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和而不同的当代意蕴与哲学特质

2016-03-15郭红军

贵州社会科学 2016年7期
关键词:环境友好自然界人际

郭红军

(贵州大学, 贵州 贵阳 550025)



和而不同的当代意蕴与哲学特质

郭红军

(贵州大学, 贵州贵阳550025)

和而不同,既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理念,也具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在意蕴。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和而不同在个人与自身的身心和谐、个人与他人的社会和谐、人类与自然的天人和谐等诸多方面,均得到了鲜活体现。这些体现,表征了和而不同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特质,即和而不同彰显了矛盾的辩证性,突出了矛盾的同一性,强化了矛盾的协调性。对和而不同作如是释析,对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构建和谐社会、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均有一定价值。

和而不同;当代意蕴;哲学特质

“和而不同”一词,出自于《论语·子路》,即“君子和而不同。”其意思是,君子可以和睦地彼此相处,但不随便附和。两千多年以来,和而不同的思想得到了较好的弘扬、传承和创新。在某种程度上而言,和而不同思想,既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也具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在意蕴。特别是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和而不同思想更是得到了多方面的鲜活体现,并表征出自身所具有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特质。

一、和而不同的当代意蕴

构建和谐社会,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而和而不同思想,在和谐社会构建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体现着时代的要求,是“时代精神的精华”。详而言之,和而不同思想,主要通过个人与自己的身心和谐、个人与他人的社会和谐、人类与自然的天人和谐,将和而不同思想的中国传统文化底蕴和马克思主义哲学气息展现了出来。

(一)个人与自己的身心和谐

注重个人与自己的身心和谐,是和而不同的重要表现。从某种意义上而言,没有个人与自己的内在身心和谐,其它诸多方面的和谐便难以谈起。就此而论,所谓的和谐,首先是自我的身心和谐。要构建和谐社会,就必须把自我的身心和谐作为重中之重。

身心和谐之“身”,指人外在的形体;身心和谐之“心”,指人内在的灵魂、思想以及精神境界。在此意义上,这里所讲的身心和谐,主要是指每个社会成员的肉体与灵魂、生理与心理、行为与思想之间所处的和谐状态。换句话说,身心和谐就是人的身体、思想以及行为等所达致的一种健康、平衡和协调的良好状态。就此而论,所谓的身心和谐,主要包含了以下三个方面的和谐。

其一,身体和谐。所谓身体和谐,就是人的身体健康,身体的各种机能处于正常运行状态,这是实现身心和谐的基本条件。身体的和谐,既与个人的身体素质、生活条件、生活环境有关,同时也与个人的生活习惯有内在的联系。在上述几方面之中,身体素质与遗传因素关系紧密,具有难以改变的先天性。但生活条件、生活环境和个人的生活习惯,却是经过自己的努力可以改善的。尤其是在身体素质、生活条件和生活环境既定的情况下,符合生活规律的良好生活习惯显得异常重要。然而,在工作压力、生活压力和学习压力空前加大的时候,不少人的生活习惯会与本应遵循的生活规律相悖,久而久之,就会形成不利于身心和谐的生活习惯。而有违于生活内在规律的生活习惯,对身体的和谐是极为有害的。为此,在各种压力面前,应科学规划自己的时间。同时,养成一个有利于自己身体健康的作息时间。该工作时就工作,该休息时就休息,使自己始终保持充沛的精力和健康的体魄,才能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实现身体的和谐。

其二,思想和谐。所谓思想和谐,主要是指人的主观愿望和客观存在之间的和谐,这是保持身心和谐的重中之重。由于种种原因,人的主观认识和客观存在之间常常会产生或大或小的分歧,从而导致一些主观认识是不太正确的甚至是完全错误的。在此情况下,思想就会出现不和谐的现象。因此,思想的和谐,和人的认识水平密切相关。同时,由于人是一种感情动物,在很大程度上,思想和谐与一个人所得到的情感回报也有必然的联系。就此而论,要促进思想和谐,既要不断提高人的认识水平,又要促进人和人之间的良性心理互动。从总体上来讲,要提高一个人的认识水平,就必须加强自身的学习。通过对“有字之书”的学习,使自己的知识得到提升;通过对“无字之书”的领悟,增加对社会现象的认识能力和判断水平。而要促进心灵之间的良性互动,就必须学会感恩。所谓感恩,是对别人给予自己恩惠和便利的一种心理认同,并在适当时机给予对方回馈的真挚情感和行为。一个人的成长,离不开他人的帮助和关心,对所有给以自己关心和帮助的人表示感激,并在合适的场合给予对方以回报,是一种本在情理之中的思想和行为。为此,学会感恩,让每个人拥有感恩之心,关心和帮助就会无所不在,心与心之间的良性互动就很容易形成,进而就会实现思想和谐的美好愿景。

其三,行为和谐。所谓行为和谐,主要是指借助适当的行为方式,将正确的思想表现出来。行为和谐是建立在相应的正确思想基础之上的,没有相应的正确思想,就谈不上相应的正确行为与行为和谐;只有具备了一定的正确思想,才谈得上正确的行为乃至行为和谐。然而,在正确思想具备的前提下,要实现行为和谐,也并不是一件易事。俗话说,好心做坏事,讲的其实就是这个道理。为此,要使行为和谐,就必须做到正确思想支配下的知行合一。从总体上而言,有一点是可供参考的,即个人所采取的行为以是否有利于正确思想的表达为准则,有利于正确思想表达的行为,就是和谐的行为,就可以去做;反之,不利于正确思想表达的行为,则是有失和谐的行为,就力求避免。

此外,需要补充的是,促进自我的身心和谐,重点在于将欲望控制在适度的范围之内。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如果一味地放纵自己的欲望,尽管能够给自己带来一时的满足,但却难以使人得到永远的快乐,从而就会使人长期陷于苦闷甚至痛苦之中,而这对人的身心和谐是极为不利的。将欲望控制在适度的范围之内,分清哪些欲望是适当的,哪些欲望是多余的甚至是有害的,就可以将适当的欲望化为现实,以满足自己的成就感;对于多余的甚至有害的欲望,则予以坚决剔除。只有这样,个人的身心和谐才能得到实现。

(二)个人与他人的社会和谐

人是一种社会性动物,个人与他人的交往是人生的有机组成部分。诚如马克思所言,“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60马克思所谓的社会关系,显然是包括人际交往关系在内的。在社会交往中,通过人际和谐达致社会和谐,是每个人理应追求的美好目标。尤其是在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人际和谐更是社会和谐的直接体现。

简单地说,所谓的人际和谐达致的社会和谐,就是指每个社会成员在社会交往的过程中,通过和其他社会成员所能达到的一种和睦融洽状态所催生的祥和社会状态。与家人和睦相处、与家庭以外的其他人融洽与共,是每一个正常人所要追求的应然境界。然而,由于纷繁复杂的原因,这一境界并非所有人均能达到。在一些情况下,与这一美好图景恰好相反,不少人未能实现人际和谐达致的社会和谐的良好心愿。那么,相关的影响或决定因素到底有哪些,这是理顺个人与他人关系时必须考究的基本问题。尽管相关因素很多,但从总体上来看,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显得尤为关键。

其一,诚信友爱。诚实守信,乃立身之本。在社会交往中,诚信更是每个人永不褪色的名片。因此,在待人接物时,一定要把诚信放在首要位置,做到表里如一,言行一致。承诺别人的,当尽心尽责,如期向别人兑现;不能答应的,宜适时向请求人说明原因,以征得对方的理解,不耽搁他人的时间,同时这也是对他人诚信的一种表现。轻诺必寡信,明知自己没有能力做却答应别人,同具备能力做却未能如实去做的实质一样,都是不诚信的行为。需要明确的是,在彼此了解的熟人社会中,诚信是人们倍加珍惜的生存要旨;在相互陌生的生人社会,诚信亦应成为严格遵循的交往法则。而友善爱人,则是为人之德。为人处世,当尽爱人之德,应行友善之举。自古以来,我国就有“仁者爱人”的古训,亦不乏“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传统美德,这也是中华民族薪火相传、生生不息的内在致因。在新的历史时期,只有不断挖掘友爱的民族文化音符,并赋予其时代的色彩,才能使友爱的力量得到弘扬。特别是在社会交往中,当发现别人有困难时,挺身而出,真心助人,不图回报,理应成为改革开放大潮中时代精神的真实写照,也应成为新时期民族精神的不朽篇章。

其二,理解宽容。有道是,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在社会交往中,发现他人(包括自己一度崇拜的名人乃至伟人)身上存在不足乃至缺点,是非常正常的现象。因此,如果在交往中发现了对方的缺点(只要这些缺点不足以破坏彼此的感情),最好采取求同存异、理解宽容的态度。在交往中,当对方的举止和自己不一致时,不能强加责难,而是给予理解。由于彼此之间的阅历不同,性格各异,出现意见和行为上的分歧,是司空见惯的现象。只有理解别人,才能赢得别人的心理互动,才能促进人际和谐所达致的社会和谐。事实上,即使阅历相仿、性格相近,有时因难言之隐也会导致意见相左。在这种情况下,进行换位思考,站在对方的立场,进行设身处地的考虑,就能够理解对方的难处和苦衷,从而达到心灵上的内在默契。在理解别人的基础上,宽以待人,善于包容,记人之善而忘人之过,既是对别人的尊重,也是对他人的欣赏。宽容、尊重和欣赏是对称的和相互的,宽容对方、尊重别人、欣赏他人,才会赢得对方的宽容、尊重和欣赏。的确,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这就告诉我们,在社会交往中,不要以圣贤的标准要求别人,只能以常人的标准要求对方,这样才能发现对方的优点,同时宽容对方的不足乃至缺点,从而有利于社会和谐。

其三,朴实自然。在社会交往过程中,朴实自然显得十分重要。特别是在和社会上不同地位、不同性别的人打交道时,其重要性更为凸显。和不同身份的人交往时,既不媚上,也不轻下。一方面,和社会地位高于自己的人(包括自己的顶头上司和主管领导)交往,不能阿谀奉承和吹牛拍马。如果刻意献媚,不但令旁观者讥笑,而且也可能会使被吹捧者感到尴尬,同时自己也会颇为难堪。事实上,对于身份高于己者,只要大方得体即可,而不是极尽媚上。另一方面,和社会地位不如自己的人进行交往,也不能轻视对方,而要给对方以充分尊重。尊重对方,是高尚人格的一种外在表露,在一定意义上,这也是自我尊重的内在要求。不尊重别人的人,难以得到别人的尊重,即使社会地位高的人也概莫能外。此外,在和异性打交道时,做到热情有度,也是一个必须注意的地方。在交往中,对异性的过度热情,很容易使人产生别有用心的嫌疑(即使交往者本人并未这样的意图)。而朴实自然,则可以消除这方面不应有的误解,反而会有助于异性间社会关系的和谐。

当然,人际和谐所达致的社会和谐,决不是人际交往中毫无原则的妥协让步,也并非将“你好、我好、大家好”奉为金科玉律的庸俗处世哲学。的确,“人际和谐既不是不分是非、不讲原则、彼此讨好的‘一团和气’,也不是回避、掩盖矛盾和问题、息事宁人的‘得过且过’……从本质上讲,人际和谐是人们在一定生产方式基础上,通过社会实践逐渐达成的,以爱心、良心和责任心为前提,友爱互助、分工合作,解决矛盾、协调利益,各尽其能、各得其所,共生共赢、积极向上的人与人关系的祥瑞样态或理想境界。”[2]在实现人际和谐所达致的社会和谐时,这是一个必须注意到的问题。

(三)人类与自然的天人和谐

人类同自然和谐相处,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事实上,在我们党提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任务之前,人与自然和谐的理念就已散见于中国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理论之中。

在我国传统文化中,以《道德经》为代表的古代经典,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天人合一思想予以了引人深思的论述。一方面,《道德经》提出了万物同源、天人合一的生态和谐观。“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3]53其大意为,所以说,道大,天大,地大,人也大。宇宙中有四大,而人居于四大之中。人效法地,地效法天,天效法道,道效法自然。这段话通过对人、地、天、道、自然之间关系的论述,揭示了人和自然同源以及天人合一的哲理。另一方面,《道德经》提出了物无贵贱、相互平等的天人和谐观。“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3]11其意是说,天地没有偏爱,把万物像刍狗一样对待,任凭万物自然成长。接下来,《道德经》又做了进一步的深刻阐述:“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3]117这段话的意思是,(对世间万物和老百姓)既不能亲也不能疏,既不能利也不能害,既不能贵也不能贱。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运用唯物史观,深刻揭示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统一。一方面,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直接把自然界视为人的无机的身体,提出了自然的人化思想。对此,马克思指出:“自然界,就它自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人靠自然界生活。这就是说,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处于持续不断地交互作用过程的、人的身体。”[1]45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将人看作自然界的有机的身体。关于这一点,马克思给予了内蕴性说明。他认为:“所谓人的肉体生活和精神生活同自然界相联系,不外是说自然界同自身相联系,因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1]45在此,马克思虽然未直接使用“人是自然界的有机身体”之类的提法,但通过分析,就可以发现其中内含着这样的意蕴,也能够领略到人的自然化的寓意。马克思通过对人和自然界互为身体的类比,不仅揭示了人和自然界之间的紧密联系,而且也表明了自然的人化和人的自然化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由此,就不难发现,在马克思的视域中,保护自然界,就是保护人类自身;关爱大自然,也无异于关爱人类自身,从而就指出了人和自然关系和谐的极端必要性。与此同时,马克思强调了人类对于自然界的依赖性,“没有自然界,没有感性的外部世界,工人什么也不能创造。它是工人的劳动得以实现,工人的劳动在其中活动、工人的劳动从中生产出和借以生产出自己的产品的材料。”[1]42

此外,为了实现人和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恩格斯特意提出了一个发人深省的告诫。“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每一次胜利,起初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往后和再往后却发生完全不同的、出乎意料的影响,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消除了……因此我们每走一步都要记住:我们统治自然界,决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族人那样,决不是像站在自然界之外的人似的,——相反地,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之中的。”[4]这段话提醒我们,人类对于自然界不能进行掠夺性开发,人本身是自然界的有机组成部分,破坏自然界,无异于自断生路。特别是人类历史上对于自然界的每一次胜利,自然界都无情地予以了相应的报复。在自然界面前,人类是相当脆弱的。人类只有热爱自然,保护自然,才能够与自然界长期共存。

理顺天人关系,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价值取向。然而,不容乐观的是,一些地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无视生态保护,甚至不惜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值得庆幸的是,党中央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和谐的相关理论,以及我国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客观需要,提出了包括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内容在内的生态文明建设任务,从而为缓解人和自然的紧张关系指明了出路。值得注意的是,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可以大力推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要使其取得实效,就必须采取一系列与之相应的措施。

首先,转变观念,树立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生态意识。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曾几何时,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时,出现了“人定胜天”、“人类中心主义”等片面认识。在这些错误观念的支配下,人类以“主体”乃至主人的身份出现,而将大自然视为“客体”甚至奴仆,以对其的征服为旨趣,使大自然遭到了空前破坏,进而使人与自然的关系变得异常紧张。事实充分证明,这些看法和做法都是错误的,是有悖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为此,必须改变人与自然关系方面的偏见,认识到人与自然和谐的迫切性,树立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生态意识。

其次,制定有助于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生态法规和环保政策。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离开了一定的法律法规是没有保障的。因此,适时颁布法律,制定出内容翔实的单位产量的能耗和排污标准,以及相应的检测标准,为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提供生态法律平台。同时,在税收、信贷和工商管理等方面,制定出有利于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鼓励性环保政策。

第三,加大科研投入,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提供生态科技支撑。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需要一定的科技支撑。而一定的科技支撑,和相应的科研投入是密切相关的。因此,国家对于有利于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科学研究,要加大投入比重。只有这样,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才能获得坚实可靠的生态科技支撑。

不难发现,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需要社会各方面力量的广泛参与,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过程。即使这样,也势在必行。这是因为,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关系着人类的生存和生活,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迫切需要。

二、和而不同思想的哲学特质

和而不同思想,通过人与自我的身心和谐、人与他人的社会和谐、人类与自然的天人和谐,不仅得到了多方面的表现,而且也使和而不同思想呈现出了鲜明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特质。从总体上而言,和而不同思想,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矛盾观的内在要求。具体而论,和而不同思想,既彰显了矛盾的辩证性,又突出了矛盾的同一性,同时也强化了矛盾的协调性。

(一)彰显了矛盾的辩证性

对相互对立的矛盾辩证性的彰显,是和而不同思想的首要特色。所谓矛盾的辩证性,其意是说,在相互对立的矛盾两极之间,不仅存在着彼此相对立的一面,也存在着彼此相统一的一面,从而使其表现出辩证法的应有特性。这样一种辩证特性,在身心和谐、社会和谐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中表现得非常突出。

在人与自我的身心和谐中,身指的是人的身体,心指的是人的内心世界。就人的身体而言,一旦出现疾病,就会导致生理紊乱,进而就会对身心和谐带来影响,直接导致身心的不和谐。原因很简单,人在生病尤其是身患重病之时,内心世界往往无法像健康时那样平静。身体患病容易导致身心不和谐,心理的脆弱也容易带来身心的不和谐。人生在世,不如意事十八九。其意是说,人的一生中会遇到很多不尽人意的事情。当遇到“不如意”时,如果心里素质不好,就容易使自己背上沉重的心里包袱。在这种情况下,无论身体健康与否,都会形成身心之间的不和谐。而上述的身心不和谐,用矛盾的观点论之,也就是身心之间的内在矛盾。然而,如果处理得当,身心之间的矛盾也可以得到恰到好处的解决,那就是使身心之间达致和谐。当然,身心和谐,是需要条件的。其一,需要具备健全的体魄;其二,需要不断加强个人的修养。在二者兼备的情况下,身心之间就会处于一种和谐的样态。而身心和谐,其实也就是矛盾之间所处的一种统一状态。可见,处理得当,就使其矛盾得到缓解乃至统一;反之,处理失当,则使身心之间的矛盾处于对立状态。因此,在身心之间,既会出现彼此对立的情况,又会形成相互统一的结果,这就体现了身心这一对矛盾的对立统一关系,亦即体现了身心矛盾的辩证性。

在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和谐中,矛盾的辩证性同样得到了彰显。并且,与身心之间的对立统一相比,人际之间的对立统一表征得尤为明显。这是因为,在身心和谐中,是同一个体内部的对立和统一。而在社会和谐中,是不同个体之间的辩证统一。在不同的个体之间,每一个体的具体利益是不尽相同的。其间的不同,实际上也就是矛盾。在这一意义上,不同个体之间利益的差异,就潜藏着矛盾的对立性。但是,事实又告诉我们,在人与人的社会交往中,只要潜藏的利益分歧和利益矛盾达不到矛盾斗争的临界点,潜藏的利益矛盾就不会明显地显露出来。这也从另外一个角度说明,在社会交往中,只要遵循一定的准则,人们之间不但不会表现出明显的对立,而且可以友好交往和相互帮助。而人与人之间的友好交往和彼此相助,正好体现出了矛盾的统一性。社会交往中既对立又统一的性质,则是矛盾辩证性在社会和谐方面的具体表现。

在人与自然的和谐之间,矛盾的辩证性也得到了具体表现。长期以来,由于人类对自然界进行了无尽的开采,甚至超过了大自然的承受能力,从而使不少地方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生态危机,由此也带来了自然界一系列的反常变化。近年来,不少地方所出现的自然灾害,便是这方面的明证,也是人与自然关系不和谐乃至相矛盾的显著表现。尤其需要注意的是,人和自然的这种不和谐关系,又以二者相矛盾的形式出现,并表现为矛盾的对立方面。具体而言,一方面是人类对大自然的掠夺性开采,另一方面则是大自然对人类不同形式的相应报复。由此,就使人与自然矛盾中的对立面得到了显现。但是,如果采取适当的形式,人与自然的关系不仅可以得到改善,而且可以实现良好相处。党中央提出的以能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为重要内容的生态文明建设,就是基于这样一种客观认识。在此意义上,只要人类具有生态保护意识,并辅之以相应的行动,人和自然和谐相处也会变成现实,人和自然矛盾中的统一性就会得到相应的彰显。由是观之,在人和自然的矛盾中,既有相互对立的一面,也不乏相互统一的一面。而相互对立和相互统一,则使人与自然矛盾的辩证性得到了集中展示。

(二)突出了矛盾的同一性

和而不同思想,以矛盾的同一性为着力点。而矛盾的同一性,是矛盾本身所固有的一种属性。简单地说,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相互对立的矛盾两极之间具有相互依存、相互渗透乃至相互转化的内在属性。矛盾的这一属性,深刻地揭示了对立的矛盾两极之间相互联系的固有性质。当然,矛盾的同一并不是一种矛盾两极之间无差别的同一,而是对立两极间的同一,更是一种具体的同一。就和而不同思想的当代表征而言,其同一性体现在人与自我、人与他人以及人与自然的相互同一方面。

在人与自我之间,尽管经常会出现矛盾,从而导致身心不适。但是,从总体上来讲,二者的同一性则是身心关系的一种常态。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身体健康的时间往往会长于身体有疾病的时间,长期患病者在整个人群中所占比例不大。特别是对于很多善于自我调节的人来说,身心之间更是经常处于通畅状态。而身心顺畅,从很大程度上来讲,就是身心的同一。一方面,健康的身体是身心同一的重要条件。身体健康的人,往往精神旺盛,精力充沛,从而为从事各项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支撑,有助于实现个人的愿望,进而能够和心灵达到同一;另一方面,豁达的性格是身心同一的必备条件。在现实生活中,很容易发现一个看似奇怪实则不怪的现象,一些生活条件优越的人身心不一定同一,而一些生活条件一般的人则实现了身心的同一。其重要原因在于,一些条件优厚者性格不太豁达,而一些条件一般者性格则比较豁达。由是观之,豁达的性格,是推进身心同一的基本条件。进而言之,在身心的同一中,身体的健康和性格的豁达都很重要,但从某种意义上说,性格豁达的人身心更容易达到同一。而在现实生活中,性格豁达者不乏其人,身心和谐者比比皆是,这就使矛盾的同一性在身心和谐中得以显现。

在人际和谐所达致的社会和谐中,也蕴含着矛盾同一性思想。人与人虽然性格各异,但却存在着彼此之间的共同利益关系。尽管每个人有每个人的长处,但每个人也有每个人的不足。这个人的不足或许是其他人的长处,但这个人的长处或许又是其他人的不足。因此,在表面上看似矛盾和对立的不同人的长处和不足之间,却存在着社会和谐的内在同一性。人们之所以相互交往,并且和谐交往,其重要原因就是借此发挥自己的长处,并弥补自己的不足。如果人人都是所有方面的能手,社会交往就会失去其固有意义。而人际和谐所达致的社会和谐之所以能够实现,其主要动因就是互通有无和优势共享。具体而言,一方面,借助他人的优势资源,弥补自己的内在不足;另一方面,通过自己所拥有的资源,帮助他人弥补欠缺。这两个方面,形成了实现社会和谐的人际交往因素。不论是人之长与己之短,还是己之长与人之短,都是矛盾现象。然而,通过人际和谐,则使这种矛盾得到了化解并实现了同一。

在人与自然的和谐之中,矛盾的同一性得到了强化。人是自然界生物圈的有机组成部分,同时又是生物圈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甚至是生物圈中最为活跃、并且对自然界影响最为强烈的组成部分。正因为如此,人与自然之间出现了相矛盾的一面。然而,在很大程度上,这样一种矛盾是以其同一性为重要表现的。这是因为,人和自然之间的矛盾虽然纷繁复杂,但迄今为止,人并未对大自然进行根本性的破坏,大自然也未对人类予以根本性的报复。因此,人和大自然是基本和谐的。同时,人类出于一种理性自觉,已经体悟到了人类和大自然之间所出现的矛盾现象。人与自然和谐的理念和举措,就是对这种觉察的一种明智反应。人与自然和谐,也是矛盾的同一性在二者关系方面的具体展现。

(三)强化了矛盾的协调性

和而不同思想,以矛盾的协调性为出发点。协调有两种含义,其一指一种状态,与和谐相近;其二指人的一种活动,通过这种活动使矛盾缓和、化解、得到解决,从而实现某种程度的和谐。而矛盾的协调性,则是矛盾自身所具有的一种属性。简单地说,所谓矛盾的协调性,就是在看似对立的矛盾两极之间,通过单方或双方的主动适应,使矛盾两极趋于和谐的一种属性。在和而不同思想中,身心和谐、社会和谐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均表现了矛盾的协调性。

一方面,身心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主要以单方主动适应的形式表现了矛盾的协调性。在身心和谐中,人的身体的健康固然重要,但在一定意义上,人的心理素质显得更为重要。这是因为,在人的身体素质一定的条件下,身心是否和谐,主要取决于人的心理素质。具有良好心理素质的人,往往会荣辱不惊,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而这种心理素养,对于身体的健康无疑是有利的。反之,如果不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在日趋激烈的竞争面前,情绪就容易出现波动,甚至产生有碍于身体健康的焦灼感,而这对于身心和谐是不利的。就此而论,身心和谐,主要取决于心理素质的优劣,尤其是心理的适应能力。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适时地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主动地适应变化中的一切,才有利于身心的和谐,而这恰好是矛盾协调性在身心和谐中的具体表现。在人与自然的和谐中,也同样以矛盾单方主动适应的形式,体现了矛盾协调性。这是因为,自然不会适应人,人只能以自己的方式适应自然。而人要适应自然,就必须不断调整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具体而论,就是人要不断检视自己的行为,对于不利于人与自然和谐的行为,要及时加以调整,使其适时与自然界相协调;对于有利于人与自然和谐的行为,则要坚持下去。事实充分证明,人只有不断地调整自己的行为,使其与大自然相适应,人与自然的和谐才能真正实现。那种以违背大自然发展的内在规律,甚至企图以“人定胜天”的妄想征服大自然的错误做法,则是行不通的。因此,人与自然是否和谐,关键在人。这也同时表明,在人与自然和谐中,人以单方主动适应大自然的方式,体现了矛盾的协调性。

另一方面,人际和谐所达致的社会和谐,主要以双方互相适应的形式体现了矛盾的协调性。与单方主动适应实现和谐明显不同的是,在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和谐中,双方均是和谐的主体。这是因为,在人际和谐所达致的社会和谐中,由于种种原因,某一方固然会表现得更为主动一些。同时,由于人是一种社会性动物,利益相关,彼此之间可以实现优势互补。因此,在社会交往中,只要某一方以主动适应的真诚态度和他人交往,一般能够征得对方的同情甚至赢得对方的好感,从而实现双方的良性互动。而双方的良性互动,在某种程度上就意味着,另一方也采取了主动适应的形式和他人交往。因此,通过人与人之间的心态调整和相互适应,彼此之间基本上就能够达成一致,从而实现彼此的协调与和谐。而这一切,恰好体现了人际和谐所达致的社会和谐中矛盾的协调性。

综上所述,和而不同既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理念,也具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在意蕴。和而不同,在个人与自身的身心和谐、个人与他人的社会和谐、以及人类与自然的天人和谐等诸多方面,均得到了鲜活体现。这些体现,同时也表征了和而不同所具有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特质,即和而不同既彰显了矛盾的辩证性,又突出了矛盾的同一性,还强化了矛盾的协调性。对和而不同予以适时阐释,既有利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又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对于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也大有裨益。从某种意义上说,深度体悟这一理念,能够使我们热情拥抱和而不同的“黄金时代”[5]。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 陈成志、焦春红.“人际和谐”内涵和特点新探[J].创新,2011(1).

[3] 清宁子.老子道德经通解[M].厦门:鹭江出版社,1996.

[4]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83-384.

[5] 余晓葵.为和而不同的“黄金时代”喝彩[N].光明日报,2015-10-24.

[责任编辑:黄旭东]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发展路径研究”(13XKS012);贵州大学引进人才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人本思想研究”((2015)005)。

郭红军,法学博士,贵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

B0

A

1002-6924(2016)07-014-020

猜你喜欢

环境友好自然界人际
自然界里神奇的“干饭人”
自然界中的神奇香料
自然界的一秒钟
“食物将成为副产品”:爱尔兰农民创造环境友好型田地
搞好人际『弱』关系
例说“自然界的水”
从《战国策》看人际传播中的说服艺术
民生新闻采访中的人际互动心理
环境友好型阻燃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环境友好型社会文化的法制建设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