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升初中作文教学效果的策略

2016-03-15赵晓燕

课程教育研究 2016年1期

【摘要】从当前作文教学的现状谈到教师应着手解决的两个大问题,即教学生怎样写和写什么的问题。

【关键词】作文怎样写 写什么 搞活课堂 抓好课外

【中图分类号】G63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1-0089-01

初中生有着与小学、高中不同的特点,他们独立追求与感受的个性日益突出,对生活、客观世界充满新鲜和好奇,但认识不足。表现在作文中,往往是不会选题、不会集材、不会谋篇、不会措词,脑海里是一片灰色的世界,没有色彩,没有生机,唯独老师、家长是他们的影子,导致写作时把心灵沟通、感情宣泄,变成言不由衷、动辄被咎的痛苦。初中毕业后还是被“怎样写”和“写什么”深深地困扰着。

怎样提高作文教学效果,是整个中学语文教学体系中至关重要同时又是最不容易找到现存答案的课题。在我多年的初中语文教学生涯中,作过这样或那样的尝试与摸索,作文教学始终我留下了深深的感触,我想从以下几方面说说自己的认识。

一、搞活作文课堂教学,解决学生“怎样写”的问题

课堂教学是双方共同的实践活动。因此,必须处理好“教”与“学”、“动机”与“效果”的关系,这要求教师谙熟学生的写作实际水平,针对学生“不知道怎样写”的问题指点,力求做到一课一得。

(一)引导学生分析命题(包括命意)作文的特点。学生怕写作文,其实最怕老师布置命题作文,学生对命题作文的内容不熟悉,感到无话可说,其结果只能是敷衍了事。任何一种作文命题,无论是何种体裁,也不管是何种形式,都具有限制性和开放性的特点。学生若能把握这一点,就能避难趋易,做到游刃有余。

(二)指导学生把握思维的方法。同一题材思考问题的角度不同,得出的结论也各有不同。作文教学要使学生在构思时思路开阔,八方辐射,立意时独出机杼,不落窠臼,想人之所未想,发人之所未发,必须在培养学生集中思维的基础上适当发展他们的多维思维方式。这样,就可以从诸多角度选择自己体会深刻、材料新颖、立意独特的角度来写,克服无话可说,无内容可写的毛病。

(三)让学生掌握文体知识,使学生适材选体。学生写文章之所以感到无从写起或不知怎么写,原因之一是没掌握文体知识,缺少“规矩”。其实任何一种体裁的文章都有它们的共性,又有各自的特点,不同文体的比较教学,交叉训练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些规律性的东西。根据不同的题材性质,用不同的体裁来表现,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范文引路,模拟训练。模仿是创新的一步,但不能一味地模仿,开始求“与古人合”,其后必须“与古人离”,我们必须强调模仿时加以创新,培养好文风。范文引路要注意:要求学生学范文之取材分析、布局谋篇的方法,而不是抄袭,让学生通过模仿开拓自己的思路,并加以发挥,最终变为自己的东西。学生一旦掌握这些知识,“怎样写”的心理障碍得到了解决,教师往后的作文教学工作也就有了良好的基础。

二、切实抓好课外活动,解决学生“写什么”的问题

在写作教学中,教学生“写什么”这一问题,长期以来困扰着我们教育工作者,国外的大量资料表明,在学校里人才成长的主要途径有三:一是课堂教学引导;二是课外科普、传记、文学读物的启迪;三是课外科技、文体、社会活动的培育。这后两条途径都属于课外活动的范畴,实际上是两条途径,即课内与课外。

课外活动是作文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问题是开展什么样的课外活动才能提高学生对生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达到解决学生不知道“写什么”的目的。以下两种形式的课外活动有助于达到这个目的:

(一)校外课外活动

校外课外活动的天地是广阔的,教师要引导学生广泛接触社会,把社会生活引进课堂,让学生在课堂学习的同时,与当今的世界、自己生活的社会、人民的事业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具体活动内容有:

1. 参观、考察。包括工厂、农村、工程、科研项目、新产品、新技术,增长见识;还可以使学生受社会主义现实教育,热爱祖国,树立远大理想,明确学习目的,增强学习动力。

2.欣赏自然、名胜。奇妙无比的大自然、历史文物,是学生获取有关气象、生物、矿藏等自然常识、历史知识和民间文化的生动教材。

3.文明礼貌、卫生宣传、慰问军烈属、学雷锋活动,从小培养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4.节、假日邀请家长参加学校活动,增进学校、老师、家长、学生之间的交流,使父母更理解孩子,孩子体谅父母,沟通两代人的感情,提高教育效果。

5.“家庭小天地”,学生在家里应有自己的小天地、活动内容,有自己的兴趣,或养殖、种植、或做小制作等等,培养自我动手的能力。

(二)校内课外活动

1.阅读。现在有不少学生在“题海战术”中苦沉浮斗,重理轻文现象较为严重,平时很少课外阅读,缺乏写作材料。要使学生作文有话可说,必须注意积累写作材料,提倡多阅读文章。但仅仅靠多读是不够的,还要强调学生对所读之书进行熟读精思,融会贯通,让它成为自己写作的源头活水,学会迁移,运用到作文中去。

2.练笔。要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除了强化课堂计划内定性作文外,还必须抓好学生的课外练笔,提倡写随意文,其形式包括日记、周记、评论读书笔记以及信函等。这是学生写作上自由耕耘的一块园地,让他们写自己的话,见什么写什么,想什么写什么。

3.班会。叶圣陶先生认为“说话训练”是激励学生“产生与发表的总枢纽”,教师只有抓住了这个“总枢纽”,才能有效的带动作文教学的各个环节。教师除了要重视课堂上学生“说”的能力培养外,还要利用课外活动有计划地开展一些说话训练。班会是一种比较好的形式,不但使学生主动“说”,而且组织能力方面也得到很好的锻炼。

4.竞赛。中学生往往有上进心,不甘落后。实验证明,竞争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手段之一,我认为个人之间竞赛优于团体之间的竞赛。语文的竞赛内容,包括书法比赛,查字典比赛,汉语拼音比赛,手抄报比赛,演讲比赛,语文基础知识比赛等等。这些活动,应有计划地开展。赛后要总结评比,以精神鼓励为主,辅以适当的物质奖励。

5.鼓励创作。俗话说:“乐此不疲”,因此,在作文教学中,必须鼓励学生创作,培养他们创作的兴趣,而推荐发表文章是激发学生创作的一个好办法。每次作文,我要求学生认真对待,选出一些较佳习作,编写作文专刊,名曰《春芽》张贴出来,并在课堂上为之大喊大叫,造成一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气氛,以点带面,让学生感受到作文的份量,大大提高他们创作的积极性。

总之,我们的作文教学应该是“授人以渔”,而非“授人以鱼”,学生一旦掌握了方法,就会通过这些知识去辐射自己的感性认识,并能把它们迅速地组织起来,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别致新颖、匠心独运的文章就会脱颖而出,作文教学的预期目的也就达到了。

参考文献:

[1]程翔.《语文教学中必须明确的问题》,语文出版社,1999年。

[2]李文朴.《初中作文教学心得》,《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5年。

作者简介:

赵晓燕(1969年11月-),女,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人,中学语文教研员,大学本科,中教一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