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历史唯物主义视角对马克思主义价值论的重新思考
2016-03-16商大恒张丽丽
商大恒,张丽丽
(河南科技大学,河南 洛阳 471023)
基于历史唯物主义视角对马克思主义价值论的重新思考
商大恒,张丽丽
(河南科技大学,河南 洛阳 471023)
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视角从思维方式,从纵向历史过程与横向社会形态相结合,从实现“中国梦”现代化实践所遇到的问题和困境出发,积极探索和研究马克思主义价值论,才能突破目前学术界处于正在构建和已经构建出的马克思主义价值论所遵循原有路径存在的局限,构建出符合马克思主义本性,对实现“中国梦”现代化实践进行规范性导向的价值论。
历史唯物主义;价值论;现代化实践
价值哲学最早可追溯到休谟的《人性论》,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哲学家洛采开创了把价值论作为哲学研究的新方向,正如文德尓班所说:“由于洛采果断地提高价值论的地位,甚至将它置于逻辑学和形而上学[以及伦理学]之顶端,激起了许多对于‘价值论’(哲学中一门新基础科学)的种种倡议”。[1](P785)对马克思主义价值哲学,西方著名的哲学家罗素很深刻地说过“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来说,是否应该和能够建立一个属于它自己的价值论学说呢”。[2](P556)我国对于价值的研究最早可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当时,我国学者张东荪在1934年出版了第一本价值哲学著作——《价值哲学》。由于特殊的历史条件,价值哲学研究一直处于“搁置”状态。
一、马克思主义价值学说研究的现状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开始,随着思想的不断解放,马克思主义价值哲学的研究受到学界的广泛关注。1980年,以杜汝楫在《学术月刊》第10期上发表的《马克思主义论事实的认识和价值的认识及其联系》为标志,至此以后,对价值哲学研究成为理论界的热点。刘奔、李连科在《光明日报》上发表了《略论真理观和价值观的统一》、李德顺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上发表了《真理与价值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原则》。在著作方面,有李连科的《世界的意义——价值论》、李德顺的《价值论——一种主体性研究》,等等,这些对价值哲学的探究,经历了由最初从认识论出发对价值与真理、价值与事实之间关系的研究深入到对价值的本质等具有本体论意义的研究。在前期,学者们以马克思的《评阿·瓦格纳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中的一句话:“价值这个普遍的概念是从人们对待满足他们需要的外界物的关系中产生的”为依据,[3](P406)普遍认为这是马克思对价值本质作出最为根本性的定义,是研究价值哲学的文本依据。随着研究的深入发展,1987年1月5日《光明日报》发表了郝晓光的《对所谓“马克思主义普遍价值概念定义”的否证》一文,该文指出学界普遍借用所谓马克思对价值定义的“经典命题”那句话,是马克思转述瓦格纳的观点,是马克思讽刺瓦格纳把政治经济学中俗语叫做“使用价值”的东西,“按照德语的用法”改为“价值”,其根本不是马克思对所谓哲学意义价值本质的定义。李德顺在1987年5月18日《光明日报》上发表了《价值范畴的一般与特殊》一文,肯定了其中郝晓光对“经典命题”不是马克思观点的正确性。此次探讨在学术界引起了极大的反响,自此以后,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意义价值本质问题,一直没有取得“话语的统一”,目前学界主要观点有:
1.主体需要说。此种价值学说在目前学界中处于主流状态,学者们对价值本质的定义为:“所谓价值,就是客体与主体需要之间的一种特定(肯定与否定)关系。因此,只要弄清了主体—客体的复杂关系,弄清了主体需要的客观社会性,也就廓清了价值哲学的基本框架”。[4](P91)此种学说着重对主体需要进行重点研究,并借鉴了“现代西方价值哲学失足的原因之一,就在于错误地把主体需要,或当作自然本能,或混同于主观的欲望、兴趣、情感、愿望、目的、动机,而没有看到它的客观社会性”。[4](P84)此种学说认为“不能把主体需要同在其意志中的反映混同起来。人的需要能够表现为主观的欲望、幻想、情欲、兴趣、动机和目的;但它毕竟不能等同于这些。它是一种客观的规定、存在和对象。人的需要本身并不取决于人的意志,也不取决于人的生理和心理感受,而取决于人的社会本性,取决于个人在生产关系中的地位,取决于人的客观的生活条件。”[4](P89)因此,此种学说把价值定义为客体与主体需要的一种特定关系,注重论证价值主体需要的客观性、社会性、历史性。
2.主体尺度说。此种学说在我国价值哲学的研究中影响也很大,其经典依据是《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构造,而人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于对象;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5](P274)持此观点学者认为“马克思关于两个尺度的思想,不是一个个别的、偶然的提法,而是马克思关于人类与自然界的关系、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以及实践的本质和规律学说中一个一贯的、基本的原则。”[6](P75)所以,持此观点的学者认为马克思关于“两个尺度说”是我们理解和构建马克思主义价值论应该遵守的思想和必须贯彻的方法论原则。“主体的尺度就是价值尺度,它决定了价值现象的本质和特征,它是价值的根源。”[6](P76)因此,“价值关系,是一种以主体尺度为尺度的主客体关系;价值,则是指这种关系所特有的质态,即客体对主体的意义”、“是对主客体相互关系的一种主体性描述,它代表着客体主体化过程的性质和程度,即客体的存在、属性和合乎规律的变化与主体尺度相一致、相符合或相接近的性质和程度”。[6](P79)这是此价值学说对价值本质的根本定义,以此为出发点对价值各个部分进行详细的论证。
3.主客体效应说。此种观点认为要研究价值,必须把以往价值哲学研究中容易混同的两个问题区分开,即“价值是什么与价值的本质是什么”的问题,其“是两个层次不同的问题”。“价值是什么”回答的是价值的研究领域问题,其涉及到价值研究“主要是人或人类社会有关的价值问题,即对人的生存和发展的作用和影响问题。因此,价值问题是以人为主体或以社会为主体的,对生物、对自控系统、对一切自然物的价值的研究。他们指出,在我们解决了“价值是什么”问题以后,“那么,我们就可以研究价值的本质问题”。为“后者揭示前者的本质,比前者更深刻”。[7](P89)此观点指出“价值的本质”,即“价值是客体对主体的效应,是客体对主体存在、发展、完善的效应,主要是对主体发展、完善的效应,从根本上说是对社会主体发展、完善的效应”,[8](P159)“从效应上探讨价值的本质,是从主客体功能关系上揭示价值的本质。真正的价值,在于使主体更美好,使人类社会发展完善。从主客体对象性关系上看,价值的本质是客体主体化,即主客体相互作用中客体作用于主体,转化为主体本质力量的过程”。[8](P519)由此可见,此观点指出价值哲学研究的任务,即使主体更美好,使人类社会发展完善。
4.实体说。此学说是以批判学界以“经典命题”对价值本质所做定义为对象,以一个新的视角对马克思主义价值论的探讨。1987年1月5日《光明日报》发表郝晓光题为《对所谓普遍价值定义的否正》的文章。在此之前,郝晓光曾在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未定稿》上发表《对所谓马克思主义普遍价值概念“定义”的否证》一文。文章批评了认为一个事物的价值是指它能满足人们(主体)的一定需要的观点,认为这种观点是把使用价值作为哲学意义上的价值概念。而这种观点的根据是马克思在《评阿·瓦格纳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中的一句话:“‘价值’这个普遍的概念是从人们对满足他们需要的外界物的关系中产生的。”[3](P406)此学说认为,马克思这句话的原意“是马克思讽刺瓦格纳的话,这句话表达的不是马克思的观点”。[9](P1)此观点认为对政治经济学的劳动价值论的探讨就是对哲学意义价值论的研究。在这个意义上,此学说认为根本不存在马克思哲学意义的价值论,存在的只有政治经济学的价值论,坚持了政治经济学价值论就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意义的价值论。
二、马克思主义价值学说研究的不足
学界对马克思主义价值论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无疑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价值论的深化发展,为我们进行马克思主义价值论研究提供了可供借鉴的丰厚资源。但这些研究存在不足也是显而易见的。
1.以主客体二元对立思维方式为出发点,没有贯彻马克思主义应有的思维方式。基于主客体之间关系的思维方式对马克思主义价值论的构建在当前马克思主义价值论的研究中处于主流地位,其本质上是客体的属性对主体需要满足之间关系的各种延伸和扩展。基于主客体思维方式对马克思主义价值论构建,实质上先在地对主体与客体以及两者之间关系进行了三个先在预设:第一个先在预设,马克思主义价值论中现成的主体被默认为现实的人,现成的客体被默认为能够满足现成人需要的现成事物;第二个先在预设,现成的主体先天的就具有能够获取一切的能力和技巧,现成的客体先天地就具有满足现成主体需要的一切属性;第三个先在预设,现成的主体通过自己的运动获得现成客体属性,现成的客体通过自己的属性满足现成主体的需要。这就是说在前提和出发点上坚持用主客体思维方式,不对马克思主义价值论的一般哲学前提进行澄清和研究,那么最终会使马克思主义价值论的构建在前提和出发点上陷入四个先在预设的困境。无论对主体需要、客体属性进行怎样的论证,两个在前提上、本质上本没有关系的主体与客体,在过程和结果中两者之间必然不会发生本质上、逻辑上的联系。
2.各自引经据典,没有把马克思主义价值论放到社会历史过程和特定的社会形态中去研究。目前学界对马克思主义价值论的建构,存在着一些学者把马克思主义哲学意义上的价值论等同于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意义上的价值论,其混淆了两者的本质区别。目前学界占主流的是倾向于以马克思的某几句经典话语为依据对马克思主义价值论中的价值本质进行定义,以此为出发点展开对马克思主义价值论各个内容的论证,尤其是对作为马克思主义价值论核心的主体需要方面进行重点阐述;占主流的学者没有看到主体的需要是处于社会历史过程中特定社会形态的需要,“我们的需要和享受是由社会产生的;因此,我们在衡量需要和享受时是以社会为尺度,而不是以满足它们的物品为尺度。因为我们的需要和享受具有社会性质”。[10](P729)社会本身是一个由特定生产关系决定的形态,仅仅停留在特定社会形态这个层面上,不深入到特定社会形态下决定主体需要的特定生产关系,其结果使作为马克思主义价值论核心的主体需要本身抽象化、普遍化。
3.缺少对实现“中国梦”现代化实践的关注。目前学界对马克思主义价值论的构建,如果脱离了在实现“中国梦”现代化实践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和困境这个根本性的现实,正在构建和已经构建出的马克思主义价值论也就没有现实的意义了。我们要看到:一方面:当今的全球化,资本的扩张方式已经从传统意义上空间扩展即把全球的一切区域都纳入到资本的控制范围内,转变为现代意义上的空间重组即对自身的结构进行自我调整;另一方面作为人口众多的大国,不断在各个领域进行深入的改革,推动经济的持续、平稳的健康发展。这就是说实现“中国梦”的现代化中国是在处理国际和国内事务的实践过程中不断推进的,中国既要在国际事务中向其他国家和地区彰显属于自己的核心价值观和价值理念,又要在处理国内事务中构建出全国人民可接受的马克思主义价值论,以此价值论为引导最大化地凝聚和团结全国人民投入到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而目前学界对马克思主义价值论的构建对这个最为根本性的根基缺乏足够的联系,马克思主义价值论的构建并不是在实现“中国梦”这个现实的土壤中进行的。
三、重构马克思主义价值论应有的路径
“我们的任务是过河,不解决桥或船的问题,过河就是一句空话。不解决方法问题,任务也只是瞎说一顿。”[11](P139)借鉴目前学界对建构马克思主义价值论的成果,同时超越目前在马克思主义价值论建构中存在的局限,贯彻马克思主义应有的品格,才是我们建构马克思主义价值论的根本出路。
1.突破“我思”为基本建制的主客体二元对立思维方式,贯彻马克思主义应有的思维方式
在当代已经构建出的众多马克思主义价值论,围绕着主客体之间关系进行深化。这种以主客体之间关系对马克思主义价值论的构建,是以“主客体关系”为思维方式对马克思主义价值论的思考,这种思维方式其实质是以笛卡尔为始至黑格尔为终的“我思”为基本建制的近代西方主客体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对这种思维方式的批判性颠覆是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对黑格尔的辩证法和整个哲学的批判》中进行批判性分析,马克思指出对黑格尔哲学的批判看似只是针对黑格尔个人哲学的批判“这一表面上看是形式的问题”,“而实际上是本质的问题”,即对近代西方哲学集大成者黑格尔哲学的批判性颠覆其实质就是对整个近代西方哲学起支配作用的主客体二元对立思维方式的批判性颠覆。马克思详细分析了近代西方哲学主客体二元对立思维方式:“这就是神秘的主体—客体,或笼罩在客体上的主体性,作为过程的绝对主体,作为使自身外化并且从这种外化返回到自身的、但同时又把外化收回自身的主体,以及作为这一过程的主体;这就是在自身内部的纯粹的、不停息的圆圈。”[12](P114)而这个神秘“主体也始终是意识或自我意识,或者更正确地说,对象仅仅表现为抽象的意识,而人仅仅表现为自我意思”,[12](P100)与这个神秘的“主体”相对应的“客体”,“对自我意识来说决不是什么独立的、实质的东西,而只是纯粹的创造物,是自我意识所设定的东西”。[12](P104)
不论目前学界围绕着马克思主义价值论运用主客体关系作出怎样的论证,只要在作为理论前提的思维方式上坚持主客体关系,其最终的结果是难以逃脱和必然陷入西方近代主客体二元对立思维方式的窠臼。[13]基于这种思维方式所构建出的马克思主义价值论“直至它最近所作的种种努力,都没有离开过哲学的基地”,“全部问题终究是在一定的哲学体系即黑格尔体系的基地上产生的”。[10](P514)基于这种思维方式所构建出来的必然不是符合马克思主义本性的价值论。
因此,要构建马克思主义价值论就必须在作为理论前提即思维方式上,贯彻符合马克思主义本性的应有思维方式。而对马克思主义本性具有指导性的是作为创始人马克思本人思想的理解,对于马克思本人思想具有本体论颠覆和奠基意义的是被恩格斯称为“新世界观天才萌芽的第一个纲领性文件”《关于费尔巴哈提纲》。当然对马克思思想的理解不能仅止于《关于费尔巴哈提纲》,这个纲领性文件是马克思本人前期在“遇到要对所谓物质利益发表意见的难事”过程中研究政治、历史等材料,[10](P514)尤其是政治经济学研究所得到的成果,是马克思颠覆原有哲学思维方式和形成自己独立去思考一切相关问题思维方式的“萌芽”,对这种刚刚“萌芽”思维方式最早展现在马克思的《哲学贫困》中,“我们见解中有决定意义的论点,在我的1847年出版的为反对蒲鲁东而写的《哲学贫困》中第一次作了科学的、虽然只是论战性的概述”。[14](P414)随后,马克思把实践与理论研究,尤其是与政治经济学批判研究实现有机的结合,探究资本自身的规律,以寻求“人类何以解放的可能性”,从而使这种“萌芽”的思维方式在其研究过程中不断趋于成熟。因此,在当代进行马克思主义价值论的构建,必然要从作为马克思主义思维方式的“萌芽”开始,更要马克思趋于成熟的思维方式出发。这种新唯物主义的思维方式就是基于从纵向深度的人类社会物质生产历史发展与横向广度特定人类社会生产关系相结合的现实历史性思维方式,其出发点是“新唯物主义的立脚点是人类社会或社会的人类”,以“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是实践的”为基础,其探寻“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15](P50)只有这样,具有世界观的思维方式才是当今进行马克思主义价值论进行构建中必须坚持的。
2.实现“一般历史生产的”社会形态到“一定历史生产的”社会形态的转变,回归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
“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10](P525)马克思主义价值论既不是“彼岸世界”的神秘物;也不是“此岸世界”的“乌邦托”。“黑人就是黑人。只有在一定的关系下,他才成为奴隶。纺纱机是纺棉花的机器。只有在一定的关系下,它才成为资本。脱离了这种关系,它也就不是资本了。”[10](P723)现实社会关系是马克思主义价值论得以生产和发展的根源地,立足于现实社会关系是实现对马克思主义价值论研究“从天国降到人间”到“从人间升到天国”的转变。这个现实社会关系就是“受到迄今为止一切历史阶段的生产力制约同时又反过来制约生产力的交往形式”。[10](P540)而这个受到“生产力与交往形式”制约的现实社会关系是一个历史性的过程,“历史不外是各个世代的依次交替。每一代都利用以前各代遗留下来的材料、资金和生产力”。[10](P540)马克思主义价值论正是在这种历史性的过程从无到有、从有到不断发展。
“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10](P602)以“人的依附关系”、“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的生产能力成为从属于他们的社会财富”社会形态所形成的价值论,彼此之间既有历史性的承上启下逻辑联系,又有特定社会生产关系决定的质的区别。因此,马克思主义价值论“不仅是一般历史生产的产物,而且是一定历史生产的产物”。[16](P39)不仅是在一般历史发展的过程、在普遍意义上去理解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论;更要从特定社会形态、在特定意义上去理解马克思主义价值论。“一切生产阶段所共有的、被思维当作一般规定而确定下来的规定,是存在的,但是所谓一切生产的一般条件,不过是这些抽象要素,用这些要素不可能理解任何一个现实的历史的生产阶段。”[16](P48)而在特定社会形态中存在着“一种一定的生产决定其他一切生产的地位和影响,因而它的关系也决定其他一切关系的地位和影响”。[16](P48)“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14](P412)因此,不仅要深入到特定社会形态中去理解马克思主义价值论,最为根本性地要走进马克思主义价值论得以产生的特定社会形态的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
因此,对马克思主义价值论的研究“既不能从它们本身来理解,也不能从所谓人类精神的一般发展来理解,相反,它们根源于物质的生活关系,这种物质的生活关系的总和”,[14](P412)就是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从特定社会形态中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去理解马克思主义价值论,那就意味着作为马克思主义价值论核心的主体“不是处在某种虚幻的离群索居和固定不变状态中的人,而是处在现实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发展过程中的人”,[10](P525)“这些个人是从事活动的,进行物质生产的,因而是在一定的物质的、不受他们任意支配的界限、前提和条件下活动着的”人。[10](P524)同样,作为马克思价值论主体相对应的“感性世界决不是某种开天辟地以来就直接存在的、始终如一的东西,而是工业和社会状况的产物,是历史的产物,是世世代代活动的结果,其中每一代都立足于前一代所奠基的基础上,继续发展前一代的工业和交往,并随着需要的改变而改变他们的社会制度。甚至连最简单的‘感性确定性’的对象也只是由于社会发展、由于工业和商业交往才提供给他的。”[10](P528)因此,对马克思主义价值论的研究不仅要从一般历史发展过程的普遍意义上去理解,也要从特定社会形态的特殊意义上去理解,更要从决定特定社会形态性质的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去理解,这种对马克思主义价值论的研究才是真正走向历史与社会的最深处,发掘马克思主义价值论的根源地。
3.实现“对资本的历史性批判”到“对现代化中国现实分析”的转变,回归“中国梦”的实践中
“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取决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10](P12)对马克思主义价值论的构建,更为根本性的是由于实现“中国梦”的现代化实践需要的。马克思主义价值论的构建是在这样的现实下进行的,那就是实现“中国梦”的现代化在不断地增强驾驭运用市场经济的能力,而资本作为市场经济最为典型的代表,把握资本的本质和运转的规律,可以对我们充分利用市场经济提供很大的启示作用,自觉地、最大化地避免和克服由于资本的自发性在价值论层面所带来的巨大冲击和负面消极影响,可以为我们构建马克思主义价值论提供更加有益的借鉴。我们“可以不通过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而吸取资本主义制度所取得的一切积极成果”。[16](P389)“资本按照自己的这种趋势,既要克服把自然神化的现象,克服流传下来的、在一定界限内闭关自守地满足于现有需要和重复旧生活方式的状况,又要克服民族界限和民族偏见。资本破坏这一切并使之不断革命化,摧毁一切阻碍发展生产力、扩大需要、使生产多样化、利用和交换自然力量和精神力量的限制。”[16](P389)
“但同时,资本主义生产比任何一种生产方式都更加浪费人和活劳动,它不仅浪费人的血和肉,而且浪费人的智慧和神经。”[17](P405)以资本为支配的社会形态完全颠覆了任何时代的价值论,塑造了一个“非神圣形象的自我异化”、“拜物教”时代的价值论。第一,作为人得以生存的劳动方面:“工人不再是生产过程的主要作用者,而是站在生产过程的旁边”;[14](P100)第二,作为人得以发展的时间方面:“不劳动的社会部分的自由时间是以剩余劳动或过度劳动为基础的,是以劳动的那部分人的剩余劳动时间为基础的”;[44]第三,人与人之间关系方面:“它无情地斩断了把人们束缚于天然尊长的形形色色的封建羁绊,它使人和人之间除了赤裸裸的利害关系,除了冷酷无情的‘现金交易’,就再也没有任何别的联系了”;[14](P104)第四,人与物之间关系方面:“人的社会关系转化为物的社会关系;人的能力转化为物的能力”。[16](P107)
因此,在实现“中国梦”的现代化实践中,马克思主义价值论的构建任由市场经济本身规律自发性地进行导向,不以自觉地以实现“中国梦”现代化实践中所遇到的问题和困境为依据,不加以自觉地以人为本的进行建构,由市场经济本身的自发性带来负面和消极的价值导向必然会对马克思价值论产生巨大的冲击,这样必然使马克思主义价值论中人的生存、人的发展、人与人之间关系、人与物之间关系陷入以资本为支配的模式,最终的结果必然使马克思主义价值论的构建复制以资本为基础的价值论。所以,在实现“中国梦”的现代化实践中,马克思主义价值论的建构要以实现“中国梦”的现代化实践“接触到了当代所谓的问题之所在的那些问题的中心”,[10](P9)这些问题就是:如何更好地驾驭资本发展好市场经济、如何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物之间的关系、公平正义怎样得到更好的保障、环境恶化怎样进行扭转、如何实现食品安全全方位的监管、怎么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等涉及到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这些“问题就是时代的口号,是它表现自己精神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18](P289)我们只有对涉及到人民群众核心利益的问题进行批判性分析,才能从实现“中国梦”的现代化实践中引出构建马克思主义价值论的导向和任务之所在。这样建构出来的马克思主义价值论,既符合马克思主义本性的价值论;又符合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价值论;更符合“中国梦”的现代化实践涉及到人民群众核心利益“接地气”的马克思主义价值论。
[1]文德尓班.哲学史教程(下卷)[M].上海:商务印书馆,1993.
[2]罗素.西方哲学史(下)[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5.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
[4]李连科.世界的意义——价值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6]李德顺.价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7]王玉樑.价值哲学[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9.
[8]王玉樑.当代中国价值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9]郝晓光,郝孚逸.从否定到创新[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10]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1]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12]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13]石尚.犹太人的解放与出路——从斯宾诺莎的犹太人问题到马克思的犹太人问题[J].哈尔滨学院学报,2016,(8).
[1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
[15]共产党宣言[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
[1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
[1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
责任编辑:思 动
Reconsideration of Marxism Axiology From Historical Materialism View
SHANG Da-heng,ZHANG Li-li
(He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Luoyang 471023,China)
Marxism axiology should be explored and studied with historical materialism view from the angle of thinking modes combining the longitudinal historical process and horizontal social formation. The problems and difficulties in the practice of realizing “China Dream” are also considered in this study. This is the way that makes a breakthrough in the field of Marxism axiology study and constructs a standard guiding axiology for modern “China Dream”.
historical materialism;axiology;modernization practice
2016-04-19
2015年度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2015SZ145。
商大恒(1986-),男,河南驻马店人,助教,硕士,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研究; 张丽丽(1987-),女,河南洛阳人,助教,硕士,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1004—5856(2016)12—0011—06
B018
A
10.3969/j.issn.1004-5856.2016.1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