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玉米种植密度对不同玉米品种生长及产量影响分析

2016-03-16

环球市场 2016年23期
关键词:叶面积单株植株

王 佛

山东省邹城市农业局

玉米种植密度对不同玉米品种生长及产量影响分析

王 佛

山东省邹城市农业局

玉米是我国第二大粮食作物。作为粮食玉米可以直接为人类提供淀粉、蛋白质和脂肪等能量物质,同时可以作为饲料通过畜禽转化为动物产品,为人们提供肉、蛋、奶等,增加附加值,玉米已发展成集粮食、饲料和工业原料为一身的三元作物。就目前的情况来看,种植密度对不同品种的玉米的生长和产量的影响是有差异的,想要通过合理密植来提高玉米的产量就需要对种植密度对不同玉米品种生长及产量影响进行分析,从而制定出最适宜的密植计划。基于此本文分析了玉米种植密度对不同玉米品种生长及产量影响。

玉米;种植密度;生长;产量

1 、种植密度对不同品种玉米生长和产量造成影响的原因

种植密度之所以会对不同品种玉米的生长和产量有较大的影响,主要是因为种植密度会对玉米生长过程中的各个重要的因素产生影响,从而影响到玉米的生长状况和最终的产量。种植密度对不同品种玉米生长的影响的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对玉米主要农艺形状的影响

玉米植株的高度决定了玉米上层叶片对光能的利用能力,因此株高对玉米产量有一定的影响。大量的研究数据表明,玉米植株的株高和穗位高与产量之间有比较大的关联度,随着株高的增高,产量也相应提高。但随着密度的增加,玉米植株茎秆细弱,造成韧性降低,在风雨等外力作用下,玉米植株倒伏的几率增加。

1.2 对玉米籽粒产量的影响

种植密度会对不同玉米品种的籽粒产量有不同的影响是因为不同品种的玉米都与其最适宜的种植密度,只有在该品种最适宜的种植密度下,玉米才能达到最高的产量。通常来说种植密度太小,玉米的单株产量比较高,但是因为植株数量比较少,总体的产量仍旧无法达到最高。同理,如果种植的密度过大,非常植株的数量多,但是每个单株的籽粒数量比较少,也无法达到可能的最高产量。

1.3 种植种植密度对玉米抗逆性的影响

玉米群体内环境条件受密度影响较大,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内部环境会呈现逐步恶化的趋势,倒伏严重、空秆增加、病虫草害也逐渐加重。密度对倒伏、空秆影响很大,尤其是拔节后,由于密度的加大,个体对水肥的争夺加剧,造成倒伏的提前和加重。在高密度条件下紧凑型品种在综合抗性方面(抗倒伏、抗病等)优于平展型品种。

1.4 对穗部性状的影响

种植密度还会对玉米的穗部性状造成影响,这与种植密度会导致玉米的生长空间和光照条件不同有关。通常来说,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大,不同品种的玉米的穗长河穗粗都会随之不断的降低,如果种植的密度过大,还会造成玉米秃尖的面积变大,从而导致玉米植株个体的产量的减少。

1.5 种植种植密度对玉米光合特性的影响

叶片是玉米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叶面积的大小是衡量光合作用的重要指标。玉米群体的叶面积对于光合作用关系重大。密度对叶面积的影响:在生育前期,由于植株生长量小,所以高密度和低密度间单株叶面积差别小。在吐丝期后,单株页面达到最大。高密度条件下的单株叶面积较低密度的低。要想获得高产,生育后期维持较大叶面积时间,从以继续进行光合作用是十分必要的。

1.6 种植种植密度对玉米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种植目睹对玉米干物质积累的影响是贯穿于玉米生长的整个过程中的,并且整体呈现为“S”形曲线状。所谓的“S”形曲线状对应到玉米生长的各个阶段即表现为,在玉米的苗期和拔节期,玉米的干物质积累情况是十分缓慢的。之后在大喇叭开口期之后,由于玉米的生长速度变快,单株玉米的干物质积累量也呈现出逐渐增加的趋势。总体上来看,种植密度高的玉米群体的物质积累量相对于种植密度低的玉米群体干物质的积累量,但是仍旧有一定的限度,超过一定的限度,即使是高密度种植干物质的积累量也可能不及低密度种植的情况。

2 、建议

2.1 以地力能力为基础

玉米种植的密度确定应按照种植地点的土质情况进行,其中包括对土壤肥力水平的调查和农作物生产投人的水平基准。土壤肥力非常好的地点,可以不断增加玉米种植的密度;对于土壤肥力不好的地点,应缩小玉米种植密度。总之,在进行玉米种植时一定要因地制宜。

2.2 改进播种方式

在当今时代下,玉米播种方式仍存在很多问题,当前使用的依然是精量播种。所以,想要提高玉米的种植密度和播种水平,就应对传统的播种方式进行有效的改良,使用每一穴都增加一种或者半株距机械播种。这样玉米出苗后,能够确保玉米的种植密度非常大。另外,要播种高品质的玉米品种,还应控制和提高玉米的出苗质量,进而提升玉米的整体产量。

2.3 提高施肥数量

一是在施肥上,存在以下问题。只重视N、P的施用,轻视K肥和有机肥的施用,化肥利用率低,N肥、P肥、K肥利用率只有40%,养分供应不平衡,部分农民认为追施N肥,叶片浓绿而见效快,而N肥施用量过多会造成植株高大、叶片宽厚,如遇大风天气,极易倒伏减产。如果植株缺K时,茎基部发育不好,根系细而少,容易造成倒伏而减产,土壤中有机质和钾肥得不到补偿,而使土壤板结,限制了玉米对养分的吸收;有机肥施用量少,秸秆还田比例较低。有机肥和秸秆还田,除可以补充一些营养,提高有机质含量外,还可改善土壤结构和培肥地力的作用,防止土壤板结,不仅能节约化肥,而且可以大大减少旱涝灾害,增施有机肥是抗旱保苗,增强作物抗旱能力的重要措施之一;种植密度过低,保苗株数不够,影响肥料利用效果。在玉米生产中,由于播种质量差,用种量不足,地下害虫多,缺苗断垄严重,保苗株数不够,影响肥料的吸收;耕层过浅,一般不到20厘米,形成坚硬的犁底层,影响根系发育,易干旱和倒伏。

总之,玉米的品质和产量主要受到环境因素和基因的影响,因此,通过对环境因素和种植方法对玉米品质和产量造成的影响进行讨论,对优质玉米的高效生产进行研究意义重大,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

[1]陈树宾.不同密度下高油玉米生理特性及产量性状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

[2]潘丽艳.种植密度对不同类型青贮玉米品种产量及相关性状的影响[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1,05:20-23.

[3]侯月.种植密度对玉米产量及相关生理特性影响的研究[D].天津农学院,2015.

猜你喜欢

叶面积单株植株
无为市太平山枫香树不同单株叶片性状多样性分析
作物叶面积测量的研究进展
马奶子葡萄叶面积评估模型的建立
种植密度与行距对秋闲田饲用甜高粱单株生产力的影响
番茄‘7728’组织培养及植株再生研究
湖南速生、中生、慢生阔叶树组单株生长模型构建
“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重点分析和突破
松花菜花药培养再生植株
非洲菊花托的体细胞胚发生及植株再生
苎麻叶面积测定方法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