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古代文明研究的重要意义与价值
2016-03-16王禹浪王俊铮
王禹浪,王俊铮
(大连大学 中国东北史研究中心,辽宁 大连 116622)
大连古代文明研究的重要意义与价值
王禹浪,王俊铮
(大连大学 中国东北史研究中心,辽宁 大连 116622)
大连地处海陆通衢的地理位置,自古以来就是人口流动、民族融合、文化往来频繁的地理枢纽。自新石器时代以来,大连古代文明史不绝如缕、未曾间断,各民族在此繁衍生息、交往融合,创造了大连灿烂的七千年古代文明史。大连作为辽东半岛和东北亚区域古代文明的桥头堡与古代民族融合的摇篮,其历史文化深厚,因此,对大连古代文明的系统梳理和深入研究在学术、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与研究价值。
东北亚;大连;古代文明
一
大连地处我国东北地区辽东半岛最南端,与山东半岛隔渤海海峡遥遥相对,北接大辽河流域下游的营口市和大洋河流域上游的鞍山岫岩满族自治县,东接鸭绿江流域下游的丹东市,濒临黄海,与朝鲜半岛相望;西濒渤海,扼守京津门户。大连海岸线曲折,多天然避风优良港湾,港阔水深,十分有利于船舶停靠。由大连老铁山向南为庙岛群岛与山东半岛相通,沟通大连与山东半岛烟台、蓬莱、威海的跨海大型滚装渡轮业已通航。大连以北是东北地区广阔的腹地,黑(黑河)大(大连)、鹤(鹤岗)大(大连)两条东北沿边高速公路大动脉和哈大高铁从大连出发,纵观整个东北腹地,特别是在辽东地区,大连与沈阳、丹东合围成交通大三角,通过黑大高速沈大段以及与之平行的哈大高铁沈大段、沈丹高铁、丹阜高速沈丹段、鹤大高速丹大段沟通,大连至丹东的丹大快速铁路也已顺利开通。大连还与朝鲜、韩国隔海相望。从大连出发,沿黄海海岸可抵达鸭绿江入海口,继而进入朝鲜半岛。大连至韩国仁川的远洋航线已开通,从大连西渡渤海则直抵京畿地区,通过天津塘沽港、唐山京唐港、曹妃甸港、秦皇岛港、沧州黄骅港等渤海西岸海港带,成为京津冀一体化区域输送能源的大通道。大连周水子国际机场到国内、国际航班线路四通八达,不仅与全国主要城市通航,由大连机场出发赴韩、日等国也十分便捷。
大连是海陆空通衢的地理位置,加之良港众多,自古以来就是人口流动、民族融合、文化往来频繁的地理枢纽。大连与山东半岛虽有渤海海峡天堑阻隔,但距离并不遥远,之间又通过庙岛群岛等海岛岛链相连,使其与中原的沟通尤为便捷,顺风顺水时,从山东半岛的登州港起航,一天便可抵达大连。新石器时代山东龙山文化与大连小珠山文化的碰撞,青铜时代山东岳石文化与大连双砣子文化的交融,以及类似红山文化的积石冢,辽东地区流行的大石棚、石棺墓、石板墓、曲刃青铜短剑等遗存在大连地区的集中发现,反映了大连早期文明的灿烂。东汉末年,中原人为躲避战乱来到辽南大连,管宁、邴原、王烈等中原大儒在此开坛讲学,传播礼仪,为大连留下了难以磨灭的文明印记。尤为值得一提的是,东吴孙氏政权为了夹击曹魏,派使臣出使辽东,在大连一带沿海登陆,与盘踞于以辽阳为中心的公孙氏政权联络夹击曹魏,进而带动了孙吴与高句丽的往来。隋唐大军渡海征讨高句丽,隋军大将来护儿、唐军大将张亮都曾在大连金州大黑山山城(卑沙城)与高句丽守军展开激战,张亮最终攻下卑沙城,成为唐军灭亡高句丽的战略桥头堡。大祚荣在今延吉城子山山城(东牟山)建立渤海政权(初称靺鞨国)后,唐玄宗派遣鸿胪卿崔出使渤海,归途中在大连旅顺黄金山下“忻井两口,永为记验”。国宝鸿胪井刻石见证了唐使出使渤海的经历,大连见证了中原王朝管辖东北边疆民族政权的历史。北宋与金朝为夹攻大辽,在大连签订了“海上之盟”的条约。大辽“让国皇帝”耶律倍郁郁不得志,也是从大连出海,携高美人南走后唐。明初朱元璋派大将马云、叶旺剿灭残元势力纳哈出,收复辽东,同样是通过大连与山东半岛这条海洋大通道实现的,还为大连留下了“旅途平顺”这样饱含美好祝愿的诗意地名——旅顺口。以大连为中心的辽东半岛又同时处于东北两大流域——辽河流域和鸭绿江流域的结合地带,和环渤海、环黄海两大海陆区域的交汇之地,东北南部最重要的长白山山系的余脉千山山脉,在两大流域和两大环海区域结合的中央部位自北向南分布,一直延伸至大连最南端的旅顺老铁山,最终消失在黄渤海分界线的海洋深处。正是由于大连特殊的地理位置,其历史文化不仅兼备了辽河流域和鸭绿江流域、环渤海和环黄海古代文明的特征,同时集聚了半岛文明、海洋文明和山地文明的特色。大连作为沟通海陆、沟通两大流域和两大海域、沟通东北与中原的地理枢纽,其历史遗迹及其所表现的文明特征也异常丰富和复杂。自新石器时代以来,大连古代文明史始终不绝如缕、未曾间断,汉族、秽貊、高句丽、契丹、女真、满洲等古代民族在此繁衍生息、交往融合,共同创造了大连灿烂的七千年古代文明史,特别是在汉代和明代这两个大连古代历史上的黄金时期,更是形成了繁荣的城市文明。
二
长期以来,传统的历史观使学术界忽视了大连古代文明的意义与价值的研究。“百年大连”“文化荒漠”等大连本土的固有认识也在一定程度上弱化和淡化了大连古代文明的重要性。事实上,大连作为辽东半岛和东北亚区域古代文明的桥头堡和古代民族融合的摇篮,具有极为重要的历史地位。我们认为,对大连古代文明的系统梳理和深入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意义与价值,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层面:
首先,对大连地区古代文明起源的研究,有助于推动辽东半岛和整个东北地区古代文明起源的探索、东北与中原古代交流史以及东北亚区域半岛文明历史的研究,并能全面再现大连先民披荆斩棘、开拓洪荒、发展生产、开发大连的壮阔历史,培养大连市民的创新精神和文化自豪感。大连新石器时代的小珠山文化展现了辽东半岛和大连七千年古代文明的源头,呈现出本土化特色与山东大汶口、龙山文化共存共生、彼此交融的特点。大连长海县广鹿岛、大长山岛、哈仙岛、洪子东岛等诸岛上均分布着为数众多的古代历史遗迹,几座孤悬海外的大连小岛承载了大连地区乃至辽东半岛最为古老的文明。其中最著名的当属广鹿岛吴家村的小珠山遗址。遗址面积达5 000平方米,完整的堆积了距今7 000-3 000年前的古人类遗物,内涵丰富,出土了大量石器、骨器、陶器等远古人类遗存,年代层次极为清晰,是大连地区新石器时代具有坐标意义的遗址,被誉为大连地区第一缕炊烟升起的地方。从中层出土的三足觚形器和上层的三环足盆等,可看出分别受大汶口文化和山东龙山文化的影响。除小珠山遗址外,在大连地区还广泛分布着大量的新石器时代贝丘遗存,如:旅顺铁山郭家村、北海王家村、江西镇大潘家、甘井子区文家屯、瓦房店交流岛蛤皮地、长兴岛三堂村、庄河北吴屯等。密集的贝丘遗存展现了新石器时代的大连地区已有众多人口在此繁衍,并不断通过海路与山东半岛发生联系,使大连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呈现出本土化的小珠山文化与山东半岛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融合共生的特点。这种文化还与鸭绿江流域的东港后洼文化产生了密切的往来。小珠山文化无疑是东北地区南端新石器时代最重要的文化类型。
其次,大连是我国北方稻作农业的一大中心,是东北亚稻作农业传播的重要桥梁和中转站,填补了水稻种植技术自我国北方向朝鲜半岛和日本列岛传播的缺环。1987年,在大连甘井子大连湾镇的青铜时代大嘴子遗址相当于双砣子三期文化的地层中,考古学家在一座圆形半地穴式房屋(F3)中发现了6个盛装稻谷和高粱的陶罐,经碳十四测年可知稻谷年代为距今3 045±75年。大嘴子碳化稻谷的发现是东北地区首次发现的水稻遗存,将我国栽培稻谷的纬度向北推至大连湾的北纬39°2′6″,大连遂成为我国发现稻谷的最北端。据最新公布的考古学材料显示,旅顺口区王家村遗址中也发现了稻谷遗存。大连大嘴子稻谷的发现为研究中国栽培水稻东传朝鲜半岛和日本列岛提供了丰富而珍贵的实物材料,其路线应为长江下游—山东半岛—辽东半岛(大连)—朝鲜半岛—日本九州,以及更东北的传播,诸如后来的渤海国“卢城之稻”的出现,可能都与大连稻种的传播有关。
再次,大连作为古代民族融合的摇篮,对大连古代文明的研究有利于深化我国古代民族交往与融合历史过程的研究,特别是中原文明与东北古代民族交流史的研究。大连是青铜时代秽貊族活动的中心区域之一,分布着大量青铜时代的石棚、积石墓、石棺墓等秽貊人遗存,是辽东半岛石构文化分布最广、类型最全、数量最多的地区。金州小关屯、普兰店安波石棚沟、庄河白店子和大荒地、瓦房店台子屯等地的石棚,旅顺于家砣头、老铁山,甘井子区四平山、鞍子山,开发区董家沟张家岚、大李家东太山,金州王宝山,瓦房店小岛等地的积石冢,全面展现了以大连为中心的辽东半岛发达的石构文化,上述遗存几乎涵盖了整个东北亚石构文化的全部类型。甘井子后牧村附近的岗上楼上墓底则是辽东地区以石棺墓和火葬为特点的秽貊族公共墓地的典型代表,并出土了精美的曲刃青铜短剑,是大连乃至东北亚地区重要的青铜时代文化遗存,对研究东北亚积石墓及青铜短剑的渊源和继承关系有重要意义。随着燕国的扩张,大量汉人进入辽东半岛,大连地区逐渐成为战国至汉代东北筑城文明最繁荣的地区,是辽东地区名副其实的经济中心。牧羊城、张店汉城等十余座战国至汉代古城以及营城子、董家沟、姜屯等数以千计的汉墓,反映了汉代大连地区人口稠密。大量精美遗物的发现更印证了这一地区经贸往来之频繁。特别是一批高规格遗物的发现,如营城子76号墓出土的金质联珠十龙纹带銙、营城子沙岗子东汉墓中的“羽化升仙”壁画、姜屯45号墓出土的“圭璧组合”的玉覆面以及张店汉城南郊南海甸子发现的国宝马蹄金,更进一步反映了汉代大连地区的繁荣景象。秽貊族群也与汉族人群充分融合,共同创造了大连古代文明史上第一个黄金期。
第四,大连是高句丽、辽代、金代、明代等政权经略辽东的军政重镇和战略要地。金州大黑山山城、普兰店巍霸山城、瓦房店得利寺山城、庄河城山山城等14座高句丽山城,辽金哈斯罕关、明代金州卫、复州卫及皮口红嘴堡、城子坦归服堡、瓦房店仙浴湾镇羊官堡、金州亮甲店望海埚、甘井子牧城驿、金州二十里堡烽火台、普兰店赞子河乡永安台等沿海城堡群、驿站和烽火台的构筑与建置,都充分说明了历代王朝政权对大连地区的经略和管辖。对大连历代行政建置的探索,将有助于进一步完善和深化东北边疆民族地区行政建置史及海疆防御史的研究。
三
对大连古代文明的研究除上述学术意义与价值外,其重要意义与价值还体现在政治、经济及社会文化等各个层面。
1.政治意义与价值。对大连古代文明的深入研究,最大的政治意义在于对大连这座城市的古代文明寻找历史之根,并在东北亚区域文明的宏观视野下重新审视和发掘大连古代文明。特别是追寻大连区域古代城市发展史的源流,为大连城市的起源寻根问祖,探究大连的城史纪元,更具有深刻的政治意义和价值。近年普兰店姜屯汉墓等重大考古发现证实,西汉苍海郡很可能就位于大连张店汉城,大连城史纪元应始于汉武帝苍海郡的设置。将大连城史纪元追溯至苍海郡,无疑将大连地区的早期筑城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大连的古代城市并非仅仅是县治之所在,而应是郡一级别的高等级行政建置,是当时辽东地区地位仅次于辽东郡治所辽阳的“副省级城市”和辽东半岛的中心都市。这无疑将彻底冲破大连城史纪元始于辽东郡边陲县城的传统观点,从政治上对今日大连的发展与文化定位提供历史参考,说明大连这座城市的发展历程具有古代文明的远端和近代殖民色彩浓厚的近端。
2.经济意义与价值。大连被誉为“北方香港”“浪漫之都”,是享有盛誉的滨海旅游大都市。金石滩、老虎滩、星海广场、星海公园、海之韵广场、滨海路栈道、泊石湾海贝广场、旅顺塔河湾等自然与人文景观结合的滨海风光,吸引着不计其数的中外游客来此观光度假。但人们在尽情享受海洋与日光带来的舒适和幸福后,总有一种缺少人文精神的遗憾。以滨海观光为主打特色的大连旅游业也呈现出明显的淡旺季之别。当前,国务院向全国提出了我国“大众旅游时代的到来”,旅游业必将成为未来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而对大连古代人文历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则是未来大连以旅游业为支柱产业之一的经济发展的关键所在。通过对大连古代文明的研究,深入挖掘大连厚重的过去,并将其与经济发展、产业开发、旅游经贸等活动紧密地结合起来,使研究成果作为经济发展的助力,为近年的经济低迷形势注入新鲜血液和活力,缓解巨大的经济上行压力,扭转经济发展的不利局面。这将不失为摆脱东北经济严峻局面的重要切入点,通过大连之变引发辽宁、甚至整个东北之变。同时,也让大连的冬天同样充满风景,充满文化气息,使大连旅游业的冬闲时代变为冬忙时代。这无疑也是对习近平总书记对东北的倡议——“变东北的冰天雪地为金山银山”的积极响应。
3.社会文化意义与价值。城市文化是一座城市历史文明积淀的结晶,是其发展的内在张力和创新基础,是文化建设的源泉,是区别于其他城市的重要标志,更是一座城市的核心软实力和灵魂。大连古代文明的研究无疑对大连城市文化的发展意义重大。首先,大连古代文明研究有助于极大地提升大连市的城市文化品位,使大连彻底摆脱“百年城史”“文化荒漠”的无知定位;其次,有助于大连市民抛弃边陲意识,树立文明中心意识,深刻认识到大连七千年文明脚步的历史,作为东北古代文明重要的起源地、民族融合摇篮、东北一大文明中心、交通枢纽和海陆都会的重要定位;第三,有助于提升大连市的文化软实力和历史竞争力,七千年文明脚步和始于西汉苍海郡的城史纪元,无疑会使大连在全国范围内的城市历史纪元中脱颖而出;第四,通过向全社会普及和弘扬大连古代文明的内涵,增强民众的文化自信心、自尊心和自豪感,进而增强对大连未来发展的信心,同时,从大连古代文明中提炼符合现代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和谐社会的文化养分,为大连社会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助力。
大连乃至整个东北的再振兴就如同飞机起飞需要一个跑道,这个跑道就是文化、观念、意识、思维与智慧,更进一步说,就是人的头脑。东北的落后并不是GDP增速缓慢,也不是缺乏资源,而是思想观念的落后。对大连古代文明的深入研究、发掘和利用,是在思想观念上给予未来旅游业发展和经济的再振兴以创新和改变,这无疑在学术、政治、经济与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都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从东北亚区域的宏观视野下对大连古代文明进行探索和研究,必将为大连这座城市的长足发展和进步贡献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和养分,让人们深刻感受到大连历史与文化的神秘和魅力,并为东北之变、东北的再振兴提供有益的参照。这是因为,文化与文明的力量是无穷的,它必将如滴水穿石一般以柔克刚,最终战胜现阶段的困难,我们坚信,“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大好前景正在向我们招手。
[1]金县志[M].大连:大连出版社,1989.
[2]大连市志[M].大连:大连出版社,1999.
[3]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释文汇编:东北卷[M].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8.
[4]郭沫若.中国史稿地图集[M].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1990.
[5]中国文物地图集[M].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1993.
[6]刘慧娟,等.东北市县沿革及地名由来[M].长春:长春市图书馆,1984.
[7]王禹浪,王宏北.高句丽渤海古城址汇编[M].哈尔滨:哈尔滨出版社,1994.
[8]王绵厚.高句丽古城研究[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2.
[9]王禹浪,等.东北辽代古城研究汇编[M].哈尔滨:哈尔滨出版社,2008.
[10]王禹浪,王文轶.辽东半岛地区的高句丽山城[M].哈尔滨:哈尔滨出版社,2008.
[11]王禹浪,都永浩.文明碎片——中国东北地区辽、金、契丹、女真历史遗迹与遗物考[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13.
[12]王禹浪.神秘的东北历史与文化[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11.
[13]程妮娜.古代中国东北民族地区建置史[M].北京:中华书局,2010.
[14]杨旸.明代辽东都司[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88.
[15]明代辽东档案汇编[M].沈阳:辽沈书社,1985.
[16]李振远.大连文化解读[M].大连:大连出版社,2008.
[17]大连文物要览[M]. 大连:大连出版社,2009.
[18]马玉全.大连文化之旅[M].大连:大连出版社,2007.
[19]素素.流光碎影[M].大连:大连出版社,2008.
[20]素素.旅顺口往事[M].北京:作家出版社,2012.
[21]王国栋.故园·大连古城[M].大连:大连出版社,2013.
[22]王珍仁.瑰宝·大连文物[M].大连:大连出版社,2012.
[23]郭富纯,赵锡金.大连古代文明图说[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10.
[24]郭富纯.旅顺博物馆精华录[M].大连:大连出版社,2011.
[25]刘俊勇.大连考古研究[M].哈尔滨:哈尔滨出版社,2003.
[26]大连通史:古代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27]郭富纯.旅顺博物馆学苑[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
[28]大连考古文集:第一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责任编辑:李新红
Significance and Value of the Study of Dalian Ancient Civilization
WANG Yu-lang,WANG Jun-zheng
(Dalian University,Dalian 116622,China)
Dalian,located at the crossroad of land and sea,has been a geographical pivot with frequent population mobility,national fusion,and cultural interaction. Since the Neolithic Age,the ancient civilization history of Dalian continues. People live here and create 7,000 years of civilization. As the bridge tower of the ancient civilization of Liaotung Peninsula and the cradle of ancient national fusion,Dalian is of rich and profound cultural foundation. Therefore,a systematic study and review of Dalian ancient civilization is of great realistic significance and research value in terms of academy,politics,economics and social culture.
Northeast Asia;Dalian;ancient civilization
2016-07-05
王禹浪(1956-),男,黑龙江方正人,二级教授,俄罗斯阿穆尔国立大学荣誉博士,黑河学院中俄边疆历史文化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名誉主任,大连大学中国东北史研究中心主任,主要从事东北流域史研究;王俊铮(1990-),男,陕西宝鸡人,大连大学人文学部2014级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东北史研究。
1004—5856(2016)12—0001—04
K29
A
10.3969/j.issn.1004-5856.2016.1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