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置换:奈保尔的小说《河湾》文化身份杂糅的表征

2016-03-16郑启奎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16年6期
关键词:第三世界河湾神父

郑启奎

(新疆艺术学院基础部,新疆 乌鲁木齐市 830049)

文化置换:奈保尔的小说《河湾》文化身份杂糅的表征

郑启奎

(新疆艺术学院基础部,新疆 乌鲁木齐市 830049)

2001年诺贝尔奖得主维·苏·奈保尔的代表作《河湾》,揭示了殖民机制在文化层面的运作,由此而来的被殖民者在置换策略下的文化身份认同困境。结合文化霸权理论,从后殖民主义的视角观照处于文化错置中的第三世界人民的文化疏离状态和无根性书写。

文化置换;异化疏离

引 言

《河湾》是移民英国的小说家维·苏·奈保尔创作。维·苏·奈保尔(1932-)生于中美洲的特立尼达和多巴哥的一个印度婆罗门家庭,1950年获奖学金赴英国牛津大学留学,1955年在英国结婚并定居。因其多元文化背景和敏锐的眼光与超然于俗世羁绊的探索相融合而使历史的真实存在再现,由此在当今英国文坛声名鹊起。2001年,维·苏·奈保尔荣获诺贝尔奖,其代表作《河湾》入选20世纪百部英语小说行列。

作为后殖民作家,维·苏·奈保尔将深刻的政治批判和对人的生存状态的思考融入其写作过程。同时,奈保尔将自身的经历投射在小说主人公身上而使二者颇富相似性。奈保尔身份的多元特征一方面在写作中产生视角优势,另一方面在实际中又易使作者陷入非难。对英国采取和解姿态和为殖民者辩护,使维·苏·奈保尔成为前殖民地的叛教者而屡遭诟病和非议。又有评论者认为奈保尔试图通过其作品告诉人们异质文化之间的不可通约和移民在文化身份认同中所承受的无根性与异化疏离感。这种之于第三世界的观照所呈现出的悖谬式的爱是一种超越种族界限而更广泛的人类关怀。

后殖民主义理论先驱法农曾指出,殖民分外部殖民和内心殖民两种。外部殖民指的是殖民者对殖民地实行的武力征服及政治经济等各方面全方位的压迫和榨取。而内心殖民则指前者对后者进行的文化价值体系和意识形态的全面置换。这种文化置换使得殖民地人民失去本土文化之根,转而以宗主国的文化价值体系为参照,这种参照的错置使当地人民陷入一种深深的民族自卑情节。他们自觉地将自我的身份边缘化,为得到中心社会的认可,他们不惜疏离母邦文化、全面接受并急于融入目标文化以求获得其认同;而其本身的异质性注定他们无法为中心社会接受,只能于两种文化的边缘摇摆、游离,任由两种文化在心中强烈碰撞。 本文试图以文化置换的视角来探讨《河湾》中主人公的文化心理困境。

帝国势力的撤退和殖民活动的终结并没有给第三世界,尤其是非洲,带来经济的繁荣和政治上的稳定。反而使得第三世界重新陷入动荡不安与缺失归属感。尽管军事占领已经结束,西方列强依然试图通过文化通化的方式对第三世界人民进行控制。非洲就像“一块没有记忆、没有悔恨、没有希望的土地;一块凡事都熬不过夜晚的来临、每次日出,像神奇创造的灿烂一现,与黄昏和晨曦相离”(Joyce,1955:255)。结果,“灵活地将经济、政治、军事和意识形态融合,连同高于一切的经济目的”(Singh,2000:71),西方继续对第三世界国家产生影响并在社会和精神层面塑造他们。正如弗朗兹.法侬所言:“欧洲是第三世界的直接创造者”(Fanon,1965:81)。对于奈保尔来说,这不能归因于西方势力。因为,他说道:“某些国家和某些人允许自己被剥削和虐待,”并且“他们文明或文化的局限”(Naipaul,1981:130)是这种“创造”的关键和内部瑕疵。显然,奈保尔或多或少表现出了欧洲中心主义的倾向。然而,正是帝国主义的文化渗透和本地人文化效颦的合谋导致了文化杂糅并最终引发文化置换和身份认同的丧失。

此处的文化置换意指被殖民者在意识形态和精神上受西方文化和价值观部分或全部地僭取、挪用。如上所述,奈保尔认为第三世界的文明不足、软弱、无能处理社会的变化,然而,西方文明更加有力,能够把社会带入和平与繁荣。奈保尔作为一名徘徊于中心和边缘、有着多元文化背景的作家,明显希望普及西方文明。他认为西方文明具有普世价值。在题为“我们的普世文明”的纽约1990年讲座中,奈保尔如是说:

“对于文明之外或处于文明边缘的人来说,追求幸福的观念植根于文明吸引力的中心……这是伟大的人类的观念……它不能产生狂热。但是,知道它的存在,正因为此,其他正确的体系最终消逝殆尽”(OUC,1991:22-25)。

然而,所谓的西方普世文明和价值观带来不了政治的和平与经济繁荣,而是给第三世界造成混乱和落后。文化殖民主义和文化置换被认为不可避免地导致文化上的贫困和形而上的痛苦。根据奈保尔的观点,结果是,第三世界国家“半成品国家”,被殖民者生活在荒谬的状态之下,类似于加缪在《西西里弗神话》中关于人类痛苦和存在的荒谬的描写一样:

但是,“在一个突然被剥夺了液体的注入和光的宇宙,人类感觉是一个陌生人。他处于无法挽救的放逐之中,因为,他被剥夺了对于失去家园的记忆……这种人与生命、演员与背景的剥离真实地构建了荒谬的感觉。”(Kamra,1990:222)

在《河湾》中,奈保尔一方面无情地批判非洲国家的内部污点,另一方面揭露社会的荒诞和大众内心的焦虑,展现第三世界国家对于未来的虚无心态。奈保尔热烈拥护的文化置换证明了西方文明的无价值。此外,文化置换促发了社会的分崩离析和文化身份的丧失。

一、对非洲的殖民教育

欧洲中世纪启蒙运动开启了欧洲的现代进程和全球化。在此过程中,欧洲意识和欧洲文明的优越感在欧洲人与世界其他地区的交往中逐渐加强,演化为欧洲中心主义。据此意识,白人把自己界定为“男性气质”,非欧洲群体为“女性气质”,这种二元对立逻辑的哲学基础肇始于法国哲学家笛卡尔提出的“我思故我在”命题,“主体性”概念由此确立。先入之见确认了它的位置优势和合法性。于是,欧洲成为意义的中心,以此界定“他者”。萨义德论述道:“我们西方人决定谁是好的本地人或坏的本地人……我们创造了他们(非洲人),我们教会他们说话和思考。当他们反抗时,只是证实我们对他们还是孩子的看法”(Said,1993:XVIII)。这表明,尽管非洲国家获得独立,他们所有的一切,包括生命、历史和文化,都是宗主国赐予。没有西方的支持就没有非洲的独立和统一。在奈保尔看来,欧洲是意义的中心。中心的意义决定了边缘的存在意义。

毫无疑问,在阅读《河湾》时,我们应该把眼光投向历史的维度。奈保尔的叙述者萨林姆意识到他从帝国主义者那里学到的东西:“我了解到的所有关于我们和印度洋的历史都来自于欧洲人的著作……我感到,没有欧洲人,我们过去的一切,如我们小镇外沙滩上的拖鞋印被抹去。”(BR:11-12)

欧洲人的观念界定、确立了萨林姆和其他第三世界国家民众的归属。印度和非洲人历史的再现与西方观念有关,这一观念被萨义德称为“东方主义”。通过客体化的过程,非洲土著居民逐渐在文化上被置换、异化。

被殖民者的无意识状态根源于导致后殖民时期非洲人文化置换的殖民教育。正是因为殖民教育,被殖民者被迫接受在教育课程中置入的英国文学研究而规定的内容。因此,殖民教育对于文化置换至关重要:

“殖民文化统治的建立最有利的工具是设置英国文学研究……英语的引介……之于年轻的殖民地孩子而言是一种异化因素,把他从自己的文化中分离开来。”(Knellwolfe,2001:246)

强加于被殖民者的英国文化价值观成为文化置换的主要方式。奈保尔认为:既然非洲没有历史,建立在这些文化的身份认同和价值观是落后的。那么,西方文明植入被殖民者的大脑、西方是意义的源泉,所以也是观念的源泉,这种认识就是合理有效的。诚然,因达尔抛弃了历史,竭力成为中心的一员。可是,他的努力遭到了阻碍,因为“他者”无论从白人的教育机构获得多少教育都会被视为边缘群体。因达尔没有自己的历史,也无法进入西方文明的圈子。于是,他完全失去了归属感,无有可以依怙的文化传统,无根无源。第三世界人民的文化心理状态进一步证明了奈保尔普世文明的虚无性。放弃自己的文化身份、接受异质文明是草率也是非理性的选择。

同时,萨林姆完全倾向于西方艺术品。在他看来,非洲文化带来的落后让非洲没有自己的艺术。例如雕塑这样的非洲艺术品,大多涉及面具和部族崇拜的主题,被认为是原始的,只能激发人们对于宗教的恐惧心理。与比利时女人的那些绘画作品并置时,非洲艺术品在萨林姆眼里就是一堆“破烂”。由于其非理性的特点和抑制性的宗教力量,看着胡斯曼神父的收藏品就像在黑夜的河上或是充满灵魂的灌木丛。在与他东海岸的仆人梅蒂交谈时,萨林姆给予它极高的赞誉:“看看那些绘画作品!她(比利时女人)想要画些好看的挂在她的屋里。她不想挂在那里,这是一件神奇的作品”。因为缺乏历史意识,萨林姆拒绝非洲艺术,嘲笑那些保存并相信部落神物的护佑能抵御现代战争的非洲人。这就使得萨林姆误读了非洲文化传统,结果导致文化无意识的产生。

二、传教士胡斯曼两重人格

胡斯曼神父一方面是公立中学的欧洲教师,另一方面是以收集、保护非洲传统艺术为名的掠夺者。欧洲中心主义文化身份特征具有二元论的意味,使得他相信他的欧洲同胞建造的这座小镇的毁坏只是暂时的逆流。也就是说,一方面相信尽管非洲暂时遭遇挫败,如暴政、动乱和经济欠发达,欧洲模式的文明不可避免地会取得胜利。另一方面对非洲文化,如宗教,持有偏见和漠视。奈保尔在《河湾》中这样写道:

“虽然胡斯曼神父对非洲宗教了解很多,不怕麻烦去收集艺术品,我从未觉得他关注非洲人;似乎对于这个国家的状态漠不关心。……他的非洲,灌木丛生、河流漫布,迥异于我们的非洲”(BR:61-62).

通过传教活动,胡斯曼神父让本地人接受基督教信仰。这样,有效地置换了当地宗教,最终取代他们的文化。很明显的是,河湾小镇上由胡斯曼神父资助建立的第一座欧洲式样的博物馆表明他对非洲传统遗迹的热爱。然而,在事实上,这恰恰表明了神父对非洲所持的“逻各斯中心主义”霸权思想和偏见。在西方白人的观念里,非洲仅仅是一块大陆,荒僻之地,没有历史、文化甚至生命。胡斯曼神父醉心于具有精神价值的非洲遗迹说明他的贪婪和不顾“过去是苦楚”这个事实的掠夺本性。虽然神父对非洲了解很多,却罔顾当地苦痛的历史。

胡斯曼神父的行为构成矛盾体。他不仅狂热地收集诸如面具、雕塑这样的非洲部落遗物,尊敬非洲的精神财产,同时又表明神父意图掠夺和僭取非洲传统遗产和自然资源。这些遗物是权力和权威的表征,意指对于非洲土著居民而言永远失去的有序社会。然而,胡斯曼神父搜集非洲的东西触犯了非洲人的神灵。作为一个神职人员,他对非洲的宗教珍品持有单纯的兴趣,致力于传播基督教,坚信西方文明或基督教文明会在非洲持续留存。基督教具有普世价值的观念,无论伪装得如何好,是一种宗教霸权。这种霸权所有的文化自负感注定胡斯曼神父以死亡来作为注脚。以欧洲中心主义为特征的政治霸权决定了宗教霸权。胡斯曼神父在两种选择之间摇摆、变得人格分裂。他的暴毙在某种程度上宣布西方文明适合世界其他地区的失败。

三、蛮横的西方文化的侵蚀

“大人物”创建的新领地在他看来是个奇迹,会使世界其他地方为之震惊。作为一个国家用于展示、夸耀暴君权力的新领地,依照欧洲风格而建。欧式区域到处都充满了西方文字。

公立学校的校训“Semper aliquid novi”隐晦地再现了谚语“Ex Africa simper a liquid nov”,意思是非洲之外日新月异。公立学校的校训喻示非洲文明陈腐、落后。不言而喻,奈保尔想要传达的思想是非洲传统文化无能振新非洲。同时,奈保尔相信,激发百姓恐惧心理的宗教限制了社会的方方面面,一种新的宗教形式应该引入非洲。胡斯曼神父是奈保尔塑造出来以代表自己想法的理想人物。胡斯曼神父身上所具有的文化和宗教素养已然成为非洲人膜拜的对象,也是解决问题的智慧之源。正如Singh所述:“这种态度促发奈保尔持有走向后殖民社会的观点”(Singh,1969:71-85)。

码头入口处附近一个破败的纪念馆上刻着“Miscerique probat populos et foedera jungi”这样一行字,原来用于说明罗马建立的事件,现在是首都汽船首航第六届庆祝致辞。萨林姆由于受到“两千年文字”的鼓舞而改变其原初的意义:“伟大的罗马之神也许不同意在非洲定居,不同意与那里的人混合,不同意非洲人和罗马人联合的条约”(BR:62)。萨林姆确信,把这些文字刻在非洲河湾的一座博物馆上会给这座小镇带来毁灭。

码头入口花岗岩石上雕刻的文字表明在非洲定居毫无疑问:伟大的罗马之神赞同与非洲人混杂通婚,赞同在非洲签署联合条约。 公立中学的校训,尽管属于殖民时代,依然对现在的非洲有意识形态的影响。正如胡斯曼神父坚信的那样,尽管有暂时的挫折,欧洲文明将会在非洲胜利。在整个作品中,奈保尔之于第三世界表现其虚无主义的观点。他这样写道:

“世界如其所是;人,一无所是,允许自己一无所是,在这个世间无一处所。”(BR:1)

他的虚无主义观点传达了这样一个信息:从根本上来说,人们缺乏文化记忆和技术能力。原始文化和未开化的人在面临高速发展的现代文明时将无容身之地。因此,带着蔑视的心态,奈保尔认同西方文明对第三世界的渗透、入侵。因为,秩序只能从外部建立。然而,正如奈保尔作品所示,第三世界的人们没有安全感,没有荣耀,只是经历混乱和焦虑。

总之,文化杂糅在认知图示上型构了张力。文化霸权介入张力,从而文化成分的各个方面的平衡被打破。意识形态与殖民教育的合谋导致了文化置换。

[1] Singh, Amritjit and Schmidt. Eds. Postcolonial Theory and the United States: Race, Ethnicity and Literature. Jackson: University Press of Mississippi,2000.

[2]Fanon,Frantz. The Wretched of the Earth. New York: Grove Press, 1965. Jessica Munns﹠Gita Rajan. A Cultural Studies Reader: History, Theory, Practice. New York:Addison Wesley Longman Inc.,1995.[3]Naipaul,V.S. The Mimic Men. London:Deutsch,1967;Harmondsworth: Penguin Books Ltd,1969.

[4]Naipaul,V.S. Letters Better a Father and Son. London: Little, Brown and Company, 1998.

[5]Naipaul,V.S. Reading and Writing : A Personal Account. New York: NYRB, 2000.

[6]Naipaul,V.S.Our Universal Civilization. New York Review of Books, 31 January 1991: 22-25.

[7] Kamra,Shashi. The Novel of V.S. Naipaul: A Study in Theme and Form. New Delhi: Prestige Book,1990.

[8]Said, Edward W. Orientalism, London: Routledge & Kegan Paul Ltd.,1978 [9]Knellwolfe, Christa, and Christopher Norris.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Literary Criticism (Vol.9): Twentieth Century Historical, Philosophical and Psychological Perspective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1.

[10]Joyce , James. The Portable James Joyce. New York: The Viking Press, 1955.

2016-11-10

郑启奎(1973-),男,汉族,新疆艺术学院基础部讲师。研究方向:西方文化思想史与文化批评理论。

猜你喜欢

第三世界河湾神父
超越霸权中心主义——主权平等的第三世界历史经验
河湾春夕
大地彩画 古朴村庄 宜良县河湾村
项链
摔跟头
祈 祷
激进反对派要香港仿效“第三世界”
天然河湾极限弯曲度
神父的教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