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纪赋格研究的破冰之作
——简评孙晓烨《赋格写作中十二音序列技法的研究》
2016-03-16徐文正
徐文正
二十世纪赋格研究的破冰之作
——简评孙晓烨《赋格写作中十二音序列技法的研究》
徐文正
“赋格”作为一种高度完善的音乐形式,具有极强的逻辑性、思想性、技术性和艺术性,以巴赫为代表的巴洛克时期作曲家将这种形式运用到了极致,并在二十世纪重新得到复兴。作为赋格曲写作的重要技术支撑力量就是大小调,可以说,赋格是伴随着欧洲大小调体系的完善而演变成熟。到了二十世纪,一批作曲家又将目光聚焦在这种古老的体裁上,他们借用赋格的形式,采用全新的作曲技术进行创作,并出现了一批有价值的音乐作品。然而,与创作实践相比,对此类作品的研究工作却没有深入展开,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很大的历史遗憾。这种状况一直延续到二十一世纪上半叶,一位年轻女学者孙晓烨著作《赋格写作中十二音序列技法的研究》的出现,填补了这项国际空白,开启了二十世纪十二音序列赋格研究的先河。
孙晓烨,文学博士,江南大学音乐学院副教授,理论教研室主任,硕士生导师。曾在武汉音乐学院随著名音乐理论家刘永平教授攻读硕士学位,后又考入南京艺术学院,随著名作曲家邹建平教授攻读博士学位,硕士、博士的研究方向均为复调音乐研究。对二十世纪赋格的研究起源于她的硕士阶段,其硕士论文《谢德林<复调手册>研究》可以说已经将学术焦点聚焦在现代赋格曲与传统赋格曲的差异性上;到了博士阶段,这种观念更加清晰,同时,作者做过详实的文献工作,了解到与十二音序列赋格相关联的成果凤毛麟角,困扰心头的许多问题始终找不到答案,于是,产生了自己动手研究的念头,在导师的指导下,她开始了艰难研究历程。
参考文献匮乏可以说是从事这项研究的一个最大难题,目前,关于二十世纪赋格曲创作的研究可以说鲜有成果。一方面的原因可能是这种复调体裁本身的极强的专业性甚至艰涩性,使得一些作曲家望而生畏,因此,这方面的作品数量并不多见,且分散于世界许多国家的少数作曲家手中,致使文献资料的搜集具有相当的难度;再有就是理论上缺少一个将其贯穿起来的结合点,或者叫纽带。二十世纪的音乐创作本来就是风格多样,各种技法层出不穷,而作为二十世纪上半叶出现的十二音序列技法又是其代表者,这个技术最重要的理论支撑就是打破调性,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十二音序列与赋格两者是相互矛盾的。作曲家的创作可以说为理论研究奠定了基础,然而又提出了挑战,对于研究者来说在这两者之间找到关联,难度可以说极大。
孙晓烨经过多年不懈的努力,很好地解决了这两个难题,《赋格写作中十二音序列技法的研究》这部著作资料详实、观点独特,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一、资料详实
“资料第一”是学术研究的基本原则。正如前文所讲,采用十二音序列创作的赋格曲不仅数量少,而且分散在世界各地。为了获得宝贵的第一手资料,作者可谓煞费苦心,不仅往返于中央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等国内学府的图书馆,还借助互联网进行大量的搜索,更是同国内著名作曲家进行密切接触,已获得研究必须的作品乐谱及音响。书中分析到了Gyorgy Lige、Igor Strawinsk、Ernst Krenek、王建中、陈铭志等九位中外作曲家的十二音赋格曲以及Arnold Schoenberg、Anton Webern、朱践耳等六位作曲家的赋格段作品。这些作品包含了钢琴曲、室内乐、交响曲等各种题材,都是非常难觅的艺术珍品,且创作者多为大师级作曲家,来自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作品风格多样,艺术质量相当高,为研究的顺利进行以及结论的可靠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观点独特
作者经过长时间研究,大胆提出来一个新的体裁名词——十二音序列赋格。这不仅仅是一个名词,或者说是一种体裁,更是一种思维,在这个词语的统领下,研究工作就有了可遵循的原则。首先,这种体裁的作品属于“赋格”,就如同一个人的性别一样,无论怎么变化,本质是不变的;其次,这类作品与传统的赋格的不同之处在于它采用的是十二音序列而非大小调。围绕这两点,作者做了大量的研究,得出了重要的结论。
传统的赋格以对位法为主要手段,这就为十二音序列赋格的创作提供了很大的可能性,强调横向的可能性、多样性;十二音序列的创作技术亦是如此。这就为两者的结合奠定了一个基础。但是,赋格所赖以生存的大小调如何解决就成了一个重要的障碍,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就成了这个研究成败的关键点所在。
针对这个问题,作者经过研究,提出了“无调性的十二音序列赋格只是借用赋格的外形,其内在的结构力主要依靠序列自身的规范准则”。这个观点的提出不是没有根据的,它不仅来自大量的音乐创作作品,而且也收到一些理论家的启发。确实,赋格曲内部的严密逻辑性的维持除了调性外,还有其他更重要的因素,抛开了调性因素而保留其他因素的赋格曲同样可以具有赋格特征,尽管从听觉上产生了一些变化,但这也是艺术发展的必然规律所在。孙晓烨称之为赋格的“变异”,并从理论和实践上进行了论证。解决了调式调性的问题,研究工作就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思路一旦打开,就像开上了高速公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这部著作的重心就移到了构成赋格曲的一些必要因素方面。
作者用了五章的规模对这个问题作了论述:
第一章 二十世纪赋格体裁的发展及其十二音序列赋格的形成
第二章 十二音序列赋格写作中的“隐伏”调性
第三章 十二音序列赋格构成要素:重点是主题,对题;间插段;展开部、在先部、结束部等要素的变异
第四章 十二音序列赋格中的对位技术:节奏、序列、和音、单线多声等
第五章 十二音序列赋格的种类及具体实例研究
书的中间二、三、四章是重点,围绕赋格曲的各个要素在十二音的框架内的各种表现做了深入研究:
关于调性,作者根据作品采用的序列素材,提出了“无明显隐伏的调性素材”与“有明显隐伏的调性素材”两个观点,并继而将它们在作品中的具体体现作了详细研究;关于十二音序列赋格的构成要素,作者重点讲主题的构成作了研究,其主要目的还是为了解决调式调性的问题,有关对题、间插段、展开部、在先部、结束部等要素与十二音序列结合有产生的变异问题,作者也进行了深入的阐述;赋格曲的一个重要技术手段是对位,作者对不同形态、相通形态之间的对位技术做了细心研究,并对序列在声部中的衍生和派生方式及其纵向的结构形态进行了深入研究;在第五章中,作者选取了四首中外乐曲进行全方位的整体分析研究,尤其是对中国作曲家王建中的《钢琴组曲》NO.4《赋格》采用的五声性的序列赋格的研究是国内首创,尤其是对其中的中国风韵、音调特征、意境等的表达技术做了细腻描述,为中国十二音序列赋格曲的创作提出了一定的借鉴。
通过以上大量的研究,作者得出来二十世纪赋格中的一个重要的特征——变异,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二十世纪赋格中的“变异”)主要是对传统赋格曲各要素的精简和抽象”“只要把握住核心要素,无论再如何创新都是变化中求统一的体现”。可以说是对十二音序列赋格曲创作的精炼概括。
作为国内第一部专门研究十二音序列赋格的著作,书中有些问题也是可以商榷的。如:关于十二音序列的界定问题,作者没有给出一个严谨的学术描述,显得有些模糊;对中国作曲家创作的五声性赋格的研究还显得有些粗浅,有待深入。
当然,瑕不掩瑜。孙晓烨是个才华横溢的青年学者,具有扎实的作曲理论功底,又有刻苦专业的精神和勤奋好学的劲头,因此,这部著作的出版可以看做是她多年来勤于钻研的一个成果,又是她漫长学术道路的一个良好开端,以她的才华和年龄,我们有理由期待她更大的学术成就出现。
责任编校:魏彦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