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丹江口库区某库岸工程稳定性分析及治理措施

2016-03-15孟照蔚孟兆凯程心意张石虎长江岩土工程总公司武汉湖北武汉43000黄岛区灵山卫街道办山东青岛6647

水利水电快报 2016年12期
关键词:坡坡库岸片岩

孟照蔚 孟兆凯 程心意 高 健 张石虎(.长江岩土工程总公司(武汉),湖北 武汉 43000; .黄岛区灵山卫街道办,山东 青岛 6647)

地质与勘测

丹江口库区某库岸工程稳定性分析及治理措施

孟照蔚1孟兆凯2程心意1高 健1张石虎1
(1.长江岩土工程总公司(武汉),湖北 武汉 430010; 2.黄岛区灵山卫街道办,山东 青岛 266427)

为了保证库区人民正常生产生活,有必要对受蓄水影响的基础设施及库岸进行防护。介绍了丹江口库区某库岸工程地质条件、岸坡特征,对其典型剖面进行稳定性计算。通过采用回填压脚、顶部削坡减载、混凝土预制块护坡等综合治理措施,使库岸整体稳定性得到提高,为库区地灾治理提供了一种思路。

库岸;稳定;稳定性分析;治理措施;丹江口水利枢纽

丹江口库区地形较破碎,环境容量有限,库区内安置居民点在场平过程中不可避免存在大挖大填问题,虽然住房多位于较为稳定的岩土体上,但受场地限制,一些基础设施难免位于距离库岸较近的填土之上。水库正常运行后,水位抬升达13 m,涨落频度加大,使库岸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发生改变,导致整体稳定性降低。

该库岸工程位于丹江口市牛河林区居民点西侧,岸坡长约300 m,最大坡高41 m,坡度30°~40°,原岸坡主要为岩质岸坡,局部岸坡表层分布有厚度小于2 m的残坡积层。现岸坡在居民点建设过程中形成,岸坡物质来源主要为居民点场平弃渣,原岩主要为强~弱风化片岩,其次为残坡积土。场平弃渣随机回填于地形相对低洼地带,从而形成现在的土质岸坡与土岩复合岸坡相间的新型岸坡。人工堆积层最大厚度约12 m,上面建有居民点对外交通道路。

目前,库岸整体基本稳定,水库蓄水后,最大淹没深度约22 m。由于库水浸泡,将造成人工堆积层强度降低,可能产生滑移变形;同时在库水冲刷下,岸坡将坍岸后退,危及居民点临水侧道路及民房安全,影响居民点生产生活。由于该段库岸淹没深度较大,蓄水后治理难度增加,因此,有必要在蓄水前对其进行工程治理。

1 基本地质条件

工程区在大地构造上位于秦岭褶皱系东南缘,跨北大巴山加里东冒地槽褶皱带及南秦岭印支冒地槽褶皱带,东部紧邻南阳—襄阳坳陷。工程区总体处于相对稳定的地块上。区内出露岩体总体呈单斜构造,岩层总体倾北东,倾角一般49°~75°。工程区未见断层发育。现场调查表明,工程坡区内裂隙不发育且规模不大。

工程区内地貌类型主要为丘陵。原始地形总体为两丘一沟,冲沟总体呈南北走向,沟长约300 m,沟底宽30~45 m,横断面上均呈宽缓“U”形。居民点位于东侧丘陵之上,场平后地形平坦。

工程区内出露及勘探揭露地层由中元古界(Pt2)石英片岩和第四系(Q)松散堆积物组成。

2 岸坡特征

库岸地质结构主要为土岩复合岸坡以及土质岸坡。岸坡物质来源主要为居民点场平弃渣,粒径大于5 mm的碎石含量在70%左右,原岩主要为强~弱风化片岩,其次为残坡积土。根据地质结构将库岸分为5段,自南向北分别为:土质岸坡(第①段)、土岩复合岸坡(第②段)、土质岸坡(第③段)、土岩复合岸坡(第④段)、土质岸坡(第⑤段)。各段岸坡特征分述如下。

(1) 第①段。该段岸坡长130 m,为土质岸坡,最大坡高约30 m,平均坡度约37°。该段岸坡坡面均为人工堆积层(Qml):坡眉表面有少量杂填土,由建筑垃圾或生活垃圾等形成,厚度小于1 m;下部由碎石土、碎块石等素填土组成,厚2~12 m,多为建筑场平填土。覆盖层下伏中元古界石英片岩(Pt2)。

(2) 第②段。该段岸坡长60 m,为土岩复合岸坡,最大坡高约35 m,平均坡度约35°。该段岸坡坡面上部为人工堆积层(Qml),由碎石土、碎块石等素填土组成,厚1 m左右,最厚约3 m,多为建筑场平填土;坡面中下部基岩出露,为中元古界石英片岩(Pt2)。

(3) 第③段。该段岸坡长30 m,为土质岸坡,最大坡高约40 m,平均坡度约29°,坡上部较陡,最大达46°。该段岸坡坡面均为人工堆积层(Qml):坡眉表面有少量为杂填土,由建筑垃圾或生活垃圾等形成,厚度小于1 m;下部由碎石土、碎块石等素填土组成,厚1~7.8 m,为建筑场平填土。覆盖层下伏中元古界石英片岩(Pt2)。

(4) 第④段。该段岸坡长23 m,为土岩复合岸坡,最大坡高约40 m,平均坡度约32°。该段岸坡坡面上部为人工堆积层(Qml):由碎石土、碎块石等素填土组成,厚1 m左右,最厚约4 m,为建筑场平填土;坡面中下部基岩出露,为中元古界石英片岩(Pt2)。

(5) 第⑤段。该段岸坡长54 m,为土质岸坡,最大坡高约35 m,平均坡度约40°。该段岸坡坡面上部为人工堆积层(Qml):由碎石土、碎块石等素填土组成,厚1.2~10.0 m,为建筑场平填土;覆盖层下伏基岩为中元古界石英片岩(Pt2)。

3 稳定性分析与评价

3.1 库岸变形影响因素

(1) 滑移变形。水库蓄水后填土的强度降低,库岸稳定性亦随之降低,可能导致库岸失稳。失稳一般首先从坡脚开始,进而影响到整个岸坡,因此,预测其失稳形式为牵引式土体滑移变形。此外,土质岸坡坡表土体受到雨水浸泡时,土体强度迅速降低,加之岸坡地形较陡,亦可能导致局部土质岸坡垮塌。

(2) 库岸再造。水库运行过程中,由于水位升降变化,加之风浪的共同作用,水上岸坡及水下浅滩反复不断地演变和再造,直到形成相对稳定的岸坡。

库岸再造预测中,坡角地质类比法是应用最广的一种方法[1],其基本思路为:在系统分析库岸地质环境及地质条件的基础上,根据工程地质条件相近的邻近河谷岸坡形态参数(包括水下、水上、水位变幅带的侵蚀、堆积稳定坡角统计值等)类推水库蓄水后相应水位作用带的最终稳定坡角。然后以库岸不同高程的稳定坡角为基础,用图解法求取蓄水运行后的最终坍岸宽度。

根据库岸物质组成,回填土库岸再造水上取25°,水下取15°,当基岩与覆盖层接触面分别大于25°或15°时则取基岩面。库岸再造宽度最大43 m。库岸再造最大影响范围涉及到居民点西侧的道路。

3.2 稳定性计算

根据《水利水电工程边坡设计规范》(SL386—2007)[2]、《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00)[3],确定建筑物级别为三级,危害程度为较严重,岸坡的级别为四级,确定岸坡稳定性计算工况及对应的安全系数设计值如表1所示。

表1 库岸计算工况及相应的安全系数

3.2.1 计算方法

根据库岸的岩土物理力学特性,采用圆弧滑动法进行稳定性计算。计算软件采用北京理正《边坡稳定分析程序》(以下简称理正岩土),计算方法采用简化Bishop条分法进行稳定性计算,计算简图见图1,计算公式:

(1)

(2)

表2 岸坡土体力学性质指标

图1 圆弧滑动计算示意

式中,Wi为垂直荷载,包括土条自重和其上部的建筑荷载。其中,自重可将其分为两部分,地下水位以上用湿容重计算,设为Wi1;地下水位以下用饱和容重计算,设为Wi2。其他垂直荷载,设为Pi。假设自重的作用线通过条块宽度的中心线。ui为剪切面上的孔隙水压力的合力,与剪切面正交。c′,φ′为剪切面抗剪强度(有效应力指标)。αi为土条地面倾角。

3.2.2 计算参数

据试验成果并结合地区工程经验,库岸土体力学性质指标见表2。

3.2.3 计算结果

选取库岸典型剖面进行计算,2-2′、 7-7′剖面分别位于第①段、第⑤土质岸坡,其安全系数计算结果见表3。

表3 库岸典型剖面安全系数计算结果

3.3 稳定性评价

据稳定性计算分析,对于第①、③、⑤三段土质岸坡,天然状态下基本处于极限平衡状态。当水库蓄水至170 m(吴淞高程),岸坡坡脚在库水侵蚀下,处于不稳定状态,可能产生滑移破坏,影响居民正常生产生活,因此需对现土质岸坡进行治理 。

对于第②段和第④段土岩复合岸坡,库水淹没线以下主要为基岩。水库蓄水后,预测岸坡总体稳定,强风化岩在库水作用下,浅表层将产生侵蚀,剥蚀型轻微库岸再造。

4 防护措施

水库蓄水后填土的强度降低,库岸稳定性随之降低,可能导致产生滑移变形。由于坡顶有居民房屋和公路等对象,且距库岸坡眉较近,不具备大规模削方放坡的条件,因此治理措施考虑回填压脚、坡顶局部削坡减载及坡面防护的综合方案。治理的范围主要是3条冲沟所在区域(即第①、③、⑤段),对于基岩出露库岸不进行防护。该方案施工方便,工期可得到保证。通过治理后,不仅可以有效控制岸坡土体滑移变形,也可防止库岸再造。

坡顶至178.50 m坡比为1∶1.75,以削坡为主;高程178.50~171.00 m坡比为1∶2.0,以回填为主,局部削坡;高程171.00~154.00 m回填坡比为1∶2.25;高程154.00m至坡脚,回填坡比为1∶2.5。在高程178.50,171.00 m和162.00 m各设置3 m宽马道,在154.00 m处设置4 m宽马道。

根据计算成果,4-4′剖面至7-7′剖面段土体圆弧容易从坡脚第四系坡洪积层剪出,所以在坡脚回填之前,对局部坡洪积层进行开挖换填。坡脚换填开挖坡比为1∶2.0,开挖换填至143.00 m,同时为增加坡脚抗滑力,整体回填至147.00~149.00 m左右。

考虑库水位对岸坡再造的影响,高程171.00 m以下坡面采用混凝土预制块护坡,混凝土预制块护坡采用C20混凝土预制块干砌。高程171.00 m以上坡面为生态护坡,采用六边形镂空混凝土预制块护面,并回填沃土。

典型剖面设计见图2,3。治理后典型剖面安全系数见表4。

图2 库岸治理措施典型剖面示意(2-2′)

工况条件设计安全系数K2-2′7-7′工况11.1861.361正常条件工况21.151.1761.171工况31.2651.248非常条件工况41.051.1681.100

图3 库岸治理措施典型剖面示意(7-7′)

5 结 论

(1) 通过对库岸基本地质条件、岸坡特征的研究,确定了库岸失稳破坏模式,并选取典型剖面进行相应的稳定性计算。

(2) 针对土质岸坡,采用回填压脚、顶部削坡减载、混凝土预制块护坡等综合措施进行治理,节约工期,为库区地灾治理提供了一种思路。

[1] 范云冲,张友谊,胡卸文.库岸再造预测方法及其评价[J] .四川水力发电,2002,21(4):69-71.

[2] SL386-2007水利水电工程边坡设计规范[S].

[3] SL252-2000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

(编辑:李 慧)

2016-10-20

孟照蔚,男,长江岩土工程总公司(武汉),工程师.

1006-0081(2016)12-0035-04

TV697.23

A

猜你喜欢

坡坡库岸片岩
道路边坡片岩耐崩解特性室内试验研究
反倾边坡风化作用数值模拟研究
新疆BEJ山口水库近坝库岸HP1滑坡体稳定性分析
万州江南新区密溪沟库岸特征及塌岸风险预测
石英片岩路基填料适用性分析
虚惊一场
巴彦乌拉山老变质岩系中的构造片岩特征及其形成机制
恰甫其海水库库岸侵蚀坍塌及其防护措施
打老婆等
三峡库区消落带生态库岸整治工程设计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