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电子和光学传感器的目标定位关键技术研究

2016-03-15马惠铖杨娜薛灵芝

山东工业技术 2016年6期

马惠铖 杨娜 薛灵芝

摘 要:为了维护中国日益重要的主权和海洋权益,监测水域具有越来越重要的意义。在这样的情形下,许多国家和地区大量使用了星载电子传感器和光学传感器。由于其特殊的优越性,这两类传感器在水域监测方面非常实用。本文基于现有的电子传感器和光学传感器的基础知识,深层次的论述了基于这两种传感器的目标定位关键技术及其实际应用前景。

关键词:电子传感器;光学传感器;定位原理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6.06.144

1 星载传感器目标定位原理

1.1 电子传感器目标定位原理

在星载电子传感器定位系统中,无源定位技术是一种主要的方法。在星载无源定位过程中,星载传感器不需要发射大功率电子信号,相反,他们依靠获取目标的电子信号来确定目标的具体位置。最主要的无源定位方法是双曲线定位法,也叫做时差定位法。影响来自相同发射源的不同接收信号的机会在于相应时间,目标的位置可以借助于滞后时间的判定来追踪。在飞机上,[1]辐射源和观测点的相对位置上通常存在一些不同因素。通常,电磁波到达这两个位置需要的时间是不一样的,这样就会产生一个确定的时间差值,以此就可以做双曲线。

1.2 光学传感器定位原理

2 基于特征谱向量的相关算法

通常用电子检测方法获得的目标点集合是一种全连接图。[5]可以使用相邻矩阵A来代表全连接图的表示矩阵,也可以减去A得到拉普拉斯矩阵用以表示表示矩阵的完整连接图。相邻矩阵A也可以被表示为目标点和之间的高斯加权欧式距离。

3 结束语

现时代,各国以及很多领域对定位技术急切需求,定位技术也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是相关技术仍有待突破与创新。本文详细论述了电子传感器与光学传感器的定位原理以及基于特征谱向量的相关算法,并且简要说明了两种传感器定位原理的不同。这项技术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并很快达到实际应用。由于大量的民用需求,这项技术不仅仅局限于军事应用更多应偏向民用。

参考文献:

[1]Wang zhanbin, Zhaohui, Zhang Haibo. A new method of conflict evidence combination based on the reliability function, [J]. Journal of Shangha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8(01):50-54.

[2]Zhang Changfang,Hu weidong. Integrated location and attribute information matrix group of members of the observation matching algorithm [J]. Journal of electronic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2009(08):1835-1839.

[3]Zhao Bangxu, Yang Hongwen. Group of target data association algorithm that use coding and formation characteristics [J]. Electric and Control, 2012(06):32-35.

[4]Li Wenli, Guo Kaihong. D - S evidence theory synthesis rules and conflict [J].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theory and practice, 2010(08):14 22-2010.

基金项目:延安大学西安创新学院教学科研培育项目,NO:2016JXKY-21

作者简介:马惠铖(1981-),男,陕西宝鸡人,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传感器与智能仪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