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疆高校民汉合宿现状及对策

2016-03-16

文化学刊 2016年2期
关键词:民汉生源宿舍

党 洁

(新疆医科大学,新疆 乌鲁木齐 830011)



【文化与教育】

新疆高校民汉合宿现状及对策

党 洁

(新疆医科大学,新疆 乌鲁木齐 830011)

本文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对600名民汉合宿的大学生进行调查分析,综合阐述“民汉合宿”制度给学生带来的好处和弊端,分析新疆高校“民汉合宿”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并从宿舍人员分配、日常管理等方面给出应对措施。

新疆高校;民汉合宿;现状;困难;对策

宿舍是大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生活、成长的重要场所,也是情感交流的重要载体。自2014年起,新疆各高校为推进民族团结教育工作,逐步实行民汉合宿,营造各族学生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欣赏、相互学习及相互帮助的校园氛围。

一、新疆高校“民汉合宿”调查问卷结果及现状

本文采用分层调查法,对新疆高校600名民汉合宿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收取有效问卷568份,其中男生250份,女生318份,汉族学生261份,少数民族学生307份,新疆籍学生459名,内地籍学生109名。问卷涉及学生对目前“民汉合宿”现状的满意程度及对今后的建议。

通过调查问卷统计如下。(1)目前,57%学生对“民汉合宿”制度持满意态度,在宿舍内没有与不同民族的舍友发生正面冲突。(2)59%学生认为“民汉合宿”制度促进了不同民族、地区之间学生互相了解。(3)51%学生认为“民汉合宿”制度是一项长期工程,有力促进了民族团结工作,毕业后拓宽了个人交际面。(4)有31%学生反对民汉合宿,12%学生持无所谓态度;另有21%的学生认为民汉合宿使舍友之间平添顾忌,体谅不够,影响日常学习生活。

目前,新疆共有大中专院校39所,本科院校13所。每年都有大量来自内地、南疆、北疆的各族学生,民汉合宿使这些拥有不同语言、家庭、文化风俗背景的学生朝夕相处,在给学生带来新鲜感的同时产生摩擦也不可避免。多数高校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模式,大致分为:(1)新生班级同院同班合宿;(2)专修汉语的少数民族学生与专修民族语言的汉族学生交叉混住;(3)在调查的基础上,有意愿的学生合宿。此外,各高校开展了各类活动巩固和推动民汉合宿制度,如新疆医科大学“民汉合宿”展示活动、新疆农业大学“民汉合宿”表彰大会、新疆师范大学“奔跑吧”民汉合宿越野挑战赛。

二、新疆高校“民汉合宿”工作中遇到的困难

(一)各民族语言存在差异

语言是各民族学生沟通的桥梁,新疆长期为各少数民族学生制定“双语”教育制度。目前,新疆高校民族语言学生分为民考民、民考汉、双语实验班三种类型。这三类学生汉语水平参差不齐,虽在公众场合能自觉熟练使用汉语,但在宿舍中,多数少数民族学生会使用本民族的语言和与父母通电话,和朋友聊天,这使听不懂民族语言的汉族学生形成戒备心理。

(二)各民族学生生活风俗习惯存在差异

新疆高校生源遍布各省和南北疆,成长背景不同使学生从小形成了不同的生活习惯,该差异使居住在一起的学生容易引发冲突,如能歌善舞的少数民族学生喜欢与他人共享欢快的音乐,忌讳在餐盘中浪费粮食,忌讳洗手之后顺手甩水。又如,同舍中睡觉时间早晚、是否熄灯等差异习惯,这些差异原本属个人层面,没有太大影响,但个别认识极端的学生往往将其误解为“民族”矛盾。

(三)各民族学生宗教信仰存在差异

大学生不能信仰宗教,但对新疆的少数民族而言,伊斯兰教的教义已转化为其生活习俗,如其在饮食方面禁食猪等凶猛禽兽,禁止抽烟、喝酒等,内地学生对此了解并不多,在他们的意识中没有“清真食品”的概念,这些禁忌无形之中成为破坏“民汉合宿”宿舍团结的导火索。

三、新疆高校“民汉合宿”工作对策

(一)同学院、同班级学生合住

同班学生在学习生活上相互交流的主题相对较多,便于学院及班级管理,在安排“民汉合宿”时,尽量使同学院、同班级的学生合宿。当然,对于有特殊需要的学生,在其主动要求跨学院合宿和民汉配比适宜的基础上,可以灵活安排合宿成员。

(二)协调民汉比例

在保证同班、同院学生在一起的基础上,将民汉学生按照1∶1(即民汉学生各3名)进行分配,以确保学生语言沟通和文化交流的平衡性。

(三)统筹汉族、南疆、北疆生源

新疆生源的汉族学生长期生活在新疆,对各少数民族的语言、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有不同程度的了解,在分配时相对较为容易。对于汉族生源学生,在分配时,尽量让其与北疆城市生源的少数民族学生合宿。注重考虑南北疆生源的搭配情况,尽量将来自宗教氛围浓厚地区的学生分散安排。

(四)开展互动活动,加强宿舍凝聚力

高校可以在学生中广泛征集展现“民汉合宿”团结和友谊的照片,制作照片墙;开展“民汉合宿”趣味运动会;利用网络平台选举并公布每月“文明宿舍”等,增强宿舍成员之间的凝聚力和对宿舍的认同感。

(五)管理和奖励并存

民汉合宿宿舍采取班级、学院、大学逐级管理制度,针对宿舍中出现的各类矛盾争取在班主任的调节下做到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就事论事,避免将宿舍生活矛盾、个人矛盾升级为民族矛盾。淡化民族差异,强调对中华民族认同的统一思想。对于个别经调节仍难以化解矛盾的宿舍,也可微调宿舍成员。

“民汉合宿”是新疆高校民族团结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培养各民族学生相互包容、相互学习,进而成为新疆和谐稳定中坚力量的一项有力方针。“民汉合宿”制度将不断优化、持续推进。

【责任编辑:王 崇】

2015-11-25

党洁(1988-),女,山西忻州人,主要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G647

A

1673-7725(2016)02-0110-02

猜你喜欢

民汉生源宿舍
新形势下提升传统本科专业生源质量的思考和认识
热得快炸了
新疆高校民汉合住宿舍管理制度探究——以新疆工程学院为例
农村生源不是“摇钱树”
学校到底是谁的
新疆民汉合校发展历程回顾与反思
民族地区高校民汉合宿中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以新疆工程学院为例
图表
热得快炸了
陕北红色学校与国民党在西安的生源争夺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