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沿海地区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与战略升级研究

2016-03-15刘丽红龙岩学院福建龙岩364012

关键词:发展战略建议经济

刘丽红(龙岩学院,福建龙岩364012)



沿海地区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与战略升级研究

刘丽红
(龙岩学院,福建龙岩364012)

摘要:将低级要素加入到全球价值链外向型经济当中,不仅可以促进我国沿海地区经济快速发展,同时也是使得经济发展模式战略升级的关键原因。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经济类型逐渐由外向型转变为开放型,主要特点是要将之前的对物质资本的竞争变为对知识资本、技术资本、人力资本的竞争。现对我国当前沿海地区外向型经济发展的状况和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研究分析,同时针对这些问题对我国目前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升级提出一些可以借鉴的建议。

关键词:沿海;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建议

我国沿海地区大部分都处于太平洋西岸,地理环境较佳,具有较佳的港口,便利的交通,绵延的海岸线,优良的投资环境,同时还有着非常丰富的人才资源和较高的生产力水平。自1978年开始,我国沿海城市向外向型经济开始发展,这样一来,不仅增进了沿海城市的经济效益,同时还增强了其的对外贸易产业,体现了外资效益的优越性。我国的沿海城市主要包括天津、上海两个直辖市、山东、辽宁、江苏、浙江、广东、海南,广西自治州等。改革开放30年,沿海经济区按照我国的对外政策,积极发展对外经济,逐渐成为了中国对外开放的领军产业,促进了我国有重点、多形式、多层次、宽领域等对外开放新模式的形成。

一、我国沿海地区外向型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

(一)我国沿海地区经济虽然相比于其他内地地区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同时也获取了大量的外汇、税收、土地使用费等,但是沿海地区经济发展存在一定的问题,例如沿海地区的轻工业企业面临设计与市场网络、营销、品牌两个较大力量的挤压,使得加工、生产环节等一些方面低附加值特点明显,造成了代工微利现象。

(二)阻碍沿海地区企业对产业升级空间的影响因素是以低级要素进入全球价值链外向型经济。这些地区的企业逐渐开始向全球价值链中的营销、品牌、设计、研发等高端功能转化,也就是说企业在走功能升级的道路时,这些沿海企业中只有极少数企业得到了成功。很大部分的企业还是处于低成本、大规模、低价格生产模式化的“代工困境”。

(三)我国沿海地区被定位与全球价值链中的较低环节,这样的局面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中国西部地区经济产业的快速发展,使得中西部的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无法得到有效的利用,大部分人才开始向沿海城市转移。另外中国的中西部地区只能够得到了低级要素的经济报酬,慢慢开始成为低端要素的主要供应地,同时还被沿海城市的经济发展阻碍了其向外发展经济的步伐。

(四)为了满足外国政府对产品质量和生产环境的高要求,需要引进较为先进的生产设备和出口设备,这样就可以消除国内设备与国外设备的技术落差。这样的发展局面,会让中国在设备方面付出较多的成本代价,阻碍中国中部、西部、东部三地产业发展,使得中国原来装置配置在中西部的重装备技术落后的同时,还丢失了以产业升级为主的市场份额。

二、沿海地区战略升级:由外向型经济逐级走向开放型创新经济

现在的开放型创新经济和过去传统的外向型经济之间,存在着很多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在经济方面,后者主要是中国制造,有中国完成加工处理工作;而前者则是中国创造,有中国进行独立创造,使中国逐渐成为了世界创新性国家之一。

(二)在产业性质方面,前者是较为开放的自由经济,是本土产业企业成为了全球微笑曲线的最前端;而后者则属于依赖型经济,主要体现为对跨国企业技术专利和品牌的依赖、对先进技术设备的依赖等等。这种发展模式既关注了国内外先进技术、人才,同时也提高了国内研究人员的创新能力。

(三)在发展转型动力方面,前者为本国企业创新的内生动力,而后者则是由FDI为主导的外生驱动力。

(四)生产要素方面,前者是将人力资源和人才创新为主;而后者则主要是引进机器设备、先进技术等。

(五)在工作上手方面,前者主要是以建设软件形态为主的创新平台和创新环境,例如博士后工作站、开放型试验站、产品检测工作室、工程设计中心等;而后者则是将出口导向型的加工区、开发区、自由贸易等作为主要建设形式。

(六)在政府优惠政策方面,前者主要以人力资源创新中进行的精神、文化为主要前提条件,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逐渐在形成了以产权的联合和分享吸引全球顶级人才的机制,真正做到本国人才本国用、人才能用上;而后者则是以物质资源的引进为主,颁布各类税收、信贷、土地使用费等国家优惠政策。

我国目前提倡的开放型创新型经济,相比之前的外向型经济,他们之间并不是完全没有关系,而是一种非此即彼的排斥关系,也可以说是一种进化演变关系。准确地来讲,开放型创新型经济是对过去外向型经济的继承,其也是一种高程度的全球化经济和开放型经济,而其中的创新则是主导战略改变的主要原因。

三、沿海地区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升级的主要对策方式

(一)避免依附型经济产生,实施内外需均衡战略

我国经济在嵌入全球价值链的过程中,我国沿海经济发展区域出现了“依附经济”为特点的发展方向,其主要体现是:对外入资金的依赖;对卖家的依赖;对国外设备、原材料、关键部件和工业设备的依赖;对加工对外贸易的依赖。而避免沿海地区“依附经济”出现的主要对策是:依靠本国的经济市场需求来加快企业的升级速度,加深经济需求结构转化,培养本国高端的经济发展市场,调整分配方式以此来满足自身发展的市场需求。创建跨地区、跨国、跨集团的销售网络,利用该网络来降低对国际大买家的依赖程度,但是我们不能简单的认定政策的调整只是有外需转为内需,因为这样的认知会使得中国的外向化发展落后,让中国企业和产业链遭受极大的经济损失,甚至与完全世界脱轨。对于中国来讲,必须充分考虑本国的经济发展需求,结合需求来扩展市场发展空间。将利于本土市场发展的需求空间作为主要发展方向,这样一来,不但能够促进我国与其他发达国家市场的发展,同时也利于我国企业创新能力的培养,保持中国战略利益的市场保护政策和市场相互开放政策的平衡,而这正是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发展方式。

(二)提高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出口与发展,同时在转型升级过程中不采取政策的“猛药”

未来中国经济产业的发展依然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该产业是中国当前最具有优势的产业之一,同时也是解决中国就业问题和强国富民的关键载体。因此我国沿海地区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出口企业可是进行产业升级,但是不能只依靠降低出口税收或是颁布一些与劳动密集型产业无关的优惠政策来实现。首先,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和环境污染没有关系,并且也和消耗的中国资源也没有必然联系,因为很多沿海地区的出口企业生产所使用的生产设备和原材料都是进口的。其次,以大量的靠动力资源为前提,现在对我国经济增长起到关键性作用的依然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出口。最后,要使社会和谐发展必须先要保证我国的就业率,而保就业的前提则是保证沿海地区的劳动密集型出口企业得到有效的长足发展。技术密集型、资本密集型、生产服务型产业的发展前提是必须确保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效果。除此之外,我们必须认识到技术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和生产服务型产业的发展是紧密相关的,若是想要促进其他产业的发展,那么必须要稳定劳动密集型产业在我国的发展。

(三)正确对待全球价值链条件下发达国家对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最近几年,我国沿海地区的对外贸易经济受到了欧美等一些发达国家的技术性贸易壁垒。以低端的组装方法和生产加工方式加入全球价值链的出口方式会在某些方面影响到我国经济增长,首先是一些国际大买家可能会利用其对产品全球销售终端的控制力产生贸易壁垒,比如在一些生产安全、产品质量、环境等方面,这样一来,会严重影响到我国沿海地区经济的发展速度;其次,我国沿海地区的一些出口企业为了满足某些发达国家对产品质量的要求,通常会利用新生产设备和生产工艺进行引入,着重要求生产成本和生产效率,以此来获取欧美发达国家跨国企业的订单,这会对我国的出口企业产生被动型的产业升级和创新能力提升,从而促进我国经济增长。最重要的一点,我国沿海经济区的消费品出口主要是利用大规模的零件和生产装置来完成的,大规模的生产装置进口带来的最大问题是阻碍了我国生产装备制造业的发展,使得我国一些主要以生产装备制造业为主的地区经济发展速度迅速减慢。除此之外,一些关键零件的进口也对我国沿海地区与中西部地区之间的分工生产和经济循环产生影响,增加了我国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均衡性和不稳定性。

(四)着重看待内价值链和全球价值链的协调发展,完成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目标

我国沿海区域借用自身地理优势,最先加入到全球价值链中,集中发展劳动密集型环节的产业,快速发展成为了全球最大的“国际制造基地”或者是国际制造平台,让这些地区成为了带领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地方。实现区域经济快速发展,完善产业升级的关键途径是建立我国本土企业的国内价值链,引起周边关联产业发展。首先,国内企业为主会使得主要利润产生在本国,而不是流出挥着外汇,并且国内价值链中有很多高附加值的生产环节,这样做的目的会使得中国可以从中得到很多资本利润,而这些利润恰好为一些小投资企业提供了资金支持。创建完善的国内价值链,不仅可以在促进国内各地区经济的协调发展,同时也可以将这些订单承包给外国,利用国外的独特优势。这样一来,中国主动在全球整合资源中的主要形式就变成了产业转移,该形式最大的优势是:发挥国内外产业尤其是国内循环的产业间关联效应;促进上下游经济产业的发展,改善全球价值链中所存在的问题;保证经济链条的完整性和延伸性,加深生产的专业化发展;积累高端的人力资源和知识资源,以此来得到较完整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

四、结语

产业结构低、资源短缺、区域协调不合理等都是限制沿海地区外向型经济发展的原因,结合这几点来提供一些外向型经济发展升级途径。我国沿海外向型经济主要是克服弊端,同时还要保持当前的优势,完成经济稳定增长、增强对外竞争力的目的,不但要引领沿海地区城市的发展,还要优先发展沿海地区的中部和西部地区。

参考文献:

[1]韩美琳.后危机时期长春市外向型经济发展研究[D].吉林大学, 2015.12.

[2]俞立平,张雨,屠光启.加快转型升级提升经济发展质量研究--以宁波为例[J].经济界,2014,(3):41-52.

[3]戴翔,张雨,郑江淮.外向型发展如何提升我国本土企业生产率[J].统计研究,2014,(3):45-53.

猜你喜欢

发展战略建议经济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接受建议,同时也坚持自己
好建议是用脚走出来的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全球化背景下我国民航运输企业的发展探究
从财务角度分析公司发展战略问题探讨
基于SWOT分析的某公司人力资源发展战略研究
建议答复应该
几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