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老人与海》课堂而引发的思考
2016-03-16沈琪
沈琪
摘 要:《老人与海》课堂真的给了我很大的感触,它让我不得不思考。教与学的关系,语文教学艺术和高考语文分数的关系,以及如何提高课堂效率又不失语文教学的本真。
关键词:《老人与海》;课堂;思考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5-370-01
在高中的语文课堂,因为高考的压力,我往往处于比较赶的一个状态。赶教学进度,抓高考方向,做一些专题练习,每分每秒都在为赚150分做准备。久而久之,竟然有一点迷失了,几乎忘了语文课堂的初衷。
在准备《老人与海》这一课的时候是比较随便的。虽然它在必修三的第一单元,但是它是小说单元的最后一课。在第一课《红楼梦》和第二课《祝福》里把小说专题该讲的都基本详讲了,而《老人与海》的人物、情节、主旨都比较明确,在预习的基础上一课时就能完成教学目标——分析桑迪亚哥的“硬汉”形象和学习他永不服输的顽强精神。就这样自信满满地走进了教室,但在最后拓展训练的环节却出现了意料之外的情况。
在完成所有的教学任务后我联系实学生自身提了一个问题——关于桑迪亚哥的“硬汉”精神,你怎么看?值得吗?其实我提这个问题的本意是要强化学生对永不服输精神的理解,所以我期待的更多是肯定的声音。但是结果班上学生形成了针锋相对的两派,一派支持桑迪亚哥,认为他的所作所为是值得的,在学习中现实生活中都需要老人这种永不言弃的精神。另一派却否定桑迪亚哥,觉得他的行为是徒劳的,在现实生活中没有必要一条路走到黑,已经知道悲剧结局的情况下没有必要做无谓的牺牲,如果坚持,那么一切都将变得毫无意义,虽说人生没有回头路,但遇到险滩绝壁另辟蹊径总还是可以的。双方争执不休,非常激烈,学生的联想思维被激发,最后争论到关于灰太狼的经典名言“我还会回来的”到底有无意义。
作为语文老师,虽然课堂没有按预期的设想发展,但能够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让课堂更优质不是更好吗?下课铃响时,我对双方同学都给予了肯定,特别表扬了那些说得有理有据的同学,并趁热打铁地布置了一个周记《灰太狼的名言“我还会回来的”之我见》。与以往不同,这一次绝大部分同学的态度非常的认真,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查阅了比较多的资料,说得有理有据。由于双方不分伯仲,所以大部分同学都心有不甘,强烈提议搞一个辩论赛。然后科代表便开始着手准备辩论赛的事宜,有关辩论赛的流程,确定双方主要辩手,搜集材料等等,虽然辩论赛现在还没有正式举行,但是这次的课堂却引发了我对语文课堂的深刻反思。
我们每天都在精心备课,认真上课,想方设法提高学生的成绩,却忘了学生到底想要一个怎样的课堂?关于语文,学生感兴趣的是什么?语文教学的初衷是什么?深思之后,才感到有时似乎与真正的语文课堂渐行渐远。
语文往小了说是听、说、读、写,往大了说就是生活,语文不仅仅是课本也不仅仅是课堂,有时候语文也是艺术。语文该是美的,文字美,思想美。语文课堂该是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堂该是学生和老师共同参与的课堂。虽然现在一直在强调教育的改革,课堂的改变,但是高考制度这个指挥棒没变,有多少老师不是功利教学?又有多少老师能够不顾及分数而教学呢?
譬如课堂,高中语文通过老师的讲解学生能够实实在在掌握的东西恐怕要数古文了。所以大多数老师往往加重了古文教学,多接触祖先的东西我们无可非议。但是在现代文教学中就显得有些尴尬了,比如对一篇文章的分析,在我们的想象中现代文教学应该是一个多么有意思的课堂。可能它是发人深省的,可能它是幽默滑稽的,可能它是淡然美丽的,但是总有煞风景的东西出现。那就是在讲现代文阅读的时候总不能忽略了教学生答题方法,有时候会觉得自己的语文课变成了数学课,因为答题方法就是各种答题公式。再细想一下,学生在阅读一篇文章后总是要回答这样那样的问题,还要担心自己是不是能回答对,那阅读的美感何存?就更不要谈什么阅读享受了。
譬如作文,本来应该是我手写我心,文字简单质朴,思想单纯也应该是好作文。但是在40秒就决定作文命运的情况下,有几个老师敢冒险喊学生可以不写华丽的开头来“骗取”阅卷老师的分数呢?往往老师都说考场作文应该“包装”成诱人的快餐而尽量不要“泡”成一杯香茗,因为阅卷老师没有更多的时间来“品”。那么作文的写作不是就和作家的写作背道而驰了吗?只有辞藻的华美而没有实质的内容,文字怎么会有灵魂?那考场作文不是就如同作秀吗?
譬如大量的专题训练,这里的语文就让人生厌了。如果说成语题还让我们积累了成语,文言文还让我们学到了几个文言实词,了解到了几个古人事迹,还算是有收获。但这毕竟已是完全为了分数而战,而又不得不这样枯燥乏味地上语文课。这个时候语文老师明明很努力了,却还最不受学生待见,为什么呢?因为一周下来,一月下来,甚至是一学期下来效果都不明显啊!汉语作为我们的母语,是如此的博大精深,怎么可能是一年半载就可以讲透讲明白的?所以语文怎么可能是只要我们练题就可以提高成绩的?
《老人与海》课堂真的给了我很大的感触,它让我不得不思考。教与学的关系,语文教学艺术和高考语文分数的关系,以及如何提高课堂效率又不失语文教学的本真。虽然我认为语文课堂改革仍然是一个艰难的课题,但作为语文教师必须坦然面对。不断完善,不断提高,在艰难环境中坚定前行。多从学生的角度考虑,学生想学什么,学生该学什么,学生必须学什么;多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老师一个人自导自演的课堂肯定是一个低效率的课堂,不管老师讲得多么天花乱醉学生没有参与进来也是无用;教学的形式应该是多种多样的,不能把语文教学仅仅局限在课堂。
真心希望我们每一个语文老师都能不忘语文课堂的初衷,并在不久的将来寻回语文课堂的真正自由,然后享受语文课堂的真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