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学间套作 防虫少病省农药

2016-03-15王玉堂

农家科技 2016年2期
关键词:蓖麻棉铃虫棉田

王玉堂

试验研究和生产实践证明,把某些作物通过间作、套种或混种等形式合理搭配种植,往往可以控制或减轻某些病虫害的发生,从而收到“不施农药,胜施农药”的效果,也就是说,为作物选个“好邻居”,可以省下不少防病治虫的农药钱。

1.麦棉套种。这种配植方法对控制棉花苗期蚜虫十分有利。麦套棉由于小麦的屏障作用,不仅直接影响棉蚜迁入,而且棉田温度要比单作田低1℃左右,再加上麦行天敌的作用,苗蚜不用施药防治即可控制为害。据试验点观察,全年不治虫,单作棉田平均减产31.3%,麦套棉田平均减产18.1%,少减产42.2%。

2.麦烟套作。由于麦株能阻碍烟蚜迁飞降落,再加上麦田七星瓢虫等天敌的作用,可以有效控制烟蚜的为害。另据陕西省农林科学院特用作物研究所报道,单作田发生烟草花叶病,病株率高达62.7%,而套作田仅5%。

3.棉花绿豆间作。五六月份,单作田棉棵小,不利于天敌隐蔽、栖息;间作田绿豆发棵快,田间小气候有利于天敌生存、繁衍,而豆蚜又是天敌的好食料,所以天敌量增加,棉花害虫减轻,一般可少防治1~2遍。

4.棉田间种玉米。在棉田每隔10米穴播1行玉米(每亩50~60墩,每墩2~3株,可以有效地改善棉田生态结构,诱集棉铃虫、玉米螟产卵,从而减少棉苗上的落卵量。据调查,间种玉米的棉田,棉苗上的落卵量平均减少60~70%。

5.棉田间种高粱。在棉花畦沟旁栽植少量高粱,可诱集蜘蛛、蚜茧蜂、食蚜蝇、瓢虫、小花蝽等天敌来抑制棉蚜、棉铃虫等害虫的发生和为害。

9.大豆或花生间种蓖麻。在大豆或花生地里、地边均匀地点种200~300株蓖麻,可使到豆田、花生田产卵的金龟甲取食蓖麻叶后中毒死亡,其效果不亚于施用化学农药。据试验,在花生地里每亩均匀地种植350~400株蓖麻,每株蓖麻平均可毒死4~5头金龟甲,使虫口减退90%左右,花生虫果率降至5%以下,增产10%以上。

6.玉米间种南瓜。南瓜花蜜能引诱玉米螟的寄生性天敌——黑卵蜂,通过黑卵蜂的寄生作用,可以有效地减轻玉米螟的为害。

7.玉米与辣(青)椒间作。由于玉米的遮阴作用,辣椒日灼病和病毒病比单作田减少72%;玉米与青椒隔行种植,可使青椒病毒病减轻56.9%。

8.胡麻与春小麦混作。由于麦芒的防护作用,可使棉铃虫发生量明显减少。据新疆昌吉县农科所调查,混作田棉铃虫仅在地边有少量发生,而单作胡麻田平均每平方米有棉铃虫4~10头,花蕾被害率高达35%。

9.马铃薯与大蒜间作。可使马铃薯晚疫病的发生受到抑制。

10.圓葱与胡萝卜种混作。它们各自发出的气味可以驱逐相互的害虫。

11.大蒜行间栽白菜。可使白菜软腐病减少62.5%。

12.甘蓝、白菜等十字花科蔬菜间种莴苣、番茄或薄荷。后者放出的刺激性气味可使到十字花科蔬菜上产卵的菜白蝶避而远之。

13.葡萄园里种黄瓜。可使葡萄褐斑病、霜霉病的发病率平均下降47.5%。

猜你喜欢

蓖麻棉铃虫棉田
母校那棵蓖麻树
玉米棉铃虫的发生与综合防治措施
扁桃棉花间作对棉田牧草盲蝽发生与为害的影响
基于移动GIS的棉田朱砂叶螨预警系统
我们与棉铃虫的战争
巧嘴绕口令
棉铃虫重发频次趋高原因探析与综合治理对策
蓖麻
走失的棉田
玉米田棉铃虫对棉田测报与防治的影响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