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医药行业的现状和未来发展

2016-03-15勾磊

大陆桥视野·下 2016年1期
关键词:未来趋势机遇

【摘 要】概述国内外医药行业的基本情况和存在的问题 ,并对医药行业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分析。我国医药企业必须重视自身存在的问题以及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结合实际 ,采取相应对策 ,不断加强、提高自身的竞争能力 ,共同维护我国医药行业的健康、持续、稳定发展。

【关键词】国内外医药;未来趋势;机遇

近几年,全球医药行业整体仍然保持着平缓增长的状态,刚性特征明显。从医药消费结构来看,处方药消费仍然占据着医药市场的主导地位。可以预见,随着人民科学文化水平的提高,自我认知和自我治疗将有力的驱动非处方药市场的发展,然而医药和医疗事关人身安全,医生的权威地位短期内不会改变,因此,处方药消费仍然是未来医药消费的重点,尽管处方药的销售额的增速可能会慢于非处方药。不同的治疗领域的药物销售额的增速也不尽相同,传统的治疗领域药物销售的基数大,增速慢,如抗肿瘤药物,而原先重视程度不够的“新兴”疾病的治疗药物的销售增速较快,如多发性硬化症。

一、国内外医药行业基本情况分析

发达国家的医药消费占比较大,但增速趋于平缓;而多数发展中国家的医药消费占比较小,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潜在的需求逐步释放,增速较快。根据2013年的数据,按照药品销售增速由高到低的顺序排列,依次是亚非澳、拉美、日本、欧洲和北美。

发展中国家医药行业的成长速度更快,由于发展中国家医保政策的完善程度、医药市场的现代化程度、人均收入水平都处在一个比较快的增长阶段,因此随着医疗需求的逐步释放,发展中国家的医药市场成长的确定性更高。通过各个国家医疗开支的GDP占比,我们也会得出同样的结论:多数发展中国家的医疗开支的GDP占比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以拉美国家为例,随着政府对医疗卫生水平的重视程度提高,医疗开支转移支付的数额将稳步增长,从而带动医药行业的大发展;而发达国家的医疗开支的GDP占比多数高于平均水平,政府不堪重负,以美国为例,医保费用的控制是未来发展的主题,因此行业大概率保持目前的平缓增长状态。

尽管我国医药市场持续稳定的增长,但我国医药企业产品创新和研发能力还处于较低水平。首先是研发资金投入不足,根据工信部《中国医药统计年报》的数据显示,2005 至2007 年,我国制药工业的研发投入只占销售额的1.07%左右,2008 年以后这一比例有所上升,国家统计局《第二次全国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资源清查主要数据公报》的数据显示,2009 年制药工业研发投入占销售额的比重上升到1.48%,总投入达到约120 亿元。而以创新专利药为主的跨国制药企业研发投资占销售额的比例高达15%以上,即使是以仿制药为主的印度制药企业,其研发投入的比例也接近销售收入的10%。

其次是研发水平明显偏低,据中国卫生经济学会统计,我国目前生产的药品中,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药品不到3%,7%以上的国产药品为仿制药,原研药基本由外资制药企业以及合资制药企业销售。

二、医药行业未来趋势分析

(一)医药产业快速增长,做大做强成为重要主题

现在有200多家家医药上市公司,“十二五”末估计可以达到400家;到2020年,市场规模可能超过10万亿;几千亿规模的小行业,短短时间内就会到几万亿,甚至十万亿。中小型医药企业将异常活跃,融资和上市成为战略主题,这些企业都希望借助资本市场的力量做大做强。

(二)医药产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并购重组趋势加强

长期以来,我国医药产业无论是制药环节、流通环节还是零售市场,市场集中度相对较低,呈现企业多、规模小、成本高、效益低等特点。加入WTO后,市场竞争加剧,一些企业将被兼并、重组,一些企业将不得不退出市场,这种优胜劣汰导致医药企业数量逐年减少。

资本的介入是医药行业调整的催化剂,随着行业的发展,政策逐步的放开,资本对医药行业的渗透越来越深入,一大批以上市公司为主体的大公司将通过联合、兼并、重组实现资源整合、资产增值和资本扩张,促进企业跨越式发展,出现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医药企业集团。

(三)产品结构优化,企业竞争从产品价格转向产品质量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医药产业发展由过去“生产绝对短缺”到目前“生产绝对过剩”,存在药品结构不合理问题,低水平重复现象严重。当前,医药市场上出现“破釜沉舟”式的恶性竞争,企业竞争从“讲质量、讲价格”后退到“拼回扣、拼成本”,产品结构性矛盾凸显。

随着市场经济不断趋向规范化和理性化,加快产品结构性调整已成为诸多企业家重大的战略投资,追求产品质量成为医药企业谋求快速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主要反映在产品的高科技含量、高质量、先进工艺和使用价值上,产品结构调整将呈现个性化、特色化、门类化、系列化、品牌化的特点。

(四)市场开发趋向合理,创新型公司将优势凸显

近年来,国家大力发展用于重大疾病防治的生物技术药物、新型疫苗和诊断试剂、化学药物、现代中药等创新药物大品种,提升生物医药产业水平;加快先进医疗设备、医用材料等生物医学工程产品的研发和产业化,促进规模化发展。

在目前药价趋降形势下,创新类产品无疑会获得价格和审批等诸多优惠,这对具有创新能力的公司,尤其是具备研制国际前沿的一类新药的企业带来腾飞的机会。

三、我国医药行业未来发展机遇

(一)医药市场潜力大

大病医保2014年已逐步铺开,重大疾病用药将享受医保支付结构调整的绝对份额,2012年,全国参合人数达 8.05亿,参合率98%;人均筹资水平提高至300元,筹资总额达2400亿元。

(二)基层医疗市场潜力大

卫生部发布《2013年卫生工作要点》提出,基层医疗参合率达到95%、住院费用报销75%、最低支付限额不低于8万等。随着基层建设的持续推进,基层市场尤其是县级医院市场增速将明显高于城市医院市场。

2015年新医改进入深水区,改革重点开始转向公立医院改革和基层县乡市场。在医疗资源和医疗需求的下沉中,县乡医疗市场将成为医药企业竞争的主战场。预计在医疗城镇化带来的 6.6万亿的医疗保健支出增量中,新农合覆盖人员的提升将贡献约 2万亿的增量。

(三)基药市场潜力大

2013年卫生部要求全国范围内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应全部配备使用基本药物,二级医院基本药物使用量和销售额都应达到40%至50%,其中县级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县的二级医院应达到50%左右, 三级医院基本药物销售额要达到25%至30%。由于基药配备和配送的强制性,进入基药目录的药品得以全面覆盖县域医疗市场,包括开发不充分的偏远县医院及众多基层医院。基药政策性利好,使企业无需做太多的品牌推广,渠道推力可顺利实现快速铺货,节省大量的渠道营销费用。

2013年,我国再次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筹资标准,达到340元左右;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县达到全国县总数50%以上。基药目录扩容和二三级医院联动,药品市场蛋糕重新切割,基药市场将从2012年的700亿扩容至2015年的4000亿。

(四)国际化人才引进

随着我国医药行业的快速发展,国家对企业走出去大力支持,重视对医药领域急需的科技创新、质量管理、国际化运作等方面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支持引导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合作,联合培养高层次人才。依托重大项目、重点实验室和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平台,发挥“千人计划”的作用,引进国外优秀人才来华创业,这些政策会帮助吸引更多的国际化人才到中国寻求就业机会。

四、结束语

虽然我国医药行业发展势头良好,但是发展中仍然有很多问题要解决。在医药行业的发展过程中,必须重视自主知识产权,重视医药行业的研发和投入,重视药品的创新。同时,相关政府部门也应该重视我国医药行业的发展情况。医药行业在新的发展时期应该灵活变通。只有这样,我国医药行业才会更好更快的发展。

作者简介:勾磊,三峡大学经管学院2014级工商管理班

猜你喜欢

未来趋势机遇
RCEP与房地产机遇
你的焦虑,也是你的机遇
再见,机遇号
不必过于悲观,四大机遇就在眼前
用科技创造机遇
浅谈建筑空调的未来趋势
互联网金融的现实与未来趋向分析
浅谈我国量子通信技术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
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