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将情感教育引入作文教学

2016-03-15

科学中国人 2016年26期
关键词:情景情感文章

闫 石

德惠市第六小学

将情感教育引入作文教学

闫石

德惠市第六小学

语文是生命之根,一直以来语文教学承载着宏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作文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主体部分,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不仅能够提高作文教学效果,还可以让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用真实的情感,表达自己对社会、自然以及他人的一种真切、独特感受。因此,小学作文课堂教学中,对孩子们引入情感教育,不仅可以培养孩子们的写作兴趣,最主要的还可以让孩子们的在快乐的课堂中来进行真实的写作。对此,文章浅析了将情感教育引入作文教学。

小学作文;情感教育;因素;情感教学策略

大家都知道,写作的过程就是真实情感的一种自然流露。小学作文教学中,对孩子们进行情感教育,不仅能够激发孩子们的写作兴趣,更能培养小学生发挥无限的想象力、激发他们的好奇心。作文教学中,引入情感教育,实际上就是培养孩子们的情感素养。情感教与带入到小学作文课堂教学上,给孩子们创建一个和谐、快乐、愉悦的课堂氛围,让孩子们真正感受到写作的乐趣,只有长生兴趣,才会在健康的学习环境中,用自己真实的情感来表达对事物、社会、自然的美好感受。

以往作文教学中,作文教师采用的教学方式都是应试教育,很少有教师将情感教育渗入到作文课堂教学中来,因此,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缺少真实的流露。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心有所思、情有所感,而后有所撰作”。不难看出,说的就是这个道理。目前很多小学作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在传授学生作文写作的过程中,暴露出很多问题,导致孩子们对作文课堂失去写作兴趣,一旦兴趣被扼杀,好奇心也会随之泯灭。而情感教育的渗入,正好改变了以往作文教学中孩子们无奈的表现。它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不仅符合当今教育改革的要求,更符合新课程实施的作文课程标准。那么,到底在小学作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将情感教育展现的更完美、更深入呢?相信这也是每个教学工作者的真实想法。作文教学中,如何采用情感教育教学策略,对此文章提出了以下几点具体分析。

一、激发小学生作文学习中的情感因素

实际教学工作中,我们能够经常看到学生这样的表现,有些学生一听到上作文课,脸拉得老长,不仅愁眉苦脸,甚至感到很无奈。孩子写出来的文章空洞乏味、没有生机感,甚至东拉西扯,看上去就是为了敷衍了事。为什么会这样呢。作文教学中,作为教师要告知学生写作的过程就是自己内心真实情感的流露,阐述的内容不要生硬,就像是在和自己的亲人、朋友聊天,实际上就是与他们在一起沟通、交流,只不过是与他们沟通交流的方式换了一种,整个过程就是自己心灵与他们的对话,不要伪装,只有敞开心扉,才会在与其交流中用自己内心真实的语言诉诸笔端。实际上写作就是将诗经的生活用自己心灵的语言来进行真实的表达,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才会让人看了被感动。所以说,教学中,只有激发学生作文学习中的情感因素,写出来的文章才会打动自己,感动别人。

二、以境激情

学生的想象和联想能力需要一定载体的激发,创设一定的情境,可以诱发学生潜力,激发情感的共鸣。写出的文章才有真情实感,避免捏造事实,千篇一律。上课时采用多种方式用表演再现生活情景,引导学生观察、感受、描述;借助投影、录像等直观手段创设情境,再现情境,让学生思考、体验;组织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班级活动,比如春天带学生游公园,激发学生对美景甚至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组织学生观赏当地的文化景点,激发学生对文化对家乡的热爱和思考;阅读古今中外名著,阅读其他相关书籍,既可以扩大学生的生活视野,拓宽知识面,又可以引发学生的写作欲望。另外我还开展了一些相关的活动,如成语接龙、巧对对联、背诵古诗比赛、介绍自己喜欢的一篇文章等活动,积累的兴趣已经深埋在了学生的心中。学生有了自身体验和间接的感受,自然有了诉说的欲望,就有真实感情。写作情景设置是近年创新的一种情感作文教学手段,它有助于写作内容的扩展,有助于对学生情感的调节、培养和激发。写作情景设置包括人、物、事三种类型,设置中应依据小学生处于形象思维、直观感受思维阶段的学习特点,力求形象、生动。例如对人物的写作情景设置,要具体、生动地把人物的身材、容貌、服饰、动作、语言,以及从心理引发出来的表情展示出来;对景物的写作情景设置,要将景物的形状、质地、颜色、变化直观生动地展示出来;对事件的写作情景设置,要将事件的发生、发展、结果直观生动地展示出来。这三类直观情景要互相交融、整合,使其蕴含的理念、美感能触动学生的心灵,并通过对情景的观赏、感受、描写,把“触景生情”的情感在作文中抒发出来。

三、以社会激情

文学植根于人们生存生活的土壤之中,是现实生活的反映;文学培育于真情实感,是真情实感的自然流露。白居易在《策林》中说:“大凡人之感于事,则必动于情,然后兴于嗟叹,发于吟咏。”因此引导学生关心社会,尤其时社会热点,将它适当引入作文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面向社会,增强爱国责任感,激发他们写作的欲望,针对“北京奥运”、“希望工程”、“打工潮”、“香港巨星的陨落”、“亚洲飞人刘翔”等热点,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我曾把“希望工程”和义务劳动联系起来讨论,学生有一些参加过义务劳动,体会到义务助人的自豪感,讲述起来颇有感染力,学生自然产生一种强烈的责任感,写出来的文章少了以前的矫揉造作。

结束语

真实的感情流露就是作文创作的生命之根源,也是作文的灵魂。因此,在小学作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学生写出来的文章才会是自己内心心灵深处的表达。可见,作文课堂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渗入,学生写出来的文章不再是苍白无力,内容也不在是索然无味。我们要多鼓励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用自己的真情实感仅表达,这样才会感人至深。

[1]陈锐.论中学作文教学目标体系的建构[J].广西教育.2005年32期

[2]卢益平.作文评语要注意“八性”[J].教学与管理.2002年14期

[3]林倩.关于情感教育问题的思考[J].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4]上官子木.从作文选题看作文教学改革[J].山东教育.2000年07期

[5]王德健,黄林.用“情”写好作文评语[J].陕西教育(综合版).2003年05期

猜你喜欢

情景情感文章
情景交际
情感
《悦读·家》开播激发爱国爱家情感共鸣
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文章熠熠生辉
石化企业情景构建的应用
诗歌与情感的断想
放屁文章
台上
小处着眼,写大文章
楼梯间 要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