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国际教育园社会影响力提升研究
2016-03-16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江苏苏州
□文/刘 桓(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江苏·苏州)
苏州国际教育园社会影响力提升研究
□文/刘桓
(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江苏·苏州)
[提要]以提升职教园区社会影响力为初衷,对职教园区和地方经济发展的相互作用与影响进行探讨。针对苏州城市地位现状,结合苏州国际教育园长远规划和国家对职业教育发展的新精神,提出提升苏州教育园影响力,为苏州的发展和苏州城市地位的提升提供相应的支持。
职教园区;社会影响力;苏州国际教育园
原标题:基于地方经济发展的职教园区社会影响力提升研究——以苏州国际教育园为例
收录日期:2016年9月12日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国外研究方面,由于没有“职业教育园区”的概念,国外学者相关研究甚少,与之相类似的职教发展模式有美国的社区学院校际联盟模式。学者James Martin和James E.Samels(2002)就曾提出了高校群体发展的校级联盟模式并阐述了其优势。
国内研究方面,王真真(2013)、阮彩霞(2013)分别从共生理论、协同创新对职教园区的建设提出了相应对策;王明伦(2005)、姜燕(2012)、张春平(2012)、孙建波(2013)等从地方经济发展的角度对职教园区集群发展、集团化办学和区域联盟进行了探讨和总结;何宏伟(2009)、罗爽(2011)、赵凯雷(2013)等在对职业教育、地方高校、教育机构等研究中提出了“社会影响力”概念,但对“职教园区”的社会影响力“提升策略”的研究几近空白,相似的研究集中在教育园区内涵建设、职教园区建设模式、职教园区资源共享体制等方面。
综上所述,地方经济发展与高职教育园的互相影响已是新时期教育与社会学领域的研究热点,如何提升社会影响力是苏州国际教育园及各职教园区必须面对和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二、苏州国际教育园发展现状
苏州国际教育园位于姑苏城外著名的上方山、石湖风景区内,北临胥江,东傍石湖。国家森林公园——上方山森林公园将教育园区划分为南、北两个区。总体规划面积10.66平方千米,跨越吴中经济开发区和苏州高新区两大国家级经济开发区。整个教育园区依上方山两侧、傍著名的石湖风景区而建,自然环境和历史人文条件得天独厚,与自然山水融合、协调,与周边的石湖、上方山相互辉映,成为集教育、科技、文化及旅游协调发展的山水大学城。
苏州国际教育园区体现了一定的社会影响力,但还在以下方面存在问题:一是与苏州城市地位相比影响力不符;二是与区域发展的配合度不够;三是苏州国际教育园区整体集聚性不强;四是苏州国际教育园区内部共享耦合性较弱。
综上所述,教育园自身存在的管理体系不够完善、国际品牌不够响亮、产教结合不够紧密、开放共享不够深入等重大问题,直接影响了教育园社会影响力的提高。
三、基于地方经济发展的职教园区社会影响力提升思路
(一)把握住职业教育的定位是影响力提升的前提。改革开放以来,职业院校基础能力显著提高,产教结合、校企合作不断深入,行业企业参与不断加强,中高职衔接呈现良好势头。但是,也必须看到职业教育仍然存在着社会吸引力不强、发展理念相对落后、行业企业参与不足、国际化程度不高等诸多问题,并集中体现在职业教育体系不适应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上。
苏州国际教育园在全国大面积的大学城兴建时期成立,相对来说成立较早,当时的定位是“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并重的国际化教育园区”。国务院常务会议在2014年2月已就此做出扶持职业教育特别是高等职业教育的决定,相关政策性文件也相继出台。随后在国家层面,政府先后出台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等多个文件,都是围绕国家在职业教育发展上的举措,因此选择职业教育大方向是提升国际教育园区影响力的前提。
(二)体制机制创新才能实现影响力质的提升。在苏州国际教育园区发展过程中,虽然会涉及到观念、体制、结构、质量等多方面阻力,但最主要的发展阻力还是来自于体制性障碍,在整体推进资源共享的进程中,管理体制上各自为政让教育园发展动力放缓,甚至产生新的矛盾。如果能完全打破原有职教园区学校治理体系,建立资源共享、课程共建、项目共研,学校与企业以及政府等各个层面的紧密型合作,资源开放,让苏州国际教育园朝着产学研的基地,科技文化的高地进行融合式发展,将大大提升教育园的社会影响力。
要打破“条块分割”管理体制,整体发展服务型体系,在教育园区内创建有影响力的服务型教育体系就需要在整体层面来协调统筹多头管理的隶属关系,需要市政府进行统筹管理。在职教园区规划、公共设施建设等方面,政府要发挥其应有的设计、建设、维护作用。职教园区建设与管理涉及的利益主体众多,政府要发挥协调作用,做到统一规划、分工协作,共同把职教园区建设好、管理好。学校只负责具体的教学、科研以及人才培养等相关活动。将学校教学、科研以外的公共管理事务纳入政府管理渠道,由政府统筹管理,有利于提高高等学校的效能,推动高等教育的发展。
(三)资源共享、融合发展的理念是影响力提升的基础。职教园区的经济集聚效应带动了都市圈核心区及辐射外围区的经济、社会、文化的全面发展,为了更大程度地发挥职教园区的经济集聚效应,增强职教园区内部功能建设和扩散外部辐射功能,必须完善职教园区功能构造的发展机制,壮大职教园区的经济聚集力量。
通过建立园区教师流通和外聘制度实现教师资源的共享,对于各校共有的公共基础课程的教师可由管理委员会协调进行统一互聘流动与分配,充分发挥专业领域名师、教授授课的优势,各校联合集体聘任高水平、有影响的学者来拉动专业的发展,树立专业影响力。
(四)国际合作发展思路是提升影响力的快速通道。主动出击,加快国内著名高校苏州分校的引进和建设。职教园区是不同类型中高等学校相对集中办学的区域,如果能将全国或国际上符合苏州发展需要的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高等学校引入设立办学点,将大大提高苏州国际教育园的国际影响力,同时也提升了苏州国际教育园的办学能力。在教育园“走出去”和“请进来”的国际化发展方向中,学习和借鉴国际上知名的职业教育办学模式,并将这种模式在苏州国际教育园内逐渐落实下来,吸收高水平教育模式的办学理念,也可以是国外已经成熟的专业和课程内容、证书考核机制等。
四、提升苏州国际教育园影响力的建议
(一)把握时代发展背景,调整定位,扩大影响力基调。职业教育特别是高职教育的特点:就业率高,顺应苏州经济的发展需要,园区必须要有清晰明确的定位,才能聚焦发展方向,为今后园区各方面的开拓创新奠定基调。从苏州的人才教育来看:东城已有独墅湖职教园区,其定位是“遵循‘政府搭台、高校办学、面向市场、后勤城市化、管理现代化'的基本方针,借鉴国外高等教育市镇的成功经验,采用基础设施共享、校区相互开放融合的城市规划方式开发建设。目标建设成为国内一流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基地以及高科技成果研究转化基地。”。非常贴合苏州工业园区的发展实际,并且已经取得瞩目的成就。在这样的情况下,苏州国际教育园需错位发展,方能避免与独湖园区的本地化竞争,优化自身的办学特长与资源优势,在职业教育领域不断提升影响力。
苏州国际教育园的重新定位将有利于准确地找到教育园今后发展的方向,重新塑造教育园在社会上的影响力,能让政府、企业、教育界对苏州国际教育园有重新的认识。定位在职业教育,既可以有效结合多年来教育园发展的实际,又能迎合国内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坚持这一定位基础和发展道路,将来其影响力的提升不可估量。
(二)落实体制改革与创新,打造教育园整体影响力。体制机制改革体现在管理机构创新上,如成立“苏州国际教育园管理委员会”,委员会主任由市政府主要领导担任,副主任由市委、市政府分管领导、分管秘书长担任,市各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由吴中区、高新区主要领导参加。委员会的主要任务是研究确定国际教育园发展战略和定位,统筹协调、研究解决教育园面临的重大问题,研究部署教育园重大项目的实施等。成立国际教育园校长理事会等,能积极推进省市共建教育园,充分利用省教育厅的政策优势和资源优势,加快教育园的发展。
加强教育园管理办公室建设,调整优化教管办职能,配强配齐教管办领导班子和工作人员,优化内部机构,增强服务能力。由政府和园区内学校共同选派代表组成职教园区管理委员会,同时提高管理人员专业化水平,促进管理工作的制度化、常态化和规范化。
在苏州国际教育园内成立教育学术委员会。教育学术委员会是由园内各学校选派专业带头人组成的一个学术机构,主要职责是保证各校自主特色的教学体系不变的情况下对园内各学院的教科研实行统一化、专业化的管理。
经费保障方面,建立和完善以政府投入为主、各入驻院校合理分担相应费用以及吸引社会资金支持教育园发展的经费投入机制。建立与各类重点工程相配套的专项经费,保证教育园重大工程建设的按期完成。同时,要加强经费监管,提高资金使用绩效。
(三)深入资源共享机制建设,夯实各学校自身影响力。由14所学校组成的苏州国际教育园,各学校之间的资源共享显得尤为重要,如果没有合理的资源共享机制,就不可能在各学校之间形成良性的合作关系,也无法完全释放出全部教育园的影响力。教育园内学校资源共享前期主要是硬件资源的共享,一般是教学场地设施、体育训练场馆、实验教学设备、图书馆电子资料的共享;随着园区内学校之间共享机制进一步完善,共享领域就渗透到教师、专业、课程、学术交流和教学管理等软件资源。
对教学资源的共享性最能体现教育园区的集聚作用,苏州国际教育园区内学校各有特色,有学科门类齐全的综合性应用型大学——苏州科技学院,又有专业性较强的医学类职业技术学院——苏州医药学校、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校;其他理工类如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类如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类如苏州旅游财经学院等,教学资源丰富。教学资源共享首先要突出各学校的专业特色、学科优势,可以在职教园区中通过在各学校之间实现跨校选课和学分互认与评定,这样充分利用各校特色课程优势,并让园内学生无论其所在什么学校、什么专业都可以共同感受到教育园整体的学风校风,使高校自身的教学资源得到进一步的开发和利用。
大力推进教育园区信息化建设。以信息化引领教育园教育现代化和资源共享化,建设感知、协同、控制一体,智能化、系统化、综合化的“智慧教育园”。建立教育园资源共享机制,提升开放共享水平。统筹推进入驻院校在人才培养、社会服务、国际交流、素质教育等资源的开放与共享。建立教育园与高新区、吴中区、石湖景区等地区相互协作的资源共享服务网络,通过建设优秀共享课程、优秀共享专业、大型共享实训基地来推进共享机制的实施。
(四)强化教育园外部资源合作,疏通影响力传播渠道。在苏州国际教育园外部影响力提升中要着重推进“园部合作”,建立教育园与市发改委、经信委、科技局、人社局等部委办局的联系机制,实施产学研合作项目重点资助政策,产生协同创新的整体效应。职教园区中的学校也可以与苏州吴中开发区和高新区的各类企业形成产学研互动的关系。建立地方企业与园区高校之间的良性循环体系,促使苏州经济产业结构迈向知识密集型发展,提高对苏州经济发展的影响力。
同时,推进“园地合作”是苏州国际教育园提升影响力的另一途径,根据“实施战略合作,深化融合对接,实现共同发展”的整体思路,与吴中区、高新区、石湖景区等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在园地资源共享、人才培养、政产学研协同创新、学生就业创业、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继续教育、特色旅游开发、文化交流与品牌创建和社会管理创新等领域开展全面合作。
建立公共创业中心并不断完善教育园产学研平台管理机制,是目前提高苏州国际教育园社会影响力的重要举措。建设大学生公共创业中心并努力打造成为江苏省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成为苏南地区大学生创业孵化的一流基地,争取在大学生公共创业中心培育学生创业公司的数量和质量上领跑江苏甚至全国。
(五)创新构建现代职教体系,提升教育领域影响力。在当前区域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形势下,苏州国际教育园应优化园内职业教育资源配置,合理布局职业院校专业,试点本科和本科层次以上职业教育,构建中等、专科、本科、专业硕士、专业博士职业教育系列,形成中级、高级和专家级技术技能人才的系统化培养体系,搭建职业教育和人才成长的立交桥。
通过现代职教示范园项目开展中高职衔接试点,积极争取省教育厅和市教育局的政策支持,在教育园实施中高职“3+2”或“3+3”,中职与普通本科“3+4”或“5+2”,高职与普通本科分段培养、高职与普通本科联合培养、专本硕连读等形式多样的中高职衔接项目,实现招生考试、校际合作、行业指导、质量评价的整体衔接。争取做到在教育园内的职业院校都有省级试点项目,成为苏南地区、全省现代职教体系改革探索的先行区和全国职教发展的示范园,提升苏州国际教育园的社会影响力。
鼓励园内普通学校增设职业教育教学内容或实施综合实践内容,推进普职院校教育资源的共享,促进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开放衔接。鼓励职业院校积极开展非学历职业教育,搭建多样化的社会培训平台,积极推动学校、企业和社会职业教育的相互沟通,促进学历职业教育与非学历职业教育的开放衔接。将教育园打造成为吴中区、高新区市民接受终身技能培训的第一品牌基地,构建出开放融通的大职教格局。
(六)加强国际合作,借鉴国际经验,提升国际影响力。结合苏州“十三五”规划,推动职业教育国际合作。将教育国际化作为教育园的重要使命,开展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国际合作与交流,提升教育国际竞争力。注重区域特色和错位发展,实现从一般性的国际交流活动向实质性国际合作与交流活动的战略转变。根据区域产业发展需要,引进发达国家职业资格认证体系、人才培养标准、专业课程和教材体系等优质教育资源。引进国外优质职业资格证书项目,鼓励本科院校和骨干职业院校开设海外分校,积极输出我国职业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同各国(地区)、国际组织和区域性组织的职业教育对话机制,办好一批中外合作项目,加快职业教育国际化进程,提升国际影响力。
主要参考文献:
[1]张人崧.西部高等教育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的模式探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2.3.
[2]詹春燕.基于价值链分析的广州大学城核心竞争力的构建[J].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09.4.
[3]董志惠.战略联盟——研究型大学群体发展之路[D].华中科技大学,2006.
[4]陈尚义.对我国大学城所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思考——以地方政府为视角[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
2014年江苏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基于地方经济发展的职教园区社会影响力提升研究——以苏州国际教育园为例”(项目编号:2014SJD 578);2014年度苏州市社会科学应用研究项目(项目编号:2014LX 084)阶段性成果;江苏高校品牌专业建设工程资助项目
F127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