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任务型语言教学模式的理论探索

2016-03-15王琦黑龙江外国语学院哈尔滨150025

黑龙江科学 2016年9期
关键词:任务型理论研究

王琦(黑龙江外国语学院,哈尔滨150025)



任务型语言教学模式的理论探索

王琦
(黑龙江外国语学院,哈尔滨150025)

摘要:陈旧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对小语种学习的兴趣大为减弱,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大受影响,教与学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任务型教学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的。任务型教学法是教师为了使学习者利用目标语言进行沟通、交流而布置一定的任务,学习者通过解决任务问题的过程而进行语言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这能锻炼目标语言使用能力。

关键词:任务型;语言教学模式;理论;研究

课题项目:本文系黑龙江外国语学院校级科研项目“任务型语言教学模式在韩语日语教学中的应用”(Yn- 7)

任务型教学法是教师为了使学习者利用目标语言进行沟通、交流而布置一定的任务,学习者通过解决任务问题的过程而进行语言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

1 任务的意义及特征

在一般的教学过程中,任务作为其中的一个环节,是带有明确目的性的行为。在语言教学过程中,任务是指语言理解、语言处理、语言实践的行为或活动。例如,听录音画地图、听指示执行命令等。一般的任务有如下几个特征:其重点放在语言的意义而非形式,目的并非单纯的语言练习,以特定的任务开始学习,需要学习者自行解决任务问题。

因此,任务是以促进语言学习为目的,是学习者运用目标语言进行会话实践的一个意义过程的中心活动。它不是单纯为了学习语法规则的活动,而是学习者为了解决问题而进行的沟通活动。

2 任务型教学法的优点

任务型语言教学法不仅能提高学习者的语言能力,还能帮助学生积极参加教室里的一切活动,因此与传统的教室活动相比,它更具有动态性。任务型语言教学法主要有以下几点优点。

2.1 诱导学习者积极参与

学习者的参与和活动的类型有着密切的关系,任务型教学法是以大部分学习者为中心而设置的活动,活动多以两人或多人为一组的形式进行。在特定的时间内,学习者为了完成任务要互相协作、互相适应来解决问题,因此该教学法可以诱导学习者的积极参与。

2.2 互相协作的学习态度

任务型教学法要以两人以上的组别形式来完成,所以要求组员之间要有互相配合的协作精神。在这一点上要与游戏区别开来,游戏是互相竞争,并以赢取胜利为目的,但是任务型教学法能通过互相协作使学习者之间形成合作的同僚关系。通过这种关系,学习者之间会更加了解,也更理解彼此的立场。教师通过设计这种互相协作式任务,能很好地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共同体意识。

2.3 揭示了沟通的原因

学习者可以通过任务在实际的生活中提高沟通能力,在任务中需要使用目标语言来解决问题,完成任务。也就是说为了解决问题而形成了沟通,又因为沟通是通过使用目标语言来形成的,所以对学习者来说沟通就是使用目标语言来解决问题,完成任务。

2.4 目标的明确认识

任务的特征之一就是它是一种以结果为中心的活动,这要求教师在设计任务时就要考虑到结果的具体性。这样去做的结果是能为学习者明确地指出活动方向,并能最终显示出具体化的成果。

2.5 培养实际的语言使用能力

在实际生活中的语言使用能力是通过现实资料的使用、现实性的活动来提高的。任务的最终目的是打破教室的界限,到教室外的真实环境中实践语言沟通能力,因此在任务中应设置与真实环境类似的场景来培养语言沟通能力。

2.6 提高学习者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完成任务过程中,学习者为了解决所给问题需要使用目标语言,同时也需要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学习者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会锻炼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因为设计的任务不仅使学习者最大化地活用了基础知识,而且也为学习者提供了使用其他能力的机会。

2.7 自主学习能力

通过任务型教学法能够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优化学生的学习方式。我们可以把任务看成是一场生存能力考试,考试中要求学生发挥自己最大能力去解决问题。这样的话学习者会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带有责任感,也会渐渐学会自主学习。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通过体验感受到成就感,也有助于提高学习积极性。与此同时学生也可以通过完成任务过程发现自己的不足与缺点,不断地自我完善、自我学习。这种情况下教师的角色就是根据学习者的水准设计任务,并在学习者需要帮助时适当提供意见和建议,所有解决任务的责任都在学习者自身。

2.8 解决传统语言教学中长期存在的问题

以往的教学中教师比较注重单纯的知识传授,而非语言的实践,任务型教学法可以很好解决这一问题。

2.9 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任务型教学能把真实的语言材料引入学习环节,使学生学习和掌握具有时代色彩的真实语言,从而提高学习兴趣。

3 教学任务设置的原则

在任务型教学法中最重要的一点是教师并非是活动的主导,教师要让学生们自己把学习任务融入到学习过程中,并能动地参加教学活动。当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应当留心观察并提供有限的帮助。教师既是维持教学基本条件的促进者,又是在任务结束后进行语言总结的向导。教师在设置教学任务时应当遵循的具体原则如下:

第一,用带有目的性的语言来引导学生。在语言训练中,与无对象的人为性反复性对话练习相比,与真实的对象进行会话练习能更好地激发动机、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第二,引导学生拓宽会话范围。通过在固定模块中形成的短篇对话练习,并不能满足学生在教室外广阔、真实的环境中进行实践对话的需求。因此教师在设置教学任务时,应当突破固定模块的限制,引导学生放宽思维宽度,自由表达。第三,引导学生进行逻辑思维训练。在任务型教学法中,说话者的语言表达内容应当逻辑性较强,便于对方理解。第四,教师的管制作用。在学生可以决定任务主题的情况下,教师要尽可能实施管制干预,减少学生提前预测、提前练习的情况发生。第五,检测沟通的效果。在设置任务时,应该考虑根据任务难易度和复杂性来评价沟通的效果。因此在任务型教学法中,应该用任务来评价学生的语言能力,并且按照由易到难的顺序来设计任务。

4 结论

任务型教学模式的提出,为教师进行教学方法改革提供了理论依据,本课题的开展有利于丰富任务型教学在小语种课堂教学中的实践经验及理论。

参考文献:

[1]贾志高.有关任务型教学法的几个核心问题的探讨[J].课程教材教法,2005,(1):94.

[2]王虹亮.外语任务型教学法研究综述[J].科学之友(B版),2009,(12):93.

[3]方文礼.外语任务型教学法纵横谈[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03):28.

Theory exploration of task- based language teaching mode

WANGQi
(Heilongjiang International University, Harbin 150025, China)

Abstract:The old mode of teaching has greatly diminished students' interests in minority language learning, and also greatly affected learning enthusiasmand initiative, thus task- based teaching is born at the right moment with the increasing prominent contradiction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 Teachers arrange a certain task to enable learners to use the target language to communicate and exchange in task- based teaching mode,solve problems and learn language through this method learners, which can exercise the ability touse the target language.

Key words:Task- based; Language teachingmode; Theory; Research

中图分类号:H 31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 8646(2016)09- 0086- 02

收稿日期:2016- 02- 03

猜你喜欢

任务型理论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坚持理论创新
神秘的混沌理论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任务型”英语教学课外延伸的APP模式研究
汉诗英译概述及任务型教学探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