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调控运行的重要性与优化管理措施
2016-03-15罗丽芸
罗丽芸
摘 要:电力能源在当今社会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其不仅能够为社会稳定提供保障,还可以作为社会生产的推动力,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电力系统运行安全是保障电力能源正常供应的基础,因此,其重要性也理所当然的备受关注。新时期背景下,采取优化管理措施,保障电力能源供应的稳定性,是电力部门的重要任务。文章在详细分析电力调控运行重要性的基础上,对其优化管理措施进行了简要阐述。
关键词:电力调控运行;重要性;优化管理;措施探讨
中图分类号:TM7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6)06-0132-02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使得电力需求量急剧增加。在此种背景下,电力系统运行的平稳性与安全性成为了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电力系统运行管理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在保障电力供应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电力调控运行一般指的就是通过调控和管理,确保电力系统能够稳定运行,提升企业效益和管理工作的水平。
1 电力调控运行分析
1.1 重要性
以结构视角来看,电力系统的复杂程度较高,其中不仅包含输配电、用电等部分,还包括相应的管控系统[1]。控制系统的主要功能在于确保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其能够对电力能源进行生产调控,提升电力能源供应的可靠性。结合当今实际情况来看,电力调控方面目前已经基本实现了智能监控与自动调度,在这样的情况下,工作人员能够根据系统信息,实现有效的系统管控。规模的持续增大使得运行操作系统更为复杂,在这样的情况下,要想实现有效的电力调控,就必须重视提升工作人员的操作能力,避免出现失误。鉴于电力调控运行的重要性,在实际管理工作中,应重视采取相应的优化措施,提升管理水平。
1.2 现 状
目前状况下,电力调控运行通常实行的是“分级管理+统一调度”[2]。此种模式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分级管理,另一方面是统一调度,后者是前者的目标,在实行过程中,二者具有协调性。系统管理的目标是保证运行安全、稳定,因此,管理中要重视排除安全隐患、降低失误的可能性,实现高效的电力调度。但是,就现实来看,电力调控运行中依旧还有不完善之处,因此,有必要采取相应的优化措施进行改善。
以某电力企业为例,其电力调控运行中存在下述问题:
①管理队伍方面。该地的调控运行系统在建设完成就投入了实际应用,但是企业却忽视了对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在此种情况下,工作人员由于不了解、不熟悉系统,且缺乏相应的专业技术,在实际工作中遇到了很多困难,增大了运行系统的风险,导致其功能无法充分发挥出来。所以,出于保证系统安全的考虑,企业必须重视加强队伍建设,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化水平。
②体系不健全。电力调控运行系统具有运行模式新颖、运行时间长等特点,但是由于该企业管理经验不足,相应的管理体系还很不健全。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相关部门应积极行动起来,立足现实,重视推进管理体系的完善,提升电力调控运行系统的可靠性。
③重视度不够。从本质来讲,电力调控应划归到系统管理的范围内,再加上其应用过程中性能比较突出,所以,该企业管理中将重点放在了系统功能上,对系统自身的管理则缺乏相应的重视。在这种情况下,若系统出现问题,很容易出现工作人员推卸责任的现象,系统的稳定性得不到可靠保证。
2 电力调控运行的优化管理探讨
鉴于目前电力调控运行系统中还存在诸多不足之处,管理人员应加强对此的重视,从当前用电需求量不断上升的现实出发,通过实行一些优化管理措施,改善现状。具体措施方面,本文建议从下述三个方面着手。
2.1 优化目标
优化目标对于改善电力调控运行的现状具有重要的意义[3]。在具体实施中,相关的工作人员应将系统设计目标作为优化的重点。优化目标指的并不是改善某项问题,而是要提升系统整体性能。实行的优化管理措施应对当前尚未得到优化的问题进行考虑,以保证提出的改进方案切实可行。在优化设计目标的基础上,应在系统运行中实行改进方案,并据此进行进一步的系统优化。除此之外,优化目标时,相关人员必须确保其能够进行扩展,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实际需求。同时,这样做也是为了保证设计的目标能够更符合实际状况,可以更好的满足系统运行的稳定性要求。
2.2 优化框架
对于电力调控运行系统来讲,优化框架是其改进管理的最重要措施之一。一般来讲,强化电力调度系统管理的过程中,采取优化框架的措施,不仅能够实现主站系统的优化,还可以实现变电站端的优化改进,对系统的功能发挥影响重大。在上述过程中,得到优化的主站,能够提升系统的数据传输性能,同时,其遥控功能也将得到优化。在优化框架的时候,相关人员应重视下述内容:一、电力系数在电力系统中占据重要地位,在优化时,应注意将其放于中心节点处,确保其可以连接其他系统,形成拓扑网络。二、工作人员在优化框架的时候,应结合系统框架进行网卡以及相关设备的合理选择,以保证改进措施能够真正起到积极作用。举个例子,传输介质可以选择八芯双绞线。
2.3 注重实用性
注重实用性是改进电力调控运行的基本要求。一般来讲,在具体的优化过程中,工作人员应依据系统优化的相关要求,遵循科学原则开展实践。举个例子来讲,工作人员应保证经过优化改进后的系统,在开放性能方面有更优异的表现。说的简单一点就是,调度系统经过优化之后,在开放时应能够实现与其他系统的信息共享。此项要求是为了避免出现系统信息滞后的现象。实用性是进行电力调控运行优化过程中不得不考虑的重要方面,实用性的增强需要借助一定的措施实现。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工作人员应保证优化改进以不损坏现有设备为前提,保证优化措施与优化成效更符合实际。也就是说,应对系统进行实用性优化,以改进服务、提升传输性能为优化目标,提升优化效率,改善优化成效。
实际上,电力调控运行的优化管理对象应包括调度系统与监控系统两个大的方面。上文介绍的主要是调度系统方面,监控系统的优化应在充分考虑其功能的基础上合理展开。监控系统的功能在于通过监控设备状况,进行适当调节,以保障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因此,监控系统的优化对象主要是设备和系统中的各项装置,优化目标是确保信息能够得到及时、准确的传输。
3 结 语
综上所述,电力调控运行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于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生产力提高、人民生活均能够产生巨大影响。随着社会发展水平的进一步提升,电力能源需求量将持续增大,电力调控运行的重要性也就越发突出。在这样的背景下,必须重视对电力调控运行系统进行有效的优化,以提高系统的整体性能,适应当今社会对平稳供电的要求。
参考文献:
[1] 袁媛.探究电力调控运行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5,(17).
[2] 张琦.智能电网的电力调控一体化探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5,(16).
[3] 周正杰.电力调控自动化技术的实践应用探索[J].湖南农机:学术版,20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