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小城市公交企业的车辆维修管理

2016-03-15柳海林

工程技术研究 2016年9期
关键词:公交费用车辆

柳海林

(栖霞市道路运输管理处,山东 烟台 265300)

中小城市公交企业的车辆维修管理

柳海林

(栖霞市道路运输管理处,山东 烟台 265300)

作为公交企业营运的物质基础,车辆维修管理系统质量高低对于车辆综合性能的影响最为直接,并进一步关系到整个公交企业的技术能力以及经济效益。当前,我国中小城市公交企业的车辆维修仍沿用着过去留下的管理模式与保修制度,管理水平尚且落后,与现代汽车技术需求不相匹配。基于此,不断更新、优化中小城市公交企业的车辆维修管理体系值得深入研究与探讨。

中小城市;公交企业;车辆维修;管理体系

伴随社会经济的发展与人们生活水平的日渐提高,交通综合条件(安全性、便捷度等)已逐步成为衡量城市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对于中小城市而言,公交企业以及公交系统起步较晚、发展较慢,无论在技术水平还是管理科学性方面都存在一定差距,极大制约着正常运营、经济效益以及服务民生能力等提高,尤其是车辆维修管理部分,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相关部门需倾注一定精力进行总结与革新[1]。

1 中小城市公交企业的车辆维修管理现状

(1)缺乏对于车辆保修制度的及时更新。如今,我国部分公交企业,尤其是中小城市相关企业依旧坚持以“定期维护、计划修理”为核心的“计划型车辆维护修理”制度,具有显著的修理作业计划性、强制性,不以车辆实际情况为参考而进行强制修理,甚至大拆大卸。然而众所周知,车辆的具体车况与其使用、运行环境等多种因素相关,具体行进里程数以及技术状况不尽相同,因此强制性修理不二于画蛇添足。可以说,旧制度下的维修作业早已与现代公交车运行现状不相匹配,可能会对车况较好的车辆造成不必要的损害,如零件变形,部件配合度改变等。另外,部分给公司实行“双轨制”,车辆新旧混合,实行维修费用“定额包干”做法,维修方偷工减料等小细节势必引发“节省小费用,引发大成本”,以及车况恶化等问题[2]。

(2)未给予充足的投入。从资金投入来讲,中小城市公交普遍车辆陈旧、实载率低、票价相对较低、载客量少。然而在运营过程中,公交车辆维修费用却不低,甚至受限于车辆状况而大幅增加维修费用,因此经济效益普遍较差。通常,中小城市公交企业所受到的政府补贴较少,这便于与经济效益较低一同成为了制约公交企业资金捉襟见肘的关键性因素。与此同时,企业往往迫于资金压力,尽可能降低车辆维修管理费用成本,以牺牲车辆寿命为代价追求一定的经济指标,以此便形成了恶性循环。从技术投入来讲,本质上说公交运输与城市客运运输特征一致,即主营业务均为客运,绝大多数车辆维护管理技术、工艺及思想都可借鉴与采纳。然而在实际运营过程中却难见此点,即使是交通运输行业强制推行的相关技术标准也很难在监督之下完善贯彻。

(3)企业用于完成保修与管理工作的技术支撑不足。目前,我国大多数中小城市所存在的大多数保修厂都未完全被推向市场,与企业间存在一定的关联,以“吃企业大锅饭”来求得长期生存。在缺乏相对竞争的环境下,他们往往按照旧计划规定开展修理活动。在公司有车时便进行修理,没有修理任务时也不思进取,体现为主观上的思想保守,对于新材料、新工艺以及新技术等认识能力、适应能力有限。鉴于所修理的公交车辆往往车型单一,因此保修厂技术水平、设备能力极大受限,且在技术革新、主动探索以及引进方面积极性不高,或表现出畏手畏脚[3]。

2 中小城市公交企业的车辆维修管理优化策略

(1)将以人为本作为原则,尊重人才与知识,建立并全面优化专业技术队伍,将维修管理技术人员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在认识到知识改变经济的基础上,强调人才竞争的重要性。尤其是对于中小城市公交企业,其相对于大型城市的大规模公交企业竞争力稍弱,更要关注对于技术人员观念与知识的更新,定期为其提供学习培训机会,以人员技术素质的提升带动企业整体素质的攀升。在培训过程中,要以企业自身情况为基础,密切关注行业发展态势,一手抓对内服务,一手抓对外维修业务的扩展与延伸,从而谋求长远发展之道。

(2)充分重视车辆维护,由强调维修转而定期维护。公交车辆维护是为了使公交保持正常工作能力或维持于完好车况所展开的工作,这一环节在过去乃至当前未被充分重视,甚至被一度视为“白费功夫”,由车辆发生问题后的维修所替代。公交车辆维修仅是当发生故障或出现问题时,为了使车辆恢复原有的工况或恢复过去能力所开展的工作,具有一定的应急性。从概念上来看,两者隶属不同的范畴,却又相辅相成。对于使用频繁的公交车辆而言,从根本上来说,维护工作具有一定的强制性,需要定期开展,对于车辆性能的长久维护非常。可以说,维护工作防患于未然,能够有效降低故障率,降低检修压力,减少随之引发的车辆调度麻烦。为此,要专门设立维护小组和购进维护设备,成立车辆性能监测站,能够根据具体检测结果做出对应的分析并予以附加作业[4]。

(3)取消维护、维修费用包干,统一运用费用。与费用包干比起来,实报实销,由总公司统一开展财务管控的合理性相对较高,尽管稍微增加了费用管理的任务量,但与包干比较起来科学性较高,且能够保障费用实施到位,不妨碍其他费用运转和使用。另一方面,分公司、维修厂统一决定保修材料具体使用问题,以内部市场化有效应对,从而真正实现维修单位和使用单位间的有效制约。在取消材料费用定额包干之后,对于改变过去强制维修的局面十分有利,同时又能有效兼顾维修工时的定额控制,并可以彻底杜绝车辆维修与车辆使用方互相“扯皮”,责任推诿等问题的出现[5]。借助于这一维修措施改革,维修管理工作便能够兼顾市场调节与宏观调控,有助于缓解维修管理过程中各方间矛盾。

(4)重视二级维护工作环节。二维维护旨在借助于定期、不定期的车辆体检对于隐患进行排查、检测,从而有效防止车辆出现重大故障或问题的几率,降低维修费用。可以说,二级维护为预测、查找及排查故障的最有利时机,能够改善诊断科学性与全面性。在这一过程中,借助于定量、定性分析检测方法,及时反馈车辆磨皮、零件换配情况等对于及时排查隐患非常重要。另一方面,二级维护二级维护作为降低维修成本的重要制度保障,可以有效克服后期大拆大卸对于车辆造成的损伤及不必要的人员、财力浪费;而且对于延长零件及总成件使用周期,保证车辆完好率,减少车辆维修占厂时长非常必要。

3 结束语

中小城市公交企业车辆维修管理事业处于推陈出新、发展的关键时期,文章首先从车辆保修制度及时更新的缺失、相关投入不足、企业用于完成保修与管理工作的技术支撑不足等几个方面,对于中小城市公交企业的车辆维修管理现状进行总结,然后基于将以人为本作为原则、尊重人才与知识,充分重视车辆维护、由强调维修转而定期维护,取消维护、维修费用包干,统一运用费用,重视二级维护工作环节几点提出了中小城市公交企业的车辆维修管理优化策略,以期为行业提供一定借鉴。

[1]王海燕,于荣,郑继媛,等.DEA-Gini准则在城市公共交通企业绩效评价中的应用[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12,(5).

[2]王宏宇,田文英.智能公交调度管理系统功能及关键技术分析[J].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6).

[3]卢健,顾金刚,邱红桐,等.常规公交路外换乘枢纽备选站址的选择方法研究[J].交通信息与安全,2011,(3).

[4]张丽娟.城市公共交通企业会计成本与政府定价成本的区别[J].城市公共交通,2009,(8).

[5]白竹,梅扬.多线路公交站台有效泊位数确定方法[J].黑龙江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1).

U169.61

A

1671-3818(2016)09-0131-02

猜你喜欢

公交费用车辆
一元公交开进太行深处
关于发票显示额外费用的分歧
等公交
车辆
监理费用支付与项目管理
冬天路滑 远离车辆
提高车辆响应的转向辅助控制系统
医疗费用 一匹脱缰的马
医疗费用增长赶超GDP之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