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中混凝土质量控制
2016-03-16王振华司冰洁
1.王振华 2.司冰洁
1.河南国人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2.河南宗源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建筑施工中混凝土质量控制
1.王振华 2.司冰洁
1.河南国人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2.河南宗源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要时刻秉承着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混凝土的施工全过程监理人员要进行严格的监督和审查,严格把控每一个施工环节,确保施工质量达到相应的标准,在检查的过程中一旦检查出质量问题,应该及时采取针对性措施加以整改和完善,确保混凝土施工质量能够被有效控制,只有保证了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才能保障整个建筑项目的施工质量,继而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鉴于此,本文主要分析建筑施工中混凝土质量控制。
建筑施工;混凝土;质量控制
1 、混凝土质量影响因素
在混凝土质量指标体系中,混凝土抗压强度是不可忽视的重要指标,需要全面、客观分析影响混凝土强度的关键性因素,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措施确保混凝土施工满足相关要求,顺利达到混凝土强度标准。混凝土抗压强度和所用水泥强度密切相关,属于正比例关系。如果水灰比保持不变,不能采用增加水泥用量方法提高混凝土强度,会导致混凝土产生较大的变形、收缩。如果水灰比相同,低标号水泥配制出的混凝土抗压强度较低。也就是说,混凝土水灰比、水泥强度是影响混凝土质量的关键性要素,必须综合分析相关因素,有效控制混凝土的水灰比与水泥环节,为提高混凝土质量提供有利的保障。
混凝土质量还会受到其中的砂石、粗骨料等影响。如果混凝土配合比、水灰比相同,卵石混凝土强度远远弱于碎石混凝土。如果石质强度相同,和碎石表面相比,卵石表面更加细腻,碎石和水泥砂浆的粘结性也更强,必须合理控制混凝土中的粗骨料,保持在3.2厘米左右,这是因为粗骨料对混凝土的影响远远大于细骨料。在此基础上,混凝土质量和砂质量也有某种联系,用于其中的砂石必须达到混凝土各标号用砂石质量标准。由于施工现场砂石质量变化较大,施工人员一定要保证砂石具有较高的质量。要严格按照施工现场砂石含水率,及时合理调整水灰比,确保混凝土配合比满足相关要求,要准确区分实验配比、施工配比,注意二者的区别。还要注意温度对混凝土的影响,必须有效控制混凝土温度、湿度,严格按照工程施工规范,做好混凝土养护工作,提高混凝土质量。
2 、建筑施工中混凝土存在的主要质量问题分析
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混凝土原材料的质量要进行严格的检验,只有通过了混凝土原材料的检验才能将其应用到建筑工程的施工中。在实际的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如果没有严格按照砂、石比例进行混合,就会在混凝土中形成比较松散的颗粒,造成用水量的增加。另外,建筑用料应该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使用,否则会严重影响到水泥的水化程度,造成混凝土的强度降低,水泥和骨料的粘结程度也会降低,另外,水化产物发生化学反应时会有膨胀物质产生。
3 、建筑施工中混凝土质量控制要点
3.1 混凝土裂缝的预防与控制
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就一定要考虑到工程的实际问题以及自然原因所带来的影响,外部温度、空气等条件是否能准确、高效的实现混凝土施工中的质量问题。混凝土施工的结构自然也会有一定程度的差异,它的裂缝宽度控制的标准也会有所不同标准。我国针对建筑混凝土施工裂缝的问题有一定程度的认识和解决措施,针对这一问题分不同程度不同影响采取不同的专业措施进行有效的预防和控制。如果不在施工过程中采取这些措施等到建筑物已经出现裂缝问题时才采取补救措施就为时已晚了,这样将会很难达到理想的施工效果和工程质量标准。为了专业科学的保证建筑工程的整个工程质量,施工的技术人员必须采取有效专业的方法提供混凝土的强度和长期性、耐久性。在实际的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混凝土的使用量占据整个工程原材料较大比例,这样难免会出现建筑物墙体和地面裂缝的现象,所以在此施工期间现场的技术管理人员必须要严格的控制混凝土的施工,才能很好的保证建筑工程内部的质量。
3.2 混凝土配合比的控制
首先要科学合理的制定施工配合比,混凝土的施工配合比会严重影响到混凝土的过渡区特性。对于试验室中确定的配合比来说,各级骨料中超逊径颗粒基本没有,而且颗粒处于饱和面干的状态。但就实际的施工而言,各级骨料基本上都含有一定量的超逊径颗粒,且颗粒的含水量也不再是饱和面干状态。因此,在实际的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在确定施工配合比时要将砂石的实测表面含水率和超逊径含量考虑其中,这样才能确保实际施工中的配合比更加科学、准确。另外,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合理的调整配合比也非常重要,根据实际需求对用水量和含水率进行调整,从而使混凝土的和易度能够充分满足施工需求。随着施工条件的改变,试验室中所确定的配合比、和易度往往会存在一定程度的偏差,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确保混凝土质量能够达到标准要求。
3.3 浇筑要点和养护管理
浇筑施工前应先检查其构件设施是否齐全,浇筑工作是否准备到位,然后分层分段依次浇筑,浇筑的厚度应该根据工程相关要求确定。确保每个浇筑点的浇筑工作科学进行,在浇筑中要特别注意混凝土离析现象,如果浇筑高度过高时,应采用溜槽或者串简等技术措施使混凝土下落。浇筑过程中技术人员应反复观察其构件,如果发现有变形、移位的现象,应及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处理。养护工作的进行更需依靠专业的技术进行养护。混凝土养护期间,应重点加强混凝土的湿度和温度控制,尽量减少表面混凝土的暴露时间,及时对混凝土暴露面进行紧密覆盖(可采用蓬布、塑料布等进行覆盖),防止表面水分蒸发。
总之,随着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建筑行业迅猛发展,建筑施工技术得以推广应用。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日渐增多,比如,高层建筑、桥梁。就混凝土质量而言,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比如,混凝土原材料、混凝土配合比、混凝土的浇筑。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特别重要,建筑施工企业必须采取多样化的措施加强混凝土质量控制,提高建筑物整体性能,更好地投入到使用中。
[1]陈子豪.浅谈建筑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6,(02):102-103.
[2]李孟霞.民用建筑施工中混凝土质量控制措施[J].门窗,2012,(08):280-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