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分析与成本控制模式
2016-03-15任立勇
任立勇
(德强生物股份有限公司,哈尔滨 150060)
作业分析与成本控制模式
任立勇
(德强生物股份有限公司,哈尔滨 150060)
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不断完善,成本管理体制的改革显得尤为重要。企业是生产的主体,当前,我国大部分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都存在成本高、产量低的现象。以生产加工企业为例,分析研究生产加工企业的成本控制问题,深入研究作业成本法中的作业分析方法。
生产加工企业;作业分析;成本控制
生产加工企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生产加工企业的成本控制问题一直是企业关注的焦点。由于受到计划经济体制以及财务管理体制的束缚,生产加工企业至今还没有取得什么大幅度的进展,生产加工企业的成本控制方式依旧是传统的控制方式。与此同时,生产加工企业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因其生产过程的特殊性以及实际生产过程中的一些不确定因素,使得企业成本控制的难度在进一步的增加。因此,根据生产加工企业的实际状况,成功引入现代成本管理方法,提高生产加工企业的成本管理水平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此次主要是将当前相对比较流行的作业成本法运用到生产加工企业的成本控制当中,并从相关的理论出发,联系我国生产加工企业的实际生产状况,提出具有实际生产价值的成本控制方法。
1 作业成本法原理分析
作业成本法最早可追溯到19世纪70年代,著名学者斯坦伯斯教授在他的著作《作业成本计算和投入产出会计》中首次提出了作业和作业会计等概念,对这一领域系统性的阐述了从作业的成本账务处理到作业的投入产出控制等方法。一般情况下,传统的成本管理都是按照交易和数量为基础的成本计算系统。这些系统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非常重视对直接成本的计算和控制。而对那些不直接参与的成本则没有特别重视。作业成本法最开始产生的时候是为了提高成本计算的准确程度。我们此次研究的是通过作业成本法中的作业分析方法来推导出新的成本管理模式,也就是通过对管理作业以及生产作业的分析来达到成本控制的目的。作业成本法是一种成本控制方法,它与现实作业的研究是分不开的。应该说作业研究是作业成本法的基础和前提。
1.1 认识作业
认识作业主要分为三部分,分别是作业地图法、作业流程分析和征询意见法。作业地图法是由日本的会计学家吉川总结出来的,他将其划分为三种方法。一种是将工厂各个部门画成一个详细的地图,并根据地图判别出直属各个部门的作业。人们称之为作业地图法。第二种作业流程分析主要是依靠作业流程图,也就是将完成特定业务所要求的各种作业步骤,从而画成一张系统的流程图。并通过在图上加注各步骤所需人员来分析作业及效率。第三种征询意见法,主要是向企业内各部门的工作人员询问咨询,以确保某些作业的相关问题。所询问的问题也非常简单,如谁做的工作,是什么原因导致作业时间出现浪费的,为什么有的人加班,有的人却闲置,这些问题的提出,对认识作业是非常有帮助的。
1.2 作业区分方法
作业区分方法也分为三个方面。首先,是主要作业和次要作业。任何存在多层次的事物都会有主次之分。有好必定有坏,这种区分标准是由著名管理学家布雷姆森提出来的。其中指出产出被用于组织单位外部的作业称为主要作业,而在部门的内部协调的主要作业,被人们称之为次要作业,大范围的属于主要作业,像生产加工企业中的生产、加工,等等。而小范围的精细化的属于次要作业,像企业设备检修、作业开始前的准备工作。其次是核心作业、支持作业和连带作业。这里所说的核心作业是指以组织存在目的为中心的作业,就是围绕着组织内部或是组织外部的顾客提供服务的作业形式;连带作业则是由企业内部的缺陷连带造成的;支持作业主要是指为了实现核心作业而必须要完成的作业形式。生产加工企业属于我国的重要支柱性产业,而在生产加工企业下,生产作业等都属于支持作业的范畴,因一些外部因素影响,如由于设备管理不当而造成的设备维修作业就属于连带作业的范畴。再次是增值作业和非增值作业。增值作业指的是为顾客带来的附加价值,是能为企业带来附加利润的作业。相对于增值作业而言,只要是不能给顾客带来附加价值的作业,从理论上来说就是没有效果的,这种没有效果的增值作业就是非增值作业。在我国生产加工企业中,任何一项作业,只要设计合理、管理到位,都可以称之为增值作业,反之就是非增值作业。是不是增值作业的根本就看所做的功能不能带来应有的产量,生产效率能不能得到有效的增加。这才是问题的关键。
2 作业成本分析报表的特点及在实际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作业成本分析报表是当前企业进行成本管理方式的创新之处。这种方式不仅有效改变了传统成本项目成本的方法,使成本管理的视角从成本项目直接转移到成本发生的原因上来,而且,还能够让成本管理者通过作业分析将管理工作真正落到实处,这样,就可以促进企业组织结构各部门之间的协调发展,从而达到控制最终成本的目的。作业成本分析报表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作业的概念,其次是表达方式,再次是控制手段。作业成本分析报表的工作原理仍旧采取差异分析原理,分析报表中的数据都是从企业成本资料中获得,并不会对企业现行的成本核算构成威胁,而且作业成本分析报表可以在实际应用中取得非常好的效果。但在实际使用中还需要注意以下问题:第一,作业成本分析报表一般都是一年编报一次,随着企业的发展,我们发现一年编报一次的频率比较缓慢,可以每一季度或者每个月定期对作业成本报表进行编报,这样作业成本报表就可实行动态管理,有利于及时发现企业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解决,有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第二,生产加工企业在对作业进行划分时不要只局限于形式,可以根据自身的设计情况适当做一些政策上的改变,比如,在对某一项作业进行拆分、合并处理,这样也方便工作的管理和监督。第三,相对传统的目标成本预算都是建立在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制的基础上的,而在对企业成本进行考核时会因目标成本预算而呈现出较大的优势,在实际的作业成本分析方法中,可以与成本控制法配合,这样呈现出来的效果才会是更好的。第四,作业成本预算在实际工作中往往会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比如,企业产量、物价、费用政策等方面,所以,在实际工作中还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做到企业发展的全面性。第五,作业成本的差异分析对企业今后的可持续发展以及成本控制都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生产加工管理人员在运用作业分析方法的时候,一定要通过成本差异找出企业生产作业中存在的不合理因素,尽量避免低效作业。
[1] 郑秀芳.作业成本法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对策[C]//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6年学术年会暨第十三届年会论文集,2006.
[2] 陈志祥,马士华,陈荣秋,等.供应链管理与基于活动的成本控制策略[C]//发展的信息技术对管理的挑战——99'管理科学学术会议专辑(上)1999.
[3] 林万祥,胡国强.成本工程:成本管理的发展与创新[C]//中国会计学会第六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暨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2004.
[4] 陆宁.计算最短作业周期的序权法——关于多任务在多顺序加工场所作业的排序研究[C]//企业发展与系统工程——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七届年会论文集.2003.
[5] 张登洲,倪越星.作业成本管理在军工科研单位运用的探索[C]//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7年学术年会暨第十四届年会论文集.2007.
[6] 郝玉贵.基于现代审计模式的审计作业成本管理[C]//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7年学术年会暨第十四届年会论文集.2007.
[7] 葛自敏.应用作业成本管理加强煤炭成本控制[C]//煤炭经济管理新论(第10辑)——第十一届中国煤炭经济管理论坛暨2010年中国煤炭学会经济管理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2010.
[8] 吴耀华,王静波,肖际伟.作业成本法和作业成本管理在卷烟配送中心中的应用[C]//2005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2005.
[9] 宁亚平.对ERP整合作业成本管理法的研究[C]//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5年学术年会暨第十二届年会论文集.2005.
Operation analysis and cost control mode
REN Li-yong
(Tak KeungBioCo.,Ltd.,Harbin 150060,China)
With the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modern enterprise system,the reform of cost management system has become very important.Enterprises are the subject of production.Currently,most enterprises have problems like high cost and low yield in the development process.Manufacturing and processing enterprises were taken as an example,this paper analyzed cost control issue of manufacturing and processing enterprises,and made in-depth research on operation analysis of activity based costing.
Manufacturingand processingenterprises;Operation analysis;Cost control
F426.22
B
1674-8646(2016)16-0146-02
2016-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