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中专体育教学改革与创新

2016-03-15程树春

山东工业技术 2016年6期
关键词:创新改革教学

程树春

摘 要:随着新课程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发展,新理念下的体育教学改革与创新得到了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中专体育教学作为中专学校教育环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及心理素质都有着重要的意义。然而当前大多数中专院校体育教学中仍存在着诸多问题,严重影响着体育教学改革的进程,降低了教学质量,这就需要体育教学工作者结合实际教学情况及社会发展的需求对体育教学模式进行大胆的改革与创新,从而进一步提高的学生的身心健康和体育教学质量。

关键词:中专体育;教学;改革;创新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6.06.253

中专体育教学是中专院校教育环节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其与社会实践联系紧密,体育运动可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有益于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等,种种表明体育教学对提高中专学生身心健康等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近年来有些院校在教学目标、教学观念及教学方法等方面仍存在着很多问题,使得中专体育教学难以达到其教学目的。因此,应该对当前体育教学现状进行分析总结,通过对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深入改革与创新,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

1 中专体育教学的现状

1.1 体育教学目标不明确

目前,部分中专院校的体育教学仍以学生的体育成绩作为教师教学的主要目标,而忽略了培养学生掌握体育锻炼相关的知识、方法及技能,忽略了培养学生的爱好及强健身心的重要性。此外,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其教学的宗旨不明确,导致了各个学校的教学重点各不相同,从而导致了教学效果难以达到最终目标。

1.2 体育教学方法落后

近年来,从事中专体育教学的高学历教师比例不断增加,教师的整体综合素质水平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但他们仍然以传统的教学理念为指导,其教学内容与方法都比较传统。在教学过程中,基本延续了“传授式”传统教学方式,强调培养学生技术的学习,而忽略了对学生心理健康、个性发展及学习兴趣的重点培养。

1.3 体育教学缺乏创新性

很多中专学校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仍以教师为中心,而忽视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使得体育教学程式化、强制化程度严重,再加上体育教学方法单一、教学内容陈旧,导致体育学习氛围不浓,从而严重压抑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学习兴趣的培养,这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的发展,也不利于提高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主动性。

1.4 体育成绩考核方式单一

目前,很多中专学校在学生成绩的考核上,还是主要以学生的竞技能力和运动成绩作为考核内容,而这单一的考核方式忽略了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并不能全面的反映出学生的体质发展状况,因而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学生参加体育积极性和主动性,阻碍了学生的特长、身心的同步发展。

2 中专体育教学的改革及创新

体育教学的改革与创新,即重视体育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及考核方式的改变,使得只局限于学生技术掌握和体育锻炼的体育教学转向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学生体育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与主动性等的体育教学目的,从而进一步提高了体育教学质量,促进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实现了中专学校只是单纯培养“知识型”人才向培养“创造型”、“综合型”人才的跨跃。

2.1 重新确立体育教学理念与目标

在体育教学的改革与创新过程中,首先要突破传统的教育理念与思想,即改变以技术教学为主的传统教学体系,重新确立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为根本的目标,重视传授学生掌握多方面的体育锻炼相关的知识、方法与技能,切实落实好新课程教育改革的要求。

因此,中专体育教学应确立多方面的教学目标,促使学生在知识体育、兴趣体育和生活体育等方面上得到全方位的发展。通过教学目的的改变,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体育学习,并熟练掌握体育知识技能,进而将所学到的知识技能应用到现实生活中,加强他们的意志力、创造力及社会竞争力,从而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的发展,最终建立起终身体育的思想观念。

2.2 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的改革与创新

(1)改革教学方法,营造宽松的授课氛围。中专体育教师应不断地改进其教学方法,确立课堂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体育学习及实践活动中去,并为学生创造体验成功的条件和机会,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从而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体育知识的兴趣。

此外,针对每个学生的体育基础和身体素质的差异性,采取因材施教,实现全体学生共同参与,互帮互助,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和目标意识,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与积极主动性。

(2)体育教学内容的改革。中专学校为社会提供了大量的专业技术人才,因此体育教学内容也要适应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在体育教学过程中选择一些适宜学生树立终身体育意识和提高学生的社会生存能力的体育运动项目,如可以增加一些球类、羽毛球、武术、游泳等体育项目,便于学生即便步入社会也能因地制宜的从事体育锻炼。

此外,体育教师应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利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育技术向学生传授更新、及与体育相关的生活知识,增加有关的体育理论知识的内容。如体能分析、运动营养、心理压力控制与释放等等与体育有关的边缘知识。

3 体育教学考核方式的改革与创新

体育教学首先要明确考核目的是为了推动和促进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体育锻炼,从而有利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以及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拓展。因此,体育教学应重视考核方式的改革与创新,而好的考核方法应注重考核过程的科学性、公平性,除了对学生掌握体育知识、认识程度及运动技能等进行考核,还要增加一些学生自选项目、自选动作等形式的考核内容,以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增强体育学习的兴趣,最终培养学生树立终身体育的意识。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中专体育教学通过对体育教学目标、教学方式及、教学内容及教学考核方式的改革与创新,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积极的学习氛围,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参与体育的积极性、主动性,最终提高了中专体育教学效果和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刘海明.浅谈中专体育教学的改革与创新[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06):247-247.

[2]马锐.浅谈中专体育教学与改革[J].当代体育科技,2013(08):56-56.

猜你喜欢

创新改革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改革创新
改革创新(二)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
教育教学
“改革”就是涨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