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分课堂在电气工程专业课程的应用

2016-03-15饶俊峰

课程教育研究 2016年1期
关键词:对分课堂专业课程电气工程

【摘要】讨论了当前电气工程专业课堂上存在的问题,提出采用对分课堂模式来开展专业课程的讲授,并在现实课堂中采用对分课堂进行效果探索。实践效果表明,对方课堂有效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思考,促进学生的学习交流,并减轻了老师的课堂压力,教学效果良好。

【关键词】对分课堂 电气工程 隔堂讨论 专业课程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1-0243-01

中国基础教育领域里的课程改革已经有了十多年的历史,从传统课堂到探究式课堂,再到“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到近些年出现的慕课和翻转课堂[1],基础教育的课堂模式已经有了一定的改革成效。然而,对于专业性强的专业课程,由于相对于基础课程而言难度更大,学生很难进行有效的讨论,因此绝大多数教师仍然采用传统的“满堂灌”讲授模式,这就导致很多问题,诸如学生很难长时间地集中注意力听讲、基础差的学生难以跟上老师的节奏、学生理解困难、教师讲的时间太长导致嗓子沙哑等。因此,专业课堂也急需教学模式的改进。

电气工程教育是理工科大学的主要组成部分。社会需求的电气工程技术专业人才需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背景、视野开阔和一定判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目前,我国在培养技术人才方面缺乏国际竞争能力,电气专业大学生尤其凸显专业素质不尽如人意的问题。本文结合上海理工大学(以下简称“我校”)电气工程专业课程教学中实际存在的问题,讨论专业课程教育改革的几个具体方面。

一、专业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专业课程的难度高、专业性强,学生的基础参差不齐,师生互动少,所以导致学生感觉没学到东西,而老师也教的很累,难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探索精神。专业课上的主要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学习积极性差。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智能手机和网络已经非常普及。学生在课堂上玩手机已经成为常态。网络技术本应成为人类的有利工具,可是随着各种娱乐、八卦、游戏还有色情信息在网络上泛滥,导致控制力较差的学生很容易沾染上“网瘾”,并且在课堂上也习惯性的玩手机,时不时地看看手机,很难集中精力听讲。网络带来的另一个负面影响就是学生的作息时间越来越不规律,晚上十一二点钟才准备洗漱睡觉,早晨起不来,甚至早餐也没时间吃,从而导致上课时精神状态萎靡,因此上午的课堂上经常是睡一大片。在这样的学习气氛下,认真学习的学生寥寥无几,如果教师在课堂上不能做到讲授生动有趣的话,通常学生整个学期下来,也就能对所学课程有个朦胧的概念,只是了解课程内容而已,很难将课程内容理解透彻,更无法将其内化吸收成为自己的知识了。因此,学以致用、创新也就只是纸上谈兵而已。

2.教师教得很累。古人云:教学相长。意为,教和学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对老师而言,如果只是单向的灌输,没有对现有知识的更多思考和挑战,就很难悟出新的东西出来。而学生的疑惑和提问,对老师就是很好的反馈和启发。因此,如果学生在课堂上鸦雀无声,对老师讲的内容没有任何反馈,不仅不利于教师的知识更新,对教师的教学积极性也是沉重的打击。尤其是在某些重要的专业课,比如《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课在本人所在学校对应3个学分,学校安排的是三节课连着上,三堂课下来,若非掌握好用气发声技巧,通常会感到嗓子干哑,连续站立近三个小时对教师的体力也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因此长期下去就很容易患上职业病。

3.教学效果差。在传统的“满堂灌”的课堂上,学生学习积极性欠佳,教师讲授很辛苦,其教学效果自然可想而知。因此,通常学生的成绩会有明显的分别,认真的学生分数极高,而大多数同学只是及格或中等的水平。

针对传统教学方式的教学分离、师生交互少、教学效果差等诸多问题,复旦大学的张学新教授融合讲授式课堂与讨论式课堂的优点,提出了“对分课堂”教学法[3],尝试改革传统课堂。两年下来,“对分课堂”教学法在全国许多高校和中小学引起了热烈的反响。

二、对分课堂在专业课程中的应用

对分课堂强调两个核心要素:一是把一半课堂时间分配给教师讲授,一半分配给学生讨论,二是把教师讲授和学生讨论在时间上错开,让学生在中间进行自主学习和个性化吸收。对分课堂的出发点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师必须让出部分课堂时间,交给学生掌控、主导,形成师生“对分”课堂的格局。本人在刚过去的春季学期尝试了对分课堂教学法,感觉学生明显积极很多、教师在学生讨论过程中主要负责引导和倾听,身体上轻松不少,重要的是教学效果有了大幅提升。下面具体分析专业课程中如何应用对分课堂教学法,主要分为教师讲授、课后复习、分组讨论三个过程。

1.教师讲授

在对分课堂上,教师介绍基本框架、基本概念,着重讲授重点、难点,但并不穷尽教材内容,这部分课堂上未讲的内容留给学生课后学习。学生通过教师讲授把握了章节的基本内容,理解了重点、难点后再去自学、思考,大大地降低了课后的学习难度,有利于学生开展自我学习,并能让他们从中体会到一些成就感。

2.课后复习

老师在课堂上完成讲授之后,接下来就要求学生进行课后的复习。课后学习时,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个人特点和具体情况,以自己的节奏去完成内化吸收过程,完成对教材内容更为全面的学习与理解。课后复习过程中,老师可以制定一些要求,比如布置三个任务:亮闪闪、考考你和帮帮我,这三个任务的主要目的如下。亮闪闪是要求学生做读书笔记,把学习内容进行提炼和总结,该项任务可以看出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程度以及学习态度;考考你则是让学生提出几个自己已经理解掌握的问题,这些问题可以作为下一个课堂讨论环节的讨论题目;帮帮我则是针对学生自学时发现的一些问题,同时自己无法找到答案,这类问题同样也可以作为讨论题目,同时也可以让教师在课堂上进行分析和解答。

3.分组讨论

教师讲授的内容经过学生课后的内化吸收之后,学生再回到课堂上,分组讨论自己学过的内容,然后与全班和教师进行深入的互动交流,也就是“隔堂讨论”,它非常符合学习过程基本的心理学规律:学生对刚刚接触的新内容缺乏深刻理解和认识,无法展开有效的讨论,经过课后的复习和内化吸收后再进行讨论,可以大大提高讨论效果,更容易激发学生的思维。同一内容,经过教师讲授、课后复习、分组讨论三个过程分阶段的学习,理解程度逐步加深。

三、结论

“对分课堂”教学法是一种符合学习过程基本的心理学规律的教学方法,本堂课讨论上堂课讲授的内容,这样的“隔堂讨论”让学生有备而来,显著提高了讨论质量,活跃了课堂气氛,增强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也减轻了教师的教学压力。

参考文献:

[1]吴志鋐.十多年课改之路:从探究课堂到翻转课堂[J].上海教育科研,2014,(8).

[2]李孜.电气工程专业本科教育改革初探[J].中国电力教育,2012,(15).

[3]张学新.对分课堂:大学课堂教学模式的一个新探索[W].中国科技论文在线,2014.

作者简介:

饶俊峰(1985-),男,湖北咸宁人,上海理工大学光电信息与计算机工程学院,讲师。

猜你喜欢

对分课堂专业课程电气工程
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PLC技术的应用
电大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改革探讨——以福建电大为例
人工智能在电气工程自动化中的应用
中美综合大学在音乐专业课程上的比较与启示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发展
民用建筑电气工程中的节能探讨
中俄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与思考
专业课程群建设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