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文化哲学遇上美丽小镇
2016-03-16王晓宁
王晓宁
当文化哲学遇上美丽小镇
王晓宁
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明确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要求。2013年中央1号文件又明确提出“努力建设美丽乡村”的奋斗目标。这标志着我们更加自觉地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为目标,开始在广大农村探索一条实现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的新路径。此后,美丽乡村建设在全国各地如火如荼开展起来。这一现象也引起了学界的广泛关注。中国人民大学张立波教授和河北省馆陶县“美丽办”副主任徐海敏联合主编的《乡村的文化意象——河北馆陶美丽小镇掠影》就是在这个大背景之下结出的理论果实。
文化哲学的研究视角与美丽乡村的实践场所
《乡村的文化意象——河北馆陶美丽小镇掠影》一书是张立波教授带领其开设的“文化哲学研究”课程的研究生们赴河北省馆陶县调研的集体成果。作者把抽象的文化哲学理论与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相结合,以馆陶县美丽乡村建设作为“文化哲学研究”课程的田野调查对象,以哲学的概念解读乡村文化,呈现一种全新而开阔的视野。可以说,这既是一部理论专著,也是一本旅行游记,还是一份调研报告。诚如作者所言:“文化研究在国内已经开展了一些年头,对于乡村文化的研究也有一些著述,我们聚焦于‘乡村的文化意象’,如果说有什么特点,首先在于我们作为哲学专业的从业者,自觉不自觉地,会从哲学概念出发,并最终回到哲学分析上来。其次,从文化地理学起步,走向旅游文化学。”
这是一次难得的尝试。在人们的印象里,田野调查是社会学、农学等与社会现实紧密相关学科的研究方法,作为一门高度抽象的哲学研究,只需要学者们坐在书斋里苦思冥想就够了,而且哲学家们也似乎很少去关心诸如美丽乡村建设之类非常具体的现实问题。作者把“文化哲学研究”中“乡村的文化意象”的内容单独拿出来,以一个华北平原县城的美丽乡村建设为例来解剖麻雀,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既使得课堂上的抽象理论得以落地,也使得美丽乡村建设的实践经验得到理论上的升华。这种独特的研究视角不仅仅做到了对现实经验的理论阐发,更重要的是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方法,既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文化哲学的研究视角,也为文化哲学的研究找到了自己的“实践场所”。这正是这项研究的难能可贵之处。
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立足现实问题的一个范例
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5月17日召开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指出,社会大变革的时代,一定是哲学社会科学大发展的时代。前无古人的伟大实践,必将给理论创造、学术繁荣提供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他要求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从我国改革发展的实践中挖掘新材料、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观点、构建新理论,加强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系统总结。
当前,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正在做的事情”有很多,美丽乡村建设无疑是其中的一件重要事情。自“努力建设美丽乡村”的目标提出以来,有关部门和单位通过制定《美丽乡村建设指南》,开展美丽乡村创建、推介活动,举办美丽乡村建设论坛等多种方式,大大推动了全国各地的美丽乡村建设。馆陶县美丽乡村建设是全国美丽乡村建设的一个缩影。在建设美丽乡村的过程中,馆陶县坚持从实际出发,注重传统和现代相结合,注重合理开发与生产生活方式相协调,走出了一条美丽乡村建设的新路子。
张立波教授带领研究生走近馆陶进而走进馆陶,把馆陶作为乡村的文化意象进行研究,不惜“小题大做”,希望通过这本书将馆陶作为文化地理学的符号,坚实而从容地走向远方。作者认为,现代化发展从深层来说,是文化的发展,馆陶的发展正是抓住了这一内核,巧妙地对农耕文化做了发掘和创新。馆陶小镇的最大特色就是保留了传统农耕文明里典型的文化意象,如老建筑、老井、石磨、村小学旧址、旧农具等,记录着华北平原农村生产生活的文化符号基本都能找得到。馆陶的文化开发模式不仅实现了当地居民和外来游客之间的良好平衡,更实现了农耕文明传承与当下村民生活的和谐统一,这是传统乡村文化和美丽乡村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前提条件。
可见,《乡村的文化意象——河北馆陶美丽小镇掠影》一书是在对美丽乡村建设实践调研基础之上所做的理论思考,具有很强的问题意识和对现实的阐释力,也为新时期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立足改革发展实际,从鲜活的新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进而推动理论自身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范例。
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课堂教学方法的有益探索
《乡村的文化意象——河北馆陶美丽小镇掠影》的特殊价值还在于它是一次对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课堂教学方法的有益探索。作者在书中指出,从组成“乡村的文化意象研究”课题组,到该书成书,都有很多机缘巧合之处。这个不难理解。由于学科特点,当前我国高校理科学生很多学习时间都要在实验室度过,他们的研究要依靠实验数据,进而推演出研究的结论。哲学社会科学的教学和研究则不同,除少数专业需要田野调查之外,大部分专业学习和研究不需要实验室、专业器材和设备,也不需要去通过社会调查做定量分析,而只需要授课教师在讲台上“传道授业解惑”即可。文科生的学习场所主要集中在课堂、图书馆和自习室。文科生的学习和研究成果,也与自然科学的学生不同,是没有办法在实验室里得到证实或者证伪的。虽然我们国家越来越重视高校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提倡学生主动接受社会大课堂的教育,通过各种努力为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提供便利,但是,具体到某一门课程的课堂教学中,把具体的专业学习同社会实践结合起来,并由授课教师亲自带队、指导的教学方法,在国内并不多见。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一方面是观念的问题,另一方面则是现实条件如经费等的限制。
张立波教授把“文化哲学研究”课程的专业教学同社会实践结合起来,让学生在活生生的社会实践中去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并要求每位参与调查者都结合专业学习和体悟,选择一个切入点,分章撰写,再由主编逐章点评,汇集成书,这是一次有益的探索。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对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专业素养都极为有利。或许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由于各种主观客观条件的制约,我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课堂教学还难以实现田野调查常态化,但这并不能否定它的重要意义,这也更体现出这种“超前”的探索的价值所在。
概而言之,《乡村的文化意象——河北馆陶美丽小镇掠影》是一本“应景”的好书。自党的十八大提出“美丽中国”概念之后,“美”字在社会上逐渐流行起来。从美丽乡村建设到各种“最美人物”的评选,让我们切身感受到了自然之美、社会之美、生活之美。美是人们物质生活在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得到充分满足之后,产生的对生活的更高层次的追求和愿景。从这个意义上讲,人们在今天开始关注美、追求美,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也体现了对以往把保护生态与发展生产力对立起来的传统思维的摒弃。要建设美丽中国,让广大乡村美起来是基础。当人们的生活目标不再停留在温饱的层面,而是追求更高的文化旨趣和美的体悟,就标志着社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哲学社会科学主动观照这个新阶段、研究这个新实践,在为实际工作提供智力支撑的同时,也可以为自身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我们期待更多这样的成果问世。
(责任编辑 周军伟)
1006-2920(2016)06-0118-02
王晓宁,教育部社科中心文化美育处副处长,助理研究员。)
10.13892/j.cnki.cn41-1093/i.2016.06.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