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绿色农业发展的技术及措施
2016-03-16薛军
薛 军
宁夏农垦简泉农场生态移民管委会
浅论绿色农业发展的技术及措施
薛 军
宁夏农垦简泉农场生态移民管委会
进入21世纪初以来,绿色农业的发展从理论体系到具体的实践,都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技术积累和发展经验,成为引领现代农业发展的一种新模式。该文围绕发展绿色农业,重点阐述了发展绿色农业的关键技术、发展绿色农业的措施等。
绿色农业;技术;措施
一、发展绿色农业的关键技术
1.良种良法配套技术
优良的品种,必须有相应配套的栽培技术措施,才能使优良品种种植效益最大化。采取良种良法配套,是发挥优良品种种质潜力的有效途径,也是绿色农业节本增效的根本所在。
1.1选育和示范推广优良品种;优良的品种是发展绿色农业的技术基础。选育和示范推广优质高产、多抗广适、节水省肥、适宜机械化以及专业化栽培需求的优良品种是绿色农业技术应用的关键。
1.2因地制宜选用品种;根据不同区域选用良种。不同地区的气候、土壤、水利、生产水平等环境条件不同,适宜不同的品种要求;根据不同田块选择良种。根据不同田块的肥水条件、小气候环境,种植相应的作物品种;根据不同耕作制度选用良种。不同的耕作制度,对品种的要求也不同,根据自然灾害特点选用良种。应分析当地的病虫和自然灾害特点,对品种的抗性和生长期作选择性调整。
2.绿色防控技术
选择抗病、耐虫和抗逆性强的农作物品种为首要措施,推进以清洁化栽培为主的农业防治,以保护天敌和性诱剂为主的生物防治,以太阳能诱娥灯为主的物理防治等绿色防控技术的融合使用。依法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示范推广大中型高效药械,推行精准施药、减量控害,实施病虫害统防统治等节药少药防控技术。以保障农产品质量、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安全为主要目标。
3.秸秆还田技术
秸秆还田是充分利用农作物丰富生物资源,促进农业长期可持续发展是当前农业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秸秆还田可培肥地力、平衡作物营养、减少化肥投入、调节土壤温湿度、增强作物抗灾稳产能力,对促进农业节本增效、减少环境污染具有重要的作用。
4.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自2005年以来的10多年时间,我国加强了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推广力度。国家财政投入大量资金,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在实施与推广过程中遇到了诸如土壤养分分布不均、基础数据缺乏、一家一户小农经营、配方肥料监管难题以及推广模式不完善的问题,严重阻碍了该技术的推广。但随着农业生产经营体制的变革,新型经营主体的科技素质的提高,农业生产经营规模化、集约化程度的提高以及信息化技术在农业上广泛应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必将在绿色农业发展中得到大面积推广应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主要由“测土、作物、配方、配肥、施肥”5个技术环节组成。在绿色农业内涵上的测土配方施肥必须坚持“有机肥料为主,化学肥料为辅”的原则,根据不同作物进行测土、配方、配肥、深耕深肥、分期施肥等成熟技术以及高标准农田建设,开展以改良土壤、培肥土壤为目标的一系列技术集成。实现既节肥增产又改良土壤的目的。
5.农机农艺结合技术
农艺指农作物的品种选育、栽培技术、种植制度等农业技艺,涉及到农作物生理、科研、生产等各方面。农机是指用于农业生产及其产品初加工等相关农事活动的机械、设备。农机和农艺的结合是实现农业全程机械化的动力,是先进农艺技术效益最大化的扩散剂。
6.农业信息化技术
信息技术是研究信息的生产、采集、存储、变换、传递处理过程及其利用的新兴科技领域。它集通信、计算机和控制技术于一体,又称之为“3C” 技术,其内容包括信息接受技术、信息传递技术、信息处理技术及信息控制技术。
二、发展绿色农业的措施
1. 政府政策支持首先在于制定绿色农业发展规划
各级政府应发挥主导作用,成立专门领导机构,要在原有农业资源调查与区划的基础上,采用信息技术等现代技术手段,并结合传统方法,继续做好绿色农业资源调查,建立绿色农业资源管理信息库,确定绿色农业的适宜发展区域及范围,为绿色农业的发展提供科学依据。要在综合分析、科学论证的基础上,确定各地绿色农业的发展目标、重点产业、技术措施、政策保障等,为绿色农业的发展做好全面统筹规划。
2. 加快技术研发与集成
绿色农业是知识型农业,需要系统的农业高新技术予以支撑。要抓好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过程中的现有技术落实,强化绿色农业全过程的技术研究与集成。鼓励农业企业及相关科研部门加大适合绿色农业发展的种苗、肥料、农药、饲料、兽药以及贮藏、保鲜和包装材料等新技术新材料的研发投入,增加绿色农业技术储备,通过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形成包括产地环境标准、生产技术规程、加工与包装准则、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等绿色农业技术与标准化体系,从而提高科技成果对绿色农业的贡献率。
3. 完善示范推广体系
加强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和科技示范户的培育,形成区域现代农业示范网络,大规模开展绿色农业技术及技术体系的示范。进一步加强对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训,增加绿色农业生产与加工技术的一系列培训内容。加强基层农技推广队伍建设,继续开展技术指导和产前、产中、产后的技术跟踪服务,扩大技术人员包村联户行动规模与范围,使农民能够按照统一的技术标准进行种植、养殖、收获、贮藏、加工。形成一套健全的基层农业示范、培训和推广体系。
4. 健全农产品检测与监督体系
由于长期存在对农产品安全问题的重视程度不够,农产品检测体系不健全,农产品检测手段、设施落后,检测机构内部人员的水平较低等问题,使农产品质量跟踪检测严重滞后,造成人们对食品安全的恐慌,使食品安全信誉度下降,产生很大负面影响,更不利提高我国食品的国际竞争力。发展绿色农业除了节本增效和保护生态环境,最终就是向人们提供“安全、营养、健康”的绿色农产品。为保障绿色农业的健康发展,维护广大消费者的切身利益,打击假冒伪劣绿色农产品,为绿色农业保驾护航。因此,健全农产品检验检测与监督体系势在必行。
[1]刘芳等.秸秆还田技术研究及应用进展[J].作物杂志,2012(2).
[2]桂苗.安徽省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现状与有效工作机制研究[J].安徽农业大学,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