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应对中学生数学学习疲劳的策略
2016-03-15成丰琰
成丰琰
【摘要】学习疲劳是指学习者经过长时间的持续学习所导致的身体生理功能和学习效率下降,甚至达到不能继续学习的程度,是影响学习者学习效率的重要因素。如何有效应对中学生数学学习疲劳,一直以来是我们数学教师值得探讨的热点与重点。因此,笔者就应对中学生数学学习疲劳的策略进行综述,旨在为一线教师提供依据和借鉴,有效降低学习疲劳的发生率,提高学习数学的质量与效率。
【关键词】数学学习 中学生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1-0144-02
1.中学生数学学习疲劳的成因
1.1学校(教师)方面
1.1.1教学目标过高
数学学科本身知识点众多、教学要求高,在中、高考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正是由于这一特殊性,致使教师有时不能准确把握教学目标或人为地把教学内容加难,使许多学生对数学学习失去信心,这是导致数学学习疲劳的直接原因。
1.1.2教学方法过于单调
目前,许多教师为了提高效率,在平时的教学中往往不利用身边的多媒体,以“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张嘴”的单调的教学方法较常见,学生每天面对这样的教师、这样的课堂,难免会产生学习疲劳。
1.2家庭方面
1.2.1期望值过高
有文献报道:父母和教师的要求、社会的看法,都和学生的疲劳成正相关。事实上,父母的期望值越高,教师的要求越严,社会对学习成绩的认同度越高,也越容易对学生产生更大的学习压力,从而加重学习疲劳。但笔者建议期望值一定要适度。
1.3学生自身方面
1.3.1学习动机不够
孔子在《论语·雍电》中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对于学习,了解怎么学习的人不如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又不如以学习为乐的人。所以,如果中学生的学习动机还不够明确,这样易导致学习时疲惫无力。
1.3.2学习习惯不良
学习不努力,学习效率低、学习时注意力不集中,搞题海战术等等不良习惯,不仅不利于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归纳、提取和应用,而且易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厌恶。
2.中学生数学学习疲劳的应对策略
2.1学校(教师)方面
2.1.1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缓解学业压力
2.1.1.1开展以数学为主题的校园文化活动
笔者建议学校可以为学生开展一些数学讲座,如数学史讲解、趣味数学等,还可以建立数学活动室,让学生有机会参加各类数学活动:如拼七巧板、玩转魔方等。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开设自己的数学校本教材,把数学实验引进数学课堂,这样不仅可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及积极性,还能有效为学生消除数学学习的疲劳感。
2.1.1.2适当增加学生课间休息时间
有研究表明课间休息时间的延长,能使学生更大限度地消除上节课的疲劳,使大脑工作能力得到充分恢复,为下节课的学习作较好的心理准备。这对于像数学这样的学科尤为重要,只有学生的头脑得到了休息,才能为数学课堂提供保障,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
2.1.2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动机
数学教师不光要为学生讲解数学的专业知识,还要帮学生了解学习数学的必要性及重要性,让每一个学生都了解学习数学的作用,了解数学是学生学习其他学科的知识保障,从而掀起学习数学的热潮。为此,数学教研组可以联合教务处,在每个年级选拔数学学习之星,定期开展数学学科竞赛,给优胜者颁发证书等。这样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他们建立良好的数学学习动机打下基础。
2.2家庭方面
2.2.1开办家长学校,提高家长素质
笔者建议从两方面出发,一是家长增强自身的文化修养,多读书、多看报、多学习,成为学生学习数学的好导师。二是与广大家长互相探讨交流,让家长懂得在家庭中如何建立新型父子、母子关系,家长们可以以某些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为契机,和学生进行交流,或是以某些数学名人的故事来激励学生。这样言传身教并潜移默化地影响自己的孩子。
2.2.2保证学生充足的睡眠
有关调查显示作息不合理对脑力劳动生理过程的影响主要为反应速度减慢和精神不能集中,学习效率降低,危害学生健康。因此,中学生应该认真执行规定的作息制度,以保证学生正常完成学业和身体健康。学习数学更是如此,只有清醒的头脑和活跃的思维才能帮助学生事半功倍的学好数学。使学生从疲劳状况中恢复过来;鼓励学生多参加体育锻炼,调整饮食结构使饮食摄入量既满足中学生生长发育要求又不致造成营养过剩。
2.3学生自身方面
2.3.1培养兴趣,树立远大理想
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就是说一个人一旦对某事物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去求知、去探索、去实践,并在求知、探索、实践中产生愉快的情绪和体验,所以古今中外的教育家无不重视兴趣在智力开发中的作用。进入中学后,数学是学生每天都要接触的学科,教师在教育学生的时候,一定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把数学的学习融入到学生的生活中,使得他们爱生活,爱数学;爱数学,爱生活。
3.小结与展望
综上所述,应对中学生数学学习疲劳的策略很多,我们应根据自身心境和周围环境,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调节方法,以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