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体重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护理
2016-03-15刘瑨,杨蓉
刘 瑨,杨 蓉
(甘肃省中医院,甘肃兰州730050)
低体重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护理
刘瑨,杨蓉
(甘肃省中医院,甘肃兰州730050)
目的:探讨低体重婴儿先天性心脏病的术后护理。方法:通过对32例心内术后婴儿的临床观察,采取的护理措施:加强呼吸道管理,恢复和维护肺功能,防止肺高压危象,预防和减少肺部并发症;加强心功能支持,减轻心脏负荷,加强营养支持,预防呼吸机依赖和进行呼吸肌功能锻炼等护理;严格执行各项操作规程以预防感染的发生。结果:通过32例婴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的护理,大大降低术后并发症,减少病死率,提高了手术成功率。结论:重视手术患者及家属的心理护理,注重知识的宣教,消除患者家属的疑虑,减少并发症发生,缩短病程,减轻患者及家属心理痛苦和负担。合理到位的术后护理是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关键。
低体重;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护理
DOI10.3969/j.issn.1672-6375.2016.10.027
1 绪论
1.1背景及意义
对低体重患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护理是一项科学性极强、管理极严谨、实施到位要求极高的治疗过程。避免患儿情绪激动,以免加重心脏负担,保持大便通畅。术后主要通过心、肺、肾等功能监护措施,以及全身营养支持与家属教育等积极护理措施,积极预防术后并发症,有助于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手术成功率。
1.2研究目的及目标
本研究通过临床实践探讨低体重婴儿先天性心脏病的术后护理,通过对术后病人采取心、肺、肾等功能监护措施,以及全身营养支持与家属教育等积极护理措施,比较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手术成功率的高低。通过此研究,希望能够得出对低体重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护理最科学、有效、严谨的护理措施,为以后临床工作提供帮助。
1.3文献回顾
目前国内对低体重婴儿先天性心脏病的术后护理的研究现状是仅通过常规的术后护理,对于一般护理、心功能监护、呼吸系统监护、消化系统以、肾功能监护及营养等方面一概而论,存在的问题是缺乏人文医学的核心思想,缺乏对患者家属的教育,缺乏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缺乏一套完整、严谨的护理流程。因此,笔者将尝试通过对现有资料进行分析总结,进一步深入研究低体重婴儿先天性心脏病的术后护理,总结出一套科学、严谨、合理的护理流程。
2 研究设计
2.1研究对象
甘肃省中医院自2013年~2014年收治的低体重先天性心脏病患儿32例。
2.2研究方法
通过使用随机数字表将本组32例低体重先天性心脏病患儿随机分组,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采用量表及实验室检查等进行分析对比,由专业护理人员采集相关数据。
2.3研究步骤
2.3.1一般护理
给患儿人文关怀:低龄先心病患儿因心理智能各方面发育不全,往往了解不到疾病的危害性,他们害怕接触陌生人,离开自己父母或其他亲人,缺乏安全感。这些因素常常导致患儿哭闹,这无疑增加患儿缺氧紫绀程度。因此,探视患儿时态度应和善亲切,尽量消除其恐惧感。
注意患儿保暖:应将室温调至24℃~26℃,防止其裸露,以减少冷对心脏的刺激,诱发心律失常,影响机体器官灌注,加重心功能不全。
妥善安置体位:妥善安置体位是比较重要而往往又容易忽视的一点,婴幼儿身体较小,手术后需要留置许多静脉通道以及其他管道,以供后续治疗,在安置体位时要防止管道受压、扭曲、松脱,床单须平整干燥。床旁要明显标记出防止管道滑脱及特殊护理标志。
做好各项生命体征监测及辅助检查:随时监测生命体征、体重、四肢血压、血氧饱和度,并记录。做好各项辅助检查,了解各项指标是否在正常范围。患儿年龄小体重低,应保持足够的营养摄入,以及全身支持治疗。
护士做好交接班记录:术后监护室的主管护士与麻醉师迅速有序移接患儿于监护床上,同麻醉医师及手术医师交接病情,了解术中情况,做好各项记录。
2.3.2心功能监护
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每小时准确记录血压、心率(律)、心排测量。术后24h内是各种心律失常发生的高峰期,应严密心电监护,以防诱发心律失常。密切监测患儿术后血气及电解质变化情况。婴幼儿复杂先心病术后易并发低心排,应密切观察患儿四肢末梢温度、色泽,保持四肢末梢温度,足背动脉搏动明显,并遵循“预防为主,放宽指征,尽早干预”的原则,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主管医师进行处理,如处理不及时,会很快发生多脏器功能衰竭而致患儿死亡。
2.3.3呼吸系统监护
呼吸机辅助呼吸的管理保持呼吸道通畅,定时积极听诊双侧肺呼吸音,根据痰液情况及积聚部位给予吸痰,如果痰液黏稠,应雾化液雾化吸入2~3次/d,并协助患儿做有效咳嗽、深呼吸、配合排痰机排痰,保持呼吸道通畅。对于不配合的患儿要定时按压胸骨上凹,刺激咳嗽或用鼻导管吸痰。促肺泡氧合,预防肺不张。固定气管套管,防止松动及患儿拔除,必要时予约束双上肢。
积极防治肺高压危象,患儿术后持续肺动脉压力监测,避免引起肺动脉压力上升的各种因素,如缺氧、酸中毒、肺不张等。一旦发生肺高压危象,立即用复修皮囊纯氧加压过度通气,并按医嘱持续泵入镇静药,充分镇静。
加强呼吸道管理,预防和减少肺部并发症根据患儿肺部病变情况及血气分析结果,调整呼吸机相关参数,为停机拔管创造条件,预防喉头水肿及低氧血症的发生,减少肺部并发症的发生。
严格执行操作规程,预防医源感染。降低心脏手术后并发肺炎和肺不张的发病率,在吸痰过程中应该严格无菌操作要求,定期对气道分泌物进行细菌及药敏培养。
2.3.4消化系统的监测
患儿心脏手术后大多存在腹胀,加之婴幼儿的胃呈水平位,胃内容物极易反流,容易造成误吸,从而减轻腹胀,有利于膈肌下降及肺氧合,减少误吸引起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必要时可以配合用开塞露塞肛、肛管排气或按摩腹部以增加肠蠕动排除肠胀气。
2.3.5肾功能监测
严格控制出入量及观察记录尿量及颜色。严格控制输液、输血量的速度准确记录输入液量,特殊的血管活性药物用微量注射泵按要求泵入。
2.3.6营养支持
先心病患儿大多伴有明显的体重低,发育差,贫血。除术前开始给静脉营养外,术后早期营养支持也十分重要。
2.3.7家属教育
告知患儿家属患儿处于恢复期,应注意保暖预防感冒,早期避免过度活动、逐渐增加活动量。避免搔抓手术伤口引起感染。教会家属掌握服用强心药(地高辛)前数脉搏,如患儿脉搏低于70次/min,应停止服用强心药。
3 讨论
从上述结果中可以得出,在治愈率、肺部感染发生率、呼吸机依赖发生率、心衰发生率以及延迟出院人数比例等方面,之所以出现这些差异主要与低体重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后护理措施的不同有直接关系,通过科学性、严谨、实施到位的术后护理以及采取心、肺、肾等功能监护措施,以及全身营养支持与家属教育等积极护理措施,可以减少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
4 建议
对于低体重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的术后护理,以后术后护理应做到以下几方面:
(1)一般护理,给患儿人文关怀,注意患儿保暖,妥善安置体位,做好各项生命体征监测及辅助检查,应保持足够的营养摄入。
(2心功能监护,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每小时准确记录血压、心率(律)、心排测量。
(3)呼吸系统监护,加强呼吸道管理,预防和减少肺部并发症。
(4)消化系统的监测,保持大便通畅,必要时可以配合用开塞露塞肛或按摩腹部以增加肠蠕动排除肠胀气。
(5)肾功能监测,严格控制出入量及观察记录尿量及颜色。特殊的血管活性药物用微量注射泵按要求泵入。
(6)营养支持,术后早期应给予静脉营养。带管时间长者给予鼻饲流质饮食。
[1]傅丽娟,徐卓明,卞俊.新生儿危重先心病围术期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03,38(7):515.
[2]张琳西.术后肺不张和肺炎的发病机理与护理[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1996,15(2):57-5.
[3]杨思源.小儿心脏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208.
[4]徐志伟.小儿心脏手术学(第1版)[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礼,2006:197-200.
[5]明腾,邹勇,陈霞,等.59例婴幼儿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的外科治疗[J].临床小儿外科杂志,2005,4(3):180-182.
[6]李庆印.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呼吸道的方法探讨[J].实用护理杂志,2003,19(4):76-77.
[7]李文益,陈述枚.儿科学新理论及新技术[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4.
[8]谢婉花.法洛四联症术后呼吸监护28例[J].实用护理杂志,2003,19(2):40-41.
R691
A
2016-6-6
刘瑨(1984-),女,汉族,甘肃兰州人,大学本科,主管护师,主要从事护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