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食品企业社会责任缺乏的原因和对策浅析

2016-03-15李怡雯

大陆桥视野·下 2016年1期
关键词:食品企业社会责任食品安全

【摘 要】近年来我国食品领域安全事故频发,出现如毒奶粉、毒大米、冷冻僵尸肉等问题,让人民群众对我国食品行业安全的缺乏信心,食品企业的社会责任履行情况自然而然地成为了社会公众关注的热点问题。当前我国食品企业社会责任缺失的原因是由企业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共同造成的。确保食品企业效解履行社会责任,应当建立健全相关法律制度、强化政府监督职能、加强食品企业自身建设、发挥社会公众的引导促进作用。

【关键词】食品安全;食品企业;社会责任

一、我国食品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现状

近年来我国食品领域安全事故频发,出现如毒奶粉、毒大米、冷冻僵尸肉等安全问题,让人民群众对我国食品行业安全的缺乏信心,食品企业的社会责任履行情况自然而然地成为了消费者关注的热点问题。当前,国内食品企业对社会责任的认识仍比较模糊,有的企业对此感到困惑,意识到社会责任的重要性但却无从着手;有的企业则观望徘徊,认为社会责任并非必要,且担心履行社会责任会加重企业负担,影响经营利润;有的企业则逃避责任,为了一味地追求自我利益,突破了行业规范与道德底线,忽略乃至严重损害了公众利益。

食品生产安全关系到食品企业的生死存亡,它不仅反映了企业的道德水准,更关系着企业的长远发展。越来越多的食品企业开始思考将社会责任融入到企业的发展战略中和企业文化中,来确保企业履行社会责任。

二、食品企业社会责任缺乏的原因分析

企业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共同造成了食品企业社会责任缺失。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在责任性质上,食品企业是第一责任人, 其生产部门与监督部门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同时,政府的监管,媒体的舆论导向和消费者舆论监督也影响着食品生产企业的行为。

(一)内部原因

许多食品企业为了片面地追求眼前的利益,当经济利益与社会责任发生冲撞时,逃避或决绝履行社会责任,造成了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阻碍了社会的稳定健康发展。

社会责任意识淡薄,在企业经营行为中,过度追求经济利益,并将实现利益最大化作为他们投资经营的基本目标,而不把改善员工的工作条件和安全当作企业责任。部分食品企业把企业营利与企业社会责任对立起来,在利润最大化经营目标的驱使下,失去理性,走上唯利是图的道路。

企业道德经营理念缺失,导致了管理人员和员工的道德水平良莠不齐,食品安全意识淡薄,在企业发展的同时,不注重树立道德的经营理念,趋利观念浓厚,有的行为甚至违法国家法律法规,从而带来很大的食品安全隐患。

企业未建立社会责任管理体系,没有相应的社会责任管理部门,食品企业对员工的社会责任培训就有可能流于形式,包括对社会责任意识的培训、和社会责任联络人的培训,没有将这项工作提高到企业的战略地位来实施。

(二)外部原因

相关法律制度不完善,相比于其他法律体系而言,食品安全的法律体系涵盖的范围较小,对新科技发展所导致的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未涉足其中例如食品安全的危机处理制度、公司责任报告机制等。而食品安全问题本身涵盖了从生产到消费的全过程,法律应当反映出这一整个过程。

政府相关部门监管不力,我国很多地方政府只注重企业的利润和税收,对企业守法行为的监督力度不够,导致地方政府过分注重经济效益和 GDP 的增长速度,重招商引资,轻监管市场,忽视了对食品质量、安全、消费者、环境和员工利益的保护。

消费者的食品安全意识差、维权意识淡薄,由于消费者的舆论监督意识差,对于一些企业不履行社会责任,没有自觉抵制社会责任缺失企业的产品,使得违规企业无所顾忌,愈加放纵。

三、增强食品企业社会责任的措施

(一)建立健全相关法律制度

法律和标准的建立就是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第一步,也具有纲领性的意义。严格的遵守规章制度,按照标准生产产品是每个企业的义务和责任。作为独立的经济主体,食品企业有追求自身经济利益的权利,而当社会责任的履行与其追求的经济利益相冲突时,企业可能拒绝履行或不完全履行社会责任。因此,必须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加大执法和监管力度。市场经济突出的特征表现为法律经济,要实现法治就要求建立起完善的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法律法规体系,不留法律法规的空白给企业不履行社会责任的借口。食品企业对社会责任的认识不充分和实践中相关的制度体系不健全,严重阻碍了我国食品企业社会责任运动的进一步发展。这种状况下,要切实推进食品企业社会责任的承担,必须依靠完善的法律体系作为制度保障。

(二)强化政府监督职能

政府和相关部门要切实加强对食品企业社会责任的监督。监督是食品企业能否遵守法律、落实制度的保障线。公权力机关要健全监督机制,落实监督措施,充分发挥监督职能。地方政府要努力消除地方保护主义的弊病,不惟、财税收入和招商引资为上,加强对社会责任问题企业的监督、检查,加大对相关问题曝光、处罚力度,增强监管的震慑作用,规范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行为。

(三)加强食品企业自身建设

积极引入现代企业管理理念。要强化企业作为“社会人“的认识,消除“利益至上”的观念,站在对有利于社会、有利于公众、有利于长远的眼光来审视自身发展,不仅仅是对股东、对投资者负责,不单单是唯利是图,而是要对员工、合作伙伴、政府、社区、公共事业及环境保护等担负责任,维护各方面的和谐统一、共同促进和持续发展。

要建立积极的企业文化。企业要把道德伦理、职业操守作为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来推进建设,在企业内部营造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使命感。

要持之以恒地推进社会责任体系建设。食品企业社会责任体系建设是一个不断完善、不断发展的动态工作。企业应积极将社会责任体系建设提升至事关企业生存发展、提升核心竞争力的战略高度,毫不动摇地一以贯之,并因地制宜地加以完善和调整。

(四)发挥社会公众的引导促进作用

食品企业作为社会组织,它的行为势必会受到社会各方面的影响,社会的组织、个体应当充分利用各类资源,积极发挥引导、促进作用,对食品企业有效履行社会责任形成强大的推力。新闻媒体方面,如各类报刊、杂志、网站等媒体,应切实发挥舆论发声、针挖时弊的作用。社会机构方面,如食品行业协会、社会责任评级机构等,应广泛地开展社会责任的相关宣传工作,使社会责任的理念深入人心、形成共识。社会公众方面,包括公司投资者、员工在内的社会公众,要强化作为股东、作为雇员、作为消费者的维权意识,对企业拒绝承担相关责任、损害自身相关权益的行为,应积极运用法律法规等武器,通过正当、合法的途径维护自身利益,而不是以“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旁观态度做“沉默的大多数”。有效地使食品企业化外部压力为内在动力,更好地承担相关社会责任。

四、结束语

食品企业与居民生活和整个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也是经济发展的动力之源。和谐社会呼唤责任企业,一个具有高度责任意识的企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石。因此食品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既需要企业加强内部建设即树立正确的发展观念、实施正确的经营战略、再加以相应管理部门的监督来却确保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同时也需要社会各方的共同努力即政府、新闻媒体、社会组织及消费者等来形成合力。

参考文献:

[1]周利刚.论食品安全与企业社会责任[J].粮食科技与经济,2010(3):15- 16

[2]杨辉.进一步完善我国食品质量安全法律体系[J].中国食物与营养,2011(4):18- 22

[3] 朱兰兰.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价值的相关性研究——基于食品饮料行业的数据[J].财政监督,2013(10):41-44.

作者简介:李怡雯,三峡大学经管学院2014级工商管理班

猜你喜欢

食品企业社会责任食品安全
陕西食品企业品牌策略研究
论社会责任和企业发展的关系
我国食品安全监管面临的挑战及应对措施分析
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研究
《新闻晨报》:如何不跟着某些“网红”玩“反转”
食品企业社会责任缺失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
食品企业社会责任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