播特性
1、社会公众变成主角。互联网上的自媒体,完全契合了马克·波斯特所说的“第二媒介时代”的特征:只要愿意,社会公众都可以制作媒介产品和播出(或者发表)自己的媒介产品,媒介不再是一种垄断式的权力,受众和传播者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不清,社会公众既是媒介产品的制作者,也是媒介的受众。社会公众提供内容,这是自媒体与传统专业媒体的重要区别,也必将促成一种集制作者、销售者、消费者于一体的全新模式。
2、去中心化。在互联网出现之前,媒体是稀缺资源。社会群体为了利用传媒,实现和维护自己的群体利益,对媒介资源展开了激烈的争夺。随着自媒体数量的日渐庞大,媒介资源的稀缺性已经逐渐淡化。特别是随着Web2.0时代的来临,自媒体技术以其匿名性、分散性和互动性等特点,从根本上分流了传统媒体的受众份额,出现“受众碎片化”现象,致使传媒“去中心化”的趋势进一步加剧。
3、互动性。自媒体的信息生产者和受众之间有着良好积极的互动,与传统媒体的双向反馈传播模式截然不同。自媒体依靠自身的交互性和链接性,在Web2.0自媒体技术的支撑下,信息传受双方可实现即时交流。信息生产者和受众之间互动、信息生产者之间互动,受众由于参与到信息的传播过程,还会对信息进行再加工,从而成为信息的二次生产者,信息生产者和受众之间的界限非常模糊,互为一体。自媒体的互动性不仅指传受者之间良好的实时互动性,更有些类似社交网站的人际互动功能。博客圈子(及播客圈子)、微信好友圈、超链接等能够更好地实现自媒体的社交互动功能。自媒体双向交互的传播方式打破了过去传统媒体“一统天下”的格局,使读者和观众有更丰富的可选择的新闻渠道,他们愈自信,也愈减少了对传统新闻媒体的敬畏。
4、信息内容的不规范性。由于相关法律的不完善和不规范,缺乏相关管理和制裁措施。使得网络成为谣言和不良信息的培养基。人们可以自主成立“媒体”,发布的信息也完全是按照自己的意愿随心所欲地编辑。这些信息有的是对生活琐事的流水账式的记录,有的是对人生境遇的深刻感悟的集锦,有的是对时事政治的观察评论,有的是对专业学问的探索与思考。自媒体取消了传统媒体编辑决定发表的权力,让各种信息“肆意”传播。优秀的自媒体可以让受众得到生活的启发或者有助于事业的成功,让人们发现生活的意义与价值。但大部分的自媒体只是一些简单的“网络移植”,记录一些不痛不痒的鸡毛蒜皮的小事,甚至是一些不健康的内容。
二、“塔西陀陷阱”的形成
古罗马时期的普布里乌斯·克奈里乌斯·塔西陀在《历史》一书中提到,一旦皇帝成了人们憎恨的对象,他不论说真话还是说假话,做好事还是做坏事,都会被认为是说假话、做坏事,从而引起人们的厌恶。当公共部门遭遇公信力危机时,对公共事件的处理稍有不慎,或者日常工作中出现疏漏,都有可能陷入此种恶性循环。
我国现阶段自媒体时代的公共部门的“塔西陀陷阱”的形成,主要是由于自媒体引导的舆论所代表的是群众利益,甚至常与公共部门的主体舆论形成对峙,增加了公共部门舆论控制的难度。众所周知,中国对媒体和舆论的监管力度是非常强的,官方出于自身利益往往会控制舆论。特别是一些地方政府,往往会隐瞒或谎报一些重大事故的死伤人数,控制负面新闻的报道,以减少对地方政府领导的负面影响。而这些行为便与公众利益产生了冲突。在过去的传统媒体时代,新闻发布权都控制在官方和公共部门手中,社会公众很少有渠道通过舆论来申诉冤屈或是反映公共部门的一些问题。而自媒体时代,人人是记者,人人即媒体,未经验证的信息可以经自媒体自由发布,这自然也给谣言的诞生提供了条件,增加了公共部门对媒体控制的难度,对社会事件处理不当,就会使公共部门的公信力受到挑战;从另一方面看,由于信息传播链条的拉长,使得信息的失真度也会加剧,微博谣言丛生,让受众沉浸在真假难辨的信息海洋中,可以说是乱象横生,也加深了公众对公共部门的误解。这个时候,公共部门还不能增加透明度,一旦真相被爆出,就会破坏公共部门的公信力,使其陷入“塔西陀陷阱”。
三、公共部门破解“塔西陀陷阱”的策略
由上面的分析可知,“塔西陀陷阱”的形成主要是因为公共部门公信力的下降,而公共部门公信力的提升除了加强我们的能力建设等内部条件以外,还要有效地进行网络舆情疏导和应对。如何在自媒体时代有效地进行网络舆情疏导和应对?根据长期的研究和实践,加强自媒体时代互联网舆情引导,破解“塔西陀陷阱”,最值得推广的有以下几点:
(一)尊重网络民意,采取积极的方式应对,不躲闪、不回避,加强新闻的真实性。改革开放以来的一些社会矛盾在全国金融危机的背景下被局部激化,形成了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网络舆情事件,网民对重要的突发事件和社会事务积极踊跃地发表意见,形成了多轮大规模的网络舆论。有些是真实的意见表达,有些则是带有一定的炒作意味。但要认识到,当今社会已进入“人人是记者”的自媒体时代,网民力量日渐强大,作为具有舆论能量的“新意见阶层”,正在成为一个具有现实影响力的“压力集团”。当前网络已经成为我国民意的最重要反映渠道,虽然网络民意与真实民意存在着差距,但只要善于甄别,还是不难找到其中有价值的信息。公共部门管理者要认识到,在自媒体时代,完全的信息封锁是不可能实现的。采取封堵的措施往往适得其反,使一些事件反而越传越广,猜测越来越多,应克服传统封堵扼杀网络信息的心理,转变旧有的思维方式,以积极的姿态直面网络民意,这才是最为理性的选择。
(二)善待、规范自媒体渠道,创造良好的舆论监督环境。自媒体已经成为我国现阶段民意表达最汹涌的平台。公共部门要正视自媒体的力量,虽然不能完全按照自媒体“民意”办事,但是也不要把自媒体妖魔化,要用理性、科学的态度进行鉴别,择其善者而从之。从而实现政府和自媒体网民的良性互动,这既是政府“善治”的要求,也是自媒体时代的要求。对待自媒体,关键在于善待、善用、善管。要充分掌握自媒体的特质,不能单纯把自己的语言和信息不加区分地强加于这种新兴媒体。公共部门要提高与自媒体打交道的能力,做到因势利导,促进多种媒体空间内的有效沟通,建构不同社会阶层间理性宽容的对话机制。近年来一些网络群体性事件呈矛盾激化态势,有些地方甚至出现暴力犯罪。防止郁积的民怨走向暴力表达关键是让民意有个正常的表达渠道和权益救济渠道,自媒体已成为反映民意的重要渠道。当前面临着一对矛盾:一方面社会大转型过程中所积累的社会问题;另一方面自媒体时代的来临迫使这些社会问题大量急速地被公开。自媒体的自由言论中,相当一部分属于源于善意目的的政策建议;即使是批评意见,也完全可以起到社会减压阀的作用。公共部门应充分重视网络舆论所起的社会减压阀作用,放下身段,适度开放言论自由、开放舆论监督的空间,以自媒体舆论促良治。
(三)有效利用传统媒体,应对自媒体的挑战。传统媒体仍然有着其固有的优势地位,具有不可替代性的优势。这种不可替代性优势,除了便捷直观、真实可信等固有优势之外,高水平的专业新闻编辑写作队伍,也是众多“草根”级“自媒体”短时间内无法企及的。在自媒体欲喧宾夺主的环境下,面对突发事件和重大事件,公共部门要利用好传统媒体比一般的自媒体更具有准确性、真实性和权威性的优势,因势利导,充分宣扬公共部门的原则宗旨并表明公共部门的明确态度。但同时要对自媒体给予更大的重视。自媒体对大众传播具有一定的积极影响。公共部门不仅可以利用自媒体改进工作,提高公共服务质量,还可以利用自媒体干预危机传播,化解社会公众不信任公共部门的矛盾。公共部门应督促自媒体网站及时有效地对错误信息进行筛选,从源头上遏制谣言的产生,对已经发生的谣言及时辟谣,将造成的破坏性影响减少到最小。如新浪微博官方开通了名为“微博辟谣”的微博主页,针对典型谣言进行论证和澄清。同时公共部门还应督促网站关注拥有大量粉丝的微博名人,及时核实其传播内容的真实性,防止虚假信息在自媒体上蔓延。
(四)慎待公共话语权,公共部门需加强对公共权力代言人素质的培养。微博、微信等的即时性改变了信息传播中传统媒体垄断信息资源的局面,这对于公共权力代言人的应急能力和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要求公共权力代言人慎重使用自己的公共话语权。以往的经验表明,当公共部门的代言人解释不力或言语出现不当时,往往会被放大为公共部门的立场,从而损害公共部门的形象,使社会公众对公共部门失去信任。公共部门应培养公共权力代言人在自媒体时代下与新媒体打交道的能力,尤其要加强各公共部门的新闻发言人能力素质。新闻发言人是公共部门形象代言人,其一言一行都应代表公共部门的立场而非个人言论,因此应时刻注意在公共场合下的言论,避免发表不恰当言论。公共部门新闻发言人在进行突发事件信息发布时应与政府网络新闻发言人相协调,公共部门也应对二者同等对待。传统的公共部门新闻发言人虽然更具权威性和对于传统报纸、电视台等媒体受众具有更大影响力,但由于时间、空间和成本的限制,信息更新比较慢,所以需要以能够实时更新突发事件的公共部门网络新闻发言人作为有力补充,解决自媒体时代下信息更新速度过快以及谣言的大量传播问题,从而避免“塔西陀陷阱”现象的出现。
(五)完善信息公开,做好深度报道,掌握信息主动权和解释权。2008年《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正式实施,国务院办公厅于2013年10月又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政府信息公开回应社会关切提升政府公信力的意见》。《意见》指出,为进一步做好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增强公开实效,提升政府公信力,要进一步加强平台建设和机制建设,完善各项保障措施。第一,重视政府信息公开,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网络化时代,信息传播速度前所未有。网络舆情事件发生后公众最急切了解全面信息和事情真相,要想控制谣言的产生和蔓延,那么事实真像的传播必须更加迅速,谣言止于智者、谣言止于公开。第二,对于网络舆论要加强引导和监管。对网络舆论进行积极合理的引导与及时纠偏,不仅能提高公共部门的公信力,也是公共部门“善治”的重要表现。改变传统的“我讲你听”、单向灌输的工作方式,淡化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身份界限;灵活运用各种有效策略,努力掌握网络舆论引导的主动权;加强新闻网站和政府门户网站建设,增强政府正面引导舆论能力;培养舆论引导专门人才,提高公众的信任度,提高政府网络舆论应对能力。第三,做好深度报道,掌握信息主动权和解释权。在自媒体时代,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多元化,很大程度上为更加明辨是非提供了可能。但它或许会绑架所谓的网络民意,干扰真相的呈现。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主流媒体是专门的新闻机构,专业新闻工作者是一种职业身份,可以帮助人们了解新闻事件背后传达的深层次意义——即对真实的信息进行分析和解释,这就需要传统主流媒体做好深度报道,对新闻事件的研究要直指本质、直达“心脏”。
四、结语
自媒体区别于传统媒体,依托于互联网技术,扎根于普通公众,特别是在传播渠道、传播媒介、受众、反馈等各方面与传统媒体迥异。自媒体带来的从传播到互播的转变完全颠覆了以往的新闻生产流程和媒体价值观。解决目前自媒体时代可能出现的“塔西陀陷阱”现象,公共部门应科学理解、全面把握,积极和社会公众互动,传递公共部门为民服务的宗旨,切实加强信息公开制度建设,保证舆论生态系统的良性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D anG i l l m or.N ew sfort heN extG enerat i on:H ere Com es“W e M edi a”.Col um bi a Journal i sm Revi ew,2003.1.
[2]卿立新.微博时代网络事件传播规律与处置探讨[J].求索,2010.12.
[3][古罗马]普布里乌斯·克奈里乌斯·塔西佗.王以铸,崔妙因译.历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7.
D 63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