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教学模式下的高职计算机专业课改模式研究
2016-03-15董军
董军
【摘要】高职计算机专业教学现状存在与社会发展相脱轨的问题,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理念陈旧,计算机信息保护意识淡薄,跟不上时代发展的需要,难以推动社会的进步。当前的计算机思维教学模式,是一种新型的思维发展模式,高职计算机专业课改依据计算思维模式,从修订教学大纲和改变教学教材开始,明确教学的培养目标,完善课程机构,在适当的教学方法前提下,根据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进行必要的岗位培训,以减少高职院校教学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差距。
【关键词】思维教学 高职计算机专业 课改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1-0017-02
一、高职计算机专业教育现状
在新世纪,计算机技术和多媒体应用已经得到了飞速的发展,计算机专业在高职院校的办学中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然而,面对着社会的多元化发展与对计算机高素质人才的严格要求,我国的计算机教育教学开始凸显出诸多问题[1]: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的教学方式陈旧、内容老套、教学师资力量薄弱;学生很难学以致用的现象;较多的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因为教学和社会水平的落后,忽略了计算机信息安全的重要性,无法保证行业内部机密安全,将来会面临着就业难的现实。为了解决这些实际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就要进行必要的计算机专业课程改革,以便适应社会对计算机人才的需求,并实现计算机专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计算机思维教学模式
在计算机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计算机思维教学模式成为了计算机教学改革的必要内容。依据计算机思维能力的方法作为构架计算机教学和教学模型的基础,根据实际的相关教程,实现计算机专业的课程建设是我们的期许目标[2]。从理论研究、实践应用等方面可以很好的反应出计算机思维发展在构建计算机学校模型中的重要作用。根据国内外计算机思维的发展形势,我们可以看出其在计算机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并且作为三大科学思维之一的计算机思维,在未来计算机专业教育中亦存在极其重要的作用。
三、高职院校大学生的计算思维现状分析
1.计算思维的整体性分析
在现在高职院校教学环境下,大多数学生的整体计算思维意识偏低,他们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认识到计算思维能力在自己学习及以后工作中的重要性,但受到教学课程及教学方式的限制,因此不能全面的提高自己的计算思维意识。因此,高职院校要在以后的教学计划中加强学生计算思维意识能力培养。
2.计算思维的差异性分析
第一,计算思维与性别的差异性
高校大学生计算机思维的差异主要与性别有关,因为性别的差异决定了学生们的自我性格和学习习惯等。首先,男生的好奇心一般比女生要强,在接受新知识和新事物上具有天生的优势,面对前言科技,男生会有强烈的学习欲望;其次,男生通常要比女生更具有发散思维,面对问题时会主动寻求不同的解决办法,在比较中获得最好的结果;另外,男生的逻辑思维相对女生要比较强,而在计算思维的发展过程中,逻辑思维会起到很大的帮助作用,尤其会帮助计算思维维度方法的发展;最后,在学习风格方面,男生会比女生更灵活,多数男生会在掌握知识本身的同时,更多的发展自身对知识的发散思维能力,而女生则较少的关注此方面。
第二,计算思维与年级的差异性
就计算思维的年级差异性而言,总体上是高年级学生比低年级学生能力更强。这是因为高年级尤其是面临毕业的学生,已经修习了更多的计算机相关课程,接受了计算机基础的培训,并在一定程度上将学到的计算思维知识应用于实践学习中,由此获得了较强的计算思维综合素质锻炼。对低年级学生而言,计算思维能力的提升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他们需要学习相关的课程并接受计算思维知识培训及实践,从而提升自己计算思维的专业性和增加自己的计算思维方法。
3.网络信息安全的漏洞分析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信息共享化程度程度加大,这就使得网络信息化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如果忽略了这方面,个体信息就会被泄露、更改甚至破坏,这就给计算机思维发展带来了挑战。
四、结束语
针对当前教学方式与现实偏差较大的问题,高职计算机专业课改模式主要通过计算机思维模式来实现,从改变教学大纲的前提下开始做起,更改传统的教材,明确计算机专业的培养目标,在运用专业的教学方法,并通过适当岗前培训的方式进行课改。最终的目的就是改变原有的教学模式,正确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培养出符合时代需求的高水平、高素质的计算机编程人才、软件人才等其他相关人才,为推动社会进步作出最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伍丁红.高校计算机教育教学改革研究[J].计算机教育.2005(11)
[2]王栋松.在计算机课程教学中开展项目教学法的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