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习近平的精准扶贫战略思想

2016-03-15易棉阳

贵州社会科学 2016年5期
关键词:贫困人口贫困地区贫困户

易棉阳

(1.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湖北 武汉 430064;2.湖南工业大学,湖南 株洲 412008)



论习近平的精准扶贫战略思想

易棉阳1,2

(1.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湖北武汉430064;2.湖南工业大学,湖南株洲412008)

中共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从全局角度对新时期的中国贫困问题进行了更加深入的思考,提出了切合中国实际的精准扶贫战略。精准扶贫战略思想的内涵体现在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三个方面。实施精准扶贫战略,既需要开创大扶贫格局,形成全社会扶贫合力,又需要通过扶志和扶智形成脱贫内生力。习近平精准扶贫战略思想是对过去30多年扶贫经验的总结与提升,是马克思主义扶贫理论在当代的新发展。

习近平,精准扶贫,扶贫战略

习近平不仅熟谙农村实际而且对农村贫困生活“有着深刻的切身体会”,1969年到1975年他被下放到陕西省延川县文安驿公社梁家河大队当知青,后来还担任大队党支部书记,农村的极端贫困生活给他“留下了刻骨铭心的记忆”,从1982年开始,习近平先后在县、市、省、中央工作,扶贫始终是他“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花的精力最多”。①习近平:《携手消除贫困,促进共同发展》,《人民日报》2015-10-17(2).1992年,习近平出版《摆脱贫困》一书,开始对贫困问题开展深入的理论思考,中共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先后到阜平、定西、琼海、湘西、临沂、兰考、喀什等贫困地区调研,就加快扶贫开发发表了系列重要讲话,在全面了解分析中国贫困状况的基础上,习近平从全局角度对新时期的中国贫困问题进行更加深入的思考,提出了切合中国实际的精准扶贫战略。经过3年多的探索与实践,精准扶贫战略从理论构建到实际操作都已成熟,因此,对习近平精准扶贫战略思想进行专题研究,不仅具有理论总结价值而且对扶贫实践有直接的指导意义。

一、精准扶贫战略思想的现实基础

精准扶贫战略思想的提出与实施,既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解决新时期贫困问题的客观需要。

(一)经济增长减贫效应不断下降,迫切需要精准扶贫战略来解决贫困问题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中国经济从20世纪80年代起开始起飞,连续地保持了30多年的高速增长,国家经济实力不断增强,经济增长带来直接而巨大的减贫效应:首先,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对农村劳动力产生了巨大的就业吸纳功能,农村数以亿计的剩余劳动力通过务工、经商等方式实现了脱贫;其次,得益于第二、三产业高速增长的外溢效应,第一产业本身也获得了快速发展,农业快速发展的直接受益者是农民,部分农民因之脱贫;再次,经济快速增长带来了中央和地方财政收入的快速增长,这就为政府扶贫政策的实施提供了坚实的财政保障,1986年以来,中国政府先后在全国范围内实施了“大规模开发式扶贫”和“八七扶贫攻坚计划”等扶贫战略,部分地区因之实现了脱贫。但自2000年之后,经济增长的减贫效应呈现明显下降趋势。*罗哲和易艳玲对毕节试验区经济增长的减贫效应做了实证研究,他们的研究表明:1987-1994年毕节试验区的经济增长减贫系数为-1.48,这意味着地区实际人均GDP每增长1%,贫困发生率下降1.48%,1994-2000年的减贫系数上升为-1.95,2000-2007年的减贫系数急剧下降,仅为-0.58,不及前一个时期的1/3。参见罗哲、易艳玲:《西部欠发达地区经济增长减贫效应的实证分析》,《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1年第10期。减贫效应下降的原因主要有二:一是农村精英大部分已经通过打工和经商外流到城市或者工业企业,没有流出的农村人口大都是没有外流能力者,进入“新常态”后,中国经济由制造型向创造型升级,农村劳动力外流城市的机会减少,城市务工的减贫效应减弱;二是迄今没有脱贫的地区绝大多数是自然条件恶劣、灾害频发、交通和信息闭塞、文化教育落后的山区或少数民族地区,贫困面积大、贫困程度深,靠财政帮扶的“大水漫灌式”扶贫难以解决其贫困问题,必须对扶贫战略做出适时调整。

(二)以地区和县为瞄准目标的扶贫模式无法啃下现存的贫困“硬骨头”,必须采取以“靶向治疗”为特征的精准扶贫模式

随着扶贫实践的不断深入,国家对扶贫瞄准目标的认识不断深刻,最初以县为目标,1986年,国家首次确定以贫困县作为扶贫瞄准目标,当年共确定592个国家级贫困县,大约覆盖了72%以上的贫困人口。在扶贫政策的支持下,一些贫困县成功脱贫,但是,农村大量存在的“插花式”贫困村因不在贫困县而不能享受扶贫政策,这样,贫困县能覆盖的贫困人口不断减少,到2010年时,覆盖率降为63%。*国家统计局住户调查办公室.2011中国农村贫困监测报告 [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1:124.基于此,从2001年开始,国家调整扶贫瞄准目标,把村作为新的扶贫对象,当年全国共确定14.8万个贫困村,瞄准目标的下沉,使扶贫政策的人口覆盖率提高到83%,即使如此,仍有17%的贫困人口被排斥在政策之外。*国务院扶贫办王国良副主任在闽宁对口扶贫协作第七次联席会议上的讲话,2003年10月9日.http://www. nxfp.gov.cn/shfp/ mnxxz/1468.htm.所以,以县和村为瞄准目标的扶贫模式,“对于贫困地区整体而言有效,但对于贫困人口而言则不太有效”。[1]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扶贫误差导致了精英捕获现象*精英捕获是指本应该惠及大众的资源被少数群体(常常是政治或经济上有权力的集团)占有,从而导致在政治和经济上权力较弱的集团的利益受到损害的现象。的广泛存在,减弱了扶贫事业的公正性。在扶贫实际中,存在两种误差,第一种是弃真型误差,即符合条件的目标群体没有全部受益,第二种是存伪型误差,即不符合条件的群体却获取了扶贫政策的益处。[2]李小云等对扶贫项目的受益群体进行调查分析,他们的研究表明,贫困户、中等户、富裕户三者的受益比重分别为16%、51%、33%,贫困户受益比重要远低于中等户和富裕户。[3]“扶富不扶贫”偏离了扶贫事业的公正性,引起民众对国家公共政策的不满。其次,扶贫资金利用率低。一些贫困地区的扶贫资金变成平分的福利资金。*万秀斌、郝迎灿:《贵州扶贫,贵在精准》,《人民日报》2015-06-18(2).针对这种状况,2012年底,习近平在河北阜平老区考察时指出:扶贫工作不能用“手榴弹炸跳蚤”。再次,扶贫资金分配和使用中的漏损和寻租现象普遍存在。某地贫困县挪用扶贫资金建“长安街”,贫困乡镇盖起“天安门”,还美其名曰“新农村建设”;有的干部贪污扶贫资金,引起群众的极大不满,习近平对此洞察若火,他痛心地指出 “我非常不满意,甚至愤怒的是扶贫款项被截流和挪作他用,和救灾款被挪用一样,那是犯罪行为。必须坚决杜绝,坚决反对,坚决查处。”*《习近平在河北农村考察》,《北京晚报》2012-12-31(1)消除扶贫中的精英捕获、提高扶贫资金利用效率、根除扶贫寻租现象,必须创新扶贫模式,把扶贫瞄准目标下沉到户,对贫困户实行以“靶向治疗”为目标的精准扶贫。

二、精准扶贫战略思想的内涵

2013年11月,习近平到湘西考察时首次提出“精准扶贫”概念,他指出“扶贫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要精准扶贫,切记喊口号,也不要定好高骛远的目标”。*习近平赴湘西调研扶贫攻坚,新华网,2013年11月3日。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3-11/03/ c_117984236.htm.2015年6月,习近平在贵州主持召开由部分省、市、自治区党委书记参加的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习近平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各地都要在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第一书记)精准、脱贫成效精准上想办法、出实招、见真效”。*《习近平在部分省区市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座谈会上强调谋划好“十三五”时期扶贫开发工作,确保农村贫困人口到2020年如期脱贫》,《人民日报》2015-06-20(2).这次会议把精准扶贫正式确立为中国新时期的扶贫战略,并且用“六个精准”阐释了精准扶贫的努力方向。根据“六个精准”要求,精准扶贫战略的内涵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精准识别

扶贫的最终目标是减少贫困人口,以县和村为目标的瞄准都属于区域性瞄准,不属于人口瞄准,李小云的研究表明,贫困县和贫困村中80%的人口往往都不是穷人,所以,即便是把瞄准目标下沉到村,仍然不能确保扶贫资源能到达贫困户手中。[4]真正实现习近平所提出的“真扶贫,扶真贫”,必须把扶贫瞄准目标下沉到户,“六个精准”中的“对象精准”和“措施到户精准”就是瞄准目标下沉到户思路的体现。扶贫瞄准目标越下沉,目标范围就越大,识别的难度也越大,所以,对扶贫目标的精准识别是实施精准扶贫战略的关键。精准识别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第一,贫困户的精准识别。国际国内的扶贫实践表明,任何扶一种扶贫瞄准机制都面临着信息失真、方法无效、污名化等方面的挑战,一种错误的扶贫瞄准机制产生的危害要远远高于没有瞄准机制。*Sen A.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targeting[R].World Bank,1992:11-24, http://www.adathank. transin-dex.ro/ ht ml/cim-pdf384.pdf.如何把贫困村中的贫困人口识别出来,是精准识别的第一步。只有把最贫困、最需要扶持的人识别出来,才能提高有限扶贫资源的使用效率,从而避免扶贫资源投放打偏跑漏。贫困地区探索出来的“五步识别法”,即按照农户申报、村民评议、政府调查、部门审核、张榜公示等五道程序识别贫困户,并且对贫困户建档立卡,扶贫资源直接分配到建档立卡户头上。这种识别办法尽管还有待完善之处,但不失为目前最适合中国国情的一种好方法。第二,致贫原因的精准识别。贫困户的致贫原因既有共同原因,如土地贫瘠、灾害频发、基础设施落后、信息闭塞,也有特殊原因,如有的是因病致贫、有的是因残致贫、有的是因缺资金和技术而致贫、有的是因学致贫、有的是因缺劳动力而致贫、有的是因懒致贫,等等,识别致贫原因实际上就是找准病根,习近平在“2015年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上深刻地指出:“现在,中国在扶贫攻坚工作中采取的重要举措,就是实施精准扶贫方略,找到‘贫根’,对症下药,靶向治疗”。*习近平:《携手消除贫困,促进共同发展》,《人民日报》2015-10-17(2).

(二)精准帮扶

贫困户及其致贫原因识别出来之后,就要根据不同地区、不同人群、不同致贫原因精准地设计帮扶策略,克服以往一刀切、大而全的帮扶弊端,“要坚持因人因地施策,因贫困原因施策,因贫困类型施策,区别不同情况,做到对症下药、精准滴灌、靶向治疗,不搞大水漫灌、走马观花、大而化之”。*《习近平在部分省区市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座谈会上强调谋划好“十三五”时期扶贫开发工作,确保农村贫困人口到2020年如期脱贫》,《人民日报》2015-06-20(2).“六个精准”中的“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第一书记)精准”就是对精准帮扶的具体体现。在以往的扶贫开发工作中,扶贫项目安排和扶贫资金使用存在大而化之的现象,部分贫困人口没有从中得到益处,针对此,2015年1月,习近平在云南昭通考察时,要求“要以更加明确的目标、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有效的行动,深入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项目安排和资金使用都要提高精准度,扶到点上、根上,让贫困群众真正得到实惠”。*《习近平在云南考察工作时强调,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坚决打好扶贫开发攻坚战》,《中国青年报》2015-01-22(1)贫困户的致贫原因不尽一致,这就要求因户精准设计扶贫措施,习近平提出通过实施“五个一批”来帮助农民脱贫,“通过扶持生产和就业发展一批,通过易地搬迁安置一批,通过生态保护脱贫一批,通过教育扶贫脱贫一批,通过低保政策兜底一批”,*习近平:《携手消除贫困,促进共同发展》,《人民日报》2015-10-17(2).对于劳动能力较强的贫困户要通过扶持生产和就业实现脱贫,对于自然灾害频发、土地贫瘠的贫困户要通过搬迁安置实现脱贫,对于居住于原始生态环境中的贫困户要通过生态保护和补偿助其脱贫,对于贫困户的子女要通过教育支持助其脱贫,对于因病、因残致贫的困难户就只能通过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实现脱贫。基层党组织是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战斗堡垒,习近平认为,贫困地区如果没有坚强的党支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就难以得到落实,就不能带领群众向贫困宣战,“讲凝聚力,必须讲核心,农村脱贫致富的核心就是农村党组织。我们的农村党组织能否发挥这样的核心作用,直接关系到脱贫致富事业的凝聚力的强弱。”*习近平:加强脱贫第一线的核心力量,新华网,2015年4月7日。http://www.fj.xinhuanet.com/ news/ 2015-04/07/c_1114891344.htm精准扶贫越深入,农村党组织的核心作用就越重要,农村党组织能不能发挥核心作用,关键要有一个好带头人,有一个好的党支部书记,所以,“因村派人(第一书记)精准”至关重要。

(三)精准管理

精准管理是精准识别和精准帮扶的制度保障。精准管理体现两个层面:在宏观层面上就是要建立自上而下的精准扶贫体制。改革开放以来,始终坚持政府主导,是中国扶贫事业取得重大成就的关键原因,也是中国特色减贫道路的突出特征。不过,在以区域为瞄准目标的扶贫开发工作中,中央政府是主导,各级地方政府主要发挥参与者和执行者的作用,现在实施的精准扶贫战略,中央到地方的各级政府都是主导者,因此,精准扶贫必须构建一个新的扶贫体制。习近平指出,实施精准扶贫战略,要建立和落实管理体制、工作机制和工作责任制,“把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地)县抓落实的管理体制,片为重点、工作到村、扶贫到户的工作机制,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的扶贫开发工作责任制,真正落到实处”,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既要紧密配合又要划分责任,精准发力,“中央要做好政策制定、项目规划、资金筹备、考核评价、总体运筹等工作,省级要做好目标确定、项目下达、资金投放、组织动员、检查指导等工作,市(地)县要做好进度安排、项目落地、资金使用、人力调配、推进实施等工作。党政一把手要当好扶贫开发工作第一责任人,深入贫困乡村调查研究,亲自部署和协调任务落实”。*《习近平在部分省区市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座谈会上强调谋划好“十三五”时期扶贫开发工作,确保农村贫困人口到2020年如期脱贫》,《人民日报》2015-06-20(2).从微观层面上看,精准管理又包括两大内容,一是运用信息化的手段对所有建档立卡的贫困户进行动态信息化管理,扶贫部门通过分析贫困户的关键指标,及时了解、发现贫困户的发展状况,对发展能力不足或者贫困状况恶化的贫困户,要及时调整帮扶对策;对成功脱贫的贫困农户要及时调出信息管理系统,吸收新的贫困户进入系统,使其能及时得到扶贫政策的帮助。二是上级扶贫部门能及时了解下级扶贫部门和扶贫工作人员的工作状态、资金使用情况,从而精准地掌握扶贫成效。根据信息系统所反映的扶贫成效,对扶贫干部进行精准考核,再根据考核结果进行相应的正向和负向激励,以此调动扶贫干部的工作积极性,保持扶贫工作的必要压力。

三、精准扶贫战略的实施路径

精准扶贫战略是针对新时期扶贫开发工作的新问题、新特征而构建的新战略,实施扶贫新战略的关键之点就是创新实施路径。

(一)开创大扶贫格局,形成全社会扶贫合力

扶贫济困既是政府的责任也是每个国民应负的社会责任,而且实施面对农户的精准扶贫战略,扶贫资金需求巨大,仅靠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远远不能满足需求,因此,需要广泛吸纳社会力量的支持,让更多的社会资源转化为扶贫资源。2014年10月17是中国政府确定的首个“扶贫日”,当日习近平就扶贫工作作出重要批示,提出要“弘扬中华民族扶贫济困的传统美德,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共同向贫困宣战,继续打好扶贫攻坚战”,他要求“全党全社会要继续共同努力,形成扶贫开发工作强大合力”。*习近平在首个“扶贫日”之际作出重要批示强调:全党全社会继续共同努力,形成扶贫开发工作强大合力,央视网,2014年10月17日,http://news.cntv.cn/2014/10/17/VIDE1413544136758887.shtml形成扶贫合力,必须“坚持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等多方力量、多种举措有机结合和互为支撑的‘三位一体’大扶贫格局”。在大扶贫格局中,政府是主体,发挥扶贫主导作用,社会力量是参与者,发挥辅助作用,“扶贫开发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责任,要动员和凝聚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坚持政府投入在扶贫开发中的主体和主导作用,增加金融资金对扶贫开发的投放,吸引社会资金参与扶贫开发。要积极开辟扶贫开发新的资金渠道,多渠道增加扶贫开发资金”。*《习近平在部分省区市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座谈会上强调谋划好“十三五”时期扶贫开发工作,确保农村贫困人口到2020年如期脱贫》,《人民日报》2015-06-20(2).并非所有的扶贫项目都是没有收益的公共项目,很多项目具有较高的收益率,譬如,在贫困地区修筑高速公路、开发旅游资源、发展种植养殖产业等项目都是盈利性较强的项目,这样的项目,在坚持政府主导的前提下,完全可以吸收社会资本进入,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这一点,习近平在“2015年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上作了深刻阐述,他说“我们坚持动员全社会参与,发挥中国制度优势,构建了政府、社会、市场协同推进的大扶贫格局,形成了跨地区、跨部门、跨单位、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多元主体的社会扶贫体系”。*习近平:《携手消除贫困,促进共同发展》,《人民日报》2015-10-17(2).

(二)精神扶贫与物质扶贫相结合,以通过扶志和扶智形成脱贫内生力

实施精准扶贫战略,既要千方百计帮助贫困者脱贫又要想方设法阻止贫困者在脱贫后返贫,在某种意义上讲,防止返贫比实现脱贫更难。一些贫困地区的农民,在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帮扶下,实现了短期的脱贫,但外力一旦不再帮扶又陷入贫困之中,有效防止贫困人口返贫,要靠积累和增强“自我发展的能力”,在河北阜平考察时,习近平指出“摆脱贫困,一定要找到‘内生动力’”,在了解毕节地区扶贫经验后,习近平在批示中再次指出“贫困地区发展要靠内生动力”,“一个地方必须有产业,有劳动力,内外结合才能发展。”*习近平的扶贫观:因地制宜“真扶贫,扶真贫”,人民网2014年10月17日,http://news.china.com.cn/ 2014-10/17/content_33797242.htm习近平所讲的“内生动力”就是农民自己掌握的致富能力。怎样才能形成脱贫的内生动力呢?习近平给出的答案是:发展贫困地区教育事业,通过扶智积累贫困地区人民的自我发展能力。2015年4月1日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会上习近平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薄弱环节和短板在乡村,在中西部老少边穷岛等边远贫困地区,发展乡村教育,让每个乡村孩子都能接受公平、有质量的教育,“阻止贫困现象代际传递,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强调深刻把握全面深化改革关键地位自觉运用改革精神谋划推动工作》,《人民日报》2015-04-02(1)在半年之后的“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上,习近平再次阐述了扶智的重要性,他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扶贫必扶智,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受良好教育,是扶贫开发的重要任务,也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习近平:《携手消除贫困,促进共同发展》,《人民日报》2015-10-17(2).

激发与形成贫困地区人口的脱贫内生力,还需要帮助他们树立战胜贫困的信心,产生强烈的改变贫困现状的想法,所以,扶贫还需扶志。帮扶懒汉、帮扶不懂得感恩的人、帮扶只等别人送自己不主动想办法的人,是对扶贫工作正义性的极大挑战,所以,扶贫必须扶志。习近平多次阐述了扶志的重要性,2013年春节前夕,习近平到甘肃看望民族地区的贫困群众,他一方面郑重承诺政府会“高度重视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发展,一定会给乡亲们更多支持和帮助”,另一方面也希望“乡亲们要发扬自强自立精神,找准发展路子、苦干实干,早日改变贫困面貌”。*《习近平春节前夕赴甘肃看望各族干部群众》,《中国青年报》2013-02-06(1)2013年11月3日,习近平在湘西考察时语重心长地强调“脱贫致富贵在立志,只要有志气、有信心,就没有迈不过去的坎”。*《习近平在湖南考察时强调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国青年报》2013-11-06(1).在“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上,习近平明确阐述了扶志的重要性,他说“我们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把发展作为解决贫困的根本途径,既扶贫又扶志,调动扶贫对象的积极性,提高其发展能力,发挥其主体作用”。*习近平:《携手消除贫困,促进共同发展》,《人民日报》2015-10-17(2).

四、精准扶贫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当代的新发展

习近平总揽全局,在深刻把握新时期国情特征、党的历史使命、人民期盼的基础上,高瞻远瞩地提出了精准扶贫战略思想,“既深刻揭示了扶贫工作的科学规律,又精辟阐述了扶贫攻坚的基本途径,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扶贫理论在当代的新发展。*王三运:《深入贯彻习总书记扶贫开发战略思想,集中全省理论打赢新一轮扶贫攻坚战》,《甘肃日报》2014-10-17(1).

(一)习近平精准扶贫战略思想坚持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共同富裕理论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开展革命与建设,根本目的就是要消除贫困、实现共同富裕。新中国成立后,党领导农民开展土地革命、开展农业合作化运动,根本目的就是提高农业发展水平、改变农村赤贫面貌、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改革开放以后,党提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实现共同富裕的科学论断,为了加快贫困地区农村的发展、提高贫困地区农民的生产生活水平,党先后实施了“大规模扶贫开发”、“八七扶贫攻坚计划”扶贫战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效,1978年我国农村贫困人口达7.7亿,贫困发生率为97.5%;到2014年,农村贫困人口减少为7017万,贫困发生率为7.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贫困人口减少6亿多人,年均减贫人口规模1945万人;贫困发生率下降90.3%,贫困人口年均减少6.4%,到2015年,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在中国基本实现,中国是全球率先实现千年发展目标中减贫目标的发展中国家。*张翼:《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年均减贫1945万人》,《光明日报》2015-10-17(1)中国的减贫成效,说明中国人民离共同富裕的目标迈进了一大步。中共十八大提出到2020年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习近平认为,全面小康决不允许有人掉队,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在河北农村考察时,习近平深情地指出:“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习近平的扶贫观:因地制宜“真扶贫,扶真贫”,人民网2014年10月17日,http://news.china.com.cn/ 2014-10/17/content_33797242.htm因此,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的历史时期,必须加大力度扶贫、加快步伐脱贫,“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习近平在部分省区市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座谈会上强调谋划好“十三五”时期扶贫开发工作,确保农村贫困人口到2020年如期脱贫》,《人民日报》2015-06-20(2).正是基于这种沉甸甸的历史使命感,党中央决定,通过精准扶贫,到2020年,至今尚未脱贫的7000余万贫困人口全部实现脱贫。

(二)习近平精准扶贫战略思想体现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群众路线理论

马克思主义者坚持认为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中国共产党根据马克思主义的这一理论,在实践中形成了“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的群众路线理论。习近平指出“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的工作路线”,在扶贫开发工作中,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扶贫开发工作中,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要时刻将困难群众记在心中。习近平饱含深情地指出,扶贫不是冷冰冰的资金运动,而是带有温度的工作,抱着这种情怀,中共十八大以来的短短三年多时间里,习近平先后“去了十几个贫困地区,到乡亲们家中,同他们聊天。他们的生活存在困难,我感到揪心。他们生活每好一点,我都感到高兴”。*习近平:《携手消除贫困,促进共同发展》,《人民日报》2015-10-17(2).每到一处,习近平反复叮嘱各级干部要多做雪中送炭的工作,对困难群众要格外关注、格外关爱、格外关心。二是扶贫开发工作要依靠群众。习近平所提出的大扶贫格局,实际上就是动员社会各界力量为扶贫做贡献;习近平要求贫困地区群众克服等、靠、要思想,发扬自立自强精神,埋头苦干,形成脱贫“内生力量”,实际上就是依靠群众自身力量脱贫致富。

总之,习近平所提出的精准扶贫战略思想,是对过去30多年扶贫开发经验的总结与提升,是马克思主义扶贫理论在当代的新发展,是尚未脱贫的7000万群众走向富裕的指导思想。

[1]洪名勇.开发扶贫瞄准机制的调整与完善[J].农业经济问题,2009(5):68.

[2]左停,杨雨鑫,钟玲.精准扶贫:技术靶向、理论解析和现实挑战[J].贵州社会科学,2015(8):157.

[3] 李小云,张雪梅,唐丽霞.我国中央财政扶贫资金的瞄准分析[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05(3):5.

[4]李小云.我国农村扶贫战略实施的治理问题[J].贵州社会科学,2013(7):101-106.

[责任编辑:唐少奕]

湖南省社科基金项目“‘中国式’农业合作道路的历史演进研究:基于政府与农民关系的研究视角”(14YBA146)

易棉阳,经济学博士,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湖南工业大学商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农业经济、农村贫困。

F323.8

A

1002-6924(2016)05-139-149

猜你喜欢

贫困人口贫困地区贫困户
山西省政府采购贫困地区农副产品1.42亿元
对贫困地区乡村学前教育的几点思考
交通运输部累计投入约7100亿支持贫困地区交通建设
上学不如“混社会”? 贫困地区的“厌学症”如何治
致富闯路人带领贫困户“熬”出幸福
『贫困户』过年
贫困户 脱贫靠产业
隐形贫困人口
十八大以来每年超千万人脱贫
重要的是给贫困户一份自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