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生为本,促进学生数学思维有效发展
2016-03-16龙永莉
龙永莉
摘 要:促进儿童发展的教育应当是适应儿童的教育,而不是寻找适合教育的儿童。“以生为本”把适合儿童的教育落到实处,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以生为体;用效引领;促进发展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5-172-02
一、激发新旧认知冲突,引发学习意识
1、了解学生的现有水平,把握数学教学的起点
“要把学生引向一个地方,首先得知道他们现在在哪里。”这是一位教育专家曾说过的一句话。课标中指出:“数学教学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只有了解学生,才能更好地把握数学教学的起点,才能把“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理念落实在点点滴滴的教学行为之中。
从信息时代学生获取信息多渠道这一背景考虑,教师应提倡并鼓励学生通过各种渠道来获取信息。当然,我们教师得给学生分辨思考的时空,给学生体验感悟的过程。要了解学生的已有经验和知识,并在此基础上,充分让他们自己去体验探索,去发现问题,从而相互进行交流。
记得要进行“圆的周长”的教学前,为了了解学生的已有水平,鼓励学生面对问题敢想、敢问、敢说,从而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我指着板书的课题《圆的周长》,问:谁已经知道了圆的周长的有关知识?没想到,“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1说:“圆的周长很容易求,就是圆周率乘直径”;学生2说:“我知道什么是圆周率”;学生3说:“我能背出圆周率后面10位”;学生4说:“我知道还能用绕线法或滚动法求圆的周长”……此时,作为教师的我已心中有数了。
2、提倡并鼓励学生通过各种渠道来获取信息。
刚才,我已经谈到了解学生的已有经验和知识,所以就趁热打铁。“那么多的知识,你是怎么知道的?”有学生说从课外书上得知的;有学生说我是看书上这么写的;还有学生说是爸爸妈妈或是哥哥姐姐教的。
在学生的各抒己见中,使学生从同学那里已获取了许多圆的周长的有关知识,但是有些知识对他们来说是一知半解的,甚至是有疑问的。面对这一情景,我又说:“对于那么多有关圆的周长的知识,你想说些什么或者问些什么?”此时,就有学生问了,“圆周率是怎么得来的?”“为什么圆的周长是用圆周率乘直径?”等等。
是呀!学生知道了一些相关的圆的周长的知识,但这并不代表全班学生已知道了全部的圆周长的知识,他们总是纵横交错着,彼此间带着疑问,这势必促使了学生为“问题”而思,为“问题”而学,为“问题”而创。事实上,我估计学生会提出一些问题,但没想到学生会提出那么多的疑问。仔细一想,这节课我为学生创设了质疑的时空。学生的情感得到了满足,学生的学习价值得到了体现和认可,从而也实现了学生的持续发展。
奥苏伯尔说过:“影响学生最重要的原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我们应当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去进行教学。”作为课标实施下的教师,除了熟悉教材外,更要关注学生的起点,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经验,要根据学生学习反应来了解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趁势而入,跟着学生走,不必再硬要学生按照预设轨道退回来“回首往事”。这就顺利地实现了由学生自己制造了旧知识和所要讲授的知识间的一种“不协调”,用知识本身的力量去吸引学生深入学习,体会学习的快乐,确立向往学习的心理倾向。
二、利用尝试学习实践,增强学习能力
1、教师要掌握教学新动态,积极运用教学新理念。
学习的方法与能力都不是可以用灌输获得的,教学中要给学生创造训练的机会,使学生技能逐渐内化,成为学生经常性的行为表现。
“与他想法一样的请举手。”“有不同想法吗?”这两句简短的话,却反映出教师不同的教学理念。记得有位哲人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当所有的喉咙都发出同一种声音时,那是我们创新教育的悲哀。”但是当通过你的努力,让所有的喉咙都发出不同的声音时,那是多么其乐无穷的事呀!
在以前的教学研究中,我们对于某节课的完整性还是很注重的,甚至有点过分,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学生们对某一问题的深入思考与感悟,阻挡了优生“亮点”的展示与减少了后进生“自我消化”的时间和空间。作为教师,也就不可避免地减少了“有不同想法吗”这句话出现的次数,甚至很多时候,即使是研究课或观摩课中的动手操作和动口交流等行为,也都流于表面现象,没有真正落到实处。
2、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进来。
新课标指出:教学中应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特征,允许不同的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认识问题,采用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用不同的知识与方法解决问题。所以当学生已经产生了问题,思维处于急于想知道答案的状态时,教师不要把答案出来。这会限制学生的思维,还是应让学生参与实践,允许学生的思维在实践过程中自由发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经历尝试探索的过程,这样就更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发展。
确实,由于每个学生都来自不同的家庭,有着不同的思维习惯,个性心理,在这种氛围下,学生的“七嘴八舌”、动手操作会带动他们的思维。不同层次的学生都不同程度地体现了参与过程中的思维力度,并且努力着用数学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操作过程。
在新授《面积和面积单位》时,我尝试让学生自带活动器材,如硬币、纽扣、正方形纸片等。自找合作伙伴(可以是同桌或左右桌、前后桌的同学),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自己则来回穿梭于学生中,及时做好引导、帮助工作。学生对于比较两个长方形(10cm×6cm和14cm×4cm)大小出现了多种不同的思路,比如:先重叠,发现无法比较,再把重叠后多余的部分剪下来再重叠比较;在两个长方形里摆硬币,通过硬币的个数进行比较;在长方形里摆小正方形纸片从而进行比较;在长方形里画一样大的格子进行比较……
通过选择不同的策略解决了相同的问题,学生有了各自的体验。有选择就有比较,有比较就有认识。它让学生从小学会“多中选优、择优而用”。而这种思想方法在科学研究、工程设计与经济管理中是不可缺少的。
尽管由于学生的动手操作及动口交流的时间过长,使得没有多余时间进行巩固练习,甚至有一部分学生只是在数学活动中,获得的是一些初步的经验,但是绝大部分学生已经在动手操作中,在“还有不同想法吗?”的影响下,学生为了显示自己的能力,把自己的潜力充分地挖掘出来了,能够发现了1—2种方法。并在相互交流中,潜移默化地优化了自己的方法。
事实证明: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在自主、自觉、自由的实践活动中,感受到了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和灵活性,思路得到开阔和发展。即使这堂课显得不够完整,但又何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