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室内设计技术专业《商业空间设计》课程中的项目设计研究

2016-03-15瞿思思

大陆桥视野·下 2016年1期
关键词:情境设计项目设计能力本位

【摘 要】在职教课程的整体设计中,课程教学项目(简称“项目”)是课程内容的主要载体。[1]本文立足于职业院校室内设计技术专业教学,结合《商业空间设计》课程中的项目设计进行研究探讨。通过项目设计,突出本课程的能力目标、知识目标和素质目标;以实际岗位中的项目及具体工作任务为驱动,以能力为本位、学生为主体,训练学生的综合能力、学习系统的专业应用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从而更加有效的达到教学目标及教学要求。

【关键词】项目设计;能力本位;情境设计

“项目”是“课程教学项目”的简称。它是以实际职业活动、企业工作为背景,按照认识论要求改造过的一项具体工作。[1]本文立足于职业院校室内设计技术专业教学,结合《商业空间设计》课程对其进行项目设计研究,探讨适合本课程并与实际工作过程为依据,具体工作项目和任务来驱动、结合大型综合项目贯穿全课,从而训练学生的综合能力、学习系统的专业应用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从而更加有效的达到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及教学要求。

《商业空间设计》课程是室内设计技术专业中应用和实践性很强的专题课程,也是室内设计师综合能力培养的重点课程,是职业岗位中公装项目设计的一个重要分支。在传统的教学中,我们最直观的方式就是将优秀的案例引入教学,这样的教学方式通常是先讲后练,教学环节和过程严重脱节,学生在课堂上无法实际动手操作,没有项目任务,无法实训得不到技能水平的提高。面临这一瓶颈,应如何结合高职高专学生特点将项目与课程设计及教学实践相结合是本课程在项目教学中研究的重点。

1 .将“案例”改造为“准项目”

商业空间设计教学完整的工作流程如下:市场调研-设计方案策划-确定设计主题-方案设计(施工图纸的绘制及方案效果图表现)-方案结果测评-修改方案-再实施……如此循环反复进行。

现在在原有案例分析的基础上,把原案例中“可以动手的环节”突显出来,与案例中无法动手但可以分析的内容相结合,使原来的“案例”变成“准项目”。

做法如下:搜集整理4个真实商业空间的案例(专卖店、超市、商场、会所)的案例,教师据此指导学生完成以下任务。

第一步,交给学生4份实景样板房+施工图纸+“市场调研报告”,学生据此设计个别主题化商业空间设计计划方案(游戏)。大家讨论、研究、评价、修改。由于上课没有实际商业空间项目及方案,商业空间的调研工作无法在课上进行,因此将“商业空间调研”这个环节以“案例”形式直接给出;然后突出学生可以动手的“设计个别主题化的商业空间设计计划方案(游戏)”这个环节。

第二步,教师介绍“方案实施的结果”:学生在上一个步骤中完成的“设计个别主题化的商业空间设计计划方案(游戏),让学生分小组选择自己喜欢的商业空间类型及主题,并完成“设计任务书”。这里如何选择和设计任务书就成了学生的实际训练环节,突出“训练过程和结果”,并完成实际工作流程中市场调研和项目设计方案的策划过程,使学生明确商业空间设计的目的、主题、工作过程和成果要求。学生通过实际动手做的过程完成项目的设计计划及策划。

第三步,教师用施工图及样板房实景图、CAD图纸和效果图方案展示“项目方案设计及施工过程”:让学生学习、观察不同类型主题商业空间方案设计、修改及实施的具体工作流程,师生交流、学生互动,分析在工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如:对施工图纸的识读、施工图的绘制技能、构造、材料及方案创意设计等)。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讲解、理解方案,学生结合施工图纸及方案设计策划任务书,进行模拟动手操作、绘制表现项目方案的设计。方案设计绘制及表现过程中将具体工作任务、工作过程贯穿整个项目,通过任务达到技能水平的提高,在完成具体工作任务的同时由知识支撑技能,结合技能训练完成工作任务,达到方案设计要求,从而训练学生的综合能力、学习系统的专业应用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从而更加有效的达到项目的教学目标及教学要求。

第四步,教师根据方案成果资料及成果标准来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学生提供项目方案设计中的任务书、设计草图、设计的施工图纸、效果图方案及在方案设计、实施过程中调研和参考的数据、资料。教师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模拟企业真实情境,进行角色扮演,结合装饰公司接洽业主的工作流程对已经实施的方案进行检验、评价。学生记录这一检验、评价过程,将方案设计及表现的不足之处进行完善,从而完成方案的深化设计,与实际岗位工作流程对接,再次修改计划(游戏)这个环节,突出学生可以动手“操作实施方案及修改方案”这个环节。

教师设计的是以实际案例为基础的,学生可以参与的,可以操作的“准项目”。准项目的实施过程受到条件限制,可能是局部实施,个别环节实施,也可能是仿真实施。弹药努力将工作的整个实施链条及工作过程不全。[1]

2. 将“情境设计”融入项目设计教学中

“项目”是一个具体的实际工作。情境是学生“行动”的引导,情境是教师上课实施“引导”的重要手段。[1]

商业空间设计的类型有很多,如专卖店、超市、商场、娱乐会所等。教师在确定具体的项目后,必须由情境来覆盖、引领、驱动项目的全过程。以商业空间中的专卖店设计为例,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各大品牌在销售模式上都不断更新,力求新颖加大竞争力从而促进消费,提高市场份额。品牌专卖店在设计的时候正是迎合了这一契机,将自身的品牌和主打销售产品通过固定的内部销售空间进行商品的展示,那么专卖店的内部空间设计就成了设计师要思考的重点和销售的亮点。如何突出品牌特点,如何体现企业文化,如何在现有的空间中划分功能性空间布局,如何对品牌专卖店进行色彩设计,如何运用装饰材料满足展柜、展架的构造需求等等,综上所述都是突出品牌专卖店创意设计及区分其它专卖店设计的重点。也是一个项目的总情境、贯穿每一个子项目和任务具体情境要面临和思考的内容。

对专卖店的设计内容进行细化,如某服装品牌专卖店的设计。在这个项目及方案设计中,贯穿全项目的情境就是企业经营者对该品牌专卖店设计师提出的新的内部空间装修要求及要达到的销售效果,从而提升市场竞争力。所以教师在设计项目的时候就应该将此情境告知学生:“某品牌专卖店经营者对设计师提出要改造品牌专卖店内部空间的设计要求”,由此展开一系列具体工作,也就是子项目和具体工作任务。每一个子项目和任务在实施的过程中,必然会出现一系列的设计与施工问题,这些工作任务又可以引出正常的工作情境、出错情境、意外情境、紧急情境和违规情境,让学生在课程项目中,经历未来岗位上可能遇到的所有可能出现的主要情况,教师通过“情境”引导学生“经历”,从而达到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通过虚拟仿真项目在实践训练中得到具体锻炼,充分与企业挂钩,真正在学中做、做中学,教学做一体化,培养高职院校又红又专的职业岗位技能应用型专业人才。

通过将“案例”改造为“准项目”,将“情境设计”融入项目设计教学中可以更加有效的提高项目教学效果,从而达到课程的能力目标、知识目标和素质目标的要求。提升学生对专业技能综合能力的应用,具体方案的设计实施,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自主学习能力,与人沟通、交往及表达的能力;并能结合专业及行业需求完成项目设计方案的职业技能,具备过硬的专业知识、扎实的职业技能、较强的职业素养,为学生发展室内设计专业各方向的职业能力奠定基础,成为社会及行业需求的高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戴士弘.职教院校整体教改[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69-85.

[2] 马江晖,刘新.商业空间展示设计实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53-55.

基金项目:

2013年湖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研究项目(2013B285)。

作者简介:

瞿思思(1982— )女,湖北广水人,鄂州职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室内设计,建筑可视化。

猜你喜欢

情境设计项目设计能力本位
高职《图片处理》课程的教学大纲设计
能力本位视角下的高职课程体系设计研究
温泉旅游服务区项目规划设计
能力本位的《影视艺人经纪》课程改革刍议
校企协同的材控专业项目设计与实践课程建设与实践
项目驱动式教学法在“网页设计与制作”中的研究与应用
巧设课堂教学情境,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