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道德经》对老年精神健康及护理工作的启示

2016-03-15丁琳曹月

课程教育研究 2016年1期
关键词:道德经

丁琳 曹月

【摘要】《道德经》中的哲学思想有益于解决老年人的精神健康问题,其倡导的“自然无为”,有助于老年人正确看待生命过程;“致虚守静”,提醒老年人身心并重;“少私寡欲”,帮助老年人知足常乐。同时,其“知常曰明”、“勤于行道”的表述,对老年精神护理的宣教工作有所启发。

【关键词】道德经 老年精神健康 老年精神护理

【基金项目】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道德经》新注”(2015-GH-346)。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1-0043-02

人到老年,要经历很多变化,如身体机能的衰退,各种疾病的出现、社会角色和家庭角色的转变、空巢、丧偶等。面对以上种种,老年人一旦适应不良,极易出现焦虑、抑郁、孤独、自卑等心理问题,继而影响身体健康。因此,如何加强老年人的精神护理,应成为医学工作者思考的问题。本文尝试从中国古代哲学经典著作《道德经》入手,寻求一些关于老年精神健康及老年精神护理的启示。

一、《道德经》蕴含着丰富的养生思想

老子哲学的特异处,就在于把人类的思考范围,由人生而扩展到整个宇宙。他看人生种种问题,乃从宏观出发,而又能微观地做多面的审视[1]。老子的思想,既有形上学的哲学观点,又有基于生活各层面的现实考量。因此,《道德经》虽非养生专著,但其中关于宇宙、社会、人生的众多思考,都足以对养生学、乃至医学产生深刻的影响。

二、《道德经》养生思想对老年人精神健康的启示

《道德经》蕴含的养生思想内容丰富,本文仅围绕老年人精神健康的常见问题浅谈一二。概括而言,《道德经》中的“自然无为”,有助于老年人客观看待生命过程;“致虚守静”,提醒老年人在养生过程中身心并重;“少私寡欲”,倡导老年人应知足常乐。

(一)自然无违,客观看待生命过程

“自然无为”是老子哲学思想中的一个重要观点。“无为”,应理解为“无违”;“自然无为”,即“自然无违”,意为顺任自然,无违于道。“道”是老子哲学体系中的核心概念,内涵丰富,其含义之一可概括为“天地万物都要自觉遵循的一种规律”。《道德经》中虽没讲出道的具体内容,但却多次提到了遵循“道”和不遵循“道”的两种不同后果:如“道乃久,没身不殆(第十六章)”,“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第二十九章)”等,说的即是顺道而行,方可长久,终身无虞,背道而行,则会早亡。

人对待生命,也要自然无违,这不仅是简单表现在顺应四时,起居有度,饮食有节上,更应表现在对待生死这个问题上。老年人的很多心结,就在于不能淡然的对待生老病死。《道德经》指出,“有无相生”,宇宙万物皆遵循从无到有,然后再从有到无这一循环往复的规律,人也不能例外。生死是世间常态,衰老是必经过程,这就如昼夜交替般自然,不应刻意强求。如若刻意强求,过度患得患失,反而会适得其反,正如“企者不立,跨者不行”(第二十四章),“为者败之,执者失之”(第二十九章)。因此,老年人要尝试着客观看待生老病死,要顺其自然,安然处之,这样才能乐知天命,尽享天年。

(二)致虚守静,心身并养

《道德经》第十六章提到:“致虚极,守静笃。”讲的是观道、悟道时的一种状态:致虚守静到了极致,确保了内心的清净和虚无,才能不被外物所蒙蔽,才能更好地看清事物真相,体悟“道”的奥妙。这是悟道的方法,也应是养生的方法。养身,要先养心,心神得宁,才能形与神俱。人若心神不宁,心理上有了问题,生理上也易受到影响,会出现现代医学中的“身心疾病”。许多老年人中的常见病,如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压、肿瘤、脑卒中等等,均在此列。因此,老年人更要做到安神定志,恬淡虚无,让自己的心灵得到最大程度上的自由,以促进身体的健康长寿。

(三)少私寡欲,方能知足常乐

《道德经》第十九章提到“见素抱朴,少私寡欲”,教导人们要保持质朴,减少私心杂念,节制欲望。“少私寡欲”,可以从精神和物质两方面去理解。精神方面,要顺应自然,摈弃“分别心”,不带成见的去看待自然界的好坏、美丑、善恶等现象,做到“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同理,对待自身荣辱,也应如此。这样才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心不被无谓之事所乱,保持心情稳定。物质方面,要贵身轻物,不被身外之物所奴役,才能不招致祸患,“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第四十四章)”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不被荣辱所困,不被财物所役,才能治“知足不辱,知止不殆”,才可长久。有的老年人过于看重身外之物,有的老年人放不下退休前的风光荣耀,结果都反受其累,得不偿失。与其如此,不如“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第三章)”,顺其自然,志闲少欲,忘掉各种私心杂念,自然可以知足常乐。

三、《道德经》对老年护理工作的启示

(一)知常曰明,加强对老年群体的健康教育

“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第十六章)”。“道”的永恒不变,是谓“常”。知常,可理解成知“道”。知“道”,才有可能不违道。若不知常,就容易“以妄为常”,最终招致凶险。人面对自身的健康时,也是同样的道理。当一些老年人出现抑郁、焦虑、孤独等心理问题时,往往不能及时引起本人及家属的重视,直到严重影响了正常生活时,才恍然大悟。究其原因,就是不“知道”,对精神健康知识缺乏了解。因此,我们在老年护理工作中,应加强对精神健康的宣教力度,可以尝试着以社区为单位,围绕老年人常见的心理问题,定期开展宣教活动,帮助更多的老年人关注自身心理健康。

(二)勤于行之,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道德经》第四十一章提到“上士闻道,而勤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这段话形象的描述了不同的人对“道”的不同反应,有人努力践行,有人半信半疑,有人大加嘲笑。同样,对于老年人的精神健康问题,社会上也存在着截然不同的反应,有的老人及家属很重视,有的则是置若罔闻。因此,我们应进一步树立和发扬尊老敬老的社会风气,营造出关爱老年人精神健康的良好氛围,引导更多的个人和家庭主动掌握老年人的精神保健知识,重视老年人的精神护理工作。

参考文献:

[1]陈鼓应.老子今注今译[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

作者简介:

丁琳(1984.12-),女,回族,河南许昌人,本科,许昌学院医学院,主治医师,研究方向:中医课程的教学。

曹月(1981.1-),女,汉族,河南许昌人,研究生,许昌学院医学院,主治医师,研究方向:中医课程的教学。

猜你喜欢

道德经
What Does ChatGPT Say:The DAO from Algorithmic Intelligence to Linguistic Intelligence
康瑞功作品选
道德经
《道德经》的“中和”思想探究
敬业
这些成语出自《道德经》
《道德经》中的领导智慧
《道德经》“鸡犬之声相闻”与《桃花源记》“鸡犬相闻”
《易说道德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