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内涵及现实必要*
2016-03-15张志伟
□ 张志伟
(达州职业技术学院, 四川 达州 63500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内涵及现实必要*
□ 张志伟
(达州职业技术学院, 四川 达州 63500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的“国家哲学”,有着丰富思想内涵和强烈的现实诉求。它的培育与践行关系到我们精神的重建、国家精神的铸造、治理体系现代化的能否实现,也关系到社会意识的凝聚和国家意识形态的安全。科学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与培育践行的现实必要是我们必须解决的重大课题。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想内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凝聚社会共识的有效力量,是当代中国的“国家哲学”,是增强意识形态领域话语权的重要保障。科学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内涵,充分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重大意义,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有力的思想价值支撑和长远的精神保障。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内涵
十八大提出的以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为基本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社会主义的价值认识提高到了新的水平,发展到了新的高度。它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价值维度方面进行了科学解答,为国家赋了形、为社会赋了力、为个人赋了值,让国家价值导航更加明确,让社会共识引领更加有力,让个人信仰驱动更加强劲,彰显了科学的逻辑意蕴。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科学回答了我们的国家发展愿景
作为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诠释了我们的最高价值体系,指明了中华民族美好发展目标。富强,它是国强与民富的统一,是近代以来中华儿女最强烈的追求,“落后就要挨打”这个深刻教训时刻萦绕在每一位炎黄子孙的耳旁,必须要科学发展,走上日益繁荣富庶之路。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是国家跳出历史周期律的重要安全保障,它是人民的民主,具有丰富的内涵、高效的行为体现、真实的存在感受。文明,是我们沉淀的文化底蕴,是我们薪火相传的火种,是传承文明与发展文明的统一,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制度文明的有机统一。和谐,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良性生存法则,它蕴含了中华民族的生存智慧,体现了我们的精神基因。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科学回答了我们的社会发展价值取向
作为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它约定着社会行进的规则,引领着社会文明的进程,是国家价值目标的有力支撑。
自由,它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目标,是真实的、绝大多数人的,也以社会发展为色调,权利义务对等为前提。它是社会发展的活力之源,更是对我们这个有着深厚封建底蕴国家的深沉思考。平等,是平等的行使权利、平等的履行义务、平等的分享发展成果,作为社会关系的基本尺度,它深刻体现了人格的尊严和法律的天职。公正,它是机会平等、程序正义、结果正义的合理化组合,以切实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现代国家重要的价值理念和社会发展准绳。法治,作为现代国家治理的基本方式和现代文明的核心,它立足于中国的社会现实和文化传统,是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相统一。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科学回答了公民的基本价值遵循
作为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它标注着每个人的基本价值坐标,规范着公民的基本道德行为。
爱国,是民族精神的核心,是公民永不褪色的情感纽带,是认同祖国灿烂的文化、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爱自己的骨肉同胞,自觉做到与祖国同心、与祖国相连、与祖国同发展。敬业,作为中国人民的传统美德,这种理念内化于每个人的心胸,体现于每个人的自觉行动,依靠诚实劳动、辛勤劳动、创造性劳动,创造自己的美好生活。诚信,作为自身的行为规范和道德修养,是诚实无欺、讲求信用,做到以诚待人、以信取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友善,作为处理人际关系的基本准则和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是胸怀善意,多行善举,做到与人为善、与物为善,彰显公民德行的阳光。
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大意义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关系着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推进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价值体系和思想方式,是民族生存和发展最持久、最深层的动力。一个民族只有拥有深厚底蕴和充满生机的文化精神的支撑才能真正走向伟大复兴。”[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文化的灵魂、国家的定向导航器,它为国家赋形。其生命力、凝聚力、感召力的强弱直接影响着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发展,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大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加快构建充分反映中国特色、民族特性、时代特征的价值体系”[2],深刻阐明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社会主义中国现代治理的重要性,为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指明了前进方向。在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征程中,我们要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牢牢掌握价值观念领域的主动权、主导权、话语权,铸造起坚如磐石的精神和信仰力量,确保社会主义中国沿着正确的方向迈进。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凝聚社会意识的有效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它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3]当前我们的社会正处于深入转型期,改革正处于攻坚期,发展正处于瓶颈期,人们的思想文化差异更加明显,文化意愿更加强烈,文化碰撞更加激烈,观点不时纷纷涌现,思想文化明显的呈现出多元多样多变态势。在这样复杂的文化境遇中,一些人失去了本真的价值判断和应有的道德责任,出现了精神空虚、思想迷茫、价值错乱、价值失落等现象,严重危害了社会的发展。十八大正视我国在发展中出现的价值虚无、意义缺场、社会失范等问题,提出了以“三个倡导”为基本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起了在改造物质世界的激昂乐意中唱响精神之歌主旋律的冲锋号。
面对当今中国出现的价值尴尬场面,我们必须大力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我们思想的压舱石、价值的定盘星,旗帜鲜明地弘扬真善美、贬斥假恶丑,澄清模糊认识、匡正失范行为,形成激浊扬清、抑恶扬善的思想道德舆论和稳定有效的现代价值秩序。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国在国际竞争赢得主动的强大武器
当前,“全球发展的核心竞争领域已经逐步从物质生产力的角逐渐次转向深层文化力的比拼。民族、国家、地区的文化精神与核心价值从博弈的边缘走向中心。”[4]文化作为国家的软实力在国家中的地位和作用现在更加突显,各国纷纷出台措施抢占文化发展制高点,以便在未来的国际竞争中抢占先机、赢得主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文化的灵魂,我们必须把提高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重点的文化软实力作为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打牢思想防线,筑好思想根基。
长期以来,西方敌对势力一直采取电影、电视、广播、书刊、网络、学术等途径向我进行文化渗透、文化扩张、文化颠覆,竭力推行他们的思维模式、价值模式、社会模式,试图对我国“西化”。特别是现在,我国改革发展进入了关键期、攻坚期和深水期,西方敌对势力乘机加快了对我国的“西化”战略实施,意识形态领域斗争更加广泛化、全面化、立体化,渗透方式更加灵活化、复杂化、多样化,不断挑战、吞噬着马克思主义的一元指导思想。面对这种严峻的意识形态境遇,我们必须大力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世界格局中、在大交流大交融大交锋中明确自己的文化立场和文化身份。凝魂聚气、强基固本,提高对外话语的创造力、感召力、公信力,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释好中国特色,确保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维护国家发展利益。
[1][4]任平.文化矛盾:现状与出路[J].理论视野,2009(9):22.
[2]人民日报评论员.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四论学习贯彻习近平在省部级专题研讨班重要讲话[N].人民日报,2014-02-22(01).
[3]习近平.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5-05(2).
2016-08-16
张志伟(1982— ),男,山东菏泽人,法学硕士、达州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B018
A
1008-4614-(2016)05-005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