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刍议我国医院经济效益管理改进措施

2016-03-15苏文

大陆桥视野·下 2016年1期
关键词:成本核算市场经济经济效益

苏文

【摘 要】在我国大力发展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中,医院作为国民福利性组织和经营性市场经济性组织,其主要的任务是抓住机遇,在保证社会福利性的前提下,加快自身发展,提高组织的经济效益。本文通过分析医院经济效益的内部和外部影响因素,提出了提高医院经济效益的合理化建议,力求使医院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经济浪潮中增强竞争力,实现医院可持续性的快速发展。

【关键词】经济效益;措施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国的医院是公益性事业单位,不以营利为目的,它的主要职责是为人民群众提供医疗救助、保健服务和社会公共卫生等。随着我国市场经济改革的深入,政府对卫生事业经费投入的比例降低,医院要面临自负盈亏的局面,医院经济效益管理逐渐成为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在,医院管理就是力求医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大化,经济效益是医院发展的基础,社会效益是医院发展的目的,医院成本管理和控制是医院经济效益管理的主要内容,随着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必须加强成本核算,提高经济效益,适应新的医疗体制,维持医院健康持续发展。

医院经济效益管理是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融合在医院管理的各个环节和领域,直接关系到医院的生存和发展,是医院管理的重中之重。在当前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中,医院要适应医疗市场的要求,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长足发展,就必须加强经济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医院如何适应市场经济发展,满足广大群众不断增长的医疗需求,提高医院经济效益,促进医院持续发展是我们面临的重要问题。

一、医院要努力提高自身的社会效益,增加患者的复诊率。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患者在就医过程中,不但要挂专家号、特需号,而且对医疗环境和医院服务也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医院要根据层次要求的就医人群,灵活的制定出与之相适应的就医方式。医院在保证具有优良的医疗资源同时,还应有高标准的医疗环境和服务质量。医院要时时保证以患者为中心,以质量求生存,以患者满意为终极目标,给患者提供最好的疗效。实现医患关系零距离、医疗质量零缺陷、医疗服务零投诉的服务目标。通过实际行动,来获得患者的信任,增加患者的复诊率,提高医院的社会效益,从而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

二、医院职工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推行绩效工资管理。

医院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获得持续发展,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与时代同步是必须的。只有在思想和观念上跟上时代的发展,医院才能行之有效的实施绩效考核制度,充分发挥制度的作用,将工资与绩效挂钩,有效调动职工的积极性,进而提高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医院实行绩效考核制度,职工的工资收入直接与其绩效挂钩,职工的工资收入直接反映科室经济效益好坏,进而汇总反映到医院整体的经济效益状况。每个职工都清楚自己的工作业绩对科室和医院效益的贡献,知道个人收入与科室和医院经济效益紧密相连,从而使每个职工都是成为医院整体经济效益的收益者与创造者。只有这样充分调动起职工的积极性,医院才有强劲的发展力,改革才能顺利开展。

三、加强医院成本管理,全面实行成本核算机制。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提高,社会对医院资源需求不断增加,一些医院发展资金短缺的问题日渐突出,而客观上全民社会医疗保险制度也使得医院的经济负担进一步加重。当然,有些医院自身也存在成本管理不到位,成本核算意识淡薄等问题。因此,在医院经营管理中,建立健全科学的成本管理制度,全面落实成本核算机制就非常有必要了。

首先,要加强对无经济收入科室进行成本核算,对每个无经济收入科室的人工、材料、折旧摊销进行控制。其次,把无经济收入科室的成本按照有经济收入科室的收入比率分配到科室,再对有经济收入科室进行全成本核算。这样医院全部科室都进行成本控制核算,医院的所有支出全部分解落实给了有经济收入科室,才不会产生科室成本与医院总成本不符的现象。信息化时代,医院应充分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新技术,建立分级成本核算网络,加强全院的成本管理和成本核算工作;加强全院成本核算的可比性,规范核算单位的收入、支出项目;逐步实行完全成本核算,完善成本核算,提供更多更有效的信息。医院尽量减少各项成本支出,建立节约型医院,有效降低医院管理经营成本,保证医院经济效益不断提高。

四、医院要加强医院财务管理,严格控制收入与支出管理。

医院的收入是指医院在开展医疗服务活动或其他活动中依法取得的非偿还性资金,包括医疗收入、财政补助收入、科教项目收入和其他收入。随着医改的不断深入,政府对医院卫生事业经费的投入比例逐渐增加,政府的财政补助主要用于补偿符合国家规定的离退休人员经费、政策性亏损补贴等经常性支出和医院用于基本建设与设备购置、重点学科发展、承担政府指定公共卫生任务的专项补助支出。而医疗收入是医院主要的业务收入。业务收入是医院开展医疗活动的重要资金来源,是医院补偿各种成本支出的必要保障。因此,医院应按照国家的物价政策和医疗收费标准合理地组织门诊收入和住院收入,加强对收入的管理。

医院的支出是指医院在开展医疗服务及其他活动过程中发生的资产、资金耗费和损失,包括医疗支出、财政项目补助支出、科教项目支出、管理费用和其他支出。加强支出的管理,首先,要科学、合理地编制支出预算,保证支出总量监控,保证人员经费、基本公用经费和医院发展经费的支出。定期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分析,发现问题,查找原因,及时纠正,使预算与实际执行结果一致。同时将预算执行结果与绩效考核挂钩。其次,要建立健全支出管理制度,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财务开支标准和开支范围。对支出的原始凭证、项目真实性、完整性、合法性进行审核,认真审核相关签批手续是否齐全,支出是否在预算内或超出预算范围。第三,加强对新购财产物资的审批和控制。购置大型、贵重医疗设备和进行大型修缮,要组织专家进行可行性论证和投入使用效益分析,避免盲目购置,造成资金浪费、设备闲置的情况发生;对药品、卫生材料、低值易耗品和办公用品等物资要推行集中招标采购制度,降低医院采购成本,形成节约型的医院,有效地充分利用资金。

市场经济下,医院既要保持社会公益性,又要保证自身长远发展,这就要求医院既要落实国家医改工作要求,认真贯彻国家建设“群众自己的医院”的方针,建设群众的满意医院,赢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又要加强医院的财务管理工作,有效控制成本,合理合法的创造经济效益,使医院能够持续不断地健康发展。总而言之,医院要在医疗体制改革中获得生存和发展,就必须采用先进科学的现在管理模式,增强医院经济效益创造能力。

参考文献:

[1]李全民.试析加强医院财务管理适应市场经济[J].现代国企研究.2015(14)

[2]周腾波.成本效益分析法在公立医院经济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新经济.2015(35)

猜你喜欢

成本核算市场经济经济效益
市场经济下工程项目的招投标管理
造价人员在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中如何发挥积极作用
财政税收在市场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市场经济
事业单位的成本核算
如何提高农村合作社的经济效益
新形势下经济效益审计的新措施
浅析我国中小企业成本核算的有效对策
成本核算与管理中的常见问题及完善对策
园林绿化工程的经济效益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