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促进京津冀高校大学生于河北就业的对策分析

2016-03-16王宝林白璐婷河北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天津300401

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3期
关键词:河北河北省京津冀

张 毅,王宝林,白璐婷(河北工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天津 300401)

促进京津冀高校大学生于河北就业的对策分析

张毅,王宝林,白璐婷
(河北工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天津 300401)

人才资源是促进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根本要素,大学生是人才资源的主力军。北京、天津一直是京津冀高校大学生就业竞相追逐的地方,河北省则是相对被冷落的区域。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实施,河北省应通过改善大学生就业环境,改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大学生就业信息网络平台和规范就业市场等,吸引京津冀高校毕业生于河北省就业,从而促进河北省经济跨越式发展。

高校大学生;就业河北;京津冀协同发展;对策

一、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分析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对于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2014年2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考察工作时发表重要讲话,全面深刻地阐述了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重大意义、推进思路和重点任务。区域发展不协调、不平衡是个“老大难”问题,京津冀发展不协调、不平衡的矛盾最为突出,最为复杂,关注度最高,解决难度最大。长期以来,河北环抱京津但却处在“大树底下不长草”的尴尬境地,河北省较京津社会经济、文化教育、科技创新、人才聚集、产业发展等十分落后,究其原因,根本在于人才资源的严重匮乏。人才资源是促进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根本要素,河北省人才资源自身远远不足,且受到京津的“虹吸效应”,人才外流严重、回流率低,这使河北社会经济发展失去了根本的推动力。只有抓住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契机,吸引京津高层次过剩人才,尤其是促进京津高校毕业生的新生力量就业河北,储备充足的人才,才能实现未来河北省社会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二、京津冀高校大学生就业现状

目前,京津冀高校大学生就业普遍存在着流向过于集中、分配不均衡的两极分化等现象。就北京而言,由于其经济发展水平高,就业机会多,社会保障制度和基础设施完善,生活环境和工作环境良好,一直是高校大学毕业生竞相追逐、非常向往的地方,导致“人满为患”,暂且将就和等待就业机会的现象十分普遍。而天津因其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且不像“北、上、广”一线城市那般就业困难,生活环境和工作环境比较优越,也是大学生毕业生趋之若鹜的地方。与京津相比,河北长期以来社会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第一产业虽然规模很大,但综合生产能力较弱,而且农业科技化水平较低,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弱;第二产业结构不合理,钢铁、建材、化工等“三高产业”仍是河北经济发展的支柱,“三高”产业造成河北生态环境严重恶化,且殃及周边地区;第三产业比重较小,发展滞后,可以为大学生提供的就业岗位比较少。正因“河北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是大学生就业相对被‘冷落’的区域,许多需要相关专业人才的岗位找不到相应的大学毕业生,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缺乏。”[1]

一般来说,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越高,该地区薪资水平也越高,医疗保障制度也越完善。所以,社会经济发达程度较高的京津成为大学生就业的首选之地,这与大学生功利性就业价值取向密切相关,表明他们对工作待遇和工作环境期望值比较高,在确立职业目标时往往更看重经济效益和社会环境。大学生之所以取向功利性就业价值,是因为他们仍然受到传统思想的较大束缚。在许多人的思想里,还固守着“有能力的人到发达城市工作”等传统就业观念,特别是对于那些来自农村和小城镇的大学生而言,接受高等教育就意味着跳出“农门”,出人头地,光宗耀祖,所以再回家乡是他们自己都无法跨越的心理障碍。正是这样的传统思想观念,促使他们竞相选择在社会经济比较发达的区域就业,即使在河北省高校毕业的大学生,也宁愿蜗居,千方百计挤向京津这样的大城市。

由于京津冀社会经济发展程度的差异,以及长期存在的高校毕业生就业不平衡的情况,导致京津冀人才资源出现较严重的不平衡现象。北京人才优势显著,高端人才也处于“过剩”状态;天津快速发展的势头,也吸引了不少高层次人才。而河北的人才资源总量规模不大,高层次创新性人才数量更是少之又少。据相关部门统计,目前河北省总共7万左右的高级专家和高级管理人才,每年大约还流失3 000名,造成人才资源建设的恶性循环。就河北省内毕业生来说,“2015年全省普通高校毕业生35.1万人,截至12月31日,全省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为95.1%,在省内就业毕业生占就业人数的81.06%,在天津就业的占比9.09%,在北京就业的占比5.56%”。①引自河北人社网《2015年河北省非师范类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天津大学、南开大学毕业生中的天津籍生源在津工作比率都在85%以上,非天津籍的学生选择留津的比例也较大。北京外籍生源毕业后也多数选择在北京工作。面对这一现象,河北省吸引人才至关重要。

三、京津冀协同发展下促进大学生就业于河北的对策

河北省的改革发展既面临着京津冀协同发展这样难得的重大机遇,也面临着诸多的困难和挑战,正处在一个非常重要而特殊的时期。河北省应抓住机遇,勇于面对挑战,努力开创改革发展的新篇章,吸引更多京津冀高校毕业生来河北省就业创业,促进河北省社会经济实现飞越式发展。

(一)改善大学生就业环境,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社会环境是影响科技创新人才流向的重要因素,也是提升区域科技创新人才竞争力的关键要素。河北省要吸引人才回流,就要不断改善社会环境。

1.不断改善社会环境

政府应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制定优惠的人才落户政策,不断优化人才发展环境;给予研究基金和研究经费补贴,建设高科技产业园区,形成良好的工作环境;推进京津冀人才合作,逐渐弥合京津冀包括人才流动、社会保障等政策法规体系的差距,创设人才有序流动的政策环境;充分发挥人才市场机制的功能,建立包容开放的人才流动环境;保障各级各类人才充分的话语权、资源调度权和成果创新自由度,切实尊重科研创新规律,创设宽松稳定的科研环境;大力发展教育事业,不断提高卫生医疗水平,改善住房条件,让人才无后顾之忧,更好地发挥其价值。

2.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结合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中新的产业格局和城市布局,不断完善京津冀交通网络,加强河北与京津交通的互联互通。推进京津冀交通运输一体化,加强三地城际之间铁路网络建设,完善高速公路网络,推动港口、码头和机场协同发展。同时,也要重视发展城市交通系统,积极稳妥推进公交行业改革,大力发展公共汽(电)车和城市轨道交通,积极发展大运量的快速公交系统(BRT),以优化公交行业运营结构。“在政策扶持方面,要加大政府资金投入,规范补贴制度,坚持城市公共交通的低票价政策,采取措施保障城市公共交通的道路优先使用权。”[2]

3.营造良好的就业氛围

增强就业指导的针对性,强化舆论宣传的正面导向,积极帮助大学生切实转变就业观念。大学毕业生接受过高等教育,理应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但严峻的就业形势很有可能使他们处于一种“高不成,低不就”的状态,这就需要转变其精英化就业观念。高校应加强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新闻媒体和舆论宣传要坚持长时期频繁地宣传到家乡、基层就业创业的典型事例,鼓励高校毕业生树立“从基层做起,在家乡创业”的人生价值观,从而在社会上营造一种良好的就业氛围。

(二)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河北省应抓住京津冀协同发展带来的机遇,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增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为大学生毕业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

1.优化产业结构,培育壮大新型产业

河北省是传统产业的基地,工业所占比重较大,服务业比重较小。优化产业结构,一是要优化整合钢铁产业,将钢铁产品精深加工作为产品转型的主攻方向,提升钢铁产品结构层次和技术含量,同时加大石化、建材等传统工业技术创新和改造;二是推动服务业发展,优化整合服务业的发展结构,大力发展面向生活和生产的服务业,实现服务业与制造业的融合,促进三大产业的协调融合发展;三是积极承接京津两地的产业转移,引进产业对接与配套项目,大力发展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新能源、生物医药等战略性高科技新兴产业,构建新的经济增长点和产业发展优势。

2.优化空间布局,形成良性循环格局

充分发挥河北毗邻渤海、环绕京津的区位优势,积极培育发展外向型企业,大力拓展国际市场,提升国际化经营水平。深化与京津的战略合作,“鼓励企业兼并重组,做大做强,打造一批重点基地园区,形成强大完备的产业支撑体系。提升区域产业发展引力,构筑承接京津产业转移的平台”[3],构建环首都绿色新兴产业、环渤海重化工业和冀中南先进制造业快速发展的新格局。河北省要充分发挥各地区的优势,促进经济布局合理化。不应追求自成体系,竭力避免重复引进和重复建设,要在统一规划指导下,按照合理分工、因地制宜、优势互补、各展所长、共同发展的原则,形成地区之间互惠互利的经济循环新格局。

3.加快科技进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科技创新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要驱动力,是调整经济结构的关键举措。河北省要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必须大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大自主创新的投入,加强基础研究,推进原始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之中,北京的定位是科技中心,因此河北省要充分发挥地域优势,紧紧抓住北京这个科技中心,积极学习和引进北京的高科技,促使北京的先进科技优势辐射和助力河北,使河北经济发展与北京科技优势有效结合,促进河北省社会经济整体发展。

(三)建立大学生资源数据库,搭建就业信息网络平台

市场上的人才供需信息不对称是影响大学生就业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要积极搭建京津冀人才市场供求信息平台,以实现就业信息共享,优化大学生就业布局。

1.建立高校大学生资源数据库

建立京津冀高校大学生资源信息数据库(大数据),对每位即将毕业的大学生的就业倾向、就业定位、就业信息在数据库中进行详细的统计和登记。把握京津冀高校大学生总体规模、种类、层级结构等准确情况,尤其紧盯尖端紧缺人才走向,根据现有产业和人才发展态势,对接河北“人才短板”,高效引进优秀人才,将环京津的区位优势转化为人才聚集优势。

2.搭建就业信息网络平台

目前,很多市、区、县都举办就业招聘会,各高校也举办毕业生就业招聘会,就业信息比较散乱,各方信息也不对称,而且人财物浪费比较严重。对此,“三地政府要共同整合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门的人才网站,建立统一的服务平台,为高校毕业生提供资源互通、信息共享的一体化就业服务网络”[4]。政府应为供需双方提供数据库支持,加强就业信息网络平台建设,做好就业信息服务,并坚持免费原则。而且相关机构(如人才服务中心)要建立视频招聘专区等,并承担相关身份、资质的审查职责,以节省时间和费用。

3.创建规范的人才流动市场

以人力资源市场为依托,积极探索建立规范统一的人才流动市场,将大学生就业市场、劳动力市场和人才流动市场三者贯通,为京津冀高校毕业生提供更加全面规范的就业和人才招聘信息。同时,河北省政府要创造宽松的就业环境,比如,积极消除进入壁垒或地方保护主义政策;创造条件,加大宣传力度;建立公平、竞争、择优、统一有序的就业制度、机制,吸引大批高校毕业生前来就业。

(四)高校、政府、用人单位协同合作,提高大学生就业质量

吸引京津冀高校大学生于河北就业,需要高校、政府和企业的协同合作。高校应加强对大学生的就业创业指导,政府要加强对人才就业市场的监管,企业应规范用人制度,促进大学生高质量就业。这样河北省才能吸引人才,留住人才。

1.高校应加强对大学生就业创业的引导

高校应增强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的实用性,帮助学生认清自身的个性特点和优势特长,明确奋斗目标;了解不同职业不同岗位对大学生的能力水平要求,鼓励学生努力学习和参与社会实践,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要有针对性地分析介绍相关职业状况,指导学生如何获取就业信息,掌握笔试、面试等求职技巧,做好就业准备。此外,高校应坚持树立现代教育观,培养学生的就业与创业意识,使他们能理性选择就业岗位,主动开创事业,自觉迎接未来的挑战;要提高学生的生存能力、竞争能力和创业能力,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

2.政府应加强对就业市场的监管和服务

河北省应进一步开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局面,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通过推出相关创业扶持及配套政策,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可靠的政策和法律保障。以河北省的文化软实力和服务的高效率吸引优秀学子留在河北,建设河北,让他们奋斗有前景,发展有希望,为推动河北省经济建设提供强大支撑。同时,法制部门要针对90后大学毕业生注重劳动条件和职业发展、维权意识强等特点,做好规范引导;针对用人单位存在的投机、不规范、不合法等现象,应加强和完善规范执法,进一步明确法制办公室和市场管理局等相关单位职权,从而有效地加强对就业市场的监管,促进就业市场健康发展。

3.用人单位应进一步规范用人制度

规范用人制度包括招聘、用工政策符合国家要求,如为职工缴纳五险一金等。企业要消除就业歧视,尊重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在招聘过程中要杜绝对应聘者年龄、性别、户籍、工作经验等方面的歧视,在保证企业实际需要的前提下,要充分考虑到企业的长远发展和自身形象,遵守劳动合同制度,尊重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使得大学生公平就业。同时企业要建立长效激励机制和保障机制,实行优胜劣汰的良性用人机制,不仅能促使员工公平地竞争,提高工作热情和效率,而且能营造出一种积极和谐的企业文化,让员工有凝聚力和归属感。

综上所述,京津冀地缘相近、人缘相亲,历史渊源深厚,交往距离相宜,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背景下,河北省应充分发挥地域优势,抓住这一重大历史机遇,全面深化改革,吸引大批高校毕业生来共同参与河北省绿色崛起,推动河北省社会经济飞跃发展。

[1]刘晓辉.京津冀协同发展下的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5(1).

[2]王凤武.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建设和谐城市交通体系[J].城市交通,2007(6).

[3]雷娜,耿树海.京津冀协同发展:河北的产业结构调整[J].开放导报,2014(5).

[4]李海峰,解媛,厉志红.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河北省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新思路[J].教育与职业,2012(26).

Countermeasures of Promoting the University Students in Beijing,Tianjin and Hebei Province to Employ in Hebei Province

ZHANG Yi,WANG Bao-lin,BAI Lu-ting
(Heb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Institute of Marxism,Tianjin 300401,China)

Talent resource is the essential factor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social economy,and college students are the main force of human resources.However,Beijing and Tianjin are the places that university students of Beijing,TianjinandHebeiarealwayschasing,Hebei province is relatively neglected area.With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strategy in Beijing,Tianjin and hebei,Hebei Province should seize the opportunity,through the improvement of College Students'employment environment,changing the economic growth pattern and improving the college students employment information in network platform and standardizing the employment market to attract college graduates to employ in Hebei Province,so as to promote the economic to develop by leaps and bounds in Hebei Province.

college students;employment in Hebei;the collaborative development of Beijing;Tianjin and hebei province;Countermeasures

D668

A

1673-2022(2016)03-0020-04

2016-05-26

2015年河北省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京津冀协同发展下大学生就业情况调研”(DC201510080089)阶段性成果

张毅(1994-),女,河北保定人,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王宝林(1976-),女,河南南阳人,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白璐婷(1995-),女,河北唐山人,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河北河北省京津冀
河北顶呱呱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2020年河北省对外经济
国家开发银行河北省分行
河北省
河北省
河北:西洋乐器畅销海外
孙婷婷
京津冀大联合向纵深突破
京津冀一化
养老“京津冀一体化”谨慎乐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