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电线路运行安全影响因素分析及防治措施
2016-03-16王立新
王立新
国网莱芜供电公司
输电线路运行安全影响因素分析及防治措施
王立新
国网莱芜供电公司
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推动下,对于用电的需求量也在慢慢扩大,因此,一部分输电线路还存在高密度、大跨度等等建设特征。对于输电线路的安全运行有着一定的影响,基于此,本文分析了输电线路运行的安全影响因素以及与之相关防治措施。
输电线路;安全;影响因素;措施
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电网建设的不断加速,输电线路运行安全问题也变成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在输电线路的运行过程中,主要受到来自山火、冰雪、雷击、强风和污闪等因素的威胁,致使输电线路经常发生故障,对人们的生产生活用电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因此,在输电线路的运行过程中,一定要抓住输电线路运行中的影响因素,对输电线路的运行进行分析,制定好预防和处理对策,保障输电线路的运行安全。
1 、输电线路简述
1.1 输电线路定义
输电线路是指电力系统在进行电力输送的过程中,通过变压器变压之后,再使用输电设备进行电能的输送。可见电能的运输也是要经过复杂的程序的,在这个过程中输电线路很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干扰,影响输电线路的安全运行。
1.2 输电线路的种类分析
输电线路的种类一般有多种,各种输电线路的功能、结构以及用途都不相同,在选择输电线路时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相应的输电线路。例如根据线路的结构可以将输电线路分为架空输电线路和电缆输电线路。在实际的工作中,在输电线电流的选择方面,一般采用的是三相交流电。后来直流电得到发展,输电线路随之发展,输电线路也可以使用直流电或者是直流电与交流电配合使用,这样就形成了直交流混合电力系统。
2 、影响输电线路运行安全的主要因素
2.1 自然环境因素
在供电系统中,大部分的输电线路都位于野外,导致这些线路不得不暴露在自然环境中,然而自然环境中一些恶劣的气候条件会对输电线路的运行安全造成一定的影响。在各种天气条件中,暴雨、雷电、大风、冰冻以及高温等天气都会对输电线路运行安全产生不良影响,严重时会造成输电线路电压过高、线路接地、导线断开、线杆折断等线路故障,一旦发生这些故障,就会对供电安全造成严重的影响,并且给供电企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在这些天气因素中,对输电线路影响最大的是雷电天气和冰冻天气,一旦线路遭受雷击或者冰冻,就会直接导致线瘫痪,无法正常供电。因此,在对输电线路进行保护的过程中,要尤其重视这两种天气因素。当闪电击中输电线路时,输电线路中会产生高出自身承载能力数倍的电流,电压也随之迅速增大,直接导致导线被击穿,造成线路瘫痪。而在线路遭遇冰冻灾害时,极低的温度会使导线的脆性增加,如果再遇到大风天气时,就会因受到外力的影响而折断,导致整条线路停止工作,造成大规模的停电。
2.2 输电线路自身的质量因素
在输电线路的运行过程中,线路自身的质量水平也是影响线路运行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如果在架设输电线路时采用了性能差、强度低的原材料,就有可能在运行中出现质量问题而导致线路出现故障,影响输电线路的运行安全,严重时会导致线路无法正常工作。线路自身出现质量问题的原因主要是在架设线路时过于注重控制成本,未对原材料的质量水平进行有效的控制,忽略了质量因素对于线路运行安全的影响,导致输电线路中存在严重的质量隐患,对供电安全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2.3 人为因素
除了自然环境因素与线路质量因素以外,人为因素对于输电线路运行安全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在输电线路的运行过程中,线路附近的工程施工、在线路附近焚烧农作物秸秆以及在线路架设过程中施工人员的操作不到位和检查疏忽都可能影响到输电线路的安全运行。在一些工程的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可能在输电线路附近实施爆破操作,一旦爆破时工程管理人员没有意识到爆破会对附近的输电线路造成影响,就可能对线路造成破坏性的影响,导致导线折断,线杆倒塌等严重的后果。与此同时,如果输电线路经过农田附件,农民在焚烧农作物秸秆是就可能会引起线路火灾,烧毁导线及相关设备。此外,在输电线路架设过程中,如果出现施工人员操作不当或施工管理人员检查不到位的情况,就会导致线路中出现某种异常,对线路造成一定的安全隐患。这些人为因素对于输电线路运行安全的影响同样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3 、如何提高输电线路的质量
3.1 加强预防自然因素
是架空输电线路安全稳定运行的保障,自然因素多种多样,随时都在影响着架空输电线路的运行和维护,要想做好防御措施,主要是从预防和技术方面出发,尽可能的将自然因素减少到最小。首先要做到对自然天气做好预防和监控,和气象部门合作,尽可能准确的掌握天气动向从而做好预防和监控措施,其次技术方面,把先进的科学技术应用到输电线路的防护中来,例如对防雷方面加强新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使雷击危害降到最低,常见的措施有安装避雷针,并联间隙,减小接地电阻、采用新的绝缘材料提高绝缘水平等;对于覆冰问题,可在输电线路上加装融冰装置等;对于风偏与舞动,可安装在线监测装置,进行数据采集和研究分析,以找出最佳对策。
3.2 防止人为外力破坏
这是架空输电线路安全稳定运行的关键,随着我国电力工程的大规模增加,电网的飞速发展,外力破坏已经成为威胁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主要因素之一,如何减少和避免外力破坏,首先要建立健全外力破坏的防控机制,建立立体的防护体质,其次要增加输电线路巡检人员的数量来加强对输电线路的防护,定期对区域内的输电线路进行检查和维护,并对架空线路保护区内的居民进行电力法律法规的宣传,提高其保护输电线路的意识。同时加强与电力工程施工单位的沟通,配合其在施工时保护好输电线路。最后,还要积极与当地的政府部门进行联系和合作,对蓄意破坏输电线路的违法人员依法追究责任。
3.3 充分发挥属地化护线网络的作用
输电线路跨越地域广阔,而线路运维部门位置相对固定,不可能全线无盲点布点,因此,可以要求线路经过的地方供电局(所)/公安局、派出所和群众参与到线路维护中来,构件三位一体的立体化护线网络。要充分发挥群众护线员的作用,因为群众护线员就在线路和杆塔的周围,他们就是运维部门的“千里眼”、“顺风耳”。线路设备主人要经常与护线员联系,联系的目的不只是工作上的事情,而是与护线员交朋友,聊聊天,嘘寒问暖,节日时致以问候,目的是和群众护线员搞好关系,增进感情,发展类似“鱼水情”、“兄弟情”这类的良好关系,以感情为媒介,调动群众护线员的护线积极性,极大地促进护线工作的开展。
3.4 制定出针对性防治措施
要进行输电线路运行安全的防治工作,首先要制定出针对性的防治措施,对线路的安全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进行专门性预防。例如,在春夏雷电频繁的季节,针对来自雷击的威胁,要做好基础数据的统计,对雷电的发生频率和强度要做出基本的了解,除此之外,要设置好避雷针,并在关键部位装置线路避雷器。同时,还要严防雷电绕击。注重科技的运用,在发生雷击时及时采取措施,准确定位,最短时间内解决雷击问题。而在面对强风威胁时,一定要注重增强输电线路塔的抗风性能,结合当地的气候、地形地貌特征做好优化工作,并进行良好的检测和监控工作。
3.5 安全评估奖惩机制
为了强化安全施工管理,有必要创建一套科学、合理、公平的安全评估考核系统,并依据考核结果来对应提供奖惩对策,让奖励、惩罚双重作用,从而达到预期的安全管理工作目标。例如:线路架设施工中,对于不按照设计图纸、规程规范施工所导致的安全事故的行为和责任人给予严惩。对于施工中表现优良、且工作效率高的则进行物质与精神双方面的奖励。
3.6 构件维修一体化体系
维修一体化体系指的是自动监控、维修报警、维修通知等工作相结合的综合防治体系,其以自动化输电线路故障诊断系统作为依托,对自然因素所引发的故障类型进行模糊化评估,在确定故障发生线路区域和类型后,以短信的形式通知检修人员,此时检修人员就可以在第一时间赶赴故障现场,降低了人工调度浪费的时间。在未来的发展当中,应该将常见的各种故障维修方案输入到自动化监控数据库内,在发生类似的故障后系统就可以自动生成相应的维修方案,并将其加入到故障通知短信当中,使维修人员能够第一时间确定故障种类、携带维修工具种类以及维修人员工种等,从而更好地提升维修效率。
4 、结语
总之,输电线路架设的特殊性决定了其难以避免地会受到自然因素的影响,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冰冻、雷击以及强风因素,其不仅会造成输电线路损坏,同时对相关设备也会造成影响。解决这类影响因素的方法就是构建气候数据库,以便于在不同季节内针对不同影响因素制定防治方案。还需建立维修一体化体系,增加维修人员的反应速度和效率。对于外力因素对线路运行的威胁,可以采用在线监测装置第一时间发现,做到早发现早处理,另外,还要充分发挥群众护线员的作用。
[1]张君琪.输电线路运行安全影响因素分析及防治措施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25: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