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人本导向”研究中国经济结构转型的新思维
——评常修泽教授《人本型结构论——中国经济结构转型新思维》

2016-03-15卢现祥尹玉琳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 2016年2期
关键词:人本服务业导向

卢现祥,尹玉琳

以“人本导向”研究中国经济结构转型的新思维
——评常修泽教授《人本型结构论——中国经济结构转型新思维》

卢现祥,尹玉琳

常修泽教授在制度经济学领域建树颇丰,尤其在产权理论、制度创新理论、人本体制理论、广义产权理论以及中国发展转型理论等方面硕果累累。常修泽教授最新推出的这本《人本型结构论——中国经济结构转型新思维》(安徽人民出版社,2015年,以下简称《人本型结构论》)作为《人本体制论》的姊妹篇,它们的共同点是以“人本导向”为基础去解决中国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制度问题、结构问题和人的发展问题等。

常修泽教授的《人本型结构论》具有三个明显特征。一是具有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该书从马克思主义等经典著作中汲取精华,结合中国当前发展阶段的新特征,提出了适合中国经济发展的结构转型论。二是视角新颖独特,从“物本导向”转向“人本导向”。大部分学者是从“物本导向”角度分析结构转型问题,而常修泽教授从“人本导向”的视角出发,分析了需求、供给、要素投入、城乡、区域等方面的结构转型问题。三是实践基础厚实。常修泽教授到安徽、河南、湖北、海南、江苏、天津、新疆、台湾等地进行了实地考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出了具有针对性、操作性强的政策建议,这是十分可贵的。

常修泽教授的《人本型结构论》紧紧围绕以人为本这个核心,在经济发展的导向、结构和体制支撑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系统的论述,尤其值得引起我们关注。

一、从“物本导向”向“人本导向”的转变

《人本型结构论》最突出的特色是强调研究中国结构必须从“物本导向”向“人本导向”转变。长期以来,中国存在以“GDP论英雄”的思潮,虽然近几年有所改观,但在实践中由于考核指标的扭曲等原因,“GDP至上”的观念依旧根深蒂固,加上经济下行的压力增大,“物本导向”的发展模式依然影响我们的决策,传统的发展模式已经给中国的发展带来很多负面影响。因此,经济结构转型具有必然性,尽管艰难,依然需要我们坚定不移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这种战略性调整的导向是什么?常修泽教授提出了应该从“物本导向”向“人本导向”转变。

就概念“人”的基础构建来说,中国长期以来的“物本导向”不仅导致产业结构失衡、城乡结构失衡、需求结构失衡、生态环境被破坏,而且使得人民群众信仰缺失,基于“人本导向”的经济体制改革如何引导人本朝着良性的方向发展,值得深思。马克思提出的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理念在我国经济理论和实践中并没有得到高度重视。近年来我们在追求GDP的思维下,“见物不见人”的现象比较普遍,重视硬实力建设不重视软实力建设,重视投资不重视消费,许多项目建设把物放到很高的位置而忽视人的发展。反倒是诺思提出的新制度经济学更强调以人为本,更加接近东方哲学思想。他提出经济学作为社会科学应该注重人、团体、社会之间的行为关系与制度,不仅单纯地考虑成本、价格、工资、产业分布中的实证数据,而且把它们放在真正的社会形态与历史环境下进行研究。常修泽教授的有关研究及《人本型结构论》无疑弥补了我国理论界这方面的不足,从“物本导向”转为“人本导向”,并把“人本导向”用于经济结构研究。

我国达到中等收入水平以后,不仅经济政治要转型,社会也要转型。转型国家面临着从人格化的交换向非人格化交换转变,从而重新构造社会的困境。我国从信念到制度设计以及经济运行仍处在人格化交换的框架下,熟人、身份、关系、等级、特权等充斥在我国社会关系之中。如常修泽教授所指出的那样,在我们现在社会中,这种“限制性”的东西、过时的东西太多了,不摆脱这些过时的理念难以创新。

二、基于“人本导向”的经济结构研究

《人本型结构论》主要从需求结构、供给结构(产业结构)、要素投入结构、城乡结构、区域结构等几个方面介绍了中国结构存在的问题,并从“人的发展”角度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为中国的经济结构转型提供了体制支撑。同时,“人的发展思想”贯穿著作始终,在各个结构的分析中都可以看到“人”的重要作用。值得一提的是,书中的“人”不仅仅是多数人,而是全部人,即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也不是一代人,而是祖祖辈辈的人;不是单需人,而是多需人。只有全面认识“人”这一核心概念,才能正确把握《人本型结构论》的精髓。常修泽教授在《人本型结构论》中从五个方面系统深入地阐述了“人本导向”。

一是“消费需求不足”成为需求结构中的重大问题,要正确引导人的需求。近几年,消费作为“三驾马车”之一,在GDP中所占比例呈现下滑趋势,投资和出口挤压了消费。与“人”发展相关的居民消费一直被“物”相关的投资抑制。这是由诸多原因造成的。相对其他国家来说,中国是个储蓄率较高的国家,在国家处在资本积累阶段,高储蓄率可能是一件好事情,但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过分勤俭并不是一件好事情。那么应该怎样刺激消费?常教授提出了十字箴言,即能消费、敢消费、放心消费。

二是按照人本型结构论,产业结构转型重在发展服务业和新兴产业。在产业结构中,人的“生存型”需求和农业与人的“发展型”需求和服务业相对应,所以要实现人的升级性需求,就要发展与人相关的服务业和新兴产业。就发展服务业而言,与国际服务业比重相比,我国与“人的发展”相关的服务业比重还有待提高,从整体来看,我国的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存在总量不足的问题,下一步要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的全面升级。发展服务业,应该秉持包容创新精神,即包容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包容传统与现代服务业、包容公办与民办、包容常人与非常人。

三是人本导向的资源环境重在生态福祉和环境人权。就资源环境而言,中国主要表现为资源的大量消耗和环境的严重污染,资源环境已经被严重透支。生态环境问题涉及人的基本生存和发展问题,实现生态环境社会转型,应该重视向技术要绿色、向结构调整要绿色、向规制和政策要绿色以及向市场力量要绿色四个管道。当前,中国还存在产权制度不够完善、产权缺失和产权残缺等问题,仅依靠人的自觉行为难以实现“天地人合一”。为此,常修泽教授提出了“三柱一顶”的环境产权制度的基本框架、五项权能的资源产权体系以及人力产权这三个着力点。天地人产权关系具有内在耦合性,三者之间紧密配合、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在未来发展和转型中,我们要充分发挥天地人产权在经济、体制改革、社会管理和创新中的耦合作用,要学会在社会公平和市场化这 “两个鸡蛋上跳舞”,在绿色、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实现天地人合一。

四是要突出人的发展,加速城镇化建设。就城镇结构而言,中国二元结构明显,这既源于结构性问题,也有体制性原因。中国传统的户籍制度将人一出生就界定为城市人或者农村人,所享受福利保障也存在巨大差异,这极大地影响了社会公正、和谐与稳定,阻碍社会进步,有悖于实现马克思的“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目标。因此,填平制度上的鸿沟,推进城镇化是十分必要的。根据常修泽教授的思想,城镇化是人本城镇化,不仅要解决城乡之间的二元结构,也要解决城市内部的二元结构。从发展经济学视角来说,城镇化实质是人的解放和发展。

五是“人本导向”的区域结构在于实现区域协调和人际和谐。就区域结构而言,中国依然存在区域间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常修泽教授提出,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应实施人性化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并指出过去所实施的“唯沿海开放”战略可能会使城乡二元结构转变为新的外向型的沿海和内向型的内地之间的二元结构,长期如此会导致严重的不良后果,而四沿联动、重点渗透、东西兼顾、多元开放的战略弥补了“唯沿海开放”战略的不足。

三、实现结构转型的体制支撑

经济结构转型与经济体制改革是密切相关的,有经济体制的支撑,经济结构转型才能得以实现;同时,结构转型也可以倒逼经济体制改革。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农村、民生、资源环境市场化、金融等方面的体制改革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国有经济改革尚未到位、要素市场市场化改革滞后、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以及政府职能转变滞后等深层次的体制问题依然存在。为此,《人本型结构论》提出经济改革应该寻求“三个解放和发展”的轴心策略,即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生产关系以及人自身。从中长期来看,中国的改革应该是“包容性改革”,它有别于“包容性增长”,属于制度创新或体制创新范畴,包含改革思想的包容性、体制目标的包容性、改革运作的包容性三个层次。我们可以将包容性体制作为主线,贯穿于“五环改革”中的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领域,最终实现“大均衡”。

经济结构转型可以倒逼政府体制、所有制、对外开放以及其他领域的改革。为此,常修泽教授在《人本型结构论》中提出,(1)在政府体制方面,政府转型是结构转型的关键。政府职能转变一直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是由诸多原因造成的,解决的主要办法是加强对政府部分监管与对政府机构开具负面清单、权利清单以及责任清单。(2)在所有制方面,赋予混合所有制“新体制的产权基础”的重要地位,不仅可以挖掘混合所有制经济的价值,而且也是整个改革关键的重要一环。(3)在对外开放方面,要适应新形势,构建新格局。通过调整对外贸易格局、引进外资格局,优化中资外投格局及自贸实验区格局。(4)进一步深化金融体制、财税体制、资源税等领域的改革。

在我国,研究经济结构的论著很多,但以“人本导向”系统研究中国经济结构问题的,本书可能是第一部,把“人本导向”的理念、思想等融入经济结构分析的方方面面是这本书的最大学术价值所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公报》指出要坚持共享发展,“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做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的获得感”,“坚持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同步、劳动报酬提高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完善市场评价要素贡献并按贡献分配的机制。”如何以“人本导向”发展经济和进行改革体制,是我国亟需解决的大课题,常修泽教授的《人本型结构论》及相关著作无疑为此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猜你喜欢

人本服务业导向
以生活实践为导向的初中写作教学初探
“偏向”不是好导向
自动化正悄然无声地重塑服务业
人本计算
服务业:从一二三到三二一
需求导向下的供给创新
犬只导向炮
谈人本理念在新闻采写中的体现
2014上海民营服务业50强
2014上海服务业5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