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家干预汇率理论研究

2016-03-16王萱怡

环球市场 2016年14期
关键词:购买力平价外汇市场

王萱怡

大连市第二十三中学

国家干预汇率理论研究

王萱怡

大连市第二十三中学

自从1973 年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以来,各国开始广泛接受全球浮动汇率制度,汇率的变动更具灵活性。但与此同时汇率的频繁波动给金融活动、经济活动等带来了许多问题。所以,将本国汇率维持在合理水平、避免汇率过度波动,成为一国汇率政策的核心目标。本文基于目前国内的各种研究综述,对国家干预汇率的必要性和弊端进行分析探讨。

汇率制度;汇率理论;研究成果

1 引言

进入21世纪后,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使得国际地位不断提升,人民币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逐渐明显,关于人民币的汇率问题也逐渐吸引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对人民币的汇率均衡问题的研究呈现出迅猛的上升趋势,人民币升值问题也成为国际的热点。

2 研究背景

近年来,国际社会对人民币存在严重低估的质疑,并指责中国为汇率操控国,同时也对我国央行汇率有效性提出了质疑。与此同时,近些年来不断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导致各国汇率波动幅度大且不规则,而我国采取的外汇政策、央行干预及金融危机对汇率产生的溢出效应均会对汇率波动产生影响。

有关人民币汇率是否被操控及升值与否的问题已成为中国在全球经济金融活动中最紧迫的问题,而合理解释央行的汇率干预及正确估算人民币汇率的问题也成了当务之急。

3 理论基础

3.1传统的均衡汇率理论

3.1.1购买平价理论

购买力平价理论上的汇率决定论是汇率形成的基本学说之一,不兑现纸币制度是与其相适应的。其主要学说阐述了货币的两个基本功能:价值尺度和支付手段。即一国的货币购买力是有该国服务和商品的物价水平的倒数决定的,因此本国的物价水平和外国的物价水平的比值决定了汇率水平,同样这两者的变动也就决定了汇率的波动水平。购买力平价的理论基础是一价定律,其前提是在完全竞争性,且商品是同质性的市场中不存在套利行为。当两国之间不存在贸易壁垒,没有交易成本,不存在不对称信息时。

3.1.2利率评价理论

利率平价决定理论是一个关于远期汇率决定的理论。它与购买力平价理论的主要区别在于,购买力平价理论从国与国之间商品市场的联系角度来分析汇率与商品价格之间的关系,而利率平价决定理论则是从金融市场角度来分析汇率与利率之的关系。

3.1.3国际收支理论

国际收支理论主要观点是其认为一国国际收支状况决定了本国的外汇供给和需求状况,而外汇的供给和需求关系决定了在纸币流通条件下汇率的水平。

该理论并没有对能够影响到国际收支的众多因素之间所存在因果关系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因此也没有得出明确的结论。对能够影响到国际收支的众多因素之间关系的逻辑分析没有足够的说服力,该学说是属于汇率决定理论中的流量理论。

4 现代的均衡汇率理论

4.1基本要素均衡汇率理论

着重研究了均衡汇率受基本经济因素影响的效应,为央行监管提供了依据,但模型理想化、周期化和暂时性的宏观经济因素影响、长期存量指标都对分析结果产生了影响。

4.2自然均衡汇率理论

该理论核心观点是通过现实中决定实际有效汇率的相关因素来估算均衡汇率。行为均衡汇率理论测算的是围绕实际有效汇率产生的均衡汇率,但理论假设理想化,实际操作性不强,其准确性也值得质疑。

4.3行为均衡汇率理论

均衡实际汇率理论模型的特点是能很好的诠释发展中国家的汇率问题。该理论将发展中国家的一些特点放入该模型的设定中,对发展中国家有很强实用性,有利于对发展中国家对汇率进行研究。

4.4扩展的购买力平价理论

用同一种货币来衡量两个国的价格水平的时候,他们是无差异的。它验证了高收入国家的价格水平高于低收入国家这一结论。更重要的是,根据该理论,低收入国家货币一直趋向于低估得以很好的解释。该模型对均衡汇率的衡量及汇率失衡程度具有较强的解释力。

5 国内外研究成果综述

5.1国外研究成果简述

1983年,Jurgensen在其报告中指出,外汇干预即为货币当局以影响本国货币汇率为目的而在外汇市场上从事的任何外汇买卖的行为,也称为官方干预外汇市场。

2001年,Bu & Tyers运用逆实际分析法测算我国 1987-1998年10 年间人民币实际均衡汇率水平研究认为人民币汇率存在一定程度的低估。

2005年,Sánchez- fung对发展中国家的央行干预外汇市场的数量进行了估计,认为多米尼加共和国的外汇市场干预主要是以官方汇率和相关市场汇率缺口为主要目标进行的,具有非常强的目标性特征。

2009年 Fiess &Shankar以发展中国家外汇储备变动额较大的特点为准,研究了适用于发展中国家的关于央行干预系数的测算方法,成为央行干预程度在计量方法上的参考。

5.2国内研究成果简述

1999年,陈学彬对 1990 年-1999 年的人民币实际汇率水平进行了研究,得出了人民币兑美元实际汇率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低估,而人民币兑其他货币的汇率则存在高估现象的结论。

2004年,李天栋就经济增长与均衡汇率实现之间的关系及其作为政策工具的可行性等问题,在研究基础上提出了政府可以根据经济增长目标通过政策调控和引导实现不同性质的均衡汇率的看法。

2006年,丁剑平,俞君钛,张景煜克服了数据获取的限制, 基于微观市场结构的角度,对央行公开外汇市场干预的成效进行了比较分析,认为与央行直接参与银行间外汇市场相比,通过做市商间接参的效果更好。

2009年李晓峰,魏英辉基于行为金融视角,运用外汇市场异质性交易者的假设,构建了央行干预的汇率的行为金融模型,对央行的不同干预方式采用计算机模拟技术有进行了效性分析,并得出了央行应保持对外汇市场采取积极干预的结论。

6 结语

国外对于央行干预汇率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并逐渐将央行干预外汇的相关理论应用到对外汇市场、外汇管理的实际操作中,在实践中得到验证央行干预外汇的相关理论,以助于形成了适合各国经济发展的央行干预体系,为其在对外汇市场操作管理中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较之国外,我国对央行干预的研究相关的理论还在不断发展完善过程中,同时尝试着将央行干预的理论逐步应用到我国对人民币汇率的改革管理中,在实践中探索理论的合理性及可操作性,并对其不断进行完善。没有形成系统的研究体系。而且大部分都是在借鉴国外趋于成熟理论基础上结合本国国情进行的,与发达国家对央行干预外汇市场的研究差距较大。

猜你喜欢

购买力平价外汇市场
欧洲购买力人均降近800
平价上网时代,你准备好了吗?
风电平价上网的阵痛
风电平价上网博弈
2016年11月外汇市场主要货币汇率
2016年9月外汇市场主要货币汇率
2016年7月外汇市场主要货币汇率
2016年6月外汇市场主要货币汇率
谁是你的消费导师?
以UniversityNow为代表的“平价高等教育”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