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校大学生廉洁教育生活化的思考与探索
2016-03-16柴国生
柴国生
关于高校大学生廉洁教育生活化的思考与探索
柴国生
摘要:教育内容脱离实际、方法单一陈旧、成效有限是当前高校大学生廉洁教育的基本现状。廉洁教育生活化,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廉洁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改变这一现状的必由之路。在尊重大学生教育主体地位的基础上,用来源于生活的教育内容、贴近生活的教育方法,让廉洁教育真正融入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实现廉洁价值理念向自律自觉的行为转化,是实现高校大学生廉洁教育生活化、达到知行合一教育目的的根本途径。
关键词:大学生;廉洁教育;教育生活化;思想政治教育
青年大学生是国家的希望和未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肩负着实现中国梦的历史使命和时代责任。对当代大学生全面开展廉洁教育,是反腐倡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必然要求。[1]引导大学生形成廉洁无私、拒腐防变的自律自觉,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根本要求。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高校对开展廉洁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不断提高,对如何开展廉洁教育进行了积极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与中央的要求、社会的期许仍存在较大差距。如何提高廉洁教育的实效性,改变成效不足的现状,成为当前高校廉洁教育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将廉洁教育融入当代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以日常生活化的教育方式,教育、引导广大学生把廉洁价值理念转化为行为自觉,形成廉洁自律的生活方式,是提高廉洁教育实效性,改变当前高校廉洁教育成效不足现状的根本途径。
一、高校大学生廉洁教育的现状
我国高校廉洁教育的广泛开展,始于2007年教育部颁布的《关于在大中小学全面开展廉洁教育的意见》。在不足10年的时间里,全国高校围绕廉洁教育、廉政文化建设等进行了积极探索,举办了“廉政文化进校园”等活动,取得了一定成效。总体而言,当代大学生对廉洁教育持有积极的态度,对腐败现象普遍比较反感、憎恶,对抵御校园不良风气有较强的期待。但是,当前校园内的不廉洁行为仍在一定范围内存在,廉洁教育对大学生中的不廉洁行为的遏制作用有限,对其走向社会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就笔者长期在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第一线所掌握的情况和开展的相关调查来看,当代大学生廉洁教育普遍存在下列问题:教育内容脱离实际,缺乏针对性、系统性;教育方法单一陈旧,第二课堂形式大于内容;廉洁教育成效有限。
(一)廉洁教育内容脱离实际
当前大学生廉洁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及相关学科中与廉洁教育相关的知识理论。由于我国大学生廉洁教育起步较晚,相关各方对廉洁教育的研究还不够系统、深入,对相关学科中的廉洁理论知识与有关教育资源缺乏深入挖掘和系统整合,使得当前高校廉洁教育的内容系统性不强、针对性不足,更没有形成完善、成熟、科学的理论体系。廉洁教育内容不能与时俱进,相关学科中廉洁教育的内容往往滞后于我国反腐倡廉建设的进程,也未能按照当前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新要求、新精神进行及时更新,存在着已有内容与现实需求脱节的问题。当前高校廉洁教育的内容主要侧重于廉洁思想理念、基础知识与基本理论,与当代大学生的现实生活结合不够紧密,对他们实际的思想、成长需求关注不够充分。符合当代大学生思想实际与成长需求且丰富深刻、具有启迪意义的内容也较为缺乏,导致廉洁教育难以达到“入耳、入脑、入心”的效果。
(二)廉洁教育方法单一陈旧
当前高校廉洁知识、价值、理念的教育,主要以课堂讲授为主,忽视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导致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不够,学生学习的兴趣、动力不足。当前高校开展的廉洁教育形式大于内容的倾向较为严重。近年来,高校廉洁教育活动呈现出一拥而上的“一窝蜂”态势。但是,由于部分高校认识不到位,对廉洁教育活动缺乏系统规划、精心设计和统筹指导,活动的内容与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结合不紧密,导致活动的规范化、系统化、常态化不够,缺乏参与性、灵活性、生动性和趣味性。当前高校实施廉洁教育的渠道普遍较为单一,对互联网教育等新媒体时代的各种教育方式利用不够。已有的通过网络等新媒体实施的廉洁教育,往往忽视大学生的主体性,以被动式、自上而下单向度的方式为主,而作为接受主体的大学生往往缺乏有效的互动途径和参与渠道,这种方式往往效率不高,难以起到应有的教育作用。
(三)廉洁教育成效有限
大学生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在当前国际国内形势深刻变化的背景下,各种西方思潮、价值观念和多元文化的不断冲击,导致当代大学生思想观念、价值取向较易受到非主流社会思潮、社会现象的影响。不容否认,当今社会存在的一些消极腐败思想与各种不廉洁现象,对当代大学生造成了不可低估的负面影响,导致部分大学生对腐败认识不到位,出现了廉洁意识淡薄、价值取向扭曲、思想消极等问题,严重消解了廉洁教育的效果。总体而言,当代大学生中廉洁自律意识较为缺乏,对廉洁教育的认同度不高,严人宽己、知行脱节的状况较为严重,漠视腐败,甚至模仿腐败的现象也在一定范围内存在。
二、高校大学生廉洁教育日常生活化的意义
“教育是中华民族复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2]32生活是包括廉洁教育在内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生长点和作用点,离开生活基础,廉洁教育将走向虚无。[3]对于教育目的的实现,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育者的教育意图越是隐藏,就越能为受教育的对象所接受,就越能转化成受教育对象自己的内心要求。”[4]208因此,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重要组成部分、极具前瞻性的大学生廉洁教育,实现教育的日常生活化,不仅对于提高大学生的道德自律意识,增强拒腐防变的良好心理品质,形成廉洁自律的职业观念具有重要意义,而且是实现教育目的的必由之路。
(一)教育日常生活化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
以廉洁教育为重要组成部分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是关注人的全面发展。廉洁教育通过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人的整体素质的发展,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马斯洛在需求层次理论中,将人的需求划分为五个层次,认为第五层次需求是人自我实现的需求,也是人的精神世界的最高发展。当前高校廉洁教育成效有限的关键因素在于廉洁教育更多地注重受教育主体的外在因素,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受教育主体包括自我实现在内的多样性需求,以及对生活质量的主观感受,导致受教育者与现实世界无法达到和谐统一。教育日常生活化是实现受教育者与现实世界和谐统一的重要途径。因此,将廉洁教育融入大学生现实的学习生活,在寓于生活的教育中不断提升大学生的廉洁素养,实现廉洁教育目的,有利于真正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教育日常生活化是廉洁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大学生是高校廉洁教育的接受主体。大学生正处在从学生向社会人过渡的关键时期,他们个性鲜明、思想开放,有自己的思想、喜好和判断,有较强的主体性和参与意识,不满足于被动地接受灌输式教育。因此,科学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特别是廉洁教育,必须充分尊重大学生的主体性,调动其主观能动性,平等地实施教育引导。运用日常生活化的教育方式,把教育融入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润物细无声”,不仅更容易被大学生接受,而且能够真正使大学生逐步提高廉洁自律意识,自然养成廉洁自律行为,实现知行合一。因此,教育日常生活化不仅是实现廉洁教育目的的根本途径,也是廉洁教育乃至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三)教育日常生活化是提升廉洁教育成效的必由之路
“生活是道德存在的基本形态。”[5]284廉洁自律的意识、拒腐防变的品质、敬廉崇洁的美德,必然需要敬廉崇洁、风清气正的学习生活环境。把廉洁教育和大学生的学习、生活相结合,在真实生活中展开,引导他们从自身的言行做起,必然可以使大学生养成良好的廉洁意识和品德,树立正确的廉洁观,做到学以致用,自觉运用廉洁知识理论指导生活实践,形成廉洁自爱的生活方式。因此,实现廉洁教育的日常生活化,是从根本上提升廉洁教育成效的必由之路。
三、高校大学生廉洁教育生活化的实现路径
实现廉洁教育生活化的根本,就是充分尊重大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用来源于生活的教育内容,贴近生活的教育方法,使廉洁教育充分融入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当中,培养其参与和实施廉洁教育的主体意识,真正成为廉洁行为的践行者、倡导者,不廉洁行为的监督者、纠正者,廉洁文化的建设者、弘扬者。
(一)内容要来源于生活,具有教育针对性
来源于生活的丰富、系统的教育内容,是高校廉洁教育日常生活化的基础。首先,要有既符合大学生特点又来源于生活,既体现时代性又丰富多彩富有启迪性的教育内容。其次,廉洁教育的内容要系统化、体系化。教育内容不仅要充分挖掘、继承古代廉洁、廉政思想文化的精髓,赋予其时代意义,古为今用,解决新时代的新困惑、新问题;也要借鉴世界其他国家优秀的廉洁、廉政思想文化,同时积极吸纳当代廉政建设的经验教训、新思想、新成就,结合当代大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当前的社会实际,选择与当代大学生学习生活、成长成才、毕业就业、未来发展等密切相关的内容,不断丰富充实、及时更新相关内容,真正使教育内容“接地气、连民心”。要加强廉洁思想理论研究,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主导,加强不同学科间廉洁知识的融合贯通,形成系统的理论体系,利用不同学科的特点从不同方面加强廉洁教育的针对性。再次,要针对当代大学生中不同群体的年龄、层次、心理成熟状况等的不同特点区别对待,增强教育内容的针对性。对在校的本专科生要侧重知识理论、行为规范的教育引导,对研究生群体要注重学术道德等方面的教育引导;对学生党员、干部群体要注重增强廉洁自律性和廉洁榜样性教育;对毕业生则要注重强化廉洁就业、恪守职业操守等方面的教育。
(二)方法要贴近生活,增强教育目的性
立足生活和实践的生活化的教育方法,是廉洁教育生活化的重要保障。首先,要加强宣传舆论阵地建设,将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等当代大学生主动获取信息主要渠道的新兴媒介与校园宣传橱窗、校内广播电视、黑板报、校报(刊)等传统媒介相结合,开展多渠道、多方式、全方位的宣传教育活动,大力宣传廉洁知识,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和敬廉崇洁的氛围,让广大青年大学生认识、了解、认同、接受、参与廉洁教育。其次,要改变传统教学方法,结合大学生的特点、需求与廉洁教育的特点,以理性思考和辨析为主,通过说理、讨论等形式,采用专题教育、典型事迹报告会、学生论坛、案例辨析等灵活多样、启发启迪式的教学方法,突出大学生的主体意识,让他们参与到教学过程中,使他们对廉洁的认知从感性认识提高到理性认识,提升由知向行转化的实效。再次,第二课堂要突出主题、形式多样、注重实效。第二课堂是廉洁教育的重要载体。高校廉洁教育活动的开展,应充分结合大学生党团活动、班级社团活动和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等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围绕廉洁主题,精心设计、系统规划,开展内容丰富、形式新颖和吸引力强的实践活动,让广大学生积极参与进来,在参与过程中不断提升廉洁自律意识,增强行为自觉。同时要大力宣传弘扬淡泊名利、廉洁奉公、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优秀教师典型和艰苦朴素、勤奋学习、自强不息、报效祖国的优秀学生典型,充分发挥先进人物事迹的模范效应,用身边人、身边事教育大学生,用无声的行为感染大学生,引导他们健康成长,增强其实践自觉,实现廉洁教育的目的。最后,要加强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结合,发挥学校在廉洁教育中的主阵地作用,不断加强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相互衔接,构建学校、家庭、社会紧密配合的廉洁教育网络,形成教育合力。
(三)行为要融入生活,让廉洁自律成为当代大学生的生活方式
让廉洁自爱成为当代大学生的生活方式,是高校廉洁教育的本质,也是最终目的。实现廉洁教育日常生活化,完成教育的目的,就要使生活成为廉洁教育赖以滋长、生存的土壤和真实根基。一方面,要把廉洁教育和大学生自身的生活联系起来,引导大学生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将口号变为行动,将行动化为习惯,逐步使习惯成为生活方式,努力成为廉洁文明的传播者、践行者、推进者。另一方面,要不断巩固已有教育成效。当前社会生活中的不廉洁现象,使得大学生所学的廉洁理论在现实生活中很难得到验证,甚至还带来了更多的困惑和不解,致使部分大学生对所学产生了质疑,使廉洁教育的说服力和感染下降,教育效果也被部分冲淡、消解,导致部分大学生一定程度上对主导价值观产生不信任甚至逆反心理。[6]因此,要使廉洁教育的成效最终体现于生活,形成大学生的行为自觉,就要不断巩固已有的教育成效,确保其发挥长效作用。首先,要完善体制机制,保障大学生对看到的不廉洁行为有反映的渠道、监督的权利和纠偏的方法。如建立廉洁记录档案,并将廉洁状况计入学分,与评优评先、入党、就业等联系起来,规范约束大学生的行为。其次,要教育引导大学生不断提升自我教育、自我进步、自我引导的能力与水平,形成崇尚廉洁、热爱廉洁的思维方式,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加强自我廉洁认知,增强抵御消极思想观念腐蚀的抵抗力,养成优秀的思想品质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只有这样,廉洁教育才能真正实现生活化,才能真正使当代大学生把廉洁思想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才能确保大学生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在大中小学全面开展廉洁教育的意见[EB/OL].[2016-03-01].http://www.gov.cn/zwgk/2007-03/30/content_566681.htm.
[2]十八大报告文件起草组.十八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3]刘江伟.大学生廉洁教育的现状及其对策探究[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4(4):15-19.
[4]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杜殿坤,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5]鲁洁.道德教育的当代论域[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6]余保华.我国学校价值观教育:内涵、目标与原则[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7(5):5-8.
(责任编辑孟俊红)
文章编号:1006-2920(2016)03-0056-04
doi:10.13892/j.cnki.cn41-1093/i.2016.03.009
作者简介:柴国生,历史学博士,中原工学院思想政治教育教学部讲师(郑州 450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