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低碳经济背景下的国有企业金融创新策略

2016-03-16董永超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六四五五工厂

环球市场 2016年5期
关键词:金融机构国有企业金融

董永超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六四五五工厂



浅谈低碳经济背景下的国有企业金融创新策略

董永超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六四五五工厂

近年来,全球气候的变化以及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促使世界经济向低碳经济发展的方向上转型,低碳经济的快速发展极大的促进了金融产业创新,碳金融就是在低碳经济时代发展的背景下,金融创新所得出的产物。

低碳经济;国有企业;金融;创新

一、低碳经济的内涵

低碳经济几乎涵盖了所有产业的领域,著名学者林辉称之为“第五次全球产业浪潮”,并首次把低碳内涵延展为:低碳社会、低碳经济、低碳生产、低碳消费、低碳生活、低碳城市、低碳社区、低碳家庭、低碳旅游、低碳文化、低碳哲学、低碳艺术、低碳音乐、低碳人生、低碳生存主义、低碳生活方式。低碳经济有两个基本点:其一,它是包括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在内的社会再生产全过程的经济活动低碳化,把二氧化碳(CO2)排放量尽可能减少到最低限度乃至零排放,获得最大的生态经济效益;其二,它是包括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在内的社会再生产全过程的能源消费生态化,形成低碳能源和无碳能源的国民经济体系,保证生态经济社会有机整体的清洁发展、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

发达国家自工业革命以来的工业文明发展模式,导致了越来越严重的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大气中二氧化碳(CO2)浓度不断增加,使全球气侯变暖。使用化石燃料这种高碳能源是产生这种生态环境灾难的主要原因。研究表明,地球生态系统自净CO2的能力每年只有30亿吨,全世界每年约剩下200多亿吨的CO2残留在大气层中,使地球生态系统不堪重负。长此下去,气候将更为反复无常,气象灾害范围将更大、更频繁和更严重,直接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因此,控制大气中CO2浓度增加、缓解全球气侯变暖,是现代人类得以生存与发展的内在要求和迫切需要。

二、当前我国低碳经济时代下实行金融创新所面临的问题

1.金融机构对于低碳经济发展缺乏信心

金融机构对低碳经济能够带来的经济利润还不能做出准确、科学的预测,还存在着观望和浅尝辄止的态度。因此对低碳经济项目的重视程度不够高,基本上都是尝试性的发展,对低碳经济投入资金比较少。但是,对于低碳经济的发展,必须有金融机构的资金扶持才能够保证发展质量和发展效率,由于金融体系对低碳经济不够重视,金融市场经济的发展空间也因此受到遏制,与此同时金融的产品和服务业务上也难以做出大的调整,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低碳经济时代下的金融创新发展。

2.低碳经济发展的技术和项目难以满足创新需要

尽管世界上已经有很多国家将低碳经济作为发展战略目标来对待,并且在技术与项目发展上的投资也非常多,但是低碳经济的发展还是不够完善,一些必要的技术还没有进行创新,低碳经济的技术体系还有待进一步发展。

3.低碳经济时代下的金融风险规避能力较差

就当前的社会经济发展现状来说,低碳经济仍旧是一个新兴的产业,在体制和监督力度上都存在很多的缺陷和问题,低碳经济发展的制度上还不是很完善,如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健全、低碳经济发展体制不够完善、政府的相关扶持政策不能满足低碳经济发展需求、市场经济发展的风险等等,致使金融机构对低碳经济发展缺乏信心,不能提供资金支持,由此也就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低碳经济发展及相关金融经济发展的风险。

4.低碳经济发展和金融创新缺乏有效衔接

低碳经济下的金融处在发展的初级阶段,只有很小部分的金融机构和组织加入了低碳经济发展的行列。尽管一大部分人已经意识到低碳经济有广阔的市场发展空间,但是没有资金方面的扶持,低碳经济在市场经济中的地位还是难以得到明显的改观。低碳经济在市场中没有明显优势,金融机构出于对自身经营效益以及经营风险的考虑,自然不愿参与到低碳发展中来。从这里我们不难看出经济发展与金融之间的相互关系致使低碳经济与金融创新之间存在先与后问题。

三、“低碳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策略

1.政策支持,从宏观上引导金融业为发展“低碳经济”服务

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低碳金融政策,这是发展“低碳经济”的支撑。然而目前的实际情况却是国家相关部门在政策引导上存在“缺位”的现象,财政政策的引导作用没有发挥。因此各级政府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特别应综合运用财政贴息、费用补贴、税收优惠等多种政策方式,合理分散金融机构加大对环境保护项目融资支持的信贷风险。中央银行要充分利用“窗口指导”,引导银行加大对CDM(清洁发展机制)项目的信贷支持,为低碳经济的发展创造稳定的货币政策环境。通过在金融信贷领域建立环境准入门槛,对限制和淘汰类新建项目,不得提供信贷支持;对于淘汰类项目,应停止各类形式的新增授信支持,并采取措施收回已发放的贷款,从源头上切断高耗能、高污染行业无序发展和盲目扩张的经济命脉,有效地切断严重违法者的资金链条,遏制其投资冲动,解决环境问题,通过信贷发放进行产业结构调整。

2.增加国家的拨款力度

国有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面临着负债额巨大以及负债率过高的问题,而最大的债权人就是国家银行系统,但我国的商业银行又不能对国有企业的发展进行投资,债权也不能转化为股权,给国有企业的发展带来了很大影响。因此,国家可以对国有企业的债权通过分期分批的形式逐渐转化为股权,进而满足国有企业发展的资金支持。国家主要是就国有企业的一些支柱产业、基础产业以及大中型企业进行扶持,不包括对破产企业的支持。另外,债权转变为股权的应用范围是国家财政应拨而未拨的一些债权,主要是由银行的长期垫付来支持国有企业的再生产,但又无法按时收回的贷款。在把债权转变为股权的过程中,要有效避免出现国有企业讨债现象,把不良债权强制性地变为对企业的不良投资,为银行各种信贷资金提供必要的安全保障。

四、绿色信贷,从行动上为发展“低碳经济”的护航

绿色信贷是环保部门和银行业联手抵御企业环境违法行为,促进节能减排,规避金融风险的重要经济手段。根据《关于落实环保政策法规防范信贷风险的意见》,对不符合产业政策和环境违法的企业、项目进行信贷控制,遏制高耗能、高污染行业的盲目扩张。具体而言,金融机构应对研发生产环保设施、从事生态保护建设、开发利用新能源、从事循环经济、绿色制造和生态农业的企业提供倾斜信贷、保险等金融支持,而对污染企业制定进行金融限制的政策和制度,以达到有效引导资金向环境良好企业流动的效果。与一些行政手段相比,绿色信贷这样的市场经济手段往往非常有效。

完善企业征信系统等金融基础设施建设。金融机构应加强与环保部门的沟通和合作,进一步推动将企业环保信息纳入人民银行企业征信系统的有关工作,督促和引导金融机构在为企业或项目提供授信等金融服务时把审查企业信用报告中的环保信息、企业环保守法情况作为提供金融服务的重要依据,进一步改善节能环保领域的直接融资服务。金融机构应学习借鉴和消化吸收国外先进金融理念、技术和管理经验,发挥金融机构的独特优势,在已有的直接融资产品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基础产品和衍生产品的创新力度,丰富和完善直接融资产品,多角度拓展节能环保企业的筹资渠道,降低其筹资成本。

五、应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低碳产业

1.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更加合理

在世界市场经济体制的影响作用下,我国国有企业的资产管理体制将更加合理,通过改革,一方面积极探索国有所有者行使出资人权利的有效途径和科学方式,建立较为明晰的产权制度,并有效的落实监督管理;另一方面保障企业职能实施到位,保障国有股东在内的所有进入企业的代表,能够充分的行使企业职能,并保障国有资产管理体系的科学化,保障国有资产的安全和营运。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我国国有企业的管理体制将更加合理化,能够积极稳妥的推动企业的产业结构调整,完善企业各项经营管理措施,强化企业竞争机制的科学性。

2.应努力实现低碳技术的研发与创新

包括利用新能源、可再生能源、清洁煤在内的新型低碳技术,是发展低碳经济的核心。主要发达国家已在研发清洁、高效、廉价的低碳能源技术领域投入了巨额资金,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也应尽快加入到低碳技术研发的队伍中去,组织多方力量重点研发新型高效低碳技术。当前,中国必须加大自主创新力度,将研发的重点放在能源利用技术、能源再利用技术、新材料技术、绿色消费技术及生态恢复技术等方面,并保证低碳能源技术能充分发挥其节能作用。促进清洁生产和清洁循环利用,在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和能源附加值的同时,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并保障能源供应安全。

3.应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低碳产业

坚持产业发展的高端、高效、轻型、低耗的原则,对碳排放强度大的产业进行结构调整。坚持扶优扶强、集聚发展,重点应加快推进国际化高端要素集聚,集中力量优化提升一批产业园区功能与水平。强化优势产业,集中力量抓好一批重大项目落地,着力培育一批新兴战略性产业,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通过产业关联、资源关联、技术关联和环保关联的园区建设,结合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发展布局要求,实现产业集聚、优化组合,能源资源的循环使用。

六、结束语

我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碳排放国,对于经济发展及碳排放之间的平衡衔接具有重要意义,社会经济发展模式向低碳经济转型已经成为必然。但就当前的发展现状来看,我国的低碳经济发展缓慢,而且存在着诸多问题。如低碳经济项目的融资困难、碳交易发展缓慢等,都在极大程度上影响到了我国低碳经济下的金融创新发展。

[1]荀嵩.对金融创新的思考[J].金融科学-中国金融学院学报,2012 (04).

[2]刘冰.商业银行利用金融创新拓展中间业务的思考[J].哈尔滨学院学报,2011(08).

[3]任西明.商业银行支持国有企业改革的重点[J].西安金融,2013(03).

猜你喜欢

金融机构国有企业金融
新时期加强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思考
国有企业加强预算管理探讨
如何做好国有企业意识形态引领工作
金融机构共商共建“一带一路”
何方平:我与金融相伴25年
君唯康的金融梦
我国金融机构股价和主要财务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资金结算中心:集团公司的金融机构
完善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思考
P2P金融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