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利用作业错误有效开展数学教学

2016-03-15王瑞辉

科学中国人 2016年26期
关键词:错误教学活动解题

王瑞辉

吉林省长岭县三青山镇中心校

浅谈如何利用作业错误有效开展数学教学

王瑞辉

吉林省长岭县三青山镇中心校

在数学教学中,老师们都会遇到学生们出现的各种计算错误,对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之中所出现的知识错误,有很多教师会面对学生大发雷霆,对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各种错误不能正确理解,当然也有一部分教师能够根据学生所出现的错误进行科学的分析,主动去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与教学方法。在多年教育教学工作的实践反思中,我认为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之中出现的知识应用错误,是教育教学过程之中在所难免的正常现象,学生的这种知识错误是学生知识掌握程度的一种真实体现,这种知识应用错误可以把学生的学习情况直接反馈给教师,使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可以有效选择教学方法,是教师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之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教学资源。

数学教学活动需要教师有效利用学生在训练与作业时所突显出来的错题有针对性地对知识进行讲解与巩固,以此帮助学生更好地去理解并掌握数学知识。比如我们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数量单位基本的换算方法教学活动时,作为数学教师,我们应该引导学生去总结这一知识的学习方法,帮助学生掌握这一类数学问题的解题技巧与解题思路。在这一知识的教学时,教师应该让学生明确在把较大的数量单位转化成较小的数量单位时,需要用较大的单位数乘以大、小单位之间的进率;由较小的数量单位变成较大的数量单位时,应该用较小的数量单位数除以大、小单位之间的进率。通过这样的总结与归纳,大部分学生都能正确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但是,在教学的实践之中也总会有一部分学生不能正确地进行数量单位之间的转换,在实际解决这类问题的过程中,要么用错换算的解题方法,要么就是用错大、小数量单位之间的进率。例如,在解方程的计算中,有学生就会因为定律掌握不够导致错误。如:3(x+2)=11 3x+2=11 3x+2-2=11-2 3x÷3=9÷3 x=3从这道题的解题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出,学生之所以算错题,主要是因为对乘法分配律的掌握不够准确,导致原题中2.1没有乘以3而出错。5.4x+x=12.8 5.4x+1=12.8或(5.4+1)x+1=12.8这种知识错误的出现是因为对乘法分配律的不熟悉,甚至不懂。根据乘法分配律的知识,原题中的5.4x+x是错误的,正确的解题应该是〔5.4+1〕x。这些都是好机会,正好让学生们来好好地学习巩固这方面内容,根据学生实际设计有效的教学方案,进行有目的的教学,帮助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之中真正形成清晰的概念法则与完整的知识体系。要达到这样的教学目标,需要教师在教育教学的实践之中多给学生练习的时间,让学生在掌握学习方法的同时,加强对知识应用的训练,教师要有效利用课堂教学时间,争取每一名学生都能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多练习,引导学生根据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完成一些课堂作业,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及时发现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程度,才能适时对学生的知识性错误进行有效的指导,特别对学生在计算中易出现的失误及时给予指导,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完善学生的学习方法,并能根据学生的作业情况加强易出现错误的题型练习,力求巩固并真正掌握。

新课程教育理论要求教师要多表扬与激励我们的学生,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之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给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不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传统教学实践中的教师,面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出现的各种各样样的错误,只是采取责备,甚至呵斥的态度,导致学生对教师产生畏惧感,久而久之对学习失去了应有的兴趣。那么我们可以想象学生在这样的心理状态与学习氛围下是否可以不断丰富知识、不断提高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答案一定是否定的,因为学生的学习只是被动的接受,不是知识学习的体验,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与应用完全是一种机械的记忆,过一段时间之后学生还是不能掌握这个知识点。相反,如果老师面对学生出现这样的作业错误,准确抓住这样的教育机会,采取积极的态度,帮助学生分析产生错误的原因,引导学生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学习方法,学生知识盲点将会消除,这就意味着弥补了学生知识缺陷,学生的学习成绩也将会有明显的进步。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针对学生在练习中的错题来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例如在教学五年级简易方程这一教材内容时,教师应该避免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之中受算术解题思路的干扰,让学生明确方程是从具体到一般的抽象概括的思维过程,只有学生转变自己的思维方式,才能帮助学生在这一教学内容学习的过程之中克服干扰,在这一教学问题的解决实践中,我充分利用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所出现的各种错误对学生进行“拨乱反正”的针对性教学。例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在教学长方形的周长相关知识时,可以引导学生动手去完成一个实践操作,现在有一根长100厘米的细铜丝,如果我们要求学生把这段铜丝折成一个宽是20厘米的长方形,然后让学生再去测量这个长方形的长是多少,让学生在实践动手操作的过程之中自己去发现长方形周长与长、宽之间的联系。此外,教师还可以充分去利用学生的作业错例来培养学生良好的解题习惯。学生的作业如果经常出错,作为教师就应该查找学生出错的原因,针对学生的不同错误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对于学生的学习习惯问题,教师在教学过程之中不妨“将计就计”,有效利用学生的这些错误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在教学中设计一些有梯度的教学问题让学生开展练习,在学生能够熟练掌握数学知识理法的基础之上,逐步培养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良好学习习惯。在教学中我们可以教会学生认真审题,在做题之前要求学生看清题目,理清算理和运算顺序;其次培养学生认真书写与打草稿的习惯。最后应该要求学生平时养成做题要检验的好习惯。验算,在数学教学中验算能够帮助学生验证习题的计算过程与计算的结果是否正确,好习惯的养成提升学生的数学能力,更可以内化为自身素质有益终生。

学生的作业错误其实是他们对知识的理解不够甚至是理解错误的真实表现,抓住学生的作业错例,面对它,多一些宽容,多一些引导,就是抓住了学生进步的机遇,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教学资源,可以让我们生成许多意想不到的精彩。

猜你喜欢

错误教学活动解题
用“同样多”解题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在错误中成长
幼儿园数学教学活动有效性探究
关于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游戏化的思考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用“同样多”解题
巧用比妙解题
解题勿忘我
不犯同样错误